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2200000022

第22章 左倾路线李立三

上海,忽地来了个三十来岁湖南口音的古董商,租了房子,落脚做生意。他自称名唤“萧柏山”,不过,这位古董商仿佛是个戏迷,常往天蟾舞台跑。

在中共中央那秘密机关里,这位“古董商”变得非常忙碌,不断地向全党发出指示,大有总书记的派头。

“萧柏山”,便是李立三。

这是一种颇为奇特的现象:尽管中共“六大”选出了向忠发当总书记,可是,中共的实权却操在李立三手中!李立三,既不是政治局常委,也不是政治局委员,而只是政治局候补委员!

李立三成为中共的实际上的领袖,其实就跟向忠发忽地成为中共总书记一样。那时的中国共产党非常年轻,没有成熟的领袖人物。

李立三也有他的机遇:

中共“六大”之后的第六天,共产国际“六大”在莫斯科开幕。共产国际的“六大”,开的时间很长。周恩来、苏兆征、项英三常委留在莫斯科开会。另两位常委,即向忠发和蔡和森,再加上李立三,先行回国,主持中央工作。

于是,在1928年9日2日,向、蔡、李三人回到了上海。

向忠发这人,理论水平低,工作能力也差,不具备领袖才能,仗着老工人牌子被捧上总书记的位子上。这样,他也就成了名义上的总书记。

最初,掌握中共领导实权的是蔡和森,他是政治局常委兼中央宣传部长。33岁的蔡和森具备领袖之才。他原名蔡林彬,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氏。1918年他和毛泽东共同发起新民学会。翌年,他留学法国,猛看猛译法文版马克思著作。他很快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真髓。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高于他的许多同时代人。

蔡和森于1921年底加入中共。在中共“二大”至“六大”,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大”,成为政治委员;在“六大”,则进入政治局常委。他的一支笔,写下了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因此,他成为政治局常委时,还兼任中央宣传部长。

蔡和森回到了上海才十来天,却因顺直省委的一些问题牵涉到他,要他向中央常委检查错误。加上他的气喘病发作,他不得不离开中央机关养病。不久,他被指责为“右倾”,撤消了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及中央宣传部长的职务。1929年1月,他被调往莫斯科,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

蔡和森犯了“错误”,李立三便取而代之。11月20日,李立三取代了蔡和森的地位,被补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兼中央宣传部长。这样,中共中央政治局五常委便为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李立三、项英。内中苏兆征于1929年2月才从苏联回国,当月就病逝了。

李立三是个趣事颇多的人物。他曾是毛泽东的“半个朋友”。那是1915年夏秋之间,正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化名“二十八画生”(毛泽东三字繁体汉字正好二十八画)张贴《征友启事》,欲求志同道合之友。第一个响应者是从浏阳来长沙读书的罗章龙,跟毛泽东结交。那时,李立三叫李隆郅,从醴陵来到长沙上中学,认识罗章龙。于是,罗章龙便把李立三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后来对斯诺这样忆及往事:

“我那时感到心情舒畅,需要结交一些亲密的同伴,有一天我就在长沙一家报纸上登了一个广告,邀请有志于爱国工作的青年和我联系。我指明要结交能刻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我从这个广告得到的回答一共有三个半人。一个回答来自一个没有明白表示意见的青年,名叫李立三。李立三听了我说的话之后,没有提出任何具体建议就走了。我们的友谊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据李立三说,他当时“没有明白表示意见”,是因为他才16岁,又刚从小县城来到长沙,见识少,一下子答不上毛泽东的提问,所以只成了毛泽东的“半个朋友”。

1917年,18岁的李立三中学毕业了,回到故乡醴陵当了几个月的小学教师,便投奔护法战争时任湘军司令的程潜麾下,当了一名小兵。不久,他这个“小知识分子”当上差遣(相当于连队文书)。一天,他送文书到司令部来,见程司令正在与人下象棋,也就站在一旁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他忽地漏出一句“应回马栏卒”。程潜抬头,见是一名小兵,便问李立三:“看样子,你会下棋!”于是,程潜与李立三对弈,总司令竟败在这小兵手下。程潜跟他攀谈起来,才知彼此是同乡,李立三之父李冒还是程潜清末同场考中秀才的“同年”。李立三能诗善文,深得程潜喜欢。1919年春,程潜资助李立三进京,进入法文专修馆。这年秋天,李立三便到法国留学。1921年冬,他从法国回来,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立三加入中共之后,从事工运。1922年,他参加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任中共武汉区委书记。翌年任中共上海区委职委会书记。1925年他在上海一家工厂参加选举,李隆郅三字笔划太多工人不易写,***建议他改名。正巧迎面站着三个工人,***说:“就叫李三立吧!”

