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5500000040

第40章 每一块都是精的

文/林清玄

博格斯不怕人笑。所以创造了自己的奇迹!天生我材必有用,哪一块不是好肉?哪一个人不是最有价值的人呢?

我喜欢看NBA 的夏洛特黄蜂队打球,特别喜欢看1号博格斯上场打球。

博格斯的身高只有160厘米,即使在东方人眼里也算是矮子,更不用说是在两米都嫌矮的NBA 了。更让人敬佩的是这么瘦小的身材,在肌肉棒子林立的NBA 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据说博格斯不仅是现在NBA 里最矮的球员,也是NBA 有史以来最矮的球员,但他却是NBA 表现最为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不仅是控球一流,远投精准,甚至在长人阵中带球上篮也毫无畏惧。

每次看博格斯像一只小黄蜂一样,满场飞奔,心里总忍不住赞叹。我想他不只安抚了天下身材矮小却酷爱篮球者的心灵,也鼓舞了平凡人内在的勇气。

博格斯是不是天生的好手呢?当然不是,他精湛的球技是意志与苦练的结果。

有一次,他接受记者的访问,谈到了自己走入NBA 的心路历程。

博格斯从小就长得特别矮小,但却非常喜欢篮球,几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篮球场上拼斗,当时他就梦想有一天可以去打NBA,因为NBA 的球员不仅待遇奇高,也享受风光的社会评价,进入NBA 打球是所有爱打篮球的美国少年最向往的梦。

每次博格斯告诉他的同伴:“我长大以后要去打NBA。”

所有听到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甚至有人笑倒在地上,因为他们“认定”一个160厘米的矮子是绝无可能打NBA 的。

他们的嘲笑并没有阻断博格斯的志向,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他用比一般人多几倍的时间练球,终于成为全能的篮球运动员,也成为最优秀的控球后卫。他充分利用自己矮小的“优势”,行动灵活迅速,像颗子弹一样;运球的重心最低,极少失误;个子小不引人注意,抄球常常得手。

现在的博格斯已成为有名的球星了,他说:“从前听说我要进NBA 而笑倒在地上的同伴,他们现在常炫耀地对人说,‘我小时候是和黄蜂队的博格斯一起打球的’。”

博格斯使我想起了盘山禅师的故事。盘山禅师有一天路过市场,偶然听见顾客与屠夫的对话,顾客对屠夫说:“精的割一斤来。”屠夫听了,放下刀反问:“哪一块不是精的?”(哪一块不是好肉?)顾客怔在当场,在一边的盘山禅师却开悟了。

在人生里,我们往往用自己的主观见解或多数人的看法来判断事物的价值,但也有一句话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一味从众而失去正确的判断和挑战困难的勇气,又怎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呢?在NBA 里,我们都觉得只有两米高的人才能去打球,但一米六的人又怎么不能立志呢?

博格斯不怕人笑,所以创造了自己的奇迹!天生我材必有用,哪一块不是好肉?

哪一个人不是最有价值的人呢?

美文感悟

博格斯以点石成金的气魄化不可能为可能,在众人的惊叹声中一步一步从“丑小鸭”变为“白天鹅”。

是的,不成功者是不应该找借口的,况且根本没有借口。

我们应该找到自己内心的薄弱之处,再把它克服掉。应该抓住自己的梦想,一刻也不要放松,直到眼见自己浇灌的希望幼苗开花、结果。

不要用自己的臆断来扼杀脆弱而渴望成功的细胞,要相信自己的潜能,相信自己的汗水。在奔向成功的道路上,摒弃一切世俗偏见、抛开所有虚无的顾虑,忠实地做理想的仆人,未来是不会亏待那些勇敢的追求者的。

同类推荐
  •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讲述了特洛亚之战和战争中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的爱情悲剧。故事发生在特洛伊战争的第8个年头,特洛伊国王的小儿子特洛伊罗斯爱上了一个已投靠希腊人的特洛伊教士的女儿——克瑞西达,因为战争,希腊人提出用克瑞西达来交换被俘的特洛伊战将……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青岛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一束光阴付苦茶

    一束光阴付苦茶

    本书是汪曾祺的散文集,主要收录了汪曾祺对那些人、事、物的记述。全书分为西南联大、谈古论今、鸟兽虫鱼、南北游踪四辑。文中写到了闻一多、金岳霖等西南联大的故交以及在西南联大的生活往事;写到玉渊潭、钓鱼台等地的前世今生;写到草木虫鱼;写到各地游踪。汪曾祺的散文,圆融通透,绚烂至极归平淡。翻阅汪曾祺的作品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饶有趣味,又回味无穷。
  • 传递不灭的文化薪火

    传递不灭的文化薪火

    作为一所与抗战共始终的大学,西南联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而独具特质的联大校园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联大师生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造进行一种历史文化的观照,来透视大学文化形态与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 生命中被辜负的时光

    生命中被辜负的时光

    本书收录了阿兰重要的随笔短篇,从不同角度阐释如何拥抱我们想要的幸福。人生的烦恼,杂乱的事情,繁芜的情绪……是什么,让我们辜负了那些岁月?你可以喝杯茶,细细品味。
热门推荐
  • 豪门竹马恋青梅

