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5000000012

第12章 失望(1)

检察长先生没有办法不告诉陪审团说,他们面前这个囚犯虽然年纪还很轻,可他从事他将用性命抵偿的卖国勾当早已是个老手。这个大家共同的敌人里通外国并不是从今天开始,也不是从昨天开始,甚至不是从去年或前年开始。早在很久以前该犯已经在法国和英国之间有很多次的出入,而对其间所从事的活动从来无法交代。若是卖国行为也可以兴盛(所幸此事决无可能),该犯真正行为的邪恶与罪孽就不能够受到揭露。所幸上帝昭示了一个人,使他不害怕困难和危险,了解到该犯诡计的性质,为此感到惊讶,便向国王陛下的国务总监和最光辉的枢密院进行了阐明。这位爱国志士就要出庭作证。此人的立场和态度的确是崇高伟大。他本来是囚犯的朋友,却在那幸运也不吉祥的时刻发现了罪犯的无耻勾当,于是下决心将他很难在敬爱下去的奸贼送上了祖国神圣的祭坛。检察官说,如果英国也像古希腊和古罗马一样,有着对有功人士竖立雕像的制度,一座雕像一定会为这位光辉的公民竖立。但是此类规定暂时空缺,这雕像他看来已难以获得了。正如诗人所云,美德也许会以一定的方式传染(检察长深知此类章节较多,陪审团诸公可以一字不差地从舌尖流出。可此时陪审团却露出内疚的表情,很显然他们并不知道这类段落),而被人们称作爱国主义,亦即对邦国之爱的光辉品德传染性特别的强。因此这位证人,这位一尘不染、无懈可击、忠于王室的崇高典范,这位不管在什么卑微琐屑的情况下谈到都会令人敬佩的人物跟囚犯的仆人取得了联系,指点他下定了崇高的决心去查看他主人的桌子抽屉和衣服口袋,并把他的文件藏了起来。检察长说,他知道有人对这位可敬的仆人可能有一定的责备,但是一般说来他却比较看重那仆人甚于自己的兄弟姐妹,比较尊重那仆人甚于自己的生身父母。他非常有信心地号召陪审团也和他有相同的态度。他说这两个证人的证词和他们已发现而且马上就要出示的文件即将表明该犯持有记载国王陛下兵力及其海陆军安排与筹划的文件,而且将毋庸置疑地证明他经常将诸如此类情报递交给一个敌对的强国。虽然这些文件现在还无法确认是该犯笔迹,却也不影响大局,因为它更能说明该犯心细缜密,早已为自己留好了后路,因此更应该受到制裁。他说证据将从五年前说起,这个证据将表明该犯早在英国部队与北美公民第一次开火之前数周已经开始在从事此类罪恶活动。上面所说的一切,深深的相信忠于王室、忠于职责的陪审团诸公自会积极肯定该犯不可饶恕,应予处死,不管他们对杀人持何种态度。检察官说,要是不砍掉该犯的头,陪审团诸公便会夜不能寐,也不能容忍他们的夫人和孩子们晏然高卧。简而言之,不管是陪审团人员还是检察官,都一致认为犯罪者应处死,不管犯罪者杀人的态度如何。

检察长语音刚落,法庭里便响起一片“嗡嗡”的声音,就好像有一大群绿头苍蝇正围着囚犯乱飞,等着看他即将变成就要变成的东西。这阵喧哗过后,那无懈可击的爱国志士已经登上了证人席。

副检察长先生于是跟随他上司的榜样询问了爱国志士:这个人是约翰·巴萨先生。他那纯洁灵魂的故事跟检察长先生所叙述的完全一样,如果有缺点的话,大概是叙述得太精确了一点。在他放下他那高贵的心胸中的负担以后,他本来是能够谦抑地退场的,可是坐在罗瑞先生身边不远、面前放了一大堆文件的戴假发的先生却要求对他提出几个问题。这个时候坐在他对面的另一个戴假发的先生依旧在望着法庭的天花板。

