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2900000005

第5章 爱心与大同

有一个佛教的故事。

一个人在烧香求菩萨时说:“菩萨,你真好!如果我同你一样,我就不用求佛了。”菩萨突然有了声音,说:“我现在还求呢!”烧香的人就奇怪,问:“你都是菩萨了,你还求谁呀?”菩萨说:“我求我自己啊!”

这个故事,其实是一个禅宗。它需要我们去参悟。

烧香的这个人,其实他还根本不知道佛教的意义。他也不知道求佛是怎么一回事。有人笑那些平时不修道、不修心的人,遇到了问题和麻烦,才去求佛拜祖,就说你“平常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这句话的内涵其实是说,你平时不修心,不施善,有了事情你求准呀?谁也帮不了你。

所以说,拜佛其实是拜自己,求佛其实是在求自己。

你有善心,你积了德,你积了善,你的事情就好办。反之,你作恶,你跋扈,你最终是要碰钉子的。

比如说,你一时有困难,需要向人借钱。如果你平时帮助过人,有过恩惠给别人,你开口别人就会尽力帮助你,把钱借给你;如果你平常对别人不怎么样,别人也许拒绝你。从这个意思说,你借到钱其实是你自己借给自己的,你以前积了功德。

佛即我心,我心即佛。就是这个意思。

人活在世上,心很重要。

上人在二零零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开示时说:“岁月不断地流逝,人心的道德观念也不断地流失,造成了多少天灾、人祸,使多少人受苦受难。”

上人说:“只要人人心中有爱、有善,就能减少灾难。”

所以,我们要提倡爱心。正如一支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

上人带着称心如意的神情,回忆了前不久会合约旦和土耳其两国的慈济人,一同前往捷克关心当地水患的事。

约旦和土耳其,过去都发生过灾难。每每遇难,慈济人都及时付出,献出爱心。在那里,慈济人友爱的种子早已落地生根。

二零零二年九月捷克发生洪涝灾害,上人便会合了土耳其和约旦这两个国家的慈济人就近前往救济。

上人说:“捷克民众信奉天主教、基督教,慈济人同样去关心他们。土耳其、约旦等国的记者以及我们前去采访的大爱台记者都有着不同的信仰,可是,他们不分宗教派别,共同付出了自己的爱心。”

上人着重回顾了慈济人去关心一所教堂的事迹。在那里,有一所美丽的、庄严的教堂被洪水毁坏了,而这所教堂还有许多有价值的文化艺术品同时被水淹坏。慈济人尽了最大的努力,帮助修复了这个教堂。

慈济人为什么首选这个专案,作为自己献出爱心的目标呢?

上人说:“第一,因为我们尊重宗教;第二,那个教堂富有教化的功能。”

她说,因为灾难以及人祸都源自人心没有谨守道德规范,所以才会做出种种错事。

如何让世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上人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调整好自己的生活状态。如果人人都能少欲知足,心存感恩,互爱互谅,那么天下就会趋于祥和。

这是上人关于爱心的开示。

大同,则是爱心的展示与推广。

上人在二零零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的开示中说了一句隐含禅机的话语:“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

她举了在台中举办“三县八定点”义卖盛况空前的情形来开示人们:爱心的推广,便是大同。

有人告诉她:“师傅,大家都说现在景气不好,其实也不尽然。台中的这次义卖很热闹,很多人都去了,在潭子附近还塞车将近三小时。”

上人说,我们在台湾中部、北部都有工程在同时进行,景气虽然不好,但幸好有许多人肯投入;人多力大,在以不影响各人的生活为前提下,点滴的积累都是力量,点滴的关爱都是温暖。

上人还说,医疗、慈善、文化、教育,是慈济的四大志业。就如一片福田,需要天下所有的善士来操心,来耕耘。

“心莲万蕊造慈济世界”,是慈济人开创的美好景象,也是未来的宏图!

这需要我们的菩萨心,菩萨行。

——正所谓:心地开阔,不存杂念,慧根广种,爱意万早。

同类推荐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世俗之乐是骗局:中观大师谈人性

    世俗之乐是骗局:中观大师谈人性

    该书凝聚中观大师近年来的佛学论文精选,以正能量的视角看待世间百态,以佛法解读世界局势,以佛法来评析金融危机,以佛的智慧来谈如何应对心理疾病,由此获得社会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将佛法与现实紧密联系,展示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佛学世界观。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世界佛教通史·第九卷:日本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九卷:日本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是一部佛教的世界通史,论述佛教从起源到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兴衰演变的主要过程,由十四卷十五册构成。第一卷和第二卷是对印度佛教的贯通性叙述。第三卷至第八卷是对中国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的全面论述。第九卷至第十一卷依次是日本、韩国和越南的佛教通史。第十二卷阐述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佛教的历史。第十三卷是对亚洲之外佛教的全景式描述。第十四卷是世界佛教大事年表。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是《陕西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的《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与佛的故事、中国佛寺的早期记录、陕西古代佛寺的建筑特色、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佛教在长安的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佛寺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简单与简爱

