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500000295

第295章 赋得入阶雨

萧纲

【原文】细雨阶前入,洒砌复沾帷。渍花枝觉重,湿鸟翻飞迟。倘令斜日照,并欲似游丝。

【鉴赏】

魏晋南朝诗歌的发展,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审美领域不断扩大。许多日常生活的内容和平凡无奇的自然景象,纷纷进入诗的世界,经过诗人的语言创造,呈现为艺术的美境。

在这方面,萧纲是个相当突出的人物。就理论上的认识来说,他也很重视激烈冲荡的生活情感和壮丽阔大的自然景象对于诗的价值(如他在《答张缵谢示集书》中的论述),并且写过一些边塞诗,但似乎不很成功。他所擅长的,是描摹细微的情态和细微的景色,在人们通常注意不到的地方,表现出他的特殊的敏感。令人简直要怀疑:这位皇帝诗人,是否感觉神经长得比常人纤细柔弱?

“赋得”是一种命题作诗的方法,分到某题,就叫“赋得×××”。这大抵是在文人聚会的场合写作的。诗中的场景,假设在一个雨天,诗人从厅堂内向外观察雨中的景象。写雨,最容易抓住它的形状——在空中丝丝缕缕地飘落乃至密如帘幕的形状,以及声音——淅淅沥沥乃至如浪涛呼啸的声音;然而作者在这里写的,却是一场看不到形状,也听不见声音的细雨。这样的雨怎样去描摹呢?显然有许多困难。

首二句直接切题。不像在通常情况下,坐在室内的人总是先听到雨声,才发现已经下起雨来,这场细雨是在诗人的身边被发现的。它被风吹拂着,从阶前飘入厅堂,洒在石级上,又沾到了帷幕上,或许,也有星星点点飞到了诗人的脸上?他才意识到雨的存在。“沾帷”二字,不但密合题中的“入”字,而且突出了雨的“细”。只有极细微的雨星,才能被吹到厅堂内,若有若无地沾在帷幕上。

诗人感觉到下起了雨,这才把目光移向室外。只是,他并不能看到雨的形态,似乎空中只是漠漠的一片。然而毕竟是下起了雨,细细观察,仍然可以发觉它的踪迹。那些花枝比平日垂得更低了一些,可以感觉到它们增添了分量,那不是因为雨水浸湿的缘故吗?一个“渍”字用得十分精确,好像雨并不是打落在花枝上,而是慢慢地渗染上去的。还有,空中虽仍有鸟儿飞来飞去,但鸟的身姿多少显得迟滞,不似晴天那般灵便,那不也是因为雨水浸湿的缘故吗?这二句写得很有意思。作者极力要写出雨的“细”,细到无形,然而无形又是不能描摹的,便以雨在其他事物上产生的结果来写,从有形中体现无形。再则,花和鸟,都是美而令人愉悦的事物,这对细雨,也是美好的映衬。

但是,无形无迹的东西,总是让人感到模糊,难以得到清晰的印象。最后二句,诗人运用巧妙的想象,令这细雨显现它的形态:倘若有西下的斜阳的照耀,人们便会看到细雨在空中宛曼地闪动,如同飘飞的游丝(蜘蛛丝一类)。这一想象,既写出细雨毕竟是有形的,又保持着细雨在现实的观察中仍旧细微无形的特点。并且,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运用比喻的巧妙妥切,和日常观察的细致。——便说“斜日”二字吧,就不是随便下的。只有在斜射的阳光中,那些大体成纵向的细丝才会产生较强的反射。

这一种命题写作的诗,一般同当时的场景并无关系。就是说,作者在写《赋得入阶雨》时,眼前不一定有雨。他能够如此精巧地描摹出极难描摹的、细微到无形的雨,不只是依靠文学修养;联系到他另外有许多具有共同审美特点的诗篇,不难想象,他在平时对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现象经常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意味着什么呢?萧纲因为倡导了宫体诗,常被人骂为荒淫无耻。其实,即使按照对南朝帝王通常抱苛刻态度的后代所撰正史记载,萧纲仍旧可以算是一个持身严谨的人。当他沉暝地凝视细细的雨丝、小小的萤火虫,乃至池塘中水的泡沫的时候,诗人的内心,该是相当寂寞的吧?也许,观察那些细琐的景物,体验其中的美感,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这是我们读这些诗时应该考虑在内的。

同类推荐
  • 苏轼文集3

    苏轼文集3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闲云词

    闲云词

    本书收作者的词作近三百首,有:“关中吟(二十六首)”、“韶山行(十四首)”、“新疆吟草(四十八首)”等。
  •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是由高为编写,《书缘与人缘》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鹤坪印象》《谁的悲哀》《不可小觑的旧版书》《伪书盛行谁之过》《传记只读前半部》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二〇一四的厦大:新概念花开十七朵

