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1700000012

第12章 开头引人入胜,结尾耐人回味(2)

有些篇章的开头是从侧面或其他方面写起,表面上看似乎和主题没有密切的联系,但实际上是对主题内容的有力衬托。例如鲁迅《藤野先生》的开头: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散文的开头,作者并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而是从侧面写了两件事:清国留学生在公园里的丑恶表演和在会馆里“学跳舞”的无聊行动。通过描述清国留学生在东京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生活的情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了铺垫。正是由于这些腐败堕落的情景,引起了作者极大的不满和厌恶,所以才促使作者离开东京,到仙台去学医。这样开头,既交代了作者得以结识藤野先生的因由,也表现出作者要为祖国人民学好医的爱国思想。

(6)以中心论点开篇。有些篇章开头就以简洁有力的文句单刀直入,点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例如李斯《谏逐客书》的开头: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作者开宗明义,在文章的开头便提出自己的论点,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给人以明快的感觉,令人一看就知道文章的主题。这样开篇,容易引起读者的震动,使之追读下文:逐客到底错在哪儿?作者怎样说服秦王?……这就紧紧地吸引住了读者。又如王蒙《行板如歌》的开头:

柴可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的心里。

文章接下来则是对这句话的引申、发挥和深入。

以上我们介绍了篇章几种最常见的开头方式。篇章开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同内容、体裁、风格相适应,都必须为表现主题服务。

如果不从表现篇章的主题出发,而只是单纯追求华丽的语言形式,就会破坏篇章严谨的结构,影响主题内容的表达。

结尾要耐人回味

篇章的结尾是整个篇章在内容和结构上的收束,同题目、开头一样,也是篇章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结尾的意义不单单是为了文章本身的完整,而且还在于可以表达出篇章其他部分不能达到的效果。为了加强表达效果,应尽量将全文内容升华到新的高度,并注意语言的生动、简洁、含蓄。在读者即将结束阅读的时候,以有力的声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说的:“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就是这个意思。例如史铁生《我与地坛》的结尾: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这个结尾,将文章中的全部思考化成最后凝重的一点,结束于寓意深远的抒情中。在很长篇幅之后,涉及很多年的场景、情节、斗争之后,结尾显得异常紧凑简洁,又有一种深隽的韵味。

切合篇章的主题,做到收束有力,语言简洁凝练,是对结尾的一个基本要求。但一个好的结尾,应该具有艺术的魅力,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犹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的效果。综观历代篇章的结尾,如下几种方式是比较艺术的。

1.总结主旨,提炼升华

这种结尾是对前面文章的内容予以总结,点明篇章的中心思想。宋朝李涂在《文章精义》中说:“文字有终篇不见主意,结句见主意者,贾生《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论述秦王朝兴衰的原因,作者在叙述中,有意突出许多矛盾对立的现象,如秦国江山形势之险,吞并地域之大,兴起时的所向披靡和后来的土崩瓦解、一败涂地,关东六国的谋士如云、兵强马壮与陈涉起兵时的乌合之众,秦吞并天下时的惨淡经营和最后的亡于一旦,等等。在最后一段,作者把它揭破,进行了一连串的对比分析,让它们在读者的脑海中不断盘旋,在文章的最后一句,作者才提出了简洁有力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这一结论,一下子把问题解开,使人真相大白。这个前后呼应、点明主题的结尾,真是笔力千钧,巧夺天工。

又如东山魁夷的《听泉》的结尾:

心灵的泉水教导我: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

舍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对我说:美,正在于此。

2.含蓄隐约,意在言外

有些篇章的结尾不是明确地点明主题思想,而是运用含蓄、婉曲的语言,来表达一种深远、隐约的语意,造成一种意在言外的修辞效果。刘勰说:“隐(即含蓄)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夫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故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

始正而末奇,内明而外润,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刘勰认为,篇章的含蓄就是含有字面意义以外的内容,含蓄的特点,是意义产生于文辞之外,含蓄的内容可以使人触类旁通,这样的篇章初读起来可能感到平常,而仔细体味才会发现它的奇妙。把这种含蓄、隐约的方式运用到篇章的结尾,常会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表达效果。王小波的杂文中,常使用这样的结尾方法。如在讨论“有趣”问题的杂文《给点气氛》中:

我所说的一切,无非是提醒后到达这个路口的人,那里绝不是只有一条路,而是四通八达的。你可以做出选择。

又如科热弗尼科夫的散文《气候》,以拟人手法形容自己是一只气球,被一群孩子顺着河岸追赶。它在结尾处这样写道:

桥下,在那难以看清的阴影里,有一只细颈玻璃瓶在蹦跳,它的上端被打碎了。因此它的样子预示着不祥,我为自己担惊受怕。我打算呼叫,呼叫援助,然而——我不能:我只是一只球。孩子们扔过来的雪球,改变了我前进道路的轨道。风驱赶着我,它一阵一阵地带着我赶着我,玻璃瓶在蹦跳,它无情地将尖尖的碎口对着我。

