登陆注册
3577200000005

第5章 创业初期,黎明前的摸索与前行(2)

马云到北京后第一个要拜访的人,就是当时互联网行业里知名度最高的“网络女侠”——张树新。那天,马云和何一冰找到了张树新。但她当时很忙,没有时间和远道而来的马云进行长谈。原本想和她合作的马云最终失望地离开了。

没有什么亲人,也没有很硬的社会关系,独闯北京的艰辛可想而知。然而,生性豪爽的马云很快就认识了一个叫钱锋的朋友。钱锋一开始在中关村的一家IT公司任职,后来自己做起了BP机的生意,在北京的人脉很广。听了马云的想法之后,他决定帮助马云打通关系。钱锋甚至放下了自己的生意,每天开着车陪同马云穿梭在寒风凛冽的北京街头,几乎跑遍了北京知名的媒体和政府部门。然而那时,在北京知道网络的人还很少,中国黄页也几乎无人知晓。

为了给中国黄页造势宣传,马云决定先利用一家媒体发表中国黄页的宣传资料,进而引起社会的关注。虽然这在今天看来十分简单,但在当时那个年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对于西方国家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理论,当时的国内存在着很大的争论。有人认为,中国不能发展信息高速公路,也有人认为中国必须加快互联网的建设,否则就赶不上信息时代的潮流了。由于这些争议的存在,当时的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态度还不是很明朗,所以也没有哪家媒体敢大张旗鼓地宣传互联网。后来,在钱锋的帮助下,马云认识了《中国贸易报》的一个司机。马云想通过这个人在北京的媒体上发表一些文章。他把中国黄页的宣传资料交给了这个司机,并付给了他500元钱,希望他能帮助自己打通媒体的关系。

在司机的帮助下,马云找到了《中国贸易报》的总编孙燕君。见到孙燕君之后,马云就向他展示了中国黄页。虽然当时的孙燕君对互联网只是一知半解,但却看出了互联网是很有前途的。在孙燕君的帮助下,报社的记者为马云写了一篇长篇特稿,由此,马云和他的中国黄页登上了《中国贸易报》的头版。不久,又有几家媒体报道了马云和中国黄页。之后,孙燕君还帮马云做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和联谊活动,并邀请了京城的报界及商界人士坐镇。马云也借此机会接触了很多媒体和商界的重要人物。虽然这次活动花费了三万元钱,也没有得到商界老板们的投资,但是能够让媒体认识中国黄页并愿意为马云宣传,也算是很大的收获了。此后,孙燕君还带着马云拜访了国家信息中心、文化部、国家体委等单位,但都无果而终。

就在马云万般无奈之际,他遇见了自己的老乡——樊馨蔓,这个杭州女孩当时正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组工作。虽然她听不懂马云所讲的互联网,但却被马云的一腔热情所打动。于是,樊馨蔓决定帮助马云,为他拍了一部名为《书生马云》的专题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真实展现了早期互联网在中国的遭遇,也呈现了马云在北京四处推销却屡屡碰壁的场景。后来,《书生马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马云的一位大学校友楼文胜在看完片子后,认出了马云,并且被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动,第二天就去中国黄页应聘了。

然而,媒体不久便接到了通知:在没有政府明确支持的情况下,任何媒体不能大肆宣传互联网。当时,中国科学院的一些院士上书政府,声称以中国的现状来看,不适合发展互联网。这个消息对马云而言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媒体朋友们对此也爱莫能助,但他们建议马云说服《人民日报》,这样其他的媒体就可以跟进报道了。

不久后的一天晚上,马云的一位公务员朋友值班,闲来无事便请马云过去聊天。他们谈起了互联网方面的事情,正当他们聊得起劲的时候,局长进来了并加入到他们的谈话之中。局长觉得马云对互联网的认识比较深刻,于是邀请他给《人民日报》的干部们进行一次培训。事情终于有了转机,不久,马云就为《人民日报》的干部们作了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讲。听完马云的演讲之后,《人民日报》的总编辑深受启发,于是向中央申请“让《人民日报》上网”。报告很快得到了批准,《人民日报》上网的工程启动了!《人民日报》上网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北京各大媒体都开始对此事进行追踪报道,马云也因此接受了《东方时空》的采访。

