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6900000082

第82章 晋阳兵变(2)

随即,李渊命记室温大雅再回一书说:“我虽庸劣,幸承祖先余绪,出为八使,入典六屯。国家倾覆而不扶,将为时贤责备,所以大会义兵,和亲北狄,共匡天下,志在尊隋。天生兆民,必有主宰,当今可做天下主宰者,舍密公还能有谁!老夫已过知命之年,无心力图天下主宰。衷心拥戴贤弟,攀鳞附翼,望弟早膺图篆,以安宁天下百姓!如能以我为李氏同姓,宽容接纳再封于唐,有此殊荣足矣。至于殪商辛于牧野,执子婴于咸阳,我无此能力气魄。汾晋左右,尚须安固,盟津之会,无暇顾之。”

李密收到这封书信后高兴万分,逐一示左右将领,说:“唐公都推我做盟主了,不愁天下不定!”

此后双方信使往来不断。李渊西进关中之前,还办了一件大事:派刘文静出使突厥,面见始毕可汗,请他出兵相助,攻取长安。李渊此举有他一定的道理:一是自己的力量毕竟还是薄弱,如遇大敌,难以抵挡,有了突厥帮助就会强大多了;二来如果突厥出兵,就与自己成为同路,算是入了伙。若不然,自己率军西进,突厥瞅准空子领兵南犯,必将把自己推入首尾难顾的尴尬境地。

刘文静临行前,李渊再三叮嘱,对始毕可汗一定要许以厚利,反复重申:如可汗相助攻下长安,民众土地归唐公,金玉缯帛归突厥。

李渊率军西进,一路上广发文告,向沿途郡县官民说明,此去关中是为尊立代王为帝,并别无他图。

走到当年与甄翟儿大战的雀鼠谷,适遇大雨连绵,山道泥泞,不得前进,只好驻军贾胡堡,此地距宋老生屯守的霍邑只有五十多里。

雨幕时疏时密,却是终日不停。军中的粮食已不多了,刘文静至今杳无音信。李渊整天愁眉不展。这时又听风传,突厥要乘虚攻袭晋阳。李渊急了,连忙召集将佐,商议着要撤回太原。

裴寂表示赞同:“宋老生、屈突通连兵据险,恐怕不易很快攻破。李密口说联合,但此人奸谋难算。突厥一向言而无信,惟利是图,居心叵测。太原是一方都会,我军将士的家眷都在那里,不如先救根本,再图后举。”李世民却不以为然,说:“现在已近秋季,稼禾遍野,不必为无粮忧愁。宋老生虽然据险霍邑,但他生性轻躁,无勇无谋。李密顾恋仓粟,不会远离东京西进。至于突厥欲袭晋阳一说,文静公还没回来,不知实情,所以不能偏信谣传。归到根本,我们既然举兴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就当先入长安,号令天下。如果退还太原,据守一城之地,岂不与盗贼流寇一样了吗?”

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也附和说:“二弟说的有理,不能撤回太原。”

可是李渊已下定北还的决心,不再听两个儿子劝说,催促左右两军立即准备,相继出发,返回晋阳。

入夜,李世民与大哥李建成聚在一起,越觉得撤回太原大事将定败无疑。情急之下,李世民决意进帐再谏。

李渊刚刚睡下,忽然听到帐外有人放声恸哭,再细听,竟是李世民。李渊赶紧召李世民进帐,问他:

“出了什么事,值得你深更半夜的号啕痛哭?”李世民擦擦眼角的泪水,说:“父亲,军中兵勇都是为义举大事而来,所以才有今日的士气。听说父亲下令北还,许多人都暗中计议要解甲而去。如今的情势是进战则胜,退还则散。此处距霍邑仅五十里,万一在回太原途中士卒四散,宋老生必乘机追讨,那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了。想想我们兴师动众,将要落得这样的悲惨下场,我怎么能不悲恸呢!”

李渊一听,才猛然醒悟,后悔不迭地说:“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呢!可是,军队已经出发,这可怎么办?”

