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1500000029

第29章 元 明儒学(4)

陈献章

陈献章(1428年~1500年),字公甫,号石斋,别号碧玉老人、玉台居士、江门渔父、南海樵夫、黄云老人等,因曾在白沙村居住,人称白沙先生。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硕儒。

陈献章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

其著作后被汇编为《白沙子全集》。

丘浚

丘浚(1418年~1495年),字仲深,号号深庵、玉峰、出生在海南岛琼山,别号海山老人,琼山府城镇下田村人。

明代中叶的理学名臣、15世纪的杰出学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明弘治朝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著有《琼台会集》、《家礼仪节》同海瑞被誉为“海南双壁”。

黄佐

黄佐(1490年~1566年),字才伯,号泰泉。明广东香山人,正德十五年庚辰科进士。他为学重博约,博通典、礼、乐、律、词、章。

著有《论学书》、《论说》、《东廓语录》、《乐典》及《泰泉集》等。其著作39种,数百卷外,还撰《广东通志》70卷、《广西通志》60卷、《广州府志》70卷等。

罗钦顺

罗钦顺(1465年~1547年),字允升,号整庵,泰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吏部尚书、礼部尚书。

罗钦顺致仕回乡后,里居20余年,潜心格物致知之学,专力于穷理、存心、知性。

著有《困知论》、《整庵存稿》。

王廷相

王廷相(1474年~1544年),字子衡,号浚川。长治市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王廷相自幼聪慧,弘治八年中举,最后升为任南京兵部尚书。

王廷相对儒家经术很有研究,对一些经学家特别对理学家的论点提出了许多批评,发表了他的独立见解。此外,他对自然科学也很有研究,对天文学、地理学也都曾有贡献。他对农学方面有所论列,对音律学也有著述。

王廷相的主要著作有《慎言》、《雅述》和《王氏家藏集》等。

吴廷翰

吴廷翰(1491年~1559年),字嵩柏,号苏原。正德十六年进士。历官兵主事、户部主事,学政等职。40余岁辞官归里,专事著述。

著有《吉斋漫录》、《椟记》、《瓮记》、《丛言》、《志略考》、《湖山小稿》、《洞云清响》等。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开创了“阳明学派”。浙江余姚人。

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

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后行”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

他的弟子与心学影响了很多人:徐阶,张居正,海瑞,陶行知等。王守仁不只是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非常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回故乡时,常游览名胜古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其著作大都收录在《王阳明全集》。后来被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五十八位。

王畿

王畿(1498年~1583年)字汝中,号龙溪,学者称龙溪先生。明代思想家,阳明学派主要成员之一。他师事王守仁。

为王门七派中浙中派创始人,著有《龙溪全集》20卷。

钱德洪

钱德洪(1496年~1574年),名宽,号绪山。浙江余姚人。明朝中后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明朝嘉靖十一年进士,拜王阳明为师,是王阳明之后儒家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钱德洪德洪为学注重为善去恶的修炼功夫,对“天泉四句教”有独到见解。

著有《绪山会语》、《平濠记》、《王阳明先生年谱》等。钱德洪整理了王阳明的主要著作,修订了王阳明的年谱,并进一步阐说、发展了心学,对王学的传播和民间化起了很大作用。

邹守益

邹守益(1491年~1562年),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县北乡澈源人。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邹守益一生尤其重视教育,崇尚简易明白,朴实无华直指本心。他认为,教育是人后天赖以长进的最根本的途径。

邹守益教人,把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并对“致良知”作了充分的发挥。

邹守益著作有《东廓文集》、《诗集》、《学豚遗集》等。

欧阳德

欧阳德(1496年~1554年),字崇一,号南野,泰和人。明代理学家。嘉靖进士,后官至礼部尚书。欧阳德指出“良知”与“知觉”不同。

著有《欧阳南野集》、《南野文选》等。

聂豹

聂豹(1486年~1563年),字文蔚,号双江,江西永丰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历官苏州、平阳知府、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聂豹好王守仁心学,后以其弟子自处。

著有《困辨录》、《双江集》等。

罗洪先

罗洪先(1504年~1564年),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水人,明代儒学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

著有《念庵集》22卷,《冬游记》1卷。同时,成为当时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王时槐

王时槐(1522年~1605年),字子直,号塘南。明代儒学学者、教育家。他历官至陕西参政,时年50岁,即告退讲学以终。

著有著有《友庆堂合稿》、《漳南稿》、《广仁类编》、《论学书》和《语录》等。

王艮

王艮(1483年~1541年),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江苏泰州人,人称王泰州。明代哲学家。起初投入王守仁门下只为求生,后经王守仁点化转而治学,并创立传承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