1997年1月1日,人民网进入国际互联网络。

这次北上,尽管让《人民日报》进入了国际互联网络,但他们并没有赚到多少钱。马云终于意识到,中国黄页要在北京发展还很艰难。于是他决定重返杭州,筹划下一步的计划。

3.重返杭州,中国黄页遭遇失败

在马云北上的那段日子里,杭州总部也在不断地拓展市场。然而这次回来,迎接马云的却是与中国黄页的挥泪诀别。

1995年,中国黄页在经历了几个月的艰难开拓后,终于实现了中国第一个商业网站的创办和运营。虽然当时这种电子商务模式还很简单,但它所带来的轰动效应却不可忽视。尤其是1995年8月之后,中国黄页成功运作了浙江省的“金鸽工程”,开创了中国政府上网的先河,马云和他的团队名声大噪。到1995年年底,中国黄页的营业额虽然已经突破百万,却仍旧没有实现赢利。就在这个时候,作为股东之一的宋卫星决定撤资退出。名气虽然有了,但此时中国黄页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资金问题是其一,另外还有一件事情让他们不得不提高警惕。

实际上,在中国黄页开始步入正轨之际,它的竞争对手如杭州电信、溯宁的亚信、“中国之窗”等便纷纷出现了。

可以说,“中国之窗”是中国黄页的第一个竞争对手。1995年5月,中国首个自主建设的网站——“中国之窗”诞生了。这个网站是中科院下属单位建设的,并与全国各地的多家网络公司有密切的合作关系。由于“中国之窗”位于首都北京,又有中科院的背景,因此具有明显的实验室色彩,所以在商业运营方面对于中国黄页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然而,就在1996年年初,中国黄页遭遇了更多竞争对手的威胁。在新生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中,对中国黄页构成威胁的包括东方网景、亚信等公司,但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实力最强大的就是隶属杭州电信的西湖网联。

西湖网联也设立在杭州,从中国黄页的成功中看到了互联网市场的巨大前景后,西湖网联便开始全力分割互联网这个市场。由此,西湖网联与中国黄页形成了直接对峙。当时,西湖网联拥有3亿多的注册资本,而中国黄页的注册资本仅仅是10万元。不仅如此,西湖网联是一家国企,拥有强大的政治背景,拥有足够的宽带资源和服务器,垄断着整个杭州市的网络技术平台。而中国黄页的背后只有马云和他的团队,并且当时他们只能依靠美国的服务器系统。显然,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竞争。当时的互联网产业还在政府的统一管制之下,这也就意味着马云和他的中国黄页在杭州城里不过是“游击队”,而西湖网联才是“正规军”。

在开始的几个月里,中国黄页步步为营,而西湖网联则节节败退,中国黄页取得了一时的胜利。然而,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黄页的内部危机也越来越严重。资金、资源及信息的匮乏让中国黄页一度处于极其困窘的境地,甚至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此时的马云焦急如焚,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危险处境。马云意识到,中国黄页只要在杭州,就不可能摆脱西湖网联的阴影,就极有可能成为西湖网联的垫脚石。因此,为了中国黄页的生存和长远发展,一向不服输的马云决定与西湖网联合作。

1996年3月,中国黄页与西湖网联以合资的形式实现合并。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成人民币60万元,占30%的股份;西湖网联所属的南方公司投资140万人民币,占70%的股份。合资后,马云出任总经理,但大股东仍然是西湖网联。事实上,对初涉商海的马云而言,这场合资在一开始就注定了中国黄页的悲惨命运。合资后,马云竭力将中国黄页打造成“中国的雅虎”——他主张先培育市场,也为此制订了一系列的品牌培育策略;而西湖网联的目标却截然相反,他们的目标就是赢利。

合资后的初期,因为有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中国黄页加快了业务拓展的步伐。到1996年年底,中国黄页不但实现了赢利,营业额也突破了700万。然而,在这个惊人数字的背后,却暗藏着恐慌与不安。几个月后,双方的合作终于因为分歧而走向破裂。事实上,马云和南方公司在新公司的发展战略及经营理念上早就存在分歧。然而,在一个政府控股的企业中,马云显得有些势单力薄。而且合资后,双方就明确了分工——马云和他的团队主要负责开发客户、联系业务,对方的人则担任办公室的内勤。此时的马云,可谓是忍辱负重。

一次,马云和他的团队到外地拓展业务,回到杭州后,发现情况大变。与中国黄页合作的南方公司利用中国黄页(Chinapage.com)的名气,在杭州本地又注册了一家名为“中国黄页(Chinesepage.com)”的全资公司。马云简直不敢相信,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新注册的公司不但名字与老黄页相同,就连网站的域名也几乎是翻版。很明显,新的黄页打算利用中国黄页的名气坐享其成。

马云这时才明白过来,西湖网联根本就没有合作的诚意,这只不过是一个商业陷阱。然而,两年多来,马云带领他的团队浴血奋战,苦心经营了一片天地,现在却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手创办的中国黄页被别人宰割。马云感到痛苦不堪,悲愤不已。

