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500000286

第286章 饯临海太守刘孝仪 蜀郡太守刘孝胜

萧纲

【原文】碣石临东海,峨嵋距西候。两杜昔夹河,二龙今出守。方无夜犬惊,向患神牛斗。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念此一衔觞,怀离在惟旧。

【鉴赏】

作者的朋友刘氏兄弟即将出任临海、蜀郡太守。临别之际,萧纲设宴饯行,并写了该诗。据《梁书·刘孝仪传》,孝仪之出守临海在梁武帝大同十年。又按本篇有“二龙今出守”一语,可知本篇当作于大同十年,二刘即将赴任之际。时萧纲四十三岁。

这是一首送别诗,主要表现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惜别之意。

前四句,紧扣诗题,含蓄地点出了二刘出守这一层意思。“碣石临东海,峨嵋距西候”,作者虽没有明说二刘出守之事,但濒临东海的碣石在临海境内,岂非指孝仪而说?峨嵋乃蜀中名胜,当然是孝胜的辖地。不明言人物,却都一一点到;不直说任地,却借辖地的名胜一一指明,切扣题目,含蓄而又分明。“两杜昔夹河,二龙今出守”,紧承上文进一步加以补充、发挥。“两杜”是指西汉杜周的二个儿子杜延寿、杜延考。《汉书·杜周传》云:周位至三公,二子亦仕途顺利,分别出任河南、河内太守,“夹河为郡守,家訾累巨万矣。”(参王先谦《汉书补正》)援古例今,意在褒扬。今日二刘之出守,不是犹如当年两杜佳话的重现,同样显赫、荣耀吗?这里诗人巧用典故,显得贴切自然,言约意丰。以“二龙”喻二刘则寓有赞美、期望之意。犹如飞龙升天,此后二刘正可施展抱负,成就一番功业。这二句相对成文,笔法错综,前句用典,后句直喻;前句援古,后句说今;前句为宾,后句是主,都是对二刘的赞美。

接着四句,作者掉转笔峰,宕开一笔,转而描写饯别之际的气氛、景色。“方无夜犬惊,向息神牛斗。”神牛抄典出张华《博物志》“九真有神牛,乃生溪上,黑出时共斗,即海沸,黄或出斗,岸上家牛皆怖,人或遮则霹雳,号日神牛。”(见《博物志》卷三)此处虚写,不过借指那些惊心动魄的情景。这是一个宁静的夜晚、一切喧嚣、烦杂之声都已消失,周遭充溢着平和、静谧的氛围。甚至连狗的吠声也听不到,更不用说那些翻江倒海的情景了。“方无”,“向息”两词连用,一气贯注,一实一虚,共同营造出一片静夜的气氛。“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一幅清新明净的图画。凉风习习,拂动了室中帘幕;飒飒细雨,交汇成道道细流。幕布而冠以“轻”字,轻柔之状可见,意在衬出风之轻微。不说风动帘幕,却着一“绕”字,足见炼字之妙,生动地传达出微风拂煦的状貌。“麦雨”暗点节令,是麦子将熟时节。“溜”,水流也。写雨,偏不从正面入手,却从细流下笔,可见构思之巧。此二句纯用白描,设色淡雅,无一奇字,却极精确、传神。且两句偶对,自然工整,却又不失生动流利,成为本篇镕情铸景,精美清新的佳句。

“念此一衔觞,怀离在惟旧”在上文作了层层铺展、描绘后,至此方归结到离情的抒发上。临别之际,心结黯然,劝君杯酒,因念今日分别,此后重逢不易,那就只能借往昔的记忆重温这珍贵的友情了。感情沉郁低徊,在一片唏嘘慨叹声中戛然而止,却给人留下了不尽的情思与悠悠的思慕。

本诗风格蕴藉含蓄,形式上则对仗工整,全篇除末二句外,其余几联全为对偶句,是萧纲诗中较有特色的一篇。

同类推荐
  • 四季花开

    四季花开

    翻阅这十年来的一篇篇学生作品,看着每一个熟悉的名字和稿纸上真切的笔触,就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一点地长高,心里隐隐有一份欣喜的感觉。虽然他们的文字尚显稚嫩,但这是他们纯真的心灵对眼前世界的探寻,是他们用手中笔书写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 厨房(徐坤文集)

    厨房(徐坤文集)

    本书重新收录了作者创作二十多年来发表过的影响较大的中短篇小说,如,获过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的《厨房》,连续五届获过《小说月报》大众评选“百花奖”的《狗日的足球》《遭遇爱情》《早安,北京》《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通天河》,获得《小说选刊》及《中国作家》奖的《鸟粪》《一条名叫人剩的狗》等。
  • 意象范畴的流变

    意象范畴的流变

    《意象范畴的流变》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本书以“意象”范畴为核心,以本体论为出发点,较为全面地考察了“意象”范畴形成的历史过程,从而对审美意象的建构及其主要特征作出系统的阐释,对与其相邻或相近的审美范畴也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可为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 伴你是福:蔡凤英日记摘选