好读儒家经典,有疑难,逢人便问;对儒经的解释,不拘泥传注,常常自有发明。王守仁巡抚江西,讲“良知之学”聚徒众多,王艮也拜王守仁为师。

王艮家学有其子王襞承传。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有徐樾、韩贞、颜钩、赵贞吉、罗汝芳、何心隐等。

王艮的一生对泰州学派作出很大贡献。他的学生大多为下层群众,计有农夫、樵夫、陶匠、盐丁等487人。王艮不信“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天才论,而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这是他自学成才的切身体会。

由于他非经院出身,一生文词著述很少,着重口传心授,使“愚夫愚妇”明白易懂,这成了泰州学派的特色之一。王艮的著作,后人辑为《王心斋先生遗集》。

钧颜

颜钧(1504年~1596年),字子和,号山农,又号樵夫,晚年因避明神宗朱翊钧讳,改名铎。

25岁,颜钧听讲王阳明“致良知”之学,闭门默坐澄思,经七昼夜豁然顿悟。

然后入山谷中读书9个月,对四书六经之奥阃,若视掌之清明。提笔为文,如江河水流之沛快。其哲学思想与王艮、李贽后先辉映。著有《山农集》。

罗汝芳

罗汝芳(1515年~1588年),字唯德,号近溪,学业者称为近溪先生,江西南城天井源人,明中后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

周汝登

周汝登(1547年~1629年),字继元,别号海门,浙江嵊县人。万历五年丁丑进士。擢南京工部主事,历兵、吏二部郎官,官至南京尚宝司卿。

师事罗汝芳,供罗汝芳像,继承王阳明《朱了晚年定论》的思想,以王阳明的“本心”之学为宗。著有《海门先生集》12卷,《东越证学录》16卷,及《圣学宗传》等。

何心隐

何心隐(1517年~1579年),原名梁汝元,字柱乾,号夫山。江西吉安人。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心学”之泰州学派弟子。

何心隐早年放弃科举,致力社会改革,曾被捕入狱。与徐阶合作弹劾严嵩,因嘉靖信奉道教,让道士假借“奸臣如严嵩”之名,使皇帝疏远严嵩。

后在湖北孝感讲学,因反对当权者张居正再遭通缉。万历七年被捕,死于湖北武昌狱中。他认为人为天地之心,心是太极,性即是欲。

李贽

李贽(1527年~1602年),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嘉靖三十一年举人,历任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不久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

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吕坤

吕坤(1536年~1618年),字叔简,卑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土,河南宁陵人。明朝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天资聪颖,6岁入学启蒙,15岁作《夜气铭》、《招良心诗》。39岁中进士。巡抚山西时,著有《实政录》,被仕宦奉为楷模。

吕坤爱亡民如子弟,视贪官若仇人,所刻《风宪约》、《民务》各款深受称颂。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

顾宪成

顾宪成(1550年~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江苏无锡人,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

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万历二十二年革职还乡,与弟允成和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往往讽议朝政,朝野应合,东林之名由逐渐大振。

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著有《顾端文遗书》等。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1626年),初字云从,更字存之,别号景逸。江苏无锡人。明代儒学学者、文学家、政治家。

明万历十七年进士,因疏论辅臣王锡爵,谪官为广东揭阳县典史。后卸职归故里,与顾宪成修复东林书院,讲学其中,世称“高顾”,为东林学派的代表人物。

天启六年因锦衣卫追捕东林党人,从容赴水而死。崇祯初年得以昭雪。著有《高子遗书》12卷,还有《周易易简说》、《春秋孔义》、《正蒙释》、《二程节录》、《水居诗稿》、《毛诗集注》等。

三、儒学著作

和元明时期儒学的蓬勃发展想对应,这一时期的儒学著作也很多。

在儒学经典方面,有《五经大全》、《四书大全》等,在子学领域有《性理大全书》、《理学类编》等有影响的作品。

《四书大全》

明太祖洪武年间,解缙上书,建议上接唐、虞、夏、商、周、孔,下及关、闽、濂、洛,随事类别,勒成一经,作为太平制作之一端。

此次所修的一共3部,即《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合称“三全”,这是官修理学的开端。“三全”的修纂开始于明成祖永乐十二年。原来为两部,又称“二书”。

一部为《五经·四书大全》,一部为《性理大全》。前者《五经·四书大全》为圣贤精义要道;后者《性理大全》为周、程、张、朱羽翼六经的著作。后来二书分称为《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三书,是修成进览时由明成祖确定的。

