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8200000035

第35章 宋词篇(1)

钱惟演(962-1034)字希圣,临安(今浙江省杭州)人。吴越忠懿王钱俶之子。随其父归宋后为右屯卫将军。成平三年(公元1000年)召试,改文职,为太仆少卿。累迁翰林学士枢密使。罢为镇国军节度使观察留后,改保大军节度使,知河阳。入朝,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被弹劾落职,为崇信军节度使,谪居汉东,不久去世。他博学多才,尤善吟诗作词,其作品文采飞扬,风格清丽,著有《典懿集》。

玉楼春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1]。昔年多病厌芳尊[2],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释】

[1]鸾镜:饰有彩鸾图案的镜子。据刘敬叔《异苑》载:“罽宾王有鸾,三年不鸣。夫人曰:‘闻鸾见影则鸣。’乃悬镜照之,冲霄一奋而绝。故后世称为鸾镜。”此用“鸾镜”一词有离愁别恨之意。[2]芳尊:杯中美酒之意。尊同樽,酒杯,此代杯中酒。

【鉴赏】

据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载:“《侍儿小名录》云:钱思公谪汉东日,撰《玉楼春》词,酒阑歌之,必为泣下。”此词乃作者暮年之作,表面是抒写一女子的相思之苦,实事上诗人自伤身世情感的表达,格调凄婉。作者身为吴越王之后,又是刘太后(曾垂帘听政数载)姻亲。仁宗亲政后,年已垂暮的作者被贬谪至汉东,此词乃对此感怀之作。

上阕写伤春之感。首句描写春景:城上莺歌燕舞,城下春涛拍岸,一切都充满生机与活力。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交融,一个“乱”字既是春天景象的真实描摹,又暗示诗人的情绪,用得极为传神独到。“烟波”一词有同样表达效果。此意境的创造为下句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第二句由赞而怨,“绿杨芳草几时休”令人油然而生后主《虞美人》词句“春花秋月何时了”似的幽怨之情。面对如此美景,却有这番感慨,原来抒情主人公心中悲苦,“泪眼愁肠先已断”,哪有心情欣赏美好春光呢?不但“良辰美景虚设”,更因春景平添烦忧。

下阕更深入更具体地描摹和抒写作者愁苦的状态、原因及程度。首句道出诗人凄凉心绪的缘由乃“情怀衰晚”、“朱颜暗换”。心境渐渐衰老时,容颜自然改变。但作者不甘心这种伤感的变化,所以对镜自视,仍不免“惊”心动魂。一腔愁绪无以排解,惟有借酒浇愁,但这里的情绪与曹孟德、李太白完全不同。作者年轻时因身体有病的原因而“厌芳尊”,现在垂垂老矣,病当更甚,但作者却顾不了那么多,“今日芳尊惟恐浅”,可见痛苦、无奈的情绪实在是已到了绝望的程度。这种情绪怎不让人为之动容?作品结尾的这个句子堪称同类作品中的不同凡响之佳句。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宋真宗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政治上力主改革,直言敢谏,是庆历新政的倡导者。他颇具文才,工于诗文,其词刚健清新,气势挥洒,为苏辛之先导。词仅存5首。有《范文正公诗余》传世。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1],追旅思[2],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1]黯乡魂:心神因怀念家乡而悲伤。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黯然,内心凄怆的样子。[2]追旅思:羁旅的愁思纠缠不休。追,纠缠。

【鉴赏】

这首词黄昇《花庵词选》题作“别恨”,张惠言《词选》说:“此去国之情”,是范仲淹抒写乡思离恨的名篇。

上阕写深秋天高云淡,碧空万里的景象。起二句写景,既点明季节,又概括了深秋的寥廓气爽和落叶铺地的特征,成为咏秋的绝唱。深邃碧蓝的天空飘荡着几朵白云,铺满黄叶的大地,浩渺的江水染着秋意荡起层层波澜流向远方,在夕阳斜映的远山间,天水相连,烟霭蒙蒙,秋色苍茫。起到了“情景相融而莫分”(范希文《对床夜语》)的效果,作者运用碧云、黄叶和翠烟等色彩鲜明的形象来渲染夕阳下的秋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后笔锋陡然一转,怨芳草延伸至天际,让人油然而生无限离情,反衬出人的浓厚情意,为下阕抒写乡愁国忧作了极好的铺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诗人博大的胸襟,远大的抱负。但作者的革新雄图却遭到当权者的阻挠不能实现,怎不令人愁绪满怀?“黯乡魂,追旅思”就是这种心境的披露。只有睡觉做着好梦时,才能稍稍解脱,否则终日都是愁苦不宁的。眼前的良辰美景,只能使游人倍感孤独。怎样才能排遣那无尽无休的愁思呢?只好借酒浇愁了,但“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酒全化为泪,愁苦更加凝重了。末二句化用李白“举杯浇愁愁更愁”之意,更形象感人。

本词上下融合,浑然一体,动人的秋景更衬托出客愁的深长。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深沉缠绵的离乡之愁,去国之忧。无怪前人评此词为:范希文《苏幕遮》一词“前段多人丽语,后段纯写柔情”,遂成绝唱。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1],衡阳雁去无留意[2]。四面边声连角起[3]。千嶂里[4],长烟落日孤城闭[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6]。羌管悠悠霜满地[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8]!