为了中国黄页的未来,马云最终决定辞职。那天,马云将一份厚厚的辞职报告递给了合资的老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马云的辞职竟然掀起了一场集体辞职的风波——在没有任何组织和预谋的情况下,中国黄页的全体员工一夜之间全部递交了辞职报告。

这一事件轰动了杭州城,甚至惊动了《人民日报》,业界和舆论也是一片哗然。最终经过一番协调,集体辞职的风波很快平息了下来。然而,黄页内部的矛盾却因此而被激化。

其实,马云创建中国黄页的时间并不比美国的网络先驱晚多少。然而不同的是,两年之后,雅虎如日中天,亚马逊闻名遐迩,而中国黄页却面临着瓦解的局面。虽然遭遇了重大挫折,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但马云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愈挫愈勇的马云准备另谋出路。

1997年10月,马云偶然认识了在外经贸部任职的王建国。不久,在王建国的引荐下,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邀请马云共创互联网大业,马云动心了。

同年11月,马云和他的中国黄页团队集体前往桐庐的红灯笼度假村游玩,并且,黄页的几对新人要在那里举行集体婚礼。婚礼后的晚宴上,马云宣布了离开杭州、北上京城的事情。对这些与他同甘苦共患难的年轻人来说,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随后,马云宣布了一起北上的八人名单,其中包括他自己和妻子张瑛。当时,喜庆的气氛一下沉寂下来,有人哭诉,有人愤愤不平。马云虽心有不甘,但去意已决。

马云在离开中国黄页的时候,把自己拥有的全部股份都送给了一起创业的员工,并希望他们能好好工作,也真心希望中国黄页能继续生存和发展。马云并没有带走黄页的全部骨干,甚至把最好的工程师也留给了黄页。不过,后来又有几个人陆续北上。

中国黄页,曾经是马云的梦想。然而,在中国黄页最鼎盛的时期,马云却选择了离开。之后,这个曾经的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逐渐淡出了这个行业,没入了历史的尘埃!

4.再闯京城,北漂的艰难之旅

1997年12月,桐庐一别之后,马云应外经贸部的正式邀请,率领他的团队再次踏上了北上的征途。这一次,马云不是去宣传,而是寻求与官方的合作,加盟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这次北上,陪同他的有七个人,后来彭蕾、韩敏、周悦红等五人也陆续加入了北上的队伍。

其实,外经贸部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早在1996年2月就成立了,但直到1997年1月,才在全国外经贸会议上宣布正式运营。这次,外经贸部之所以邀请马云加盟,是因为当时外经贸要做一个大的官方内网——在全国范围内铺设光纤,在各个分支机构设立接口网点,通过光纤将外经贸的各个下属分支联系在一起。官方内网的建设一方面为方便企业办理与外贸相关的审批手续;另一方面,外经贸部也可以借此向外贸企业普及相关的政策法规。这个项目由联合国提供资金支持,所以整个项目的运作在资金方面并没有问题。此外,项目还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所以工程操作的难度并不是很大。项目的关键,是要找一个合适的人才来经营这个项目。

在当时,选一个既了解互联网又懂经营互联网的人,成为了外经贸部高层最为关心的事情。此时,马云出现了。当时在杭州的马云因为中国黄页而名气大振,又经过王建国的推荐,马云当然成为了最理想的人选。于是,外经贸部不惜重金邀请马云担任中国电子商务中心信息部的总经理,承诺给马云团队30%的股份,并为这个项目提供200万元的启动资金。

一开始,马云并不同意这个内网方案,他希望能把网站建在互联网上。但最终,他还是按照官方的意思开始了内网的建设。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巴斯德

    名人传记丛书:巴斯德

    名人传记丛书——巴斯德——人类从这里走进微生物时代:“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毛泽东传(全6卷)

    毛泽东传(全6卷)

    本书的主要依据是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同志的文稿、电报、书信、讲话记录和他所参加会议的大量记录;同时,参考了同毛泽东同志有过直接接触的同志的访问记录、回忆录和当时的报刊资料。力求根据丰富而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比较翔实的信史。
  • 名人传记丛书:亨利·福特

    名人传记丛书:亨利·福特

    名人传记丛书——亨利·福特——让世界跑起来的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卫国英雄:丁汝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丁汝昌(青少版)

    每次看中国地图,我都深为祖国的地大物博、山河壮美和历史悠久而自豪。中华民族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这个过程充满了血与火的战斗、生与死的考验。面对侵略敢于战斗,面对强敌敢于亮剑,方显英雄本色。卫国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华民族不可侮,中国人民不可欺。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热门推荐
  • 逆天仙尊:缠上惊世小妖