他思索了下说:“叫李立三吧!”从此他竟以“李立三”这名字传世。这年,他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赴苏出席赤色职工国际大会。1927年任中共中央工人部长,全国总工会驻汉办事处主任,然后又兼任中共湖北区委书记。那时,向忠发是他的部下。后来,他参加了南昌起义,旋即又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李立三在蔡和森遭贬之后,当即取而代之。不过,1928年11月上旬,周恩来从苏联回到上海,李立三在党内的威望不及周恩来,中共的领导工作实际上由周恩来主持。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便决定,由周恩来起草新的中央的工作计划。此后,许多中央通告、文件,皆出自周恩来之手,而李立三则成为周恩来的副手,向忠发不过是名义上的领袖。向忠发、周恩来、李立三成了当时中共“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的局面,持续了一年多。

1929年8月下旬,中共失去了两位重要人物:政治局委员彭湃,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事部部长杨殷,因叛徒告密,被捕牺牲。

1930年3月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记录上,出现一行奇特的暗语:

“冠生病入院。决:准假两月。”

“冠生”何人?周恩来的化名!周恩来生了什么病,要入院病假两个月?原来,“病”是他去苏联的暗语。也就是说,政治局批准周恩来赴苏两个月,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

周恩来一走,李立三便成了中共的主持人。李立三原本是个性情急躁的人。由他掌舵,一下子把中共推向了“左”的航线。

李立三火爆的脾气,是颇为“著名”的。1921年冬,他和一百多位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被法国政府遣送回国。轮船在海上悠悠而进。为了打发时光,学生们举行围棋赛。四川队推出了陈毅,湖南队推出了李立三。李立三急于求胜。给陈毅抓住了弱处,一举击败。李立三一气,把棋子连同棋盘一起,甩进了大海!

当他跟朋友聚谈,别人说及军阀之腐败和凶暴,他每每在一侧大声呼喊“打倒”、“推翻”、“杀掉”。

他恨不得把旧世界在一个早上推翻掉。正因为这样,他的同志们都熟知他的火急的脾气,竟为他开过两次追悼会:一次是在安源,谣传罢工失败,李立三去刺杀军阀赵恒惕未遂而牺牲,他的同志们很快信以为真,周恩来主持了他的追悼会!又一次,他参加南昌起义,传说他跟敌人拼杀,血染战场。于是,又为他开追悼会,主持人依然是周恩来!

在批判陈独秀的“跪着降”之后,李立三越发激动起来,日渐“左”倾。

1927年6月12日,斯大林会见前来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的负责人时,便和李立三有过小小的争论。

那天,斯大林穿了一身军装,一双肥大的皮靴,在莫斯科一间小型会议室里,会见中共领导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蔡和森、项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

斯大林分析中国形势时,说:“中国革命形势现在还是低潮而不是高潮,但正走向高潮。现在处于低潮。”

这一历史性的小插曲,准确地折射出李立三的“左”的急性病。

那个年月,“左”是流行病。共产国际也“左”,周恩来有时也“左”。不过,周恩来毕竟稳健,经验远比李立三丰富,李立三的“左”病常受周恩来约束。周恩来走后,李立三便独断专行了。

李立三下令迎接“红五月”,各地中共组织要举行工人总罢工、总示威。“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天,光是上海,便组织了一万多人涌上南京路游行,结果使许多人被捕。他声称:“现在的革命好比干柴,一根火柴就可以点燃,准备武装暴动的时候到了!”

李立三重蹈瞿秋白的覆辙。他又一次在中国掀起“左”的浪潮。他的登峰造极之作,是那篇《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0年6月11日通过。那篇文件,被称为“立三路线”的“纲领性文件”。

李立三以发烫的头脑,写下发烫的字句:

“新的革命高潮已经逼近我们的面前”!

“暴动的时候要到了,大家组织起来”!

“革命可以在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

“准备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建立全国革命政权,成为党目前战略的总方针!”

向忠发对李立三言听计从,支持他的暴动计划。有了总书记的支持,李立三也就“名正言顺”地动用中共中央的名义,对各地下达暴动计划:

组织武昌暴动!

组织南京暴动!

组织上海总同盟罢工!

李立三甚至异想天开,要把苏联西伯利亚的十万华工武装起来,投入战斗!甚至说“蒙古在中国暴动胜利时,应在政治上立即发表宣言,与中国苏维埃政权联合,承认蒙古是中国苏维埃联邦之一,紧接着大批出兵进攻北方”!

李立三这一系列“左”倾暴动计划,又一次使中共蒙受了惨重损失!