李世民说:“右军严阵以待,还没有走。左军虽走,这种天气里也不会去得太远,请父亲下令让我去追他们回来。”

李渊笑笑说:“还用下令么?我看明白了,此次大事成败都在于你。你看怎么办好就怎么办吧。”

李世民转身出帐,与李建成一起,连夜催马向北追去。

天蒙蒙亮时,军门前忽然来了一位白胡子老头,对守门的军士说:“我是霍山神派来的使者,请转告唐公:三天后雨止,此出霍邑,不再有阻碍。”话音未落,老头便倏然不见了。

军士告诉了李渊,李渊说:“岂不是山神也来助我?”三天之后,雨果然停了,当空艳阳高照。李渊即命士兵曝晒铠仗行装,然后沿山间小道向霍邑进发。霍邑守将宋老生听说李渊的兵马已到了城下,立即登城望去。只见仅有李世民、李建成兄弟二人领着几十名骑兵,手持马鞭对着城墙指指划划,像是在商议着如何围城。宋老生顿时光冒三丈,跺着脚骂道:“黄口小儿,你也欺人太甚,竟不把宋将军放在眼里!”随即领三万兵马,从东门、南门分道而出。宋老生果然被引出城来了。李渊与李建成在城东布阵,李世民在城南布阵,迎击宋老生的兵马。李渊这边接战以后,渐渐支持不住,李世民从南原引兵驰下,从敌军背后猛攻,杀入宋老生军阵。李世民纵马挥刀,砍倒了数十名敌兵,两把刀都砍缺了,鲜血湿透了衣袖,依然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这时候李渊也缓过劲来,挥师从正面进攻。李渊令士兵一边冲杀,一边大喊:

“已捉住宋老生了!”“宋老生被我们捉住了!”

宋老生的部下听到喊声,顿时大乱,纷纷逃命,任凭宋老生怎样气急败坏地大叫,也无济于事,只好随士兵逃向城内,被李世民追上,一刀砍下马来。

到傍晚时分,李渊的将士已完全攻占了霍邑城。太原至关中的第一道大门被打开了!

李渊命军队在霍邑休整十天再向西进。这时候,刘文静回来了。他带来了五百名突厥士兵和两千匹战马。李渊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对刘文静说:

“马多可壮声威,我们缺的正是这个。文静公立了大功了!”

刘文静说:“霍邑门户已开,下一步我们就可以从龙门渡黄河,攻取永丰仓,关中即在我们掌握之中了!”

李渊点头说:“我也正想依此计而行!”据守河东的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听说李渊要从龙门西渡黄河,知道大事不好。河东城是通向长安的咽喉,按原先的设想,李渊即便破了霍邑城,也必将直取河东,因为从这里西过黄河有蒲津桥可通,比从任何一地用船渡河都快捷得多。所以屈突通屯兵河东,而且没有把蒲津桥毁掉,想以此为诱饵,引李渊前来攻城。

不料形势有变,如果李渊真的从龙门过了黄河,攻下永丰仓,再往长安就畅通无阻了,想去拦截也来不及。好在河东去龙门不足一百五十里,李渊的前锋刚到龙门,全部集结尚需时日,屈突通决定主动出击,拖住李渊。

屈突通派出两千骁果士卒夜袭龙门,把立足未稳的李渊几千先锋杀得落花流水,旋即撤回。这一手让李渊始料未及。这时麾下将士已近十万,从龙门用船渡河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如果在渡河之时再遭袭击可就惨了。盛怒之下,李渊率部直扑河东。

河东城墙高峻,易守难攻。屈突通关城不出,李渊猛攻几天都未得手。再转向西进,又恐屈突通从背后袭扰,真是进退两难,被粘在河东城下了。

见李渊犹豫不决的样子,裴寂就劝他:“屈突通拥强兵固守坚城,此时我军不宜舍之而去。如果攻长安不克,退兵时必遭河东兵力堵截,腹背受敌,是用兵之危道。只有先攻下河东,然后才可以西进。因为长安将屈突通视为援军,只要河东陷落,长安或许可不攻自破。”李世民却不以为然,说:“我与寂公之见恰恰相反,常言说,兵贵神速。我军当以屡胜之威,抚归顺之众,长驱西行,长安守军望风震骇,智不及谋,勇不及断,夺取长安如秋风扫落叶。如滞留河东城下,长安之兵就可以从容准备抵抗,到时候我军再攻长安必然耗费时日。若久攻不下,众心离散,大事将功亏一篑。”

李渊觉得他们二人说的都有道理,权衡再三,决定取中。留下一支部将继续包围河东,自己率大部西取长安。

李渊率部渡过黄河,进至朝邑,驻扎在长春宫。三辅豪杰与关中士民成群结队前来归附,一天竟有数千人。自秦汉以后,就称京兆尹、左冯翊、右抚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为三辅,因所辖皆京畿之地,在关中举足重轻。三辅豪杰纷纷归附,足见西取长安是人所向往之了。再向西行,一路有征无战,京兆诸县都派使者向李渊请降。