【注释】

[1]塞下:边境要塞之地,此指西北边疆。[2]衡阳:古代传说雁秋天南飞至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3]角:号角。[4]嶂:直立如屏的山峰。

[5]长烟落日:化用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6]燕(yān)然:山名,在今蒙古境内。东汉窦宪曾北伐大破匈奴,在燕然山刻石纪功而归。勒:刻。[7]羌管:羌笛。[8]将军:作者自指。

【鉴赏】

宋仁宗康定、庆历年间,范仲淹节镇西北边塞。据说他守边时特作了《渔家傲》词数首,述边镇劳苦,现只存此一首。

上阕侧重写景,既富有边塞独特的风光色彩,又具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起句以“塞下”点明区域,以“秋来”点明季节,以“风景异”概括地写出边疆秋季和内地大相径庭的风光,尤一个“异”字,道出诗人这位苏州人对西北边塞季节变换的敏感及惊异。次句写所在地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急飞,毫无留恋之意。“无留意”三字以遒劲的笔力透出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的荒凉景象。“四面边声连角起”续写边塞傍晚时分的战地景象。带有边地特色的一切声响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怆氛围,为下阕的抒情蓄势。接下来以“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些所见与前面所闻的“边声”、“号角声”结合起来,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而“孤城闭”又依稀透露出宋朝守军的力量薄弱,因而不得不一到傍晚就关闭城门的严峻形势。这就为下阕的抒情埋下伏笔。

下阕侧重抒情,抒写了抵御外患、建功立业的决心及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起句以“一杯”与“万里”形成了悬殊的对比,诉尽了杯酒难销的浓重乡愁。次句化用典故,表明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无从谈起,可是要取得胜利,以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谈何容易。“羌管悠悠霜满地”承上阕写夜景。深夜里传来悲凉抑扬的羌笛声,大地铺满冷霜。如此凄清寒夜,满腔爱国激情和浓重乡思的作者思潮翻滚,怎能入眠,自然引出“人不寐”。结句由己及人,总收全词,道出了将军与征人共同的情愁: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却因战局长期无进展,又难免有思念家乡、牵挂亲人的复杂而矛盾的情绪。愁更难堪,情更凄切。

本首词是通过作者亲身经历,摹边塞风光,抒爱国情思,首开边塞词之作。这首词情调苍凉悲壮,感情沉挚抑郁,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嘲风弄月的词风,成为后来苏轼、辛弃疾豪放派词的先声。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1],夜寂静,寒声碎[2]。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3],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4],谙尽孤眠滋味[5]。都来此事[6],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

[1]香砌:石砌,石阶,因有落花而香。[2]寒声:指树叶在秋风中发出的声音。碎:微弱而时断时续。[3]月华:月光。练:白绢。[4]明灭:忽明忽暗。攲:倾斜。

[5]谙:熟悉。[6]都来:王闿运《湘绮楼词选》:“都来,即算来也。因此字宜平(平声),故用都字。”

【鉴赏】

这首词是一首怀念人之写。上阕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下阕以抒情为主,情中有景。本词情景妙合无垠,意境浑融完整,颇具艺术感染力,为历来的评词家们所称道。

上阕从月夜秋景起笔。“纷纷坠叶”点明秋天的季节,树叶纷纷飘到有落花的台阶上。“碎”形容落叶的声响轻而细碎,逼真地写出坠叶纷纷而轻盈的情景。暗合“纷纷”二字,更反衬出寒夜的静寂,细腻生动地状写出作者孤栖寂寞的情怀。此为所闻,接着由声音的摹写转入画面的描绘。“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两句是说,珠帘卷起,玉楼顿觉空荡。极目远眺,天色清淡如洗,星河如瀑,飞泻远方。意境高远而深沉激越,于婉曲中现出豪迈。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中,才引出下面的感受:年年今夜,月圆人缺。感情的激流汹涌澎湃,以景寓情已不能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了。于是,很自然地转入下阕的直抒胸臆,倾吐离愁。