莫斯科车站,两个中国男子,匆匆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取道德国回国。

两名中国男子,一个叫“斯特拉霍夫”,一个叫“伍豪”,亦即瞿秋白和周恩来。

一接到李立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文件,不光是他俩着急,共产国际执委会也着急了,于是,立即与他俩一起,起草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由于这份决议是在1930年7月23日作出的,又称“七月决议”。

他俩带着“七月决议”,踏上归程。

为了避免万一的意外使两人同时被捕,在德国,周恩来先走一步。这样,他于8月26先回到上海。8月29日,瞿秋白也来到他阔别两年多的上海。

瞿秋白和周恩来给头脑正热的李立三带来了清凉剂——共产国际执委会的“七月决议”,来了个急刹车,结束了“立三路线”。

紧接着,9月24日至28日,中共召开六届三中全会,贯彻共产国际“七月决议”。

现存在会议记录上称,此会是在“避暑的庐山”上召开的。其实那是隐语。所谓“庐山”,是指上海麦达赫司脱路(今泰兴路)的一幢豪华洋楼,真的有点“庐山”气派。

会议是由瞿秋白主持的。周恩来是这次全会的实际主持人,但他很谦虚,总是把秋白推到前台,让他主持会议,做报告,发表结论性意见。因此,三中全会使瞿秋白成为党中央实际上的主要领导人。

在会上作《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的是“特生”,即向忠发。他承认,中央政治局“犯了‘左’的个别冒险倾向的错误”。这“个别”两字,自然是为他自己掩饰。

“少山”传达了共产国际“七月决议”。“少山”,即周恩来。

“之夫”作了大会结论。“之夫”,亦即瞿秋白。取义于“杨之华之夫”,杨之华是他的妻子。

“柏山”承认了“策略上有左倾冒险主义倾向”,“我是应当负更多的责任”。“柏山”,亦即李立三。

会议选举的政治局委员,保持原有的阵势,只是补选关向应代替已去世的苏兆征。七位政治局委员是向忠发、周恩来、瞿秋白、项英、李立三、关向应、张国焘。

政治局三常委改成了向忠发、周恩来、瞿秋白。

瞿秋白复出了!

可是,风云变幻莫测。1930年10月共产国际从莫斯科发出的新的指令,突然升高了批判李立三的调子,等于在政治上宣判李立三“死刑”:

“立三同志的路线,这就是反国际的政治路线。”

“这条路线底结果,就是消极,就是失败,就是极危险的冒险。”是站在“反马克思主义、反列宁主义、反共产国际的立场上,产生了他的敌视布尔塞维克主义和敌视共产国际的行为”。

这封题为《给中共中央关于立三路线问题的信》,经过秘密交通线传递,中共中央于11月16日收到。瞿秋白看了信,全身发凉!他敏感地意识到,这封信将会带来一场政治风暴,因为在收到信之前,他已风闻,有人在说瞿秋白“庇护”李立三,六届三中全会是搞“调和”。李立三批判的升级,意味着他将面临新的批判……

按照那时的“惯例”:犯了错误的中共高级领导人,要前往莫斯科检查。陈独秀是如此,只不过他坚决拒绝了;瞿秋白是如此;蔡和森也是如此。如今,轮到了李立三。

在共产国际的“七月决议”中,就已经要求李立三到莫斯科作检查。瞿秋白以“工作需要”为理由,请共产国际准许李立三“暂不去国际”。

当共产国际“十月来信”一到,李立三再也无法拖延了。那时,他的妻子正临产。他深知共产国际不会轻饶他,此行不知何日方归,妻又从事地下工作,将来很难照料孩子。他写下条子,把未出生的孩子预嘱交给一个老工人。就这样,1930年13月5日,他怀着沉重的心情,踏上远去苏联途。

李立三这一去,在苏联竟“检查”了15年!他甚至被押上军事法庭,投入监狱……

对李立三批判的升级,马上把回国不久的瞿秋白牵涉进去。

风暴来得那么的迅猛:就在共产国际“十月来信”送抵上海中共中央秘密机关的翌日——11月17日,一封措词激烈的信便送达中共中央政治局。此信是由两人联名写的。那是两个小伙子,连中央委员都不是,却领导了中共党内推倒瞿秋白的运动。此后,他俩竟夺得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成为中共新领袖。

这两名年轻人,一个名唤陈韶玉,另一个叫秦邦宪。后来,他们以他们的化名载入中国共产党党史——王明和博古。

王明、博古跟瞿秋白有过怎样的矛盾?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他们,怎么能够一下子攫取中共领导权?这得从头说起……

同类推荐
  • 大国航空

    大国航空

    试飞员秦风,从七十年代末期,一步步地走来,见证着一款款战机的腾飞,歼七,歼八,飞豹,枭龙,歼十…见证着祖国走向大国航空!新书:《大国重坦》,欢迎大家支持。
  • 特战士兵

    特战士兵

    克莱尔·‘罗奇’·帕尔默中尉是一名幻想破灭的军医,隶属于英国伞兵团警卫队。安东尼·‘斯契伯雷’·夏普是347特遣队陷入困境的领导者。但是当转移冲击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时,两人都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 号角声声

