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7300000021

第21章 多管齐下的教育方法(3)

这是很重要的,定要坚持。

今天在家,感到也颇有收获。但做事仍有些慢吞吞;且没什么计划性,比如今天该干些什么,没有列出计划和目标。

2012.2.11

自己知道考得很糟,辜负了爸爸、妈妈和老师。

时间分配太不合理,并且不看分值,是这次总结出来的教训。

在自主招生上失败,但还有最后一搏,一定要拼尽全力!

2012.4.4

放假时的紧迫感远不如平时每晚学习时的状态。你要知道你只剩60多天,只有3次模拟考了,不要让自己后悔!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都可以问心无愧!

2012.4.9

跟阿田聊天,很感动她现在的状态:乐观,充满希望,一心一意解决问题,其他问题都不去想了。还有那个心理老师所讲,考前要自恋一点,也即要自信!相信自己,我会达到我的目标!

2012.4.12

还需要有更强的紧迫感。只有50多天了,尽量多解决几个问题!高考前发现问题是好事,发现要马上解决,下次不再犯。谢谢李荣老师的分析!政治,加油!

2012.4.27

今日效率不错。

昨日郭老师谈话之后,自己要努力悟,保持节奏,笑对高考。

现在困就早点睡吧!

晚安!

2012.5.5

坚持好的经验,保持淡定心态,平静度过30多天!

如今晚,保持默记历史专题的好状态!

2012.5.7

今晚在校状态一般,只有30天了,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2012.5.11

今日状态不太好,振作精神,做最好的自己!并给自己下死命令!以后中午至少25分钟搞学习!

2012.5.13

很懊恼,为什么自己做事情这么慢?一个长周末做完的事却只是屈指可数?

今晚已不可能再熬夜了。

明天打起精神,用十二分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明天加油!

2012.5.14

要有轻重,有取舍,有合理的时间分配,有效率。

2012.5.16

今日在学校感觉很不错,保持!

5.“尺牍传情”,感动孩子

给身边的孩子写信,这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可能会不可思议。孩子就在身边,有什么话不就直接说了吗?——抱有这种认识的家长根本不懂得书信的独特作用。

书信伴随文字而生,是人们在生活中用来传递感情和交流信息的工具。在古代,由于生产力落后,书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极重的分量。唐朝诗人杜甫曾在《春望》一诗中写过这样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现代,发达的交通和迅猛发展的通讯科技,大大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时空,也让人们传递感情和交流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直接见面、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等方式,几乎让人们逐渐淡忘了书信这种沟通和交流工具。文明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新生事物不断诞生和活跃在现实的舞台,而陈旧的事物则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步退出或消亡。

尽管这样,书信仍然有着新型沟通和交流方式不能替代的功能。一般来讲,书信的表达显得更加正式、庄重,逻辑也更加严密、清晰;特别是表达的情感往往更加深厚,表达的方式更加浪漫。所以在现代化的今天,“鸿雁传书”、“尺牍寄情”仍然是一部分人追求的情感表达方式。这些功能体现在家庭教育中,就具体表现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话语会更加的理智,更加的心平气和,更加的温情,避免和消除了口语教育中指挥命令的口吻、愤怒冲动的语气以及一成不变的单调,因而也更容易打动和感化孩子。

在我国现代,用书信的形式来展开家教,最有名的是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教育家傅雷。他在其名著《傅雷家书》中用真挚而温和、质朴又深刻的语言,教育孩子如何做人、追求艺术,字里行间洋溢着父爱和亲情,促进了一双儿女的健康成长。儿子傅聪成了著名的钢琴家,女儿傅敏成了有名的英语特级教师。傅雷的教育方式,也成为天下父母教育子女的重要模板。

跟孩子写信,不一定要追求文采,也不必篇篇长篇大论,只要求真情实感、真情流露,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拨动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本来就存在的那根亲情的琴弦,就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

范例:给女儿的第一封信

献献:

开家长座谈会的那天晚上,虽然已值初冬时节,窗外吹进的北风已带几分寒意,但我们的心却暖意浓浓。因为我们通过老师及学校电视媒体了解到的你,是那么的优秀,那么的棒!犹如一杯带着清香的热茶,深深地浸润了我们的肺腑。

我们看到:班级辩论会上,你勇敢地第一个开辩,巧舌如簧;英语表演课上,你充满自信,表现娴熟、优雅;全班传阅的优秀作业中有你的工整娟秀的字迹。这一切都使我们开心幸福。同时我们还听到:校长热情地表扬你,因为你为学校赢得了荣誉;范老师兴奋地点评你的作文,说你将自然景物和人结合起来描写;朱老师表彰的一串名单中,你可爱的名字排列在第三位——这一切,怎能不使我们欣喜、满意、自豪呢?

需要提醒的是,你成绩的取得,凝聚了老师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范老师良好的方法和优秀的口才,朱老师严密的思维和认真的态度……都是你取得良好成绩的原因。同时它们也是值得你终身铭记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作为家长,从私心的角度出发,往往认为自己的孩子都是最棒的,但是我们也当从客观真实的角度,从你的需要不断成长的角度来看到你的不足。譬如我们来审视你的思维,你在写文章、想问题时,是否考虑用新颖的办法、新奇的主意,是否从多个角度去想一想,是否一步步深入下去,是否非常快捷……譬如我们来审视你的勇气和毅力,你似乎在年龄小时更胆大。你应该在没有安全危险的前提下,勇敢地去做任何事情,没什么可怕的。要不断地锻炼自己。毅力是一切成功人士必备的品质,毛泽东、爱因斯坦、杨丽萍都是具有坚强毅力的人,做事要有耐心,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不要畏难。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个人只有不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勇敢向前,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

正如你最近在《儿童文学》2004年第12期封页中看到的: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纯粹、最偏狭的……我们对你也的确充满了无限的爱和希望。也许正因为如此,在对你的关心和教育中,也暴露了我们的急躁、我们的方法不当。这些都请你原谅,同时也请你相信我们在以后的教育中会不断总结,发扬优点,改正缺点,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来促进我们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冬天的寒冷在逐渐加深,但是我们之间却不用担心,因为我们之间没有冬天。

祝你

开心快乐!

爱你的父亲母亲

2004年12月5日

范例:给女儿的第二封信

献献:

春天了毕竟不一样。这几日虽然天气骤变,冷雨淅淅,凉风阵阵,但已确然没有了冬的残酷和萧煞。走在柳树婀娜的小道上,能分明感觉风中的清新和善意——它们显然在孕育着、预报着,准备随时在时光的步伐里逐步展现春天一贯的个性和品质。

不过,此情景里的我却轻快不起来,为我的鲁莽、困惑和你的漠然、不智。

的确那天晚上伤害了你。在别人面前,在你的同学面前,愤怒地、命令似地叫你把额前的头发剪短。这种不顾场合的指责和指令,明显叫你难堪。令你十分懊恼、伤心、气愤的是,我这种咆哮似的愤怒发作也远不止这一次了,再加上平时我的唠叨以及严格的要求与提醒,已使你对我几乎“恨之入骨”。

要承认我的脾气真是不好。一两月时间内总要发一次大火,平时很容易高声腔调。这明显给家里带来了不和谐氛围,影响你的情绪,也影响你妈妈的情绪。这源于我的不好的个性,也源于我工作上的烦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你自己可能还未明智地认识和承认——那就是源于你的一些不当的行为。