京师长安,已经在李渊军包围之中。十月,李渊大军兵临城下,在长安城东春明门西北扎下大营。诸军汇集长安,共有二十万之众,李渊命各军自筑营垒,不准人村庄侵扰百姓。又几次派使者至长安城下,传书长安内史卫文升,申明尊隋之意,请他放开城门。卫文升置之不理。

李渊无奈,遂下令攻城,并严明军纪:“不得侵犯七庙宗室,违者诛灭三族!”此时的长安,实际早成了一座空城。守军本来就不多,又见李渊大兵压境,军心涣散,士卒无心抵抗。仅三天工夫,长安城破,李渊大军浩浩荡荡,长驱直入。长安内史卫文升听说李渊进了京师,一句话没说出来,竟活活气死了。

十三岁的代王杨侑住在东宫,左右侍卫听到李渊军进城的消息早已逃散,只有侍读姚恩廉还忠心耿耿地陪伴着他。

代王虽然年幼,却也预感到了不祥,浑身颤抖着问姚恩廉:

“李渊会不会杀我?”姚恩廉很自信地摇摇头,安慰他说:“请代王放心,不会的。李渊要拥你为天子,他不是那种言而无信的小人。”

“我当天子,那父皇做什么?父皇在哪儿呢?他怎么还不回来呀?”

“这……”一连串的发问,让姚恩廉不知如何作答。是啊,皇上为什么还不回来呢?他远在三千里外的扬州干什么!三千里山河阻隔,此时此刻长安城里的情形皇上当然不会知道的,即使知道了,又能如何?

姚恩廉茫然地环顾四周,看着这座大殿。这里曾是专供太子住的地方,杨勇、杨广、杨昭……然而,杨勇被黜,杨广继位,杨昭病死,从那以后就再没有立太子,大隋后继无人。今天又杀来个李渊,要立代王为帝。这局面能维持下去吗?维持多久?当年文帝的开皇盛世怎么会这么快就飘然而逝了呢?

姚恩廉正想着,忽听脚步嘈杂,人声喧嚣,一群士兵破门而入,冲上殿来就要擒拿杨侑。姚恩廉大吼一声:

“退下!唐公举义,旨在匡扶帝室,你们一班走卒怎么敢这样蛮横无礼!”

士兵们愕然止步,一个个怔在庭下不敢动。李渊闻讯赶到,斥退士兵,请代王移居大兴殿。姚恩廉扶着杨侑走出东宫,挥泪与他告别而去。几天之后,李渊备法驾迎代王杨侑至天兴殿即皇帝位,改元义宁。尊远在扬州的杨广为太上皇。李渊任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并被杨侑封为唐王。李渊又以武德殿为丞相府,改教称令,每天在虔化门处理日常政务。

杨侑下诏:军国机务,事无大小;文武设官,位无贵贱;宪章赏罚等都归丞相府掌理。只有郊祀天地,四时褅袷才向皇帝奏闻。

大业朝廷多有奇事,不仅有长安、洛阳两座都城,如今又有了一南一北两位皇帝。此时候长安城中的阵势,让几位前朝遗老不禁想起三十七年前,隋国公杨坚辅佐周室的情景……

同类推荐
  • 一代谋圣:张良

    一代谋圣:张良

    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管宝超编写的这本《一代谋圣:张良》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这位汉朝文臣谋士的传奇人。
  • 彷徨歧路:晚清名士李慈铭

    彷徨歧路:晚清名士李慈铭

    晚清名士李慈铭,在当时身名显赫,死后却渐不彰。处身于时代大变局中的古代知识分子,其人生选择的得失颇可值研究借鉴。本书围绕李慈铭的生平、学术思想、学术贡献、诗文创作等方面,着重论述了李氏在诸方面的重要成就,也解剖了他在选择中的困局,并辟专章讨论了19世纪中期的乡村文学生活。
  •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今生今世。雪域高原最纯美、忧伤的爱情。他是世间上最美的情郎,所遇女子都甘心为他倾覆一生。他是雪域上最哀伤的王,苦苦在尘世中挣扎求索,穿越世间三百年的历史,他不爱他的江山,只爱他的美人,一生情意绵绵。他未死也未生,在历史中生与死从来都只是一个谜。他只是带着他最美好的年华,最动人的诗篇……
  • 戏骨

