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6300000003

第3章 官场风云——心中抱负无处施展(1)

1.曲折难辨的官路

按照当时的科举制度,考中举人后还会有一次会试(乡试相当于现在的高考,会试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考试),进而考取进士。会试的最高级别称为殿试,殿试一旦过关,那么就会成为进士。

当时,十七岁的张居正在中举之后也接到了会试的考试通知。大家万万没有想到,张居正却没有参加这次考试。任何史料都没有记载张居正缺考的原因。在当时来看,会试是三年才举行一次的大考,即使没有把握的学子也不会放弃这次机会,这次机会十分难得,学子们纷纷幻想也许某位官员会看上自己的文章,而自己也会由此一步登天。

在张居正二十岁的时候,他有了第二次参加会试的机会。他刻苦研读,立志一定要考中。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会考正式开始,张居正自信满满地进入了考场。

日子一天天过去,会考成绩终于放榜了,张居正反复看了多遍,最终他才确认自己再一次落榜了。这次会试不是顾的有意考验,是自己真真正正地落榜了。张居正第一次产生了挫败感。

后来,张居正在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中表达了对这次落榜的感悟。他在信中这样写道:“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甲辰下第。”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因为年轻时自己轻易地考中了秀才、举人,所以变得骄傲,认为考取进士也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于是自己放松了对学业的钻研,尤其是放松了科举考试的本业——四书五经的钻研,变得心不在焉。在当时,科举考试主要考查的是文章的写法,而那时的张居正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对汉代政论文中的治国之道的研究上,因此对考试的重点就疏于研究,导致了落榜。

张居正虽然在落榜后心中曾出现过挫败感,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在找出原因后开始心无杂念的研究四书五经,为下一次的考试作充足的准备。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又一次参加了会试,这一次张居正顺利地考上了进士。在四个月之后的殿试中,张居正再一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正式成为进士。

按照当时的规定,新科进士在正式上任前有一个见习阶段。张居正被分派到了翰林院担任庶吉士,三年后才能正式被赐为编修。“庶吉士”来自《尚书》中的“庶常吉士”,是对有才的青年的美称。明朝设立这个官职的目的是让这些初出茅庐的新科进士熟悉一些工作的流程,这样在正式上任之后就可以尽职尽责。

明朝的官场中,翰林院是一种比较轻松的机构。翰林院的主要工作就是向皇帝讲经或者整理文件等。虽然这个机构比较清闲,但是非常重要。很多的内阁大臣都出身翰林院,而内阁大臣又算得上是当时朝政的中心人物。《明史·选举志》中记载,翰林院里的知识分子,在官场上是“群目为储相”。因此,在翰林院中任职的人都有可能在将来成为权倾朝野的宰相。

三年后,也就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张居正被正式赐为翰林院编修,属于正七品官职,主要负责编写国史和实录。

2.初看官场风云之夏言

张居正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如果没有意外发生,张居正此时就真正步入了通往最高权力的道路。为了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张居正密切注意官场的动荡,他见到的第一场政治较量便是严嵩与夏言之间的明争暗斗。

正德十二年(1517年),夏言考中进士并担任兵科给事中。这个职位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内阁首辅大臣杨廷和的指示清查北直隶皇亲国戚霸占民田的劣迹,因为经常与贵族、宦官正面较量,所以这个职务通常是被民间称颂的官职。随后,夏言正式进入内阁,当时夏言的身份是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后来首辅大臣李时病故,身为副级的夏言顺利升为首辅大臣。夏言的官路算是“一路畅通”,他比严嵩早六年进入内阁,其地位也远远超过严嵩,并且还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因此夏言在嘉靖皇帝面前十分得宠。而夏言是如何获得嘉靖皇帝信任的呢?这得从最初的“议大礼”事件开始说了。

