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9700000003

第3章 邓锋: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创业是柳暗花明的锦绣前程,还是倾家荡产的万丈深渊?创业是无知无畏的勇往直前,还是未雨绸缪的先知先觉?迈出创业的第一步前,请深呼吸,与邓锋老师一起……

本期嘉宾:邓锋,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

第一节 准备好了再去找投资人

VC(风险投资人)不光看创业者的创意,还要看他这个人,看跟他认识不认识,对他信任不信任,更要看他自己有多大的牺牲。创业者想让VC(风险投资人)掏钱,首先得把自己的钱先掏光了,把一切都准备好了,然后再去找投资人,这样成功的几率就会高很多。

1.不在乎最终结果

◆主持人:

今天跟大家交流的嘉宾本身就是创业道路上的一位创业英雄,同时也是不求最赚钱但求最快乐的天使投资人,他就是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邓锋先生,欢迎邓总。

我特别想问邓总,当年您自己创业过程中具体做了多长时间的准备,准备了什么?

◆邓锋:

第一次创业的激情是1986年,那时我上大学五年级,读了一本名为《硅谷之火》的书。看了那本书才知道企业家这个词儿,才知道有硅谷。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我最后在硅谷创业,一共是11年的时间。每一步我都在想,怎么能够去创业,中间有几个选择点,选择是一步一步来的。一开始创业的规模很小,后来再帮别人做,最后做到自己的大公司总共是11年的时间。

◆主持人:

您当时在英特尔,我们知道关于您的一些信息,您放弃了英特尔给您的100万美金的股票而选择创业,那么,是什么样的想法让您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邓锋:

首先,我的梦想和激情已经酝酿了11年,应该到爆发的时候了。其次,我觉得自己无论在心理、个人能力上还是在素质上,都已经准备好了。而且我的年龄正好是33岁,也是比较合适的时间点。还有就是如果创业失败了,我的心理承受力足够强,能够足够支撑我继续前进。

在准备离开英特尔那时候我确实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以前没挣过很多钱,你出来之后实际上等于把价值100万美金的股票扔掉了,老板找我谈话,他说他不能理解我的决定,还给我写了一封信,帮我计算了一下我未来五年每年的收入。他一直挽留我,最后我还是离开了。在我离开英特尔最初的一个星期里,我只睡了两三次觉,但我相信我要做的这个事儿是好事儿,而且能做起来。

◆主持人:

现在不辞职,只是这几天难受,如果不做这件事情可能一辈子难受。

◆邓锋:

是的,但是也许做这个事儿会后悔一辈子。当然最终力量来自于你不在乎失败,你在乎的是中间的过程,在乎的是一步一步地往目标走的路径,最终无论结果怎么样都是要走这条路的,那么当你对最终的结果不在乎的时候,你就真正准备好了。

2.不跟原公司做同样的事

◆主持人:

现场有没有像当年邓锋老师一样,目前正在考虑辞职,或者已经辞职了准备要去创业的朋友,跟邓锋老师分享一下你目前的感受,让邓锋老师帮你分析分析。

◆观众:

我目前在创业的过程当中,我想问一下邓总,在创业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跟原企业的冲突,您在当时创业的过程中,与原公司发生冲突怎么办?怎么样避免?

◆邓锋:

第一,我绝对不做跟原单位一样的事儿,我甚至不从竞争对手那儿挖人。如果来我这应聘的人告诉我,他对我们的竞争对手很清楚,那么这种人不招,所以冲突的事儿在我这不存在。

另外,在观念上不能做跟过去完全一样的事情。实际上做企业、做生意,到最后就是做人。你的企业文化在根本上是看你是什么样的人,这一点最终会影响到你的员工。

◆主持人:

可能很多人说我们创业是因为之前在原有单位和行业的积累,但是如果做的过程中可能最擅长的就是原来这个领域和模式,那这样的人是不是不太适合现在创业?

◆邓锋:

其实我觉得创业的根本不是对于某一点的了解,而是你对整个行业的理解,是全局的把握。比如我是做IT的,那么我对行业的价值链和它的规律,必须十分清楚。我们强调的是对于整个行业的理解。你想做的事儿跟原单位发生冲突,如果没有很大的创新的话,你做的事情是很难成功的。

我是做网络安全的。我刚做的时候,这行已经存在,而且还在高速增长,但是总体规模并不是很大。走在我前面的像以色列公司、美国公司全是用软件来做的。如果我用同样的方法,有很大可能做不成,所以必须用一种破坏性的方法,我当时选择了一项破坏性的技术,在不大但是高速增长的地方做,这样就避免了竞争。

3.能力比行业知识重要

◆主持人:

当您决定离开英特尔去创业,是因为刚才您提到的合作伙伴,您觉得大家各自有擅长的领域,找到他们并且有钱了才开始做吗?