你的近乎“洁癖”的换衣服和洗漱行动,你的稍稍过于注重穿着打扮的表现,你的做事拖时间的行为,你的沉陷于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不采用科学有效学习的方式,你的缺乏孝心和感恩精神的举动,都叫我遗憾、反感、着急。有些行为因为屡教不改,以致我很容易怒气冲冲。其实,一个人讲卫生是良好的习惯,但不能过头,过头了就是一种病态。穿着打扮也不应该是一个学生(甚至包括大学生研究生)过于追求的东西。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当他(她)在某个方面花的精力多,必然在别的方面的付出就会少。而对于处于学生阶段的你来说,学习是你必须付出大量精力的基本的最重要的事情,容不得过多的牵制和分散精力(当然在学习期间开展必要的游戏、锻炼和放松是必要的)。时间是十分宝贵的东西,不能对它随随便便。一项事情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时间利用的艺术,这包括倾注大量时间、利用零散时间、适时休息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等。科学的学习方式你本来已经清楚和运用,但由于学校过多的作业使你无法开展,你应当想方设法实施它,以求学习的“事半功倍”,而不能愚笨地“作业完成好,考试成绩歹”。孝心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以至于有“百善孝为先”之说。你要知道,为了你的成长,我和你妈妈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其中肯定有错误的行为)。当然要你感恩,并不是叫你一切都听命于我们、报答我们,我们只想能得到一些尊重和理解。以上这些道理,你应当都明白。

虽然点出你的不足,但并不否定你的优秀。你的勤奋,你的诚实,你良好的学习和体育成绩,你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能力,你突出的舞蹈才能,你日益入轨的学习方法,等等,都叫人欣喜、佩服。说实在的,我和你妈妈都对你寄予着殷切的希望。我也肯定:只要你善于认识自己、调节自己,不断克服不足,你一定可以实现你的梦想,成为有用的人才。

当然,要改变自己,又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我不是跟你说过我要少发脾气可现在脾气仍然不少吗?虽然我克制过,但有时仍然不知不觉。不过,我愿意接受你的批评,也愿意时常来反省,并为我不当的行为向你道歉。同时也请你时时提醒自己,反省自己,督促自己。如果你学会了改变自己的本领,有一天你就能改变世界。

当前颇令人苦闷的是,你对我的批评和指责十分反感,对我整个人都全盘否定。前天你说你甚至听说我不回来吃饭心里就十分高兴——这句话好像将我扔进了冰窟窿,因为你的如此反应与我十多年来对你的巨大付出极不相称,我不知世界上还有没有像我这样委屈、困惑和忧伤的父亲?

无论怎么说我的粗暴脾气,我都要说我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每次都不是平白无故,都事先有你的过错行为,只是反应过了头。这难道能完全成为你讨厌我的基本理由吗?

我始终主张家人之间应当多交流、多沟通、多辩论。谁都会有可取的地方,谁都不会永远正确。只要把事实和道理讲清了,大家都会通情达理、心平气顺的。只有相互理解,家庭才能融洽和谐。一味地、偏激地指责和冷淡对待,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推想起来,你真正在我们身边一起生活也就三年多时间了。无论我和你妈妈有多少伤感和留念,你都终将属于社会,属于你的理想和自由。在这剩下不多的时间里,愿我们都好好珍惜。

针对你的一些过激反应,我决定在一定时间内不再批评和念叨你的学习和生活,直到你有一天主动提出要求;也决定不再轻易发脾气。也不知我能否做得到。我真诚希望你按照过去我要求你的(主要是贴在壁柜上的那些口号——你应当经常去喊),自觉地、努力地去做,不断反思、总结、检讨,让自己成熟起来,成长起来。

在春天里行动起来,像每一株怀揣梦想的小树苗,不断吸收阳光雨露,不断地蓬勃向上——这是我和你妈妈的共同祈愿。

祝你快乐、自律、坚强!