嘉靖皇帝是半路登上皇位的,他的前一任皇帝是武宗皇帝。由于武宗皇帝没有子嗣,也没有同母兄弟,武宗皇帝病故后也没有人可以继承大位,于是大臣们就一致推荐武宗皇帝的堂弟朱厚当皇帝,朱厚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人都有贪婪心,虽然这样的好事让朱厚高兴了很长时间,但是朱厚并不满足,他还要给自己死去的父亲安上一个太上皇的名号。当然,这样的做法引起了大臣们的反对,因为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朝廷的立法。但是嘉靖皇帝对此事表现出非常坚决的态度,如果不按照自己的意思办就不罢休,而大臣们也不肯作出让步。事情就这样一直僵持着,后来嘉靖皇帝为了让大臣们同意,就用一种被称为“廷杖”的刑罚来威吓大臣,如果哪位大臣与他唱反调,那位大臣就要遭受廷杖之苦。对那个时候的官员而言,遭受廷杖之刑是非常耻辱的。嘉靖皇帝的这种做法不但没有见效,反而让更多的人对此事持反对意见,每天都会有很多大臣冒死进言。当然,夏言不是皇帝的反对者,而是坚决地站在了拥护皇帝的队伍中。开始,夏言也在反对者的队伍里,后来夏言再三琢磨:太上皇只是一个封号而已,可是与皇帝对立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接着,夏言便义无反顾地拥护皇帝的做法,并劝说其他官员拥护皇帝。在他的说服下,很多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也逐渐走向了拥护者的队伍里。这种现象让嘉靖皇帝十分高兴,因为他不再是孤家寡人,有了同盟之后这件事就简单多了。夏言十分懂得见风使舵,也懂得如何才能使皇帝满意。所以在这次事件之后,嘉靖皇帝便开始重用夏言,一直到夏言被任命为首辅大臣为止。

当上首辅大臣之后,夏言开始骄傲自大,再加上他的心性十分傲慢,并且刚愎自用。在跟同朝为官的官员们相处时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看人,因此官场中的夏言没有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夏言的这些缺点正是官场中所忌讳的,一旦没有他人的支持和拥护,夏言就会下台。当时很多人都窥视着夏言身处的首辅大臣的位置,盼他立即下台。

3.初看官场风云之严嵩

严嵩考中进士的时间比夏言早十二年,但严嵩是在夏言当上首辅大臣的很长时间后才进入内阁的,因此严嵩的资历比夏言的浅很多,但是严嵩的眼光却一直紧紧地盯着夏言的首辅大臣的位子。

严嵩非常有城府,从不表现自己的内心想法。最初狡猾的严嵩利用老乡的关系与夏言接近,对于夏言的指示言听计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曾说到这个细节:“如子之奉严君。”意思就是严嵩对夏言像儿子对待严厉的父亲那样毕恭毕敬。而夏言对严嵩的这种态度不屑一顾,并且多次在公开的场合中讽刺严嵩,严嵩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越发迎合了。

为了与夏言拉近关系,严嵩用各种方法讨好夏言。有一次,严嵩宴请夏言,而夏言完全不给这个同乡面子,因为夏言根本看不起严嵩,于是夏言找了一个借口便把严嵩派来送宴帖的人打发走了。而严嵩并没有放弃,反而亲自前去,跪在夏言府前一遍遍地大声朗读自己的请帖,说请夏言务必赏光。夏言被严嵩的做法感动了,便开始关照这个老乡,甚至还对嘉靖皇帝说,等自己退休后,这个首辅大臣的位子就让给严嵩。

严嵩又是怎样得到嘉靖皇帝重用的呢?当然,主要原因还是严嵩十分会讨好别人,他懂得委曲求全。他不但对夏言百依百顺,而且也用尽办法讨好嘉靖皇帝。例如,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因此他平时很少按时上朝,而是专心研究怎样才能让自己长生不老。此外嘉靖皇帝一般不住在皇宫,而是住在宫外的一处别院里。如果遇上重要的日子,嘉靖皇帝就会大肆搞祭天仪式,仪式中最重要的阶段叫“火化青词”。青词是什么呢?青词就是嘉靖皇帝要向天上的玉皇大帝作的汇报。因为词中有非常多的隐语,所以这个青词十分难写。每次仪式中的青词都是由夏言来写,久而久之,夏言就会觉得腻烦,因此便让下属来代他写。严嵩抓住了这次机会,为了讨好嘉靖皇帝,他便努力学习青词的写法。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嘉靖皇帝发现了一首精彩的青词,并且知道写这首词的人是平常极力讨好自己的严嵩。严嵩顺势说了一堆皇帝爱听的话,因此严嵩就被封为了内阁大臣次辅,也就是副宰相,其权力仅仅在夏言之下。

随着皇帝对严嵩越来越重视,严嵩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他并不安于现状,而是想扳倒夏言,由自己独揽大权,而夏言还沉浸在严嵩的毕恭毕敬里,并没有发现严嵩有什么变化,因此夏言像从前一样从心里看不起严嵩。同时,夏言开始对嘉靖皇帝表现出一些不满情绪,而严嵩也正抓住了这点大做文章。