◆邓锋:

这只是积累之一,咱们要积累的东西很多。刚才我前面讲的是我自己的心态,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但是还有一些积累,包括刚才提到行业的知识,还有各种资源,包括我的人脉关系、团队的积累是最最关键的。团队积累不是说我今天有两个同事是否一块干了,你跟他是否志同道合,价值观是否一致,而是大家能不能背靠背地站在一起,共同面对周围的挑战。比如,我的创业伙伴是搞科研的,他跟我是大学同学,我们俩在技能上有互补,也能够相互了解和信任,这种信任使得我们能够就事论事。

还有一个最大的积累是你个人,个人的积累也很重要,什么方面需要积累呢?行业知识不说,你的能力比行业知识更重要。比如说你的执行力怎么样,有的人调侃能说很多,但是一到执行就不行了,一个公司的成功就在两点,一个是团队协作,一个是执行力。再比如你的学习能力怎么样,任何公司在发展过程当中会发生很多变化,你如果没有快速的学习能力,没有商业敏感度,就很难保证你的公司能够健康发展。

还有你跟人交流的能力怎么样,如果不能很好地倾听别人,如果按照自己的思路走说明你不是很好的倾听者。如果你是很好的倾听者,但是不能用很简单的方法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别人,也不行。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你的素质,你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领导力。你能不能带一个团队,或者一个团队愿意不愿意接纳你。你怎么能够把别人吸引过来跟你做,这跟你本身的很多素质都是相关的。

4.先把自己的钱掏光

◆主持人:

您创业初期遇到过哪些困难?比如说钱的方面。

◆邓锋:

我在美国没有什么社会关系,父母都在国内,上哪儿找钱?坦率地说,网络安全并不是我们的第一选择,我们在给英特尔打工时也有很多的想法,这些想法从产生到最终去做,需要经过几个方面的考验,第一就是市场。特别是搞技术的这些人,他们对市场的感觉不太敏感,客户为什么买你的东西,这个东西有没有其他选择,你的东西好在什么地方,这个东西到底为什么吸引他,这个东西有多大的市场,增长得怎么样,等等,一定要事先调查好。

一个很新的技术刚出来,市场不是很大,但是它在高速增长,我赌它的增长性,这种情况下就把风险减了一部分。我确认市场存在而且是高速增长的,并且创新性又能够让我进来以后不跟竞争对手直接竞争,然后进来了以后再逐渐地扩大,所以所有的思维都是商业性的思维而不是技术性的。

这些准备好了以后,自己再做一个原型机,自己放钱,当时每个人先放一万美金,然后我们都说要先辞职再去找钱,这样给投资人信心,一切功课做完后,我们就去找天使投资人了。他们不懂技术没关系,就看你的人怎么样,我知道让他们掏钱很难,所以我也掏钱,我掏钱少但是对我生活的影响远远大于你,我那时候刚刚买了房子,我太太在读书,钱都是我跟我同学借的。

◆主持人:

你同学借给你钱时有顾虑吗?

◆邓锋:

不会,创业不成功对我来说生活水平差不了多少。所以你借钱来做,给天使投资人信心,从那里拿到钱就很容易了。他们不光看你有一个很好的创意,还要看你这个人,你有多大的承诺,多大的责任,我今天做风险投资也是这样。我要看跟你认识不认识,对你信任不信任,你自己有多大的牺牲。你让我掏钱你首先得把自己的钱先掏光了。

5.把产品卖到荷兰

◆观众:

我是从事电子商务运营的,我对网络的事物很感兴趣,我很欣赏邓锋老师当时创业的眼光,您在1990年的时候就意识到网络安全是未来影响网络运用的大问题,然后与好友做网络产品的开发获得成功,所以我想向邓锋老师请教一个问题,在您当初创业的时候,除了您自己给自己的创业前景的美好展望之外,有没有考虑该向自己团队交代的问题,如果考虑过,您又是怎么考虑的?