你的爸爸

2009年3月24日

范例:给女儿的第三封信

献献:

很久就想写信与你交谈,一直未能动笔。近日寄居清华,夜游北大,感触良多,油然握笔。

应当说电话中跟你描述的我在匆忙中瞥见的两所名校无疑是粗犷而肤浅的。无论是“水木清华”的幽静,还是未名湖畔的喧闹,显然都不能反映这两所学府的本质和全貌。清华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为校训,在学术大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倡导下,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英杰,创造了一批又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北大同样堪为中国思想文化的重镇,胡适、陈独秀、蔡元培、鲁迅……曾经掀起包括“五四”运动在内的系列文化狂飙,大大推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北大学子也一直成为全国各界促进祖国振兴、民族富强的排头兵。

这两所学校显然是千百万莘莘学子的梦想,也是无数家长的期望。这些家长中,也包括了我。在夜晚灯火通明的北大图书馆里,在铃声叮当的清华学生自行车汇成的车流里,我仿佛看到了你的身影。

这种期望当然过于苛刻。毕竟,这是中国顶级的两所学校。而且,对于一名仅中专毕业(第一学历)的父亲来说,我没有遵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古训,同时,我给你提供的条件,也并非最优。

不过,这个具体的期望也并非我期望的本质。我清楚地知道:进入清华、北大也并不是成功、幸福的代名词,许多别的大学毕业生,甚至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也成就了一番伟业,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我真正期望你的是:你能树立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了实现梦想,坚忍不拔、不断进取、矢志不移。

同类推荐
  •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

    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不集中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健康和人格健康。本书详细解析了孩子注意力发展的奥秘,提出了提高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囊括了注意力培养的方方面面,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各种方法是何以发挥成效的。旨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事和思考习惯,让孩子赢在终点。
  • 孩子,今天你提问了吗?:中国父母必备的六大价值观

    孩子,今天你提问了吗?:中国父母必备的六大价值观

    本书是著名图书策划人贺雄飞先生6次考察以色列后撰写的著作。作为一名父亲,贺雄飞在孩子培养教育方面曾经遭遇过诸多困惑;作为一个出版人,他发现中国市场提供给父母的读物多为工具性的,缺少系统性、理念性的教育思想。在多次亲赴以色列考察之后,作者发现,以色列民族在教育方面具有许多优秀的理念和传统,例如,他们重视灵魂和信仰、恪守有节制的生活,他们捍卫真理,追求真正的人生智慧。与此对应,针对中国社会的教育现状,作者归纳了六大中国父母缺失的六大价值观,并详细介绍了以色列教育理念的核心。作者本人现在正从事教育培训,这本书也是其教育培训核心理念的总结和阐述。
  • 爸爸去哪儿:父亲的力量

    爸爸去哪儿:父亲的力量

    《爸爸去哪儿》节目中的郭涛内心独白,分享明星爸爸和儿子之间的故事!男孩教育的缺失是中国最普遍的现实问题,如何培养男子汉的气概?如何与成长中的孩子相处?郭涛第一次全面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读者分享,穿插儿子石头的故事以及与孩子们共处的趣事,分享每位明星爸爸教子的经验心得。书中讲述了明星家庭中不为人知的细节和独到的教育理念。本书是郭涛的首本自传,也是和小石头(郭子睿)的一次“父子谈心”。
  • 孩子,我愿意这样爱你

    孩子,我愿意这样爱你

    养育一个孩子,是一场向内心深处的探险。如何才能打破我们心底的桎梏,让另一个生命的成长更加自由、坚实和舒展,让更好的爱成为可能?答案或许是:打破定见、放下控制、感受本然, 把自由与从容还给自己,也交给另一个生命。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记述了自己从孕育生命前的惶惑,到养育过程中历经的种种精神上的革新,既是一封封写给孩子的热烈情书,也是对为人父母者内心桎梏的冷静剖白,在深情与理性的双重奏中,让我们得以一窥爱的真意。
  •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这是一本温暖而充满启迪的亲子教养书,通过作者亲子互动的日常点滴及生活中的小故事,分析了众多育儿难题背后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亲子沟通的技巧,展现出作者深刻独到的育儿智慧和人生思考。阅读本书,无论是对于提高育儿修养,还是促进自身成长,你都将获益匪浅。
热门推荐
  • 穿书之炮灰女配翻身记