他自己做过密探么?没有,他看不起这种卑鄙的暗示。他靠什么生活?靠他的财产。他的财产在哪儿?他也不知道。是什么财产?那与任何人都无关。是继承来的么?是的,继承来的。从哪里继承来的?一个远亲。很远么?有些远。坐过牢么?当然没有。从没有因债务坐过牢么?不知道这件事与案件有什么关系。从没有因债务坐过牢么?——来,再回答一次。从没坐过牢么?坐过。多少次?两三次。不是五六次么?可能是。什么职业?绅士。被人踢过么?也许。常挨踢么?不。被踢下过楼梯么?一定没有。曾经在楼梯顶上挨过踢,是自己滚下楼梯的。是因为掷骰子做假么?踢我的醉汉说过这方面的话,但那话不可以相信。能发誓不是真的么?肯定能。以前有靠赌博作弊为生么?从来没有。以前有靠赌博为生么?不比别的绅士们厉害。有向这位囚犯借过钱么?借过。还过么?没有。跟这囚犯那点疏远的友谊是在马车上、旅馆里和邮船上硬攀的么?不是。他肯定见到囚犯带着这些文件么?肯定。对文件再也不知道别的了么?不知道。自己没想办法去弄到么?没有。事先估计从这次做证你能得到好处么?没有这种想法。不是受到政府的雇用接受正规津贴陷害他人么?啊,天啦,不。或者是别的什么?啊,天啦,不。能发誓么?可以一再发誓。除了纯粹的爱国主义之外没有其他动机么?并无其他任何动机。

道德高尚的仆人罗杰·克莱很迅速地就完成了宣誓仪式。他从四年前开始朴实、单纯地为该囚犯工作。在加莱邮船上他问囚犯需不需要一个勤杂工,囚犯就雇用了他。并非因为囚犯可怜而雇用的——想也没想过这样的事。他对囚犯产生了怀疑,接着就开始监视他。他在旅行中收拾囚犯衣物时曾在口袋里多次见过类似的文件。以前从囚犯抽屉里取出过这些文件。并不是事先放进去的。他在加莱见过囚犯把这几份文件给法国人看过。在加莱和波伦那又一次见他把同样的文件给法国人看过。他热爱祖国,心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怒,于是揭发了他。从没有涉嫌盗窃过一个银茶壶。曾经有一次因为一个芥末壶遭过冤枉,那壶实际上是镀银的。他和那个证人已经相识七八年,完全出于巧合。他并没说是特别出奇的巧合。大多数的巧合都有些出奇。真正的爱国主义也是他唯一的动机。他没有把这叫作出奇的巧合。他是个真正的不列颠人,希望许多人都能像他一样。

绿头苍蝇再一次发出嗡嗡声。检察长先生传唤贾维斯·罗瑞先生。

“贾维斯·罗瑞先生,你是台尔森银行的工作人员么?”

“是。”“一千七百七十五年十一月的一个星期五晚上你是不是曾坐邮车出差,从伦敦去过多佛?”“去过。”

“车厢里还有其他的乘客么?”“有两个。”“他们是在晚上中途下车的么?”“是的。”

“罗瑞先生,你看看囚犯,是不是那两个旅客中的其中一个?”

“我不能够确定的说他是。”“他像不像两个旅客中的其中一人?”“他们两个都裹得严严实实,夜又很黑,而我们大家又都很封闭,我连像不像也不能够肯定。”“罗瑞先生,你再看看囚犯。如果他也像那两个旅客一样把自己裹起来,他的个头和身材像不像那两人?”“不像。”“你不愿发誓说他不是那两人之一么,罗瑞先生?”“不愿。”

“那么你是说他有可能是两人之一么?”“是的。我记得当时那两人都胆小怕事,害怕强盗,跟我一样。但这位囚犯却没有胆小怕事的神气。”“你看见过故意装作胆小怕事的么,罗瑞先生?”“当然见过。”“罗瑞先生,你再看看囚犯。你肯定以前见过他么?”“见过。”

“是在什么时候?”