◆邓锋:

坦率地说,开始没有考虑。一个优秀企业家的素质里,很重要的一种就是责任心,但对于大多数最初创业的人来说,最开始想的就是自己赚多少钱。所以当初我心里的想法是,英特尔给我出100万美金,假如我创业赚了200万美金,这就够了,而且过了一把创业的瘾。后来想想,如果失败了,其实我对家里是有责任的。

当你的公司做得越来越大时,你就会发现公司员工非常辛苦,肩上的担子就重起来。后来发现我的客户都很重要,全世界最重要的金融客户,全世界所有金融交易所、大银行都是我的客户,一旦断了,这个损失是很大的,慢慢地你的责任心就有了。

我想企业家的心路历程也是这么过来的,你最后发现你成功时的喜悦来自责任的释放,本来压力很大,现在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以让他们生“小孩”了,我们公司上市之后,半年之内降生了6个“小孩”。我创业的喜悦不在于公司卖了多少钱,而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网络安全是中国人创造的。

除此之外,我们创业团队也变成了中心团队。再多的财富也不如创业过程当中积累起来的友谊。我们公司上市那天,我记得非常清楚,我们到时代广场的酒吧里喝酒,忽然发现有几个美女就是用我们的产品,她们是从荷兰买的,那个时候大家真的在想我们的产品被人用了。

但话又说回来,当你确实失败的时候,只要自己真正努力了,也别有太大的压力。你要知道,你不仅是公司的创始人,还是公司的精神领袖,你是牺牲最大的,你牺牲最大才有权利拿得最多,才可能在失败的时候大家不会怪你。利益给别人是分享的问题,我刚才说的是牺牲的问题,是承担责任的问题。马云在阿里巴巴的股份并不是很多,18个创始人都有股份,这才是真正的精神领袖。

6.直觉有时很靠谱

◆观众:

邓锋老师我想问一下,创业者是激情大于理性好,还是理性大于激情好?如果有答案,它们各占的比例是多少?

◆邓锋:

战略上要激情大于理性,但是选项目一定要理性大于激情。理性大于激情还得细说,一定要非常逻辑地分析这个数据,但并不是什么事儿逻辑就一定对,有时候做决定要靠直觉,这个直觉跟激情不一样,直觉是建立在过去的一些经验的积累上,如果等所有数据都收集齐了再做决定肯定不行。不是每个东西都要靠完全理性的分析做出来,什么事情都看清楚之后再做决定就晚了。方向要对,目标要明确,中间的路怎么样不重要,只要在路程当中不断地优化自己。

7.边缘性的行业容易成功

◆网友:

我是武汉的专科生,一直努力为创业做准备,并且做了规划,想请邓锋老师看看我的规划对不对,我在自学外部开发,我想用几年时间学习市场运作和公司管理,最后27岁左右创业,我的规划可行吗?我的梦想和目标是从无到有地创办一家上市企业。

◆邓锋:

梦想确实很好。你问了两个问题,第一是这个规划对不对,第二是方向对不对。规划先去做一些IT的技术然后再做市场,实际上并不是先做技术再做市场再读MBA,MBA读出来的没几个创业成功的。实际上在做技术的同时要培养商业头脑,甚至培养投资人的头脑。

比如说甜品店多长时间走一个人,平均订单多少,成本多少。你要培养自己商业性的思维、市场性的思维。

至于方向上,我想从两个角度说:首先,千万别认为哪儿热就做哪儿,应该根据自己过去的经历、经验来做。不仅仅要看到市场上的机会,还要认识到这是不是你的机会,什么是你的机会?就是你自己的过去,你的DNA是什么。

其次,关注一些边缘性的学科,把你的过去知识用在一些新方面,比如说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比如说汽车零部件,这些方面实际上反而有机会。第一,冷门的地方反而容易做成;第二,把握好方向,今天冷门可能过三年以后就是热门。当然,这也有风险,就是有可能十年以后才是热门。其实创业实际上到最后成不成,自己准备是一方面,50%以上还是靠你的运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能控制的东西有限,不能控制的东西更多。创业不是一个结果,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一个过程,如果不过多考虑成败反而容易获得成功。

第二节 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

创业的人应该具备什么素质?理想、执行力、胸怀、责任感、价值观。我们在工作和创业过程中越多积累这些能力,离创业成功就会越近。当我们拥有了这些能力时,是不是就可以大胆地付诸实践呢?在这之前,让我们先听听邓总对成功应具备的素质做了哪些解说。

1.风投看重你的价值观

◆主持人:

什么样的人更有可能在创业过程中获得成功?从您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哪些素质决定创业的成功?