    穿书之炮灰女配翻身记

    相府大小姐骑马撞树,马死当场,人好不容易醒来,疯掉狂笑半时辰,却二度投河自尽。当事人夏左左笑中含泪,睁眼穿进自己小说里,下一刻却发现自己竟然沦为炮灰女配。人生就是这样跌宕起伏。傻王boss眼前晃悠,悲催命运不远处挥手……真正的作者勇于奋起反抗,挑战强大剧情。看她上位女主,珍爱生命,远离boss。
  • 舍学

    舍学

    舍学,舍的学问,一个简单治愈焦虑的方法。
  • 死期已至

    死期已至

    公元4673年,世界上最后一个人类即将死去。卡尔特人痛心疾首,想尽一切办法延续他的生命。然而,这份好意,江尤不愿意接受。
  • 穿越之王的逃妻

    穿越之王的逃妻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你也给我太嚣张了吧!你是王爷,我还是王妃勒!谁怕谁啊……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

    如何推动中国政治发展,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一大难题,能否解决好这一课题关乎改革成败。实践中的不断推进始终伴随着认识上的不断突破,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发展上的思想创新独树一帜,对这一思想的总结和阐释既是理论建构的需要,亦是未来政治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作者姜志强不揣浅陋,以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从形成背景、发展轨迹、内容架构和地位意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从整体上展现这一思想理论体系。理论的发展没有止境,对理论的思考也未有穷尽,未来中国政治发展实践的持续探索必将推动人们不懈的深入思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人在囧岛

    人在囧岛

    这是一个以《人在囧途》和《唐人街探案》为创作灵感的小剧本,通过无厘头的恶搞加上一个贯穿始终的谜案,讲述了一个热衷野味的吃货徐天流落孤岛,依靠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最终逃出生天的爆笑故事。神秘的禁地,巨兽的传说,古怪的原始部落之下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徐天的意外到访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他必须在七天之内揭开真相才有机会活下去,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港片中的差佬

    港片中的差佬

    林徐成缓慢的将最后一颗朱砂子弹压进弹仓内,从容的点燃一支烟,“做警察‘第一诫’……这个世界上没有....”ps:本书又名《港产鬼片世界里搅风搅雨》《我的姨妈一家是富贵开心鬼》《师兄是林正英》
  • 水香

    水香

    水香解下腰间的围裙刚要取碗舀饭时,已经仰头刨完第二碗饭的孙榔头突然尖叫一声蹲下身子,一边捂住疼痛的腿弯一边瞪眼怒视从后面踢他一脚的王铁汉。蹴在灶房门口吃饭的金宝和牛斗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齐把头转向孙榔头和王铁汉这边。王铁汉当着众人面呵斥孙榔头说,水香忙活半天给咱擀面做饭,她还没舀第一碗饭哩,你两碗饭就下了肚。你也该长点眼色,别跟水香抢勺把行不行?说着都笑着为水香让开路。孙榔头很难为情地说这烩面片好吃,我只顾自己吃哩,还真没在意。
  • 眩晕(窈窕文丛)

    眩晕(窈窕文丛)

    《眩晕》的主人公是一个怀揣电影导演梦想的北漂。但这个梦想是孱弱的,不等他人来施压,他自己便先行解构了它。没有人给他明确的打击,没有事情让他有鲜明的挫败感,然而几乎每时每刻,面对任何事情,他都是虚弱的,失能的……祁媛的写作为我们展现了那些未老先衰的青年的某种典型形象,他们怀着莫可名状的伤痕,心不在焉地从一个地方游荡到另一个地方;他们行动能力极其微弱,内心活动却过分丰富;他们的亲情千疮百孔,爱情暧昧可疑,对任何事都缺乏激情……实际上他们从来没有失败过,因为他们只会眩晕,只会疲惫,因为他们从一生下来,就已经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