“那以后几天我从法国回来,这个囚徒在加莱上了我坐的那条邮船,跟我同船旅行。”

“他几点钟上的船?”“半夜过后不久。”

“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在那个不方便的时刻上船的只有他一个人么?”

“碰巧只有他一个。”“别管碰巧不碰巧,在那夜深人静的时候上船的只有他一个,是么?”“是的。”

“你是一个人旅行么,罗瑞先生?有没有人和你一起?”

“有两个人同路,一位先生和一位小姐。他们两个现在都在这儿。”

“都在这儿。那么你跟囚犯说过话么?”

“没怎么说话。那天有暴风雨,船摇晃的很厉害,路又长,我几乎全程都是躺在沙发上过的。”

“曼内特小姐!”

以前大家用眼睛搜寻的小姐,现在又受到了众人的瞩目。她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她的父亲也跟着站了起来——他不希望她松开挽住他胳膊的手。

“曼内特小姐,请您看看这个囚犯。”对被告来说,面对这样真诚的青春与美丽,面对这样的怜悯之情是比面对在场的整个人群还要困难的。他好像是站在坟墓的边沿跟她遥遥相对。这个时候带着好奇心注视着他的所有目光也没有办法给他保持安静的力量。他那忙乱的右手把手边草药组合到了一起,组成了想象中花圃里的花朵。他努力想掌握住呼吸以致使他的嘴唇颤抖起来,血液也从嘴唇涌向心里。大苍蝇的嗡嗡声再度响起。

“曼内特小姐,你曾经见过这个囚犯么?”“见过,先生。”

“在哪儿?”“在刚才谈起的那艘邮船上,先生,在相同的时间。”“你就是刚才说起的那位小姐么?”“啊!很不幸,是的!”她出于同情而发出悲痛忧伤的声音跟法官那不如她悦耳的声音搀和到了一起。法官庄严地说:“问你什么,回答什么,不要发表其他的意见。”

“曼内特小姐,在越过海峡的时候你跟囚犯说过话么?”

“说过,先生。”“仔细想一下。”

她在深沉的寂静中用细小的声音说:“那位先生上船时——”“你指的是这个囚犯么?”法官紧皱眉头问。

“是的,大人。”“你就叫他囚犯吧!”

“那囚犯上船时看到我的父亲很困乏,很衰弱,”说时她深情地转过头看了看站在她身边的父亲,“我的父亲非常疲乏,我怕他缺少了空气,于是在船舱阶梯旁的甲板上给他临时搭了个铺,自己坐在他身边的甲板上服侍着他。那天晚上除了我们四个人之外也就没有别的乘客。那善良的囚犯不断地说服我。他告诉我要怎么样安排才能使我的父亲不受风雨侵袭——我不知道要怎么做,也不知道我们出港之后风雨怎么样,全靠了他的安排。是他帮了我的忙。他对我父亲的病非常地关心,我相信他是发自内心的。我俩就是这样交谈起来的。”

“我插一句嘴。他是一个人上船的么?”“不是。”

“都有什么人跟他在一起?”“两个法国人。”“他们在一起谈话么?”

“他们一直在一起谈话,直到两个法国人要乘小船上岸时才停止。”

“他们之间传递过像这些一样的文件么?”“是传递过一些文件,可是我不知道是什么。”“跟这些文件的大小和形状相同么?”“或许是,不过我真的不知道,虽然他们就在离我身边很近的地方小声说话:因为他们站在船舱楼梯的顶上,就着头顶的灯光。灯光非常暗,他们的声音又很小,我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只见他们看过一些稿件。”

“好,你说说你同囚犯的谈话吧,曼内特小姐。”“囚犯对我说话毫无保留,因为我处境很困难。同样,他对我父亲也很关心,很善意,很有帮助。”她哭泣着。“我不希望今天用伤害来回报他。”

同类推荐
  • 魂归之门

    魂归之门

    戏台前洋洋得意,幕落后不过是位靠演戏维生的优人;棋盘上无往不利,局尽后仍须面对世俗的拂逆。在流逝不停的日月河边,人们总是一脚踩着痛苦,一脚踏着欢乐,在多重的人生交响乐中,奏响着一首首灵魂之曲,把这灵魂的苦痛与欢乐唱给同样寂寞的人们。
  • 没有凶手