◆邓锋:

第一个是乐观。乐观可以感染周围的人,但是我觉得乐观不是最重要的,理想更重要,好的企业家应该是非常有理想的企业家,你没有理想就来不了激情。

再一个更重要的,就是要把理想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起来,光有理想也不行,你要把理想和执行力结合起来。执行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见过太多能忽悠的没有执行力的人,执行力是可以训练、可以积累的。

还有,我觉得胸怀很重要。因为有了胸怀之后你才能和人分享,让我们一步一步来,先做简单的事儿再做稍微大一点的事儿,做世界500强,胸怀就很重要。

责任感也很重要,因为刚才有人提到坚持,我觉得成功有时候来源于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可以支持你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住,在需要自己牺牲时,甘愿牺牲最大。你有了这些东西才能谈到领导力。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比如任人唯亲还是坚持公平,等等。

总的来说,实际上你个人的这些素质,这些价值观的东西其实是最重要的,也是风投最看重的。如果你的价值观对,你的路会越走越宽,你的价值观不对,创业条件再好也不行。除此之外,团队精神也很重要,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大,必须靠团队,而且团队能招到比你更优秀的人。

2.VC讨厌大忽悠

◆主持人:

价值观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比较大的概念,您能不能稍微说具体一点,比如具备这样的价值观的人,天使投资人就比较欣赏他,反过来拥有那样的价值观的话,大家就不看好?

◆邓锋:

比如说VC很烦喜欢忽悠的人,这个跟能够感召别人是不一样的。忽悠的人是理想非常远大,但是不脚踏实地,这种人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你去跟VC讲的时候,你先说抱歉这个事儿我不能做,VC可能会觉得还挺好。你看不清就说看不清,我们实际上给你提的问题是判断你这个人。你说什么事儿都能干他反而不投了。

价值观还有一个,就是说你不能太自私,一个人如果太自私,这种人就很难跟人家分享,我自己想赚钱没有问题,但是不能牺牲别人的利益,包括你的同伴,你的投资人,你的员工的利益为代价。

除此之外还要看这个人是不是有爱心,这也很重要,如果你是没有爱心的人,你在对待你的员工时就会非常非常的吝啬,干什么都是个人利益最大化他人利益最小化。其实最根本的就是你这个人价值观。

3.重视细节提高执行力

◆主持人:

刚才提到了执行力,一位观众朋友问,在创业过程中如何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成为行动上的巨人?

◆邓锋:

首先,刚刚从大学出来的话就不要上来就想创业,而是先想为了创业准备到一些公司里打工。不是说大学生创业一定不成功,大学生创业有可能成功,但是可能性比较小。

你要打工,去观察,学习。比如英特尔公司的管理,是非常规范化的管理,无论什么人开会,一个小时结束,到第55分钟的时候就会提醒一下,即使是CEO讲到一半也没有关系,电话直接掐断,谁让你不讲完。用这样一些规章制度去约束大家的行为。

什么叫做执行力?举个例子来说,你决定这个事情怎么做后,要双向交流,要让你的员工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同时你也要知道每个员工是怎么想的,这都是很细节的东西,重视细节是提高执行力的好方法。决定决策系统、交流系统,等等,一个一个地弄下来之后才知道执行力怎么提高。

4.不把赚钱放第一位

◆观众:

我是来自山西太原一名即将大四毕业的大学生,现在在学校有很多学生容易冲动,什么都不考虑就想马上创业,对这种现象,希望您给一些建议。

◆邓锋:

我是清华大学毕业的,所以我现在在做一个支持清华大学学生创业的工作,就是“北极光杯”这个项目。后来我发现这些大学生有两个问题,第一,他们都在学怎么成立一家公司,然后跟VC要钱,去研究VC的喜好;第二,他们都在想怎么把报表做得很漂亮。

这些东西对他们的成长是没有太大帮助的,所以我们后来做了一个公益项目的创意实践比赛,让他们只考虑把一件事儿做好,这个事儿可能是山区教育系统的改善。举个例子,我中学母校的校长有一个想法,他认识北京市100多名特级教师,所以他就倡议,让这100多名教师每个人捐出一堂课送到山区。这是个非常好的创意,这不是一个公司的行为,我们把它当做比赛项目,同时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要想当很好的创业家,不妨先从公益项目入手,先把公益项目做得有头有尾,而且要运营下去,这样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锻炼。从小事儿做起,毕业以后再做稍微大点儿的事儿。所以大学生创业,不要想现在就做一个世界500强的公司,而是要真的脚踏实地去做,把能力素质培养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赚多少钱放在第一位。

5.我就喜欢做这个事

◆主持人:

您刚才说心态上不要把钱摆在第一位?