这个结尾,既昭示了气球终被玻璃瓶扎破的命运,却又没有点破,于是文章就结束在一种担忧的气氛中,显得韵味十足。

3.咏叹吟唱,情韵悠长

有些篇章用感叹收尾,来表达或赞叹、或伤感、或愤慨的思想感情,真切动人。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者,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刘勰认为,“情”

是篇章最根本的东西,写文章如果只有繁丽的文采而缺乏出于自然的真情实感,读起来就会令人生厌。结尾是篇章的归宿,用感叹收尾,用语情韵悠长,可以增加篇章的感染力。例如泰戈尔《黄昏和黎明》在结尾处的浓烈抒情:

太阳神噢,在你的左边是这黄昏,在你的右边是那黎明,请你让这两者联合起来吧!就让这阴影和那光明相互拥抱和亲吻吧!就让这黄昏之曲为那黎明之歌祝福吧!

又如朱自清《背影》的结尾: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咳!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这篇文章以感叹收尾,流露出作者怀念父亲的真实感情,动人亲切,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

4.发问收束,使人深省

有些篇章的结尾,为了使主题内容更加明确,做到收束有力,或为了抒发更强烈的感情,采用了设问、反问的形式。例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结尾: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先用“嗟夫”长叹,撇开上文,转入感慨。接着用“何哉”设问,引起下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示出自己与上面提到的两类人不同的处世方略:不因环境的变化而更易心志,也不因个人的得失成败而喜怒哀乐;入朝做官,就关心黎民百姓,一朝下野,则关心至尊君王,得志与否,都变更不了自己的志向。再用“然则”一转,以“何时而乐耶”

进一步设问,引出了自己的忧乐观:忧在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末尾用一个反诘问句表示一定引此类人为同道,在反问中表达出志向的坚定不移,语气恳切。

作者通过连用两个设问、一个反诘,逐层推理,渐入佳境。

又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结尾: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作者用个设问句结尾,把自己的嗜酒著文与上古理想社会的风俗民情相比,进一步表达了自己不慕荣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欣然自得的感情,深沉含蓄,余音绕梁。

5.以喻作结,形象生动

有些篇章的结尾采用比喻的修辞方式,对全文的主题内容及思想感情给以生动、形象的概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鲁迅《故乡》的结尾: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篇小说描绘的是辛亥革命十年间中国农村萧条、衰败、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文章的结尾一反小说的基调,用“路”作比喻,表明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和信心,激励读者从“我”的坚持不懈的奋斗的决心中得到启迪和力量。它告诉人们一个哲理:希望之路的起点,就在探索者的脚下。这个结尾,运用比喻手法,既高度概括了主题,语言又含蓄悠远、生动形象,使读者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得到一种词尽意不尽的艺术享受。又如朱自清《春》的结尾: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连续运用三个比喻,歌颂了春天的无限强大的生命力,激励读者要像春天一样,蓬勃向上,不断进取。

6.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有些篇章的结尾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真挚强烈的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例如袁枚《祭妹文》

的结尾: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这是一篇作者痛悼他的三妹素文的不幸命运,怀念往日兄妹间深厚情意的抒情性祭文。在文章的结尾一段,作者以写景描景寓情,自己祭奠时,“纸灰飞扬,朔风野大”,北风肆虐,穿野掠坟,怎不叫人萌生“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的茫然之感!在朔风呼号之中,在纸灰飞扬之间,作者落魄失魂,不忍离去,一步三回首,一瞬九回肠,至此作者已悲痛到了极点。这个用泪和墨写成的情景交融的结尾,字字皆是泪,句句伤心言,读后使人心痛似割,泪泉如瀑。

以上我们从修辞的角度谈了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基本要求与方式。开头和结尾都是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好的篇章,必须做到首尾呼应,在内容、观点上前后一致,在结构、组织上连贯周密,在语言上前后相援。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同类推荐
  • 包容:好心态好情绪快乐一生

    包容:好心态好情绪快乐一生

    本书指出人应当有一颗包容之心,包容可以让我们结交众多的良朋益友,能够帮助我们化解各种矛盾冲突。如果我们学会包容自己、包容生活以及包容我们接触的一切人和事物,那么在包容的过程中,伴随着好心态和好情绪,就会在快乐中幸福一生。
  • 做世间淡定优雅的女子

    做世间淡定优雅的女子

    本书讲述了15位女子的传奇故事。她们是才女、作家、名媛、实业家……她们有着各不相同的身世背景、人生历程。在她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经本书是“生活家”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精选集。汪曾祺先生一生经历了种种坎坷和苦难,却从不消沉沮丧,依然让安静内化于心,自在从容地生活。洞悉了生活方能拥有自在从容的人生,而人生的底色是平淡。
  • 不会倾听你就输定了

    不会倾听你就输定了

    我们在与人沟通时,经常会不自觉地犯一个错误——总喜欢自己说自己的,长篇大论、喋喋不休,结果完全忽略了对方是否对我们所说的话题感兴趣,造成双方沟通不愉快。其实,我们只要在与人沟通的时候少说几句,多倾听对方的话语,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本书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倾听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告诉读者要想更好地与人沟通,就要了解倾听的重要性,掌握倾听的艺术,通过倾听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最终达到高效的沟通。
  • 脱稿演讲的艺术