    没有凶手

    上班正忙,我接到报社康大电话:有茬了,马上过来。我在锦程。在龙洲,所谓有茬了,就是有酒场了。有酒场也不能现在去,书记正在看讲话稿,没定稿前我们谁也动不了。新书记到龙洲已经快一年了,给他写讲话感觉还是有点找不到北。他每次都要讲解放思想的问题,我和秘书科的一帮小兄弟,都感到脑枯力竭了。快下班时,书记打电话让我过去。进了书记办公室,他扔给我一支烟说:小胡,抽一支。我掏出火机,先给书记点上,再给自己点上。他说:稿子不错,就是解放思想这一块,我略改了几句。我接过稿子,哪里是改了几句,几乎是放火烧荒。
  • 墟上春绿否

    墟上春绿否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沈家庄中一对穷苦无依的少年相携去大城市闯荡。十三四岁的稚嫩年华里,他们懵懵懂懂,一无所知地踏上征程。踏出家乡故土的那一刹那,命运转轮缓缓启动,时代的洪流滚滚而来,推着他们踉跄前进,他们不甘,他们揭竿而起,他们奋勇抗争,他们终于归于沉寂,一步一步与那个年代的所有人一样,缓慢而艰难地熬过漫漫一生。四十年代的北中国,一边是炮火连天,一边是纸醉金迷,见惯了花花世界,尝遍了酸甜苦辣,本已盘算出了种种希望,本已许下了一生之诺,谁知猝不及防间,天地颠倒,就连保住一条性命竟也变为最无望的奢求……
  • 我和我的烟囱

    我和我的烟囱

    我和我的烟囱,两个灰白头发的老烟鬼,定居在乡下。可以说,我们是本地的老住户,我的老烟囱尤其如此,它在这儿栖身的时间与日俱增。虽然我总是说,我和我的烟囱,正如红衣主教沃尔西说“我和我的国王”,但这一自负的表达方式——我借此优先于我的烟囱——恰恰是由事实所支撑的。在任何方面,除了前述措辞,我的烟囱均胜我一筹。沿草皮路走上不到三十英尺,我的烟囱——亨利八世般巨硕、肥大的烟囱——便整个儿呈现在我和我的房舍前方。它巍然矗立于半山腰,犹如罗斯勋爵[4]的庞大望远镜,直指苍穹,不停摆荡以追击天顶的月亮。
  • 变身

    变身

    “你一个人看电影啊?”前面那女孩侧过头来,面带微笑地问他。“啊?哦!”他的脸腾地红了。他飞快地朝边上看一眼,又收回来,笑笑地看着这个陌生的女孩。他一直站在她的身后,排了好长时间了,有半个小时吧。她只比他稍低一点,一头披肩黑发,偶尔转转脑袋,才能看得见侧脸。她很白,丰腴得有点过,然而紧身的牛仔裤并没有使她显出多么胖来。在他站到她身后之前,他似乎瞥见过她的正脸儿,但是一站过去,那样子就模糊了。他只把眼睛放到前面去,在队伍的深处寻找风景,却忽略了近在眼前的一个人。好像,她回过一两次头?只是他没有留意罢了。
热门推荐
  • 雪灵琅

    雪灵琅

    新书《魔后你别跑》成功签约,欢迎收看!这就是个言简意赅的故事。魔后不愿意成为魔后,逃跑在被追回来的故事!轻松无虐!
  • 遇见倾城难别离

    遇见倾城难别离

    初见,他说他对她一见钟情。可是她不信。后来他三番四次的救她,爱护她,迁就她。那时,她动容了。再后来,她为所有人所不容,而他为她从神坛跌落尘埃。到那时,她才发现,他真的在骗她。明明彼此已经相识很久很久……———————————————“你喜欢我什么?”“对我始终如一。”“你可以为我做什么?”“抛却一切。”有人问楚沫到底喜欢羽心哪一点。她说,说爱我的人很多,但只有他视我作唯一,与我同生共死,不计较我的身份及其他,简单一点说,我就是喜欢他。有人问羽心世上的人那么多他的身份那么尊贵为什么只喜欢楚沫。他说,在那么多人中,只有她在自己生气时还会顾及我的感受,只有她在要走火入魔的时候宁可伤害自己也不愿伤害我,简单一点说,我只喜欢她。
  • 信念是远航的灯塔