    逆天仙尊:缠上惊世小妖

    她是妖皇身边的冷艳刺客,他是名扬三界的风流仙尊。她独来独往数千年,一朝遇上,就被他给缠住了。她要上天,他主动唤来坐骑,载她云海兜风。她要入地,他甩袍一脚,踹烂冥府大门,任她自由出入。他誓曰:“嫁给本尊,本尊有各种灵丹灵药,管饱。本尊还能宠着你横行六界,肆无忌惮,管爽!”她敛起冷眸,不太满意。他一把拉低衣领,露出寸肌寸玉的仙身:“本尊穿衣有形,脱衣有肉,保准你不后悔,如何?”貌似这个不错!她欣然笑纳了。
  • 出门远行

    出门远行

    十余年前,满世界的人正在饶有兴致地争论新世纪应该从2000年算起,还是从2001年算起的时候,一天早晨,罗玉林蹬神牛送儿子上学,路上碰到了开出租车的妻子孟芙蓉。孟芙蓉吩咐,你送完孩子回趟家。罗玉林自然是满心欣喜地答应了,按他的心思,妻子肯定是想做工间操了。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呢?记不清了,总有两三个月了吧,想活动活动身子骨也正常,才三十几岁,哪就到了六根清静的年龄呢。
  • 海浪

    海浪

    《海浪》也许是弗吉尼亚·吴尔夫创作的九部小说最不容易读的一本书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遇到若干关乎可能性的问题;在阅读她此前此后的作品时,都不存在。譬如那些标明“某某说”的内容,怎么可能由人物口中道出;六个人物,又怎么可能聚在一起这样说话;此外,这些人物所“说”的部分与有关海浪的描写究竟是何关系,为什么能够相互穿插在一起,构成这么一种文本……
  • 螺丝起子

    螺丝起子

    身材矮小,体格健壮,固执顽强,对身体的疼痛毫不在意,这就是大陆侦探社的无名探员。他是故事中的大英雄,凭着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勇闯天涯。他一人单挑一群江洋大盗;远赴东欧拯救政变中的一位“国王”;在地狱般的亚利桑那州沙漠秉持公正;与抢劫银行的各路骗子周旋对峙。他沒有名字,只有一身硬皮,只剩一腔高贵的灵魂……
  • 犹太人智慧全书

    犹太人智慧全书

    犹太民族并非上帝的宠儿,他们的成功是由苦难的历史铸就的。犹太民族长期饱受躁躏、放逐、杀戮,面对一次次灭绝之灾,他们在挣扎中流放,在苦难中生存,他们为了不被灭亡,在长期的流离逃难过程中,融合和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智慧精髓,并运用来开创自己的生存空间。在把所有民族优秀智慧融合和实践的基础上,犹太人在成功、信仰、教育、财富、经商、谈判、生存、生活、婚姻、处世、幽默等方面,创造并发展了一套属于自己独特而非凡的犹太智慧,这就是犹太民族发展历史和生存内核中最伟大、最神奇的力量。本书全面揭示了犹太人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读者很好地学习和应用犹太人长期积累下来的财富智慧和成功经验,做生活和事业的赢家。
  • 活出精彩人生

    活出精彩人生

    活出精彩的人生,不仅仅依靠努力拼博就能做到的,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生活技巧,包括如何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如何处理外部复杂的人际关系。金点主编的《活出精彩人生》共分七章,从人生的各个方面,向读者介绍各种精彩人生的活法,帮助读者领悟正确的处事和做人的方法,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阅读《活出精彩人生》后,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拥有精彩的人生。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The Power of Failure

    The Power of Failure

    The lessons of this book can help us all find the opportunities that are just waiting to be discovered in the challenges we face every day. This book is about failure, but failure in a whole new light. It is about how to Fail To Succeed.
  • 西点军校给男孩最棒的礼物

    西点军校给男孩最棒的礼物

    将西点军人的动人事迹,加上深入浅出的点拨,为今日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男人提供了一份提高自身修养,强化心理素质的备忘录和鞭策之书,帮助他们成为一头带领羊群的狮子,成为别人眼中真正的小英雄,小绅士和真正的男子汉,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傲。
  • 安疆

    安疆

    天下闻名的安北郡主终于被皇帝安排了比武招亲,谁承想比武当天京城地动,已然不恋生死的萧安帼重回到三年前,一切还没有开始,她想,一切都还有挽回的机会。但是,历史都改变了,为什么青梅竹马的世子爷一点也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