    戏骨

    濮存昕、陈宝国、刘佩琦、刘威、张铁林、唐国强、冯远征、王刚,年过半百,戏已融入骨髓,听他们讲述对戏的贪念嗔痴,看他们用演技为你呈现世间百态。
  • 回忆司徒美堂

    回忆司徒美堂

    根据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定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出版计划,我社拟安排再版《回忆司徒美堂老人》一书。《回忆司徒美堂老人》一书曾于1988年5月初版,是司徒美堂先生诞生120周年纪念文集。内容主要为三部分:1.司徒美堂先生自述,包括《旅居美国七十年》和《我的生活经历》;2.回忆司徒美堂的三十余篇纪念文章,充分展现了司徒美堂先生爱国的高贵品德;3.附录和后记,附录为广东省开平县司徒美堂纪念馆筹建经过。此次作为中国文史出版社推出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系列之一种出版,内容未作改动。
热门推荐
  • 名人格言对联(上)

    名人格言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名人写的对联,以及处世格言。
  • 总有人愿意仰望星光

    总有人愿意仰望星光

    蓝天白云配良人,白云蓝天遇佳人。良人若与佳人遇,比翼双鸟白云间。我愿与你化比翼,双宿双飞白云间。奈何不配称佳人,怎能相配与良人。难耐执迷与不悟,痴心绝对为易人。自问来过我生命的你传说中的不可能让我如何送行。
  • 施食通览

    施食通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不可否认,在人格修养、商业道德、管理模式、决策定位、合作共赢等许多方面,中国企业家都还很不完善,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这些“硬伤”并非不可挽救的。一方面,西方久已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学习榜样。另一方面,中国现有的成功企业在“西方管理思想中国化”方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一书,正是荟萃了这些方面的精华,为迷茫失措中的中国创业者准备了对症下药的良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史学富矿的课堂凝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史学富矿的课堂凝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体现了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最新成果和立意境界。将历史这一文明富矿,凝练成课堂上的一面面镜子,让学生知兴替、明得失,面向未来而立德树人。
  • 画骨寻仙之嫁君为后

    画骨寻仙之嫁君为后

    他是残暴的君王,而她则是虎口脱险的发卖丫鬟。机缘巧合之下,她被带进了皇宫做了宫女。 他是备受尊重的四皇子,而她则是深山一刚成精的狐妖。“仆人是什么,能吃吗?”“当然!”“有多美味?比长生丹还可口吗!”“美味至极!”“那我跟你回去”“好!”小白兔,回家了。就这样……天性纯良不染世俗的她被狡诈腹黑的他诱拐回家。
  • 执念求生

    执念求生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干什么?休眠舱上坐立着一名体质及其虚弱的男子,他沉睡了几百年,身体机能没能完全恢复,全身都处于一种僵直的状态,行动缓慢不说,好似脑子也不好使了,很多东西暂时都记不起来了。而且四周有些不妙,求生的本能,让他再次的动了起来,为什么是再一次呢?可能以前也经历过这种绝境吧!
  •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101个心理学寓言)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101个心理学寓言)

    为什么有五种本领还输了——学会克服“贪婪”心理、随手将“金子”丢进海里——学会面对习惯心理、爱找借口的狼——改正“找借口”的错误心理、蚂蚁的追星梦——改正盲目崇拜的错误心理等。
  • 啼血金钱

    啼血金钱

    深秋。秋雨绵绵。这是一个平常的夜晚——准确地说应该是凌晨了。细雨迷离的灯光下,清源市公安局的办公楼十分肃静。主管刑侦的副局长陶大可神色疲惫,眼睛微微有些红肿。陶大可背对着探长欧阳夏雪和警官罗格,声音涩涩地说:“说说情况吧。简要一些,说骨头的东西。”欧阳夏雪看了罗格一眼,像是在征求他的意见,而后说:“接到指挥部命令,说医保中心主任林清泉要出逃,我们便在机场、车站等交通要道布了控。结果,林清泉没有外逃,却死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现场有林清泉去J国的护照、手机等物品,没有发现其余有价值的线索,尚不能断定他是自杀还是他杀。又得知,中行东方办事处主任卢子和失踪了,我们也去了现场,目前尚不知去向。不过,整个案子已经有了一个初步轮廓,他们合伙作案,将在东方办事处开户的3.6亿的医保基金挪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