想念的人不能相见,只好借酒浇愁,然“酒未尝入肚,却已经化成了泪水,真是泪深于酒”(李攀龙《草堂诗余集》),足见愁思之重,情意之凄切。室外,“月华如练”,室内“残灯明灭”,两相映照,浓浓的愁苦侵扰着离人,自有一种无法言语的凄凉,感伤的滋味,使人无法入眠,只能斜靠在枕上,寂然凝思,暗自神伤。“谙尽”与“年年”遥相呼应,极写愁绪由来已久。结尾三句,进一步说明相思之情或凝于眉间,或积于心上,无法回避,难以排解情感深挚动人,抒情造境十分精妙,女作者李清照《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名句显然受此启发。

诗人的本首词以柔情丽语为后世词话家所称道。可谓其婉柔绮丽风格的代表作。全词情景俱佳,意境高远,把思远怀人的愁思写得淋漓尽致,难怪许昂霄感叹说:“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词综偶评》)。

柳永(987-约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崇安县)人。青年时期常出入歌台舞榭,与“狂朋怪侣”过着“暮宴朝欢”的日子,受上流社会非难,屡试不第。仁宗景祜元年(1034)才中进士,但仕途坎坷,此后曾任睦州推官、官海晓峰盐场盐官,终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永一生落拓潦倒,独以词著称于世。柳词内容多写羁旅行役和离情别绪。音律谐婉,含蓄蕴藉,雅俗共赏。相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避暑录话》)。在慢词发展史上做出了贡献。有《乐章集》,收词二百多首。

曲玉管

柳永

陇首云飞[1],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2],千里清秋,忍凝眸[3]?杳杳神京[4],盈盈仙子[5],别来锦字终难偶[6]。断雁无凭[7],冉冉飞下汀洲[8],思悠悠。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9],永日无言[10],却下层楼。

【注释】

[1]陇首:高丘,山头口。[2]一望:极日远眺。关河:关隘与山河。[3]忍:怎能忍受。[4]杳杳:遥远渺茫。神京:宋都汴京。[5]仙子:古代诗文常用仙女代称美女,尤以指称歌伎和女道士为多,此处即指汴京中作者所熟悉的歌伎。[6]锦字:又称织锦回文。用窦滔、苏蕙夫妻的故事。前秦时,秦州刺史窦滔获罪被远牗流沙,其妻苏蕙作了840字的《回文璇玑图》诗,织于锦上赠给窦滔,抒发相思之情,词惎美女婉,见《晋书》。后代诗文中,常用来指代妻寄夫的书信。难偶:难以相遇。

[7]断雁:鸿雁传书,这时指雁未担负起传书的任务。[8]汀洲:水边平地叫汀,水中的小块陆地叫洲。[9]消黯:黯然销魂之意。[10]永日:终日。

【鉴赏】

这词是作者写离愁别恨的名作之一。本词共分三层,前两层写登高所见、所思,融情入景;第三层忆昔慨今,寓情于事。起首三句用云、日、烟波构成一副凄冷而开阔的图景。在渲染气氛的同时巧妙地道出了时间、地点。“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是梁柳恽的名句。“凭阑久”三字生动地刻画出作者孤独的心境,由此启下三句。“一望”由近及远,由实而虚,写千里关河,可见而不尽见,极写作者内心感受。明知远眺也是枉然,却还要凭阑久望,不忍离去,可见作者悲愁深重的程度。“忍凝眸”三字使满目的景色变得萧索凄凉,更增浓浓的愁苦滋味。

同类推荐
  • 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

    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

    这本书是周作人的散文集,在他的早期同人如胡适、陈独秀、鲁迅等纷纷选择了各自的政治立场时,唯独周作人选择了生活本身,试图耕耘“自己的园地”。周氏散文一般为闲话式的,“大至宇宙,微如苍蝇”,无所不谈。他写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北平的春天,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确乎很需要一些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平和、淡泊、娓娓说来、不浮燥凌厉,读来令人心生闲适。他认为,平实、自在的个人生活,才是真实的、应然的,他相信近切实在的生活本身,更相信个人生活的完成。周作人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渴望微妙地美地生活,这些都表现在了他的散文里。
  • 蠹鱼文丛系列(套装10册)

    蠹鱼文丛系列(套装10册)

    “蠹(dù)鱼文丛”10册,包括:陈子善的《浙江籍》、徐重庆的《文苑拾遗》、叶瑜荪的《漫话丰子恺》、扬之水的《问道录》、孙郁的《苦路人影》、徐雁的《越踪集》、王稼句的《剪烛小集》、子张的《入浙随缘录》、朱航满的《立春随笔》、李辉的《潮起潮落——我笔下的浙江文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诸多“高峰人物”,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徐志摩、戴望舒、施蛰存、陈梦家、赵萝蕤……都是浙江人,“蠹鱼文丛”的作者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资深研究者,甚至与有些大家有过很深的交游。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通的文学爱好者,要去见这些大家并不是很难的事,只要一封书信约定,便可欣然前往。
  • 一起去龙楼看卫星