◆邓锋:

不是说不把钱摆在第一位,我创业时首先想到的是赚多少钱。我的意思是不要只看钱,能赚一些钱很好,但是不需要野心那么大。

◆主持人:

我看到很多人想去创业,除了想赚更多钱以外还有一点,就是我不喜欢这样一些人管我,我期望管别人,期望有更大自由度做我想做的事儿。我想问一下,这种为了逃避现在工作环境选择创业的想法可取吗?

◆邓锋:

大多数情况下,有问题的时候是双方都有问题。如果你觉得工作不好,到了好几个公司都觉得不太合适,可能是别人有问题,但你也有问题。想管别人而不愿让别人管,那你就很难跟别人做平等的创业伙伴,以后你也会很难放权给别人,这是你的弱点。

真正做大公司的人,他本身喜欢自己做的事儿,别管赚钱不赚钱,我就特喜欢这个事儿。为什么我说我想做快乐的VC,我就喜欢这个事儿,当然赚钱也很重要,但那是次要的。如果你就是因为讨厌别人才去创业,那么你可能做些小事儿还可以,但是肯定做不大。

6.助中国民企进世界500强

◆主持人:

邓锋老师你曾经说过,我下半辈子最大的梦想是,希望自己做一个“掘地的农民”,有农民一样的眼光和耐心,发现好种子,播种、灌溉,孕育出一家真正伟大的,来自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

◆邓锋:

这里有两个东西。第一,我自己的公司成立后,一直到现在受到了很多好人的帮助,包括很多天使投资人,所以在自己公司成功以后,我有一种回报的心态。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会帮助别人,这是大家的一种很自然的心态。

第二,为什么我选择做这件事儿呢?搞投资如果能够创造出一个世界500强的企业,那将会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做风险投资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跟世界上伟大的公司拴在一起,如果真能这样,作为VC,他就算成功了,至于他赚多少钱,这个无所谓。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投资这件事儿,对世界有一个推动,有一个影响。这里我要澄清一点,我说的世界500强是民企,如果中国的民企能成为世界500强,那才厉害呢。

其实不论我下半辈子做什么,我都不会把“利”放在第一位。“名”的东西其实可以讲几个方面,第一要被人认可,第二要受人尊重,第三你能够对社会有一些影响力。

7.杀死公司的常是自己

◆观众:

假如有一个项目,市场是肯定的,团队也是肯定的,但他们在创业中期时,自有资金已经快用完了,他该如何进行下一步行动侧重点的选择,比如说是继续用滚雪球方式做,还是找一个投资让公司进入快车道?

◆邓锋:

刚回国时我也碰到过这个问题,在国外一般都是滚雪球慢慢地来做,做得很精很好,另一种方式就是去融资,快速扩张。

从我个人的想法来说,首先你应该以最终做大来衡量成功,馅饼做得越大成功就越大,而不是馅饼的块数。不融资也有不融资的道理,可能担心融资进来以后资本方跟我的观念不相符,等等。决定是要慢慢走还是迅速做大的时候,不要因为竞争对手融资了你就去融资,这是一个误区。杀死公司的往往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自己,竞争对手只能使自己的公司更强,所以有竞争对手是一件好事儿。我很反对那种竞争一来就赶紧融资的做法。

第三节 风险投资者的投资理念

创业是很多人的梦想和追求。创业者在追求成功的时候,需要的是别人的支持。一个项目的成功,不仅需要前辈给我们指点方向,还要给予资金上的帮助。那么怎样才能很好地获得这些有利的资源呢?下面的谈话会让你获益匪浅!

1.挑选团队的小伎俩

◆观众:

创业当中有两个点非常困难,一个是市场、产品,一个是好的团队。刚才您也说了,在选团队时,首选的是知根知底的身边人。您回头来看您当时公司里面的非身边人时,印象最深的“二把手”是什么样的,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我们选这样的人的时候应该怎么选择?