    豪门竹马恋青梅

    她五岁时:“喂,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他没回答,只是摇了摇头。她十岁时:“喂,你喜欢我吗?”他还是没回答,又摇了摇头。她二十岁时:“喂,我不喜欢你了。”他却一把抱住她,说:“我不喜欢你,我爱你。”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甜宠文
  • 龙凤斗:下堂恶妃(全本)

    龙凤斗:下堂恶妃(全本)

    相府千金慕容彦,外貌娴雅,一幅大家闺秀姿态,待在深闺足不出户。一张龙腾金丝圣旨而下,诏告天下:她被当今圣上许给我当朝王爷。当家中沸腾而起之时,她仅是淡淡一言,道:“仅是搬个窝而已,”说完便甩甩水袖仪态大方离去。“鎏金”国王爷东方闲云,权倾天下,俊雅万千,在京城翻云覆雨,当今圣上皆是不言半句。仅因一盘棋,他便要娶一听闻无趣至极的女子,随后便眸光一转,邪睨道:“也好,府里正缺个王妃,就她吧!”就这两人,一个看似高雅却包藏恶心的女子,一个看似儒雅却邪魅如修罗的男子……漫天风沙起,伊人在何方?是那眼前之人或是脑海中的幻影?灯火阑珊处,良人何处寻?是那系着红线之人或是陪伴之人?推荐chyajs1987的文:http://m.pgsk.com/a/201261/
  • 天柱山风云

    天柱山风云

    天柱山是个独立世界,方圆三千里,四面是千丈高的悬崖绝壁,远远看去像个苍天的柱子。天柱山无路可通,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不过,里面的人也是汉族人。八王乱晋时,为避战祸,中原有个姓牛的乡长带领一乡民众逃到天柱山,找到一条小路,闯到里面。里面地方辽阔,有山有水,有湖有田,有草地有森林,还有盐矿铁矿,有足够的条件生存。后为了防止乱军进入山中,残杀乡民,带人把所有能进天柱山的小路全封死,从此天柱山与外界隔绝。天柱山经过千百年的繁衍生息,原有一个乡的紫岩、镇山、岐山、祁阳、珠州和锦江七个村,发展为七个郡,且各自为政。千百年来,七个郡争战不断,有的要称霸天柱山,号令七郡,有的要称王天柱山,一统七郡,本书便是在称霸与称王之间展开的风云争斗。
  • 莫暗的巫师

    莫暗的巫师

    被禁锢的森林,未知的谜题,一切都是黯然而又黑暗的。来自霜月镇的师徒,父亲的日记本,命运转轮悄然转动。一个秘密接着一个秘密接踵而至,让人应接不暇,掘秘者,守护巫师,魔法骑士,一次寻找真相的旅途渐渐逼近……
  • 黄宝生(学术名家自述)

    黄宝生(学术名家自述)

    4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先后涌现了一大批政治合格、学术领先、学风优良的知名专家学者,堪为学科史乃至学术史上的一面面旗帜。《学术名家自述》系列通过访谈的形式将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探索的历程记录下来,并用文字凝练成一个个小故事,从而起到传播、传承的作用。本书中黄宝生先生用通俗的语言,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自己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重点叙述了自己从事梵学研究的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 一顾景满楼

    一顾景满楼

    一纸离婚协议结束了我们的关系。她以为他们就这样,从此各安天命,各自天涯。谁知道,命运的羁绊已经把这两个人紧紧的栓在了一起,她不论做什么,总是能碰到他。也许缘分就是这样妙不可言,她始终是他的风景,一顾景满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探源学海

    探源学海

    真的事高中生活啊高中生活,我们回不去的过往。
  • 时光渡

    时光渡

    姚小红的《时光渡》精选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作品,有散文、有小说、有剧本,作者创作题材广泛,文笔细腻,语言生动,有对故乡的热爱,又有亲情乡音,有借古喻今的朴素情怀……在这些作品中,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感悟和美好向往。作品文笔优美,可读性强。
  • 权妃重生,庶女也倾城

    权妃重生,庶女也倾城

    前世夜轻云轻信家人,却是给嫡兄仕途铺路被推入深渊。以为是老天垂怜觅得良人,倾心相待,最后却落得千刀万剐含冤惨死的下场。重活一世,必当眼明心亮,灭仇敌,抱大腿,力争权贵荣华。视仇敌如蝼蚁狠狠碾于脚下,让他们求而不得,生不易死不得!为了复仇,她毅然走出深闺小阁,上沙场入朝堂,锋芒毕露绝世风华。一朝重生为复仇,从此良心是路人。幸而有那白衣铅华之人,始终含笑相陪,不离不弃。她说:“我助你盛世江山,你许我一世荣华!”他说:“成交!”
  • 每天读点管理学和领导学

    每天读点管理学和领导学

    管理学和领导学,都是研究如何管人管事的学问,即通过优化整合人力资源,科学配置社会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人、财、物充分发挥作用,朝着组织的预期目标顺利进行,并实现目标价值最大化的学问。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往往把管理和领导等同起来,认为管理就是领导,领导就是管理。其实,管理和领导虽然是紧密联系的,但二者在本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绝不能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