    号角声声

    介绍了秦汉前后的各大战争,远古的战争、奴隶社会中的著名战役、秦汉时期的著名战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战役、隋唐时期的经典战役、弱势两宋时期的战役、元的拓展疆土、明王朝的著名战役、满清的军事斗争
  • 渭南市临渭区军事志

    渭南市临渭区军事志

    本志上限追溯公元前209年,下限迄于2005年。详今明古。以志为主、述、记、传、图、表、录并用。按章、节、目结构,横排竖写,以类系事。
  • 层出不穷的海洋舰船

    层出不穷的海洋舰船

    《层出不穷的海洋舰船》将为广大读者朋友全面展示各类舰船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背后的隐藏的许多精彩故事,主要有: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小鹰级航空母舰、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戴高乐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无敌级航空母舰、维兰特号航空母舰、加里波第号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扎克里·纳吕贝特号航空母舰等。每一艘舰船的诞生都隐藏着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美国“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作为美国建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它的诞生,是世界航空母舰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该舰曾一度以排水量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和作战能力最强而被誉为百舰之首………
热门推荐
  • 镇海歌

    镇海歌

    一片人与妖和谐相处的大陆,一个穿越来懵懂的少年,一段跌宕起伏的旅程,一首名扬天下的镇海战歌。
  • 宙王之争

    宙王之争

    时间:200世纪地点:毕昇星系,琉璃星大半个天空被挡住,有的地方直接看不到阳光,琉璃人民不知道天空中巨大的长方形狰狞的怪物是从何而来,他们全部对其下跪,想着莫非是每天朝思暮想的神灵终于听到内心的诉求了。上周国王刚刚征服了邻国,重虎甲军一站成名,今天就出现这么诡异的事。在全球琉璃人民诧异的同事,狰狞的怪物前端突然出现耀眼的白天,随即瞬速扩大,一条冲天白柱从天而降,紧接着滔天热浪滚滚扑来,下一刻整个琉璃星都寂静了,只剩下天空中飘着焦糊难闻的味道,久久不消散。。。
  • 江山王朝

    江山王朝

    他们的到来终究要掀起血雨腥风,让天下为之颤抖!“这天下不终究还是我们的吗?蝼蚁。”
  • 神奇精灵王座

    神奇精灵王座

    “叮……恭喜宿主抽取到精灵武装,元气妹抖—皮卡丘。”夏诺的目光不由扫向不远处高冷地靠在树上的皮卡丘。“系统你没搞错吧?我的皮卡丘似乎是公的。”ps.作者新人小白,文笔不行,是一只单纯的口袋迷,这部小说也是打算写给自己看的,各方面多有不佳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 仇谋皇妃:惊天下

    仇谋皇妃:惊天下

    就是讲的某女重生后,与某男图江山,秀恩爱的故事。特加众多配角CP,高甜。
  • 婢奴传

    婢奴传

    披甲无情,卸甲无国。婢女阿秀目睹自己的主子为了保全自己惨死在北国蛮人的胯下,不得已踏上疯狂复仇的道路。婢女复仇,步履维艰,阿秀如何能忍辱负重卷土重来。江山和挚爱,别无选择,唯有负了良人。待到再着嫁衣之时,故人已逝…………。
  • 可怕的玩具

    可怕的玩具

    本书为李楚楚的传奇小说故事集。本书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里面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有叫人瞠目结舌的惊险,有抽丝剥茧般的探案侦破……作者将那些精彩的情节娓娓道来,读者一定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入佳境,与文章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当您掩卷深思时,方能领悟到文学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
  • 女王殿下的猫

    女王殿下的猫

    读了那么多的穿越文,动不动王子公主,来不来皇后贵妃,就没有白手起家,或者安于现状的?
  • 温少我们相爱吧

    温少我们相爱吧

    前一世,她只怪自己太傻,太天真,没有看破好友那虚伪阴险的嘴脸,将那个自己深爱的男人拱手让人,最后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再次睁眼,她回到了十三岁,真是太好了!一切可以重新开始!她发誓这一世她绝不退让,再也不相信那个恶毒好友的花言巧语,她要虐渣渣,要让自己的亲人过上好日子;更重要的是,她要找到那个她深爱的男人,跟他相亲相爱,排除一切困难嫁给他,为他生儿育女,不再让自己的人生留有遗憾!而那个所谓的好友,就让她见鬼去吧!(承诺:超辉写文,从不断更,亲们可放心追文!)
  • 醉仙葫

    醉仙葫

    小道士青阳从小被江湖奇人松鹤老道收养,跟着师父浪迹江湖,后师徒二人被仙师逼迫进入密地探宝,无意中激发师门宝物醉仙葫,师父冒死为徒儿盗取开脉丹与长生诀,青阳从此踏上修仙道路!凡人流小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