在明政府的官文书里,三部《大全》的顺序是《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这三部《大全》收集的并非都是朱熹及其门人的学说。

《四书大全》的全名是《四书集注大全》,它集中体现了朱熹思想的正统地位。《四书大全》所收诸儒之说以朱熹的思想观点为裁取标准。

书的《凡例》指出:《四书大全》,朱子集注诸家之说,分行小书。凡《集成》、《集释》所取诸儒之说有相发明者,采附其下,其背戾者不取。凡诸家语录、文集,内有发明经注,而《集成》、《辑释》遗漏者,今悉增入。

由此可见,《四书大全》所辑录的诸儒之说,不论是《集成》、《辑释》所已取的,或《集成》、《辑释》所遗漏的,还是这次新增入的,其作用都在发明经注,即发挥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注文的涵义,使之更加明确透彻。

而朱熹的原文,保留不动。可以这样说,《四书大全》实际上是朱熹《四书集注》的放大,是一部朱学著作。

《四书大全》包括四个部分:1、《大学章句》、《大学或问》;2、《中庸章句》、《中庸或问》;3、《孟子集注大全》;4、《论语集注大全》。

其中《大学章句》、《大学或问》和《中庸章句》、《中庸或问》,只是把朱熹的四部原著编入,未附诸儒之说。《孟子集注大全》、《论语集注大全》,则在朱熹的两部《集注》之中,逐章逐节附入了诸儒之说。

这是《四书大全》在编辑体例上的一种情况。这也许是由于中途诏旨迫促,便将《大学》、《中庸》草草完书,未及编采诸儒之说的缘故。

《五经大全》

在明朝的三部《大全》中,《五经大全》的卷帙最多。共计有《周易大全》24卷,《书传大全》10卷,《诗经大全》20卷,《春秋大全》70卷,《礼记大全》30卷,共154卷,几乎占三部《大全》260卷总数的三分之二。

由于诸经分纂,原书卷帙不少,但合起之后便十分庞大。《五经大全》所据经注,例如《周易大全》采用《伊川易传》和朱熹《易本义》;《书传大全》依蔡沈《书集传》;《诗经大全》据朱熹《诗集传》;《春秋大全》主胡安国《春秋传》;《礼记大全》据陈浩《云庄礼记集说》。

由此可见,《五经大全》所据经注,无一不是朱学著作。自元仁宗皇庆制定科举条制,《易》用程《传》及朱熹《本义》,《书》用蔡沈《集传》,《诗》用朱熹《集传》,《春秋》用胡安国《传》,《礼》用郑《注》。

同类推荐
  • 佛很可怜:中观大师谈修行

    佛很可怜:中观大师谈修行

    该书凝聚中观大师近年来的佛学论文精选,以正能量的视角看待世间百态,以佛法解读世界局势,以佛法来评析金融危机,以佛的智慧来谈如何应对心理疾病,由此获得社会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将佛法与现实紧密联系,展示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佛学世界观。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 人间与实践

    人间与实践

    《人间与实践》提出人间佛教的蓝图、思想和建设,并分别谈论了佛教现代化、现代佛教的四化与建设、今日佛教的希望、佛教的未来观、佛教寺院经济来源等问题。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成功处事

    成功处事

    和君子交游,如冬至后的白昼天天加长,而自己不觉得;和小人交游,好像在薄冰上走路一般,每踏一步,冰层便下沉一点,哪会不掉到冰层里面呢?没见过好学而怠惰下去的人!没见过喜欢教学生像照料病人那么勤慎的人!没见过天天自省而每月就能取悦于朋友的人!没见过勤于学习而不能改过的人!“性格就是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境由心生。征服自己,是人生最辉煌的胜利;超越自己,是生命最艰难的洗礼。只要有决心和毅力,每一个人都有能力超越自己。而超越自己意味着不断追求前进,意味着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开拓出前人没有开创过的新天地。
  • 雨城

    雨城

    南方的小岛上有一栋无人居住的白色大宅,那里一直流传着一个吸血鬼的故事。他是传说中的吸血鬼,孩子们都避他如蛇蝎。他是长辈眼中的不良少年,妈妈让她不要跟他有关联。但她心中的他是个有着光环的天使,又是个欺负人的恶魔。当年离开的时候他让她等,之后却音讯全无。她等了他六年,再见面竟然是通过电视屏幕——他换了名字,换了身份,而且他要结婚了!新娘竟然是六年前已经死掉的女孩子!
  • 玲玲玉声