    伴你是福:蔡凤英日记摘选

    蔡凤英老师与我的导师涂光炽先生相识于风雨如晦的“文革”年代。一对苦命的夫妻,一对深情的伉俪。从“文革”到改革开放以后这段波澜起伏的岁月中,他俩一路风雨,一路艰辛,一路探索,一路阳光。蔡凤英老师将陪伴在涂光炽院士身边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一有空闲便记录下来,形成了一篇篇朴实而又动人的心篇。字里行间,记录了涂先生野外考察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闪烁着涂光炽先生的智慧和忘我的探索精神,充满了蔡凤英对涂先生的爱。
  • 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

    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

    以前我一直觉得对爱情还是不要太认真的好,不然会伤的太重,但是遇见你之后,什么伤的重不重都不管,我只想用所有来爱你。也许最后我们可能不会在一起,可我还是想把什么美好都给你。70多个爱的故事,10多万字的心灵独白,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感悟,却还远远写不尽你带给我的从未有过的感觉。当我朝你看过去时,发现,你已经在凝视着我,这是最美妙的感觉。《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愿欢喜和困惑交织、告别与告白不断、受伤与成长并行的美好时光在此定格。
热门推荐
  • 幽默与口才

    幽默与口才

    灰色的幽默表达内心的苦恼和忧愁,黑色的幽默视荒谬人生为痛苦的玩笑,冷色的幽默揭露生活中的阴暗,蓝色的幽默富有东方温和的诗意,玫瑰色的幽默沾染西方美学传统色彩。本书用精彩的理论和有趣的故事,展示幽默的智慧、揭示幽默的机巧,告诉大家;幽默能使批评和反驳被对方接受,幽默能使长篇大论的演讲富有感染力,幽默能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幽默能使生活充满乐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笙歌十里之今天也是厌血的一天呢

    笙歌十里之今天也是厌血的一天呢

    【快穿·cp·1v1·甜】快穿女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谁曾能想......笙末:“这个位面能不能不见血啊啊啊啊!”稀饭:“有一个厌血的宿主是一个什么体验.....体验个大头鬼啊!”稀饭心里有苦说不出,去她的无所不能!!!!当攻略主角无论何时何地都拎着酸奶到处晃悠不着家时......时少:“小爷的对象呢??!”心塞。系统:“论不知道又不敢说不知道是一种什么的体验......去他大爷的!”本系统不干了!!?呜呜呜不能不干啊啊啊啊!时光上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被老板隔开还不准呼电话T﹏T稀饭和系统内心苦了吧唧,面上苦了吧唧,行趴,天天向上!努力工作!!!个屁啊!
  • 囚笼猛兽

    囚笼猛兽

    ufc,一个从来没有中国人拿到冠军的地方,且看江槐用一双铁拳砸开一个世界。书友群号:892077496
  • 奇葩奇葩处处哀

    奇葩奇葩处处哀

    一些荒谬,一些世俗,一些呆痴,一些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直至匪夷所思,一些俗意盎然的情节……无限的人生命运的叹息,无数的悲欢离合的撩拨……空间、时间、性别三元素的纠结激荡,旋转了个人、历史、命运的万花筒。本书收录了王蒙最新创作的《奇葩奇葩处处哀》及另外三个短篇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讲述了极品男人沈卓然在丧妻后择偶再婚过程中,遭遇四个奇女子的故事,以一个男人的视角反映了当下生活中女人奇妙的择偶标准及人生追求,生动幽默地描写了各种价值观对人们的影响。故事结局令人啼笑皆非,出人意料。其他的三篇短篇小说均为王蒙近期以现实生活中女性为题材的新作。
  • 弃儿汤姆·琼斯史

    弃儿汤姆·琼斯史

    《弃儿汤姆·琼斯史》是英国小说家菲尔丁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对人性善恶有这深刻的描绘。琼斯是这本小说的主人公,也是故事中唯一一个真正正面的形象,其所勇敢追求爱情的过程,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不管经历了多少不幸,最终还是收获了幸福。
  • 第一最贱系统

    第一最贱系统

    穿越重生十八年之后好不容易氪金氪到一个系统!结果是泡面系统?连给的技能都不正经!人家可是正经人好不好!为了弥补遗憾,又多了一个系统!结果是吃货系统!我吃你妹啊!人家可是穷人,吃不起啊!好吧,那再来个放屁系统如何?告非!王宇发现自己得到系统之后的生活好像越来越混乱,怎么剧情一切都不按照套路来啊!我把你们当正常人,你们自己却要当傻子,是你们飘了还是我提不动刀了?
  • 启迪青少年增强处世能力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增强处世能力的故事

    成长,是人生最朴素的过程,我们从孩童长成大人。榜样们的成长之路,也就是一条通向成功之路,我们只要愿意学习与秉承,我们也会成长——像榜样一样成长;像榜样一样成功。
  • 達朹行部志

    達朹行部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同时他又是被公认的中国近代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其所著家书,涉及的内容广泛,本书特选取其中150余篇,编为修身劝学、持家理财、治军为政、交友处世四个部分。编者为每封家书注有准确的日期,并进行了现代文全译,以便读者能够深刻地了解道光、咸丰、同治三个不同时期的曾国藩,了解其真正智慧之所在,读者从此书中可见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深刻体察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