    简单与简爱

    细水长流的青春与成长,在人言可畏的年代,抑或在喷子泛滥的当下,痛并快乐是人物迭代更新的必备要素。
  • 飘(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飘(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飘》是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通过一幕幕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以及细腻逼真的人物形象,用诗一般的语言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 李小龙和我的旧时光:半生修行,一生怀念

    李小龙和我的旧时光:半生修行,一生怀念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的伊丽莎白医院猝然离世,年仅33岁。他的去世带给香港乃至世界极大震动,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众说纷纭,甚嚣尘上。几天后,香港《新星日报》爆出猛料:李小龙死前昏迷处并非如之前报道的那样是在其自己家中,这位功夫巨星真正的死亡地点是香港著名女星丁珮的寓所内!一时间无数非议包围了这个26岁的女人……
  • 废墟上的修仙者

    废墟上的修仙者

    “什么?A级基因药剂购买不到?”“没事,老道有伐骨洗髓丹!小友,要不要来一打?”“什么?无线电信号遭磁场干扰?”“不急,为兄授你千里传音术。”“什么?兽潮来袭,生化怪物要攻城?”“莫慌,待为师启动八荒九曲乾坤逆转大阵!”
  • 无上崛起

    无上崛起

    紫日当空,天地巨变,皓月有缺,虚空相连!经历了一场被称为大破灭灾难的地球,大部分的生物直接死去,人类在最后的安全区域苦苦坚守,可是他们面对的,不只是变异的凶兽,还有那随时都能破开空间壁垒,进入地球的巨大源兽!生长于危难之间的少年罗云阳,得属性调节器,从而走上了一条崛起之路!无上崛起群:80885001
  • 惹上中二女魔王

    惹上中二女魔王

    红柳是个行走四方的医生。她沉默寡言,一边治病救人一边寻找失踪的爱人。可是……怎么会这么倒霉,多年前就已经失去联系的魔女此时竟然已经成了女魔王。避之唯恐不及的红柳想要绕路,却不料正巧撞进了女魔王部下的巢穴,四下奔逃,却又落入了另一个陷阱。想要继续高冷,没门儿了,就这样让中二气息俘获吧。
  • 系统带我去捉妖

    系统带我去捉妖

    【滴,检测灵体!】【滴,请进行回收!】【滴,抽奖系统开放中…】“嗯?抽奖?抽奖不错不错。”“卧槽?什么东西,收纳袋?还是七天的?这还有使用时间?闹呢?”刘洋看着自己手里抽吧垃圾的小袋子,真想把它扔了。偶然得到的系统,会带给刘洋怎样的变化?这是梦?还是现实?是开始?还是结束?
  • 虚源剑道

    虚源剑道

    傍晚的普陵城城门口,说书人的木摊前聚集了不少稚童,他们都听着年老的说书人,绘声绘色地说着故事。“......最后,那位仙人因为重伤不治,身死道消......”说完,说书人将手边茶杯里的茶水一饮而尽,满足地砸砸嘴。“其实,我们普陵城中亦有修道者。八年前,弘府少爷天赋异禀,孤身负剑出州闯荡,他才是你们这群小毛孩子的目标呐!”说书人却不知,在听书人群最后,一位负剑少年玄衣飘飘,嘴角噙着淡淡的微笑。“过誉了......”少年喃喃,丢下两枚银钱,转身步入撒满夕阳的普陵城中......这世界,有妖,有魔,有神,有人......修道者万万千,成神者,有几何?
  • 精灵世界:萌萌训练家

    精灵世界:萌萌训练家

    偶然变身成萌萌哒萝莉,可情况不容乐观。大概是因为太可爱,所以才被邪恶组织追杀。为了不变成邪恶组织的热兵器,萝莉决定转职成为训练家!目标是宝可梦大师! 然而向想把自己变成热兵器的邪恶组织复仇之后,萝莉失去了梦想…… “为了养活自己我决定成为偶像!”萝莉这样对她的宝可梦们说道。精灵宝可梦即神奇宝贝、口袋妖怪、宠物小精灵书友群:555432461
  • 北斗京华

    北斗京华

    周汝昌先生在行文当中,在透露出对于旧京风物的低回恋眷之情。举凡旧京岁时风物、风景胜迹、市廛风俗、饮食风尚、师友杂忆,毫不因历史尘封而褪色,鲜活历历如在目前。作者所记均是亲所见闻,故记地如临其境,记人如闻声咳。捧读此书,便犹似置身于老北京的文化氛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