    信念是远航的灯塔

    教你如何坚持理想,坚定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终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信念是远航的灯塔》中的小故事如一股清泉,浇灌着每个孩子的心田,使他们的心灵深处开出幸福之花、智慧之花。这些故事有的生动有趣,有的委婉动人,有的极富哲理,相信一定能够引起读者的某些共鸣,并能引发孩子们对成长的深层次思考。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末世之血噬修罗

    末世之血噬修罗

    起源石被打破,封印于地底深处沉睡的起源精气得以解放,世界万物开始变异宛如末世一般,来自深渊的咆哮,大地开始碎裂,怪物倾巢而出,它们自相残杀,却以人类为食……。
  • 重生之步步为营

    重生之步步为营

    前世,她身为侯夫人却被丈夫和堂妹陷害,毁容、失明、家破人亡。最后,一杯毒酒结束了她与世无争的十九年,她终于含恨而终。一朝重生,她用新的身份再次归来。尽管不能挽救一切,但带着双份仇恨的她,发誓让所有欠她的人血债血偿!她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只为给失去的亲人复仇。原本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可他的出现,终究还是她无法预料的意外。不过,既然遇见他已是注定的无法躲避,那许他为自己撑腰又何妨?
  • 新民歌讲稿

    新民歌讲稿

    《新民歌讲稿》是废名对“新民歌”的解读和理解,是建国后废名诗评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本讲稿延续了废名诗评的一贯风格——古今纵论且重视情感,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非常具有个性,也对当时的创造思维和创作方法给予了反思。在本讲稿中,废名乐于将古典诗歌与新民歌进行比照,从而通过互相阐释来解释和评述新民歌,其中提的最多的古典诗歌中的诗人包括陶渊明、谢灵运、李商隐、王维、杜甫等,也从侧面表明废名对田园诗和晚唐诗非常熟悉和热爱。
  • 曾几何时不归期

    曾几何时不归期

    徐翼乐在跟随母亲踏进清河村前,从未想过自己会过上另外一种生活,亦可以说似乎是从踏进清河村开始,,那些纯真与稚气,无忧无虑,都一去不归期
  • 星夜心理书系(全四册)

    星夜心理书系(全四册)

    《星夜心理书系(套装共四册)》包括:《心理学入门》、《心理学是什么》、《变态心理学》、《犯罪心理学》。该书系通过案例进一步阐释了心理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奇葩的心理学实验、有趣的心理学家、生活中的心理学、颠覆常识的心理学、两性心理学、家庭中的心理、心理学简史、感知觉、潜意识、心理人格、心理暗示、行为心理学、情绪、自控力、人际交往、心理分析……懂人性的弱点,情商高,好好说话,不过低配的人生。
  • 大叔有点帅

    大叔有点帅

    还没彻底长大的话痨女青年季朵,信奉及时行乐,人生在世,就要在红尘里多打几个滚儿才不枉青春一场。身家背景惊人却喜欢装普通人的文艺大叔维今,信奉随遇而安、云淡风轻,一心想做一个出色的制表师,生活中没有物质、没有诱惑,即使身处闹市也能守住心中一方净土,真正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凑到一起,季朵以为自己在追的是一个普通大叔,所以软磨硬泡,蹭饭、耍赖、强吻、甚至一夜追出千公里……用尽浑身解数。季朵:“大叔,你只靠修表……能养活自己么?”大叔:“年纪大了,总会有点家底的。”总担心大叔钱不够用,却没想过大叔竟然还是个拥有一座岛的隐形富豪。大叔:“我以这座岛为聘礼,请你嫁给我。”“这……”季朵表示腿有点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