    玲玲玉声

    他迷迷糊糊半醒了过来,尽管刚才的一切仿佛真实无比,但是他知道,他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个梦。似梦非梦中,他听到窗外鸟鸣唧喳。“是喜鹊在叫么……”他站起来,打开窗户,一抹阳光射了进来。那阳光很暖很暖,几乎会说话,几乎在告诉刘心平:那不仅仅是梦,丰玲的报喜邮件,已经在路上;他的许多以前没来得及问她的话,还有没来得及告诉她的故事,连同他特意为她买的一对中国玉,丰润的中国美玉,也在路上。他仿佛听到了那玲玲玉声……
  • 侧妃转正有点难

    侧妃转正有点难

    乌龙穿越的陆瑰云挑了挑眉:听说太子殿下不满意这门婚事?太子殿下:退婚!退婚!老子才不要女人管!身为职业编剧的女主摇了摇头:现在退婚,戏剧张力还不足,人物过于扁平化,需要再等下一个情节点。太子殿下:……女主:要不然,我们谈个恋爱吧?欢喜冤家配一对,今朝有酒今朝醉!
  • 星光不及你万一

    星光不及你万一

    马路上必拦不到车,公交上必找不到座,上个班也能被狗连追几条街。上有一个肤白貌美有能力的姐姐,下有一个整天不想让她好过的妹妹,私生女的名声伴随二十一年的人生……林希本以为她的衰运人生够倒霉了,没想到一场意外,她不仅背上巨额债务,还惹上一个恶魔。只是谁能告诉她,外界传闻的冰山大总裁为什么是个整天求亲亲抱抱的索吻狂魔?“我警告你,你再亲我……我,我就要收钱了!”“好啊,我把所有财产都给你,你让我亲个够!”“……”她被迫躺在命运的坑底苟延残喘,直到遇到那个让她负债的大魔王,她才体会到什么叫做开挂的人生,打脸逆袭之路停不下来!冰山总裁和腹黑少女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
  • 炎黄共主

    炎黄共主

    生性顽劣,意外坠崖却获得神兵,沉寂了万载岁月之久,该是让人记起它的名字了,擎天归来!当然,还有我李青阳的名字将会如彗星一般划破天际,因为我是未来的神帝……
  • 给心灵洗个澡(提升版)

    给心灵洗个澡(提升版)

    生活就如同两扇窗,一扇窗的外面充满着快乐,另一扇窗的外面则全是不幸。当我们打开不幸的窗户时,生活的阴暗将我们围得水泄不通,看到的是理想的破灭,生活的无助和人生的无奈;而当我们打开快乐的窗户时,生活的阳光便滋润着我们的皮肤,映入眼帘的全是各种各样的美好事物。本书为我们打开了快乐之窗。本书通过一个个感动心灵的小故事,让人们明白如何才能在当今社会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相信读者一定会从中受益,把书中的指导原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获得心灵的洗涤与升华!
  • 大猫老师的创意作文课

    大猫老师的创意作文课

    关于孩子作文的事,家长们总有很多困惑和焦虑——“孩子读了很多的书,但就是不会写。”“孩子写文章干巴巴的,一点好词好句都找不着。”“跟他的同龄人比,他一点写作概念都没有!字数也总是不达标。”“这次考试作文又扣了很多分!”伴随着这些焦虑,孩子的灵性一下就成了鸡肋。孩子努力的心和思考如果黯淡下去,何时才能复返呢?在这本书中,大猫从五年的学生习作中挑选出49篇作品进行点评、解读和指导,结合世界著名的经典绘本作品的故事对比参照,深入浅出地挖掘这些习作的闪光点,充分激发孩子的作文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孩子在平凡的日常中发现作文素材。布局、伏笔、惊奇、线索……这些大作家的种种巧思,让孩子们也能玩儿得转。在这里的每一篇作品都盛放着热气腾腾的孩子,盛放着思考与他们成长的渴望。写作文,应当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
  • 北境庶民

    北境庶民

    大昊日趋强盛,歌舞升平。夜雨潇潇,繁华落幕,达官显贵在屏风后笑意盎然。北境蛮夷奴月氏,民风彪悍,赤脚的不怕穿鞋的,一路打草虐野,侵入大昊边境,原以为是一场毫无悬念的较量,大昊国大名鼎鼎的旷临军竟败下阵来。一时间外强中干,满目苍痍的大昊国暴露无遗,北有陈国勾结,东有大昌虎视眈眈。皇太子为振民心,亲率大军出征。外患不解,内忧不断,五皇子布英豪令,广纳天下俊才,剑指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