除了祭天之外,嘉靖皇帝还希望长生不老,甚至连黄袍和龙冠都不愿再穿戴,于是他便脱下龙袍,摘下龙冠,穿上道士衣服,戴上道士的香叶冠,俨然把自己扮成道士的模样。不仅如此,他还要求朝中大臣也要穿上道服,扮成道士模样。夏言这次不再是皇帝的拥护者了,因为夏言一直对嘉靖皇帝的迷信持反对态度。夏言认为,皇帝的做法不但辱没了皇室,还有失朝廷的体统。当大臣们按照皇帝的要求穿道服上朝时,夏言依然穿着朝服出现在朝堂。嘉靖皇帝看到后内心十分不满,而严嵩不仅穿上了道袍,而且还在香叶冠外面郑重地套上了一层轻纱,这样就表示了自己对皇帝所说的话的重视。朝堂之中的这种鲜明的对比让皇帝更加不满,于是表扬了严嵩痛斥了夏言。

还有一次,夏言随嘉靖皇帝微服出巡,但是夏言并没有按时到来,嘉靖皇帝又一次被惹怒。严嵩又一次抓住机会,收买了皇帝平时较为信任的道士,让他在皇帝面前煽风点火,说一些夏言的过错。嘉靖皇帝在一怒之下撤去了夏言首辅大臣的官职,而严嵩也顺其自然地取代了夏言成为新的内阁首辅大臣。

4.官场之中谁主沉浮

自夏言被罢官后,身为内阁首辅的严嵩逐渐露出一手遮天的趋势。为了防止他一手遮天,嘉靖皇帝又任命夏言继续为首辅大臣,把严嵩降为了次辅。夏言在恢复官职之后亲自主持一切事务,避免严嵩插手。对于夏言的防备,严嵩也有所察觉,于是表面一切正常的严嵩在私下又开始想办法扳倒夏言。

同类推荐
  • 人民艺术家李默然

    人民艺术家李默然

    本书详尽地描述了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的人生和艺术道路,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这位曾经是只有小学三年级学历的苦孩子,经过极其艰辛的努力,创建李派话剧艺术,终成一代大师的过程。特别对经典作品《甲午风云》《报春花》《李尔王》《夕照》等的创作细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再现,既有花絮趣事,又有艺术珍闻。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名人传记丛书:歌德

    名人传记丛书:歌德

    名人传记丛书——歌德——他是属于世界的:“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拿破仑全传(上卷)

    拿破仑全传(上卷)

    拿破仑·波拿巴,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皇帝,生于科西嘉岛破落贵族家庭。巴黎军事学校结业后,当上了炮兵上尉。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军,在1793年的土伦战役中立功,并晋升为少将。督政府时期,于1796年率兵攻意大利,两年后侵埃及。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组成执政府,任第一执政。随后,拿破仑行了多项军政、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经济等方面的重大改革,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部法典将大革命时期的颁布《人权宣言》中关于权利保障的部分移植到了民法领域,是对《人权宣言》精神的传承。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竭力强化中央集权的军事官僚国家机构,镇压王党复辟势力;对外不断战争,多次粉碎反法同盟,沉重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一书深入剖析了英超曼彻斯特联队从1945至2005赛季的所有代表红魔出场的350名球员和8名主教练。本书按照出场顺序详细记录了每名球员和教练的技术数据,还包括了历年的重大比赛、专业点评以及趣闻轶事,配以上百幅独家精美图片,可说是曼联的一部另类编年史,亦是别具特色的横跨一甲子岁月的红魔人物传记。
热门推荐
  • 指南录(1):斜阳

    指南录(1):斜阳

    文天祥按文忠记忆里的方式重新组建的破虏军、福建抗元义军中的许夫人、陈吊眼所部,还有东海海盗的人马聚集在一处,抢在元军大队人马到来之前攻入了泉州,为文天祥主宰的福建大都督府抢得了一个立足之所。北元悍将索都率军来攻,血洗潮州。在元军与诸路义军僵持之际,一向消极避战的海上行朝终于做出了正确反应,在张世杰将军的率领下,二十万宋军重新登岸,切断了索都的退路。
  • 重生学霸之学长大人求指教