    二〇一四的厦大:新概念花开十七朵

    2014年,厦门大学录取了17名新概念获奖者,打破了全国16年来的记录。本书由萌芽杂志社唯一授权出版。书中由2014年被厦门大学录取的牟馨格、李培霖、陈钧妮、李荣琦、刘静怡、刘冠宇、黄颂格、何普普、杨雅茗、李嘉茵、段立文、高涵、周玲、赵蔓、谢金辉、胡子赫、钱佳欣等共17人特别撰文,叙述一个个怀着文学梦想的少男少女的学生生涯和其中的梦想和迷惘、欢快和惆怅,以及他们与美丽的厦门大学的缘分。
  •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分上、下两编,上编以言、意、象、境为核心,探讨中国诗歌艺术理论;下编具体沦述、分析屈原、陶渊明、谢灵运、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温庭筠、韦庄、苏轼、周邦彦、陆游等13位诗人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成就,全书将诗歌理论与诗歌史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考察相结合,将对诗歌理论的探索与诗人之艺术的具体研究互相印证,是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八识规矩略说

    八识规矩略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活在二次元的修仙者

    活在二次元的修仙者

    本应在仙界修炼仙法、仙术的凌尘墨,因为无聊没人陪而修炼一种名为“超时空”仙术,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一往无前的二次元高级位面人在凌尘墨的到来后变得不再一样。妈的,我到底穿越到哪儿了??在线等,急啊!孙悟空:“尘墨,和我大战三百回合吧!”漩涡鸣人:“尘墨,你看我新开发的色诱术,是以你为原型!”蒙奇·D·路飞:“凌尘墨!让我们大吃特吃吧,哈哈哈哈!”江户川柯南眼镜骤然闪烁着银光,一脸阴笑臭屁的表情:“看来是时候去尘墨哥家拍一集了!”书友群《仙界乐园群》:874059856,欢迎读者大大们前来催更!!
  • 深宫娇宠:神医太子妃

    深宫娇宠:神医太子妃

    她是当朝太子妃。一朝穿越,两世神医,只求醉心山水,自在潇然。他是人间病娇王。表面清雅,实则腹黑,心中装着江山如画。君临楼上,惊鸿一瞥,本以为相见偶然,不会再见,却不想日思夜想,只为再见。想来缘之一字,虚无缥缈,然终非空穴来风。待得君临天下,他拥她入怀得意一笑:自古邪不胜正,你是邪,而朕是正。微杳:。。。。。。打败你的不是无邪,是天真。。
  • 故事会(2018年6月上)

    故事会(2018年6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他们来到巴格达

    他们来到巴格达

    伦敦姑娘维多利亚年轻、漂亮、生机勃勃,就是做事有那么一点冲动。午后的一场公园邂逅就让她决定追随刚认识的“情人”前往巴格达,即便她兜里只有几英镑,即便她连情人的姓氏都没问。巴格达,这个神秘的东方城市迅速将维多利亚卷入旋涡,还搞不清状况的英国小姐只能依靠心中对情人的爱获取力量,试图理出头绪。局势瞬息万变,危险不断升级,维多利亚却渐渐乐在其中,并决定反客为主。只是,仅凭爱和勇气,她逃得出这座处处暗藏玄机的古城吗?
  • 万元归一诀

    万元归一诀

    一个原本家境贫困,一无所有的学生天杰,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导致混沌本源真气入体,领悟万元归一诀,但正当他小有成就正打算一展抱负时却被一道神雷打入异界,且看他如何在异界一边寻找回家之路一边叱咤风云,追寻力量的极限!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其实我是大佬来着

    其实我是大佬来着

    我是杨叶生,这部小说的猪脚,我已经做过次猪脚了,所以想体验下平凡人的生活。所以看着眼前这个金丹修士在那吹b,电视上的出窍修士演讲,我都表示嗯嗯嗯,你们是大佬你们说了算,能不能让我把这部番看完先?
  • 旋转的伊甸园

    旋转的伊甸园

    嘉诗自小寄养在西北堂姑家,五岁回到江南老家。对家的概念不是很清晰,虽然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但是和这个家庭格格不入,后来发生的一切,令这个家庭猝不及防。
  • 竹坞春雨锯

    竹坞春雨锯

    山间温泉雾气朦胧,沈素手正享受地沉入水中。对于一个刚打胜擂台的人来说,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洗一个热水澡。他是个肌肤白皙的美少年,此刻正仔细清洗自己的手,人如其名,沈素手的绝技不是刀剑,而是一双手。昨夜,这双手刚杀过人。那个端茶送水的小厮,没有敲门就莽莽撞撞进入他的房间,看到了不该看的事情,于是被杀死了。沈素手摩挲着自己的手掌,杀过人的手有隐隐的血腥味,像雨后的落叶带着腐坏的清香。江湖上每天都在死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厮死了,没有多少人会关心。而且,他将现场处理得很完美。
  • 快穿之男神又开挂了

    快穿之男神又开挂了

    井清然一脸懵逼的看着这些人,她只是想要收集自己老公的灵魂碎片而已……没有必要这个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