    脱稿演讲的艺术

    脱稿演讲是一门精致的口才艺术,广泛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掌握脱稿演讲的技巧将对我们的人生大有助益。本书全面深入地讲解了:脱稿演讲的特点、需要做的准备、所需具备的能力、需要把握的技巧以及训练脱稿演讲的具体办法。案例与讲解相结合,实用性和可读性极强。通过学习这本书,你将告别对读稿演讲的依赖以及对脱稿演讲的不安,让你开始一段非凡的旅程。
  • 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

    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谓有事必有缘,福缘、人缘、喜缘、机缘、财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更是我们活得自在所需要的一种心态。凡事既不妄求于前,也不追念于后,平淡从容,豁达乐观,随心,随性,随情,随理,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所谓“随缘自适,烦恼即去”,何为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抱怨、不急躁、不强求;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消极、不偏执、不忘形。随是一种豁达,一份洒脱和一份人情的练达。
热门推荐
  • 死亡游戏之平行世界

    死亡游戏之平行世界

    当人穿越到毫无人性的丧尸世界,人的本性展露无遗,见识一下上世的国际特种兵组织“血魂”兵王焚星穿越后的逆天人生吧!
  • 迷城猎心

    迷城猎心

    一场残忍的“剥尸案”,将刚刚毕业的小记者赵一蔓陷入了一场阴谋当中,一次又一次的恐吓、威胁,让她开始在风雨飘摇中迷失。人性的黑暗,如同层层乌云,将她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可好在,有那么一个男人,像是冬日的阳光,透过乌云,带给她一丝丝的温暖。严辰逸笑容和煦,“丫头,别怕,有我。”真好,严辰逸,有你在,哪怕我被全世界背叛,也还有你在我身边。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静好遇流年

    静好遇流年

    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颜值青春里没有一场甜到骨子里的恋爱都是不值得的如果能嫁给青春里爱的人,那是最好的
  • 仙界游戏群

    仙界游戏群

    就在何足道感觉人生无望,在家里躺尸时,忽然被拉进一个古怪的群里。唉?当前大热的游戏激活码白给?唉?剑仙大佬居然不会玩游戏?唉?我怎么稀里糊涂的修仙了?唉?怎么还有仙女上门白给?何足道:“神特么仙女,是一拳能揍到劳资吐血那种吗?”洛阳:“何足道你有种再说一遍?”众群友:“何足道道友,辛苦了!”
  • 今天开始做召唤师

    今天开始做召唤师

    (完结)实验体D穿越为苏家废物,什么丑女,什么废材,全部给我洗干净眼睛重新看!废材丑女一夕翻身,势要惊艳天下!没娘爱,没爹疼,不要紧,自有神王爱护,魔君暗助,各路神兽争相当小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成就风云第一人。不料却遇上了世间最尊贵无耻腹黑的的他……新书《异能少女重生:帝少夺吻99次》,废柴重生,被高冷男神宠溺,打脸各路奇葩的甜宠故事
  • 养成穿梭选修系统

    养成穿梭选修系统

    总有奇幻经历。梦中发生的事,改变自己的现实。究竟是梦还是现实?
  • 山上一座庙

    山上一座庙

    突然,一声尖利的警笛像块巨岩撞击着大卫的耳膜,他起始什么都听不到,忽而所有声音像潮水、像洪流般涌入他的耳廓:他听到了喧天的锣鼓声、回荡在整个山谷的口号声;他听到录像厅里嘈杂的人声、善与恶无穷无尽的搏斗厮杀声;他听到爹娘吵架,将茶缸、水瓢、火钳、椅子摔到地上的声音;他听到山崩地裂的声音……这些持久而剧烈的声音,变成一根将它勒得紧紧的绳索,让他喘不过气来。他几乎要晕厥过去了。
  • 庶女京华:太子,请入怀

    庶女京华:太子,请入怀

    出生那年,京城雪灾,我靠着狗奶活了下来,却眼睁睁的看着母亲死于非命。我发誓血刃仇人,不料遇见了他。我偷偷爱慕却被利用,差点万劫不复。再见时,我早已双手染血,抛弃七情六欲。他却拥我入怀:“阿欢,我爱的至始至终只有你。”宫墙琉璃花,美人埋骨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丁西,和他的死亡

    丁西,和他的死亡

    某个九月的凌晨,四十三岁的丁西打着鼾进入了死亡,停止的呼吸里还包含着淡淡的酒气。带走他的是一个面容严肃的青年人,长着一张麻脸,一路上,他对丁西所说的话不过就是,跟我走。别问,别问那么多,闭嘴,叫你闭嘴!尽管突然,甚至偶然,但丁西还是接受了结果:人总是要死的。这种死法也挺好。就是……不听话的眼泪又流出来了,他的手不得不再去擦拭——丁西很怕这一举动被前面走着的青年人看见,好在,青年人只顾自己走路,仿佛后面的丁西并不存在一样。丁西不能当自己并不存在,这样的幽暗已让他十分恐惧,尽管已经死亡,可他依然害怕四周的灰蒙里埋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