    一起去龙楼看卫星

    龙楼,一个远在天涯海角、既古朴又现代的小镇,却隐藏着与众不同的壮美。中国唯一的滨海卫星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就位于龙楼,每次卫星发射,这里都涌入成千上万的人前来一睹龙飞九天的震撼。除去卫星带给人的震撼之外,这里还有铜鼓岭和月亮湾流淌的浪漫,还有旧时光老街记忆中的美好,还有八门湾星空下神秘的探险,更有文昌人尊师重教的传统与承继。“行走美文”女作家曾丹,继博鳌和台儿庄之后,读懂了人生的甘洌清甜,回到了让自己魂牵梦萦的海南,在龙楼书写另一段柔情。她的笔下既展现了龙楼作为航天小镇的恢宏与壮美,又用自己充满爱的眼睛探寻龙楼28公里海岸线的妩媚与别样风情。龙楼镇虽是南海边一座极具代表性的小镇,却又不缺乏久酿芬芳后独有的灵动与色彩。让我们跟随作家曼妙的笔触,用眼睛去漫步,用呼吸去碰触,尽情把自己置于海南小镇天蓝海蓝的景色里,游走在科技的日新月异与传统的古香古色之间。让心灵追随眼睛,一起去龙楼看卫星。
  • 王国维文选

    王国维文选

    本书收录了王国维著作中的精华篇章,展示了王国维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所表达的独立意志,在历史研究中的严谨深厚,在教育研究方面的自由思想等等。
  •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三国之黄巾小贼

    三国之黄巾小贼

    典安,一个外科医生,因一起医疗事故枉死之后,穿越汉末三国,成了黄巾军中的一份子。在动荡的乱世之中,为了活下去,典安不得不与天下群雄为敌,在艰难求存的过程中,一步步丰满羽翼,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 一贯天机直讲

    一贯天机直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雪洛阳城

    白雪洛阳城

    十五年前盛夏,洛阳城一富商被人害死家中,家人前去官府喊冤,立案查证者为当时洛阳府尹袁鑫。此案查证途中遭遇各种瓶颈,一是仵作虽认定死者是被活活打死,却始终没找到凶器;二是当时所有嫌疑人均有不在场证明,无法查证。袁鑫为官十载,始终清廉为民,为此案下了许多苦心,一查就是数月。直至深冬,案件由长安派来的上官查明系袁鑫贼喊抓贼,证据齐全,即刻卸去官职押解回京,第二年初秋执行死刑,后其家人发配边疆。案结。
  • 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

    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很好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风月不相关

    风月不相关

    梦回楼里都是何种人?天下人道:“以色事人之下贱者也!”关风月道:“以色事下贱之人者也!”没有贱男人,哪来的贱女人?既然都是贱人,大家不能和谐共处吗?不能!殷戈止一脸阴翳:“我平生最厌贱骨头!”然而,命运弄人,关风月这般的贱骨头,本想以一段红绸入吴国太子之怀,谁曾想吃多了胖了两斤,红绸不禁吊,“哐”地一声赤身裸体地掉进了殷戈止的怀里。很多年前,谁也曾长剑铁马,战旗之下英姿烈烈,迷乱了澧都儿郎的眼。很多年后,谁一袭薄纱拢身:“看你长得好,给你打个八折吧。”
  •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重生一次当然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否则不是白白浪费了这重生的机缘。
  • 走出困境: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压力

    走出困境: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压力

    本书故事感人,可读性和启发性强;本书智慧含量高,独特性和实用性大。深入分析当前形势,透析个人的失败案例,演绎成功人士的卓越智慧,使大家分享到最具前沿的危机策略,掌握危机公关技能和实战策略,在危局中寻求突破,逆市飞扬,使你在困境中走得更远!
  • 乱世猎人(9)

    乱世猎人(9)

    他来自山野林间,他是一个普通的猎人,但却有着一位极具传奇性的父亲!他无意名扬天下,他不爱江山只爱美人,但时势却将他造就成一段武林的神话!他无意争霸天下,但他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而成为乱世中最可怕的战士!他就是——蔡风!北魏末年,一位自幼与兽为伍的少年,凭着武功与智慧崛起于江湖,他虽无志于天下,却被乱世的激流一次次推向生死的边缘,从而也使他深明乱世的真谛——狩猎与被猎。
  • 莽推诸天

    莽推诸天

    就是主角叠上最厚的甲、挨着最毒的打,在一个接一个的武侠世界一路莽一路推的故事。
  • 万千视眼

    万千视眼

    在一个万千世界之中,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镜魂,在这一个强者如云的世界,弓长张开始追逐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