    重生学霸之学长大人求指教

    前世,叶梓星识人不清,错信了自己的表妹一家,导致自己家庭破损,父亲被杀,母亲接受不了父亲的死跳楼自杀了,哥哥也因公司破产而去打工,而自己一天不务正业,到处给家人带来麻烦。重活一世,叶梓星发誓要好好学习,不再给家人带来麻烦,不再错信表妹一家,并且为前世自己的自己报仇。可是就在叶梓星进行计划时,一个叶梓星前世想也不敢想的人闯入了她的生活。从此,叶梓星的生活变得十分热闹。他,表面是一个高冷不可接近的学长,暗地却是一个地位十分高的人,自称“Y”。当一个重生之人遇到一个传奇之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简介无能,各位小可爱看正文吧
  • 翻滚吧孟婆

    翻滚吧孟婆

    孟凉凉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她是个好人。但是,但是!她、被、雷、劈、了!劈的精准无比,劈的毫厘不差。孟凉凉以为她要凉了,然而并没有。她还活着,意识清醒,状态稳定。除去发型有些炸、皮肤有些焦、张嘴就喷出股青烟外,她一切正常。面前还有个自称隔壁老王的大爷告诉她:她成神了。由于她是被外力干预封神,还需要勤加修炼才行。她是冥神,所以修炼的方式是以五体接引地冥之气,且需得接引的均匀。翻译出人话来,那就是:在地上打滚。孟凉凉点点头,淡定的拨通了电话:“喂,精神病院吗?”
  • 何妨风波且尚行

    何妨风波且尚行

    一生只为一诺而活,值得吗?尚定诺时常想起魏决问她的这句话,可哪有答案呢?先祖训凡尚氏子孙承重责,皆弃本名,继先祖名。尚氏一族家主既然是她,她便只能是尚定诺。从此以往,戚国尚家,皆是相报,风波不得了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宋诗派同光体诗选译

    宋诗派同光体诗选译

    选自近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是由刘大特先生译注。由巴蜀书社出版。
  • 萧萧北风寒

    萧萧北风寒

    鬼子来了。其实鬼子早就来了,说是来帮东北的老百姓维持治安,打胡子,打乱匪,只打坏人不打好人,让愚昧不化的中国人过上像日本那样的文明日子。虽说前几年也曾在皇姑屯弄了颗炸弹打发了张作霖,张大帅总不是坏人吧,大大的好人呐,东北民众的父母啊,但炸了就炸了,终究也没出什么大乱子。东北军依旧在北大营好好地驻着,鬼子依旧替东北军维持着治安。但这回鬼子真的来了,不管好人坏人,只要是中国人,都杀。鬼子好端端的,怎么了这是?大概是维持腻了吧,就不维持了。民国二十年上秋,鬼子很不文明地来了。
  • 重生之弃妇傲世

    重生之弃妇傲世

    再次睁开眼睛,她还是那个叱咤商界的传奇女子,只是前世的历历在目……原来是上天给了她重生的机会,那么她不要再做那一个受人摆布的傻女子……带着儿子改头换面和那一个清浅绝世的男子行走天下,远离原本的世界……天下归心,四海升平她却发现自己的心已经走失,再次醒来她却发现这两生两世不过一场游戏一场梦。
  • 晨月晓盼

    晨月晓盼

    (本书已经写完,一共三百四十五章,会很快发布的)双灵之战结束后,新纪元开始,古老的仙灵大陆迈向新时代,世界秩序得到重塑,一道道尘封在大陆的秘密被揭开,大陆相撞,异界通道,龙王传承,鬼族入侵,看似毫无关系的一切,但总和来自神魔时代的少年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
  • 满满都是我对你的爱

    满满都是我对你的爱

    徐少其人,三分洁癖,三分无赖,四分小贱,但他在外人面前却总是清风朗月,遗世独立,孤傲中带着冷漠,冷漠中带着疏离,疏离中带着高贵。只不过回到家后,他就进入"欢脱"模式——"洗澡洗澡洗澡。清溪要不要来蹂躏我啊?"清溪总想,这人可以再贱一点吗?不然就是——"老婆,快给我做饭啊,合法要求啊!""女人,今晚看电影吧,合法要求哦!""清溪,那个,密西密西吧,婚姻法合法合法合法要求哦!"每当这时,顾清溪"童鞋"就无法克制地升腾起一种想把他非法处理掉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