◆邓锋:

不是说都选身边人。选身边人是因为资源有限,优秀的人你不可能都认识。可能你还是对身边人了解得多一些,可能是朋友。朋友的朋友就不是身边人了,但你跟他聊一下家常就能了解他的成长背景、教育背景。

假如你说让我投资到贵州的什么地方,我可能不干,因为我确实不了解,但是我可以用间接的方式,通过我的朋友了解。另外就是要有足够的接触经历,这个接触有可能是在会议室里谈一谈商业计划书,接触有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地通过观察和问问题就能知道。举个例子,我们有时候会问一个稍微刺激一点的问题,如果他有自信和胸怀的话就不会激动地跳起来。

其实有时候说一些很刺激的话,未必是对你有成见,而是看你反应的是不是自信,当然我们不能总用这种小伎俩。如果一个老总带一个副总,老总总在说话,副总一说话老总就打断,这就有问题。所以回到你说的,选团队,我不一定跟他是多少年的朋友,知根知底的人就放松点,不相信的人就看得严点。

2.该花的一定要花

◆主持人:

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组合,让我们来接听这个组合的电话。介绍一下你们组合的名字,然后提出你们对邓锋老师的问题。

◆观众:

我们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其实在新加坡创业的环境很不错,我们现在创业刚刚起步,我们有很好的团队和技术,但是在国外创业会遇到一个问题,像法律、会计、合同这些文件很难读懂,而且也没有同学是做这些的,自己国内的知识也不适用,我们知道有一个办法是找律师事务所,但是要花费一笔不小的开支。再有一个办法是选择注册类型注册公司,我想问您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您是怎么样解决的?另外,作为投资人你们会不会倾向于某个类型的企业?

◆邓锋:

说实在的,我对新加坡不是怎么了解。我们投资中国公司时是考虑它将来在哪上市,用人民币投和美元投就决定它将来上市的地点。这个问题太细太技术化,也许底下我会给你更详细的回答。

至于律师事务所,我首先跟大家说,凡是很节俭的公司,成功概率都很高。但是节俭不是代表什么都用最廉价的,你要看长远,能不花的就少花,但必须花的一定要花。你们对当地法律不了解,这方面不要太省钱。

◆观众:

还有一个资金的问题,我们属于技术型的创业,我们不想融资时被拿走太多的股份,我们了解到您当时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您是怎么解决的?

◆邓锋:

风投就是稀释你的股份,如果你能在股权投资基础上找一部分债权投资是最好的。一个基本概念,比如第一次融资稀释20%、30%是合理的,最终上市的时候可能已经超过了。要不你发展速度会很慢,错过发展的机会,要不就可能根本做不了,用什么原则最好,这个不好说,要看实际情况,我只能是告诉你这个经验吧。

3.忠言逆耳利于行

◆主持人:

每天带着项目到您办公室找你要钱的人会很多吧,如果给了他们机会面谈,但是听了几句就觉得不靠谱,那么怎么拒绝?

◆邓锋:

还得坚持听完,这个问题我想了很长时间,刚回国时就不太清楚。这些创业者来找我的时候是满腔热情,把自己的时间和钱也都花进去了,他们希望我能给他们鼓励。如果他的想法不靠谱,你或者给他鼓励,或者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告诉他。

因为在硅谷那儿都是直来直去,所以我刚回国时讲问题很直接,这个项目不看好,我就直接告诉他们。他们很难受,写邮件跟我说,辛苦创业这么多年,你为什么就不鼓励我一下呢?

我们公司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也觉得不鼓励人家挺伤情面的,但还是要把真实想法告诉他,即使这个想法听起来很刺耳。我们可以鼓励他们,但是如果这些鼓励不是我内心真实的想法,那么将来受害的一定是辛苦创业的人。所以我们要求真实,无论你多不喜欢,我还是要告诉你,但是我会尽量注意自己的讲话方式、方法。

我确实是这么做的,有的人在我门口堵了一个星期,最后告诉我,他就剩下一千块钱的路费了,来这里就是想听听我的建议。如果我告诉他你的想法不靠谱,他一定会很难受,他希望我鼓励他,但是我也只能实话告诉他。

◆主持人:

有的时候可能长痛不如短痛。

◆邓锋:

虽说如此,但我也不是万能的,也许你坚持下去就真的做成了。为什么马云能成你就成不了?你有可能成为马云,但是这个可能性非常小。

4.B2C的前景很看好

◆网友:

邓锋老师您好,我想请您介绍一下垂直电子商务的前景和目前的发展状况?

◆邓锋:

电子商务分成B2B、B2C、C2C。我非常看好电子商务这个行业,但是在某些领域已经有点晚了,比如跟淘宝竞争,如果有大量资金支持的话还有可能一搏,否则可能性很小。垂直电子商务不是做平台,需要的资金量相对来说要小一点,所以它的成功可能性就大一点。

总体来说,B2C的成功可能性要大一些,但关键是挑什么样的B2C。B2C需要两种技能,一种是产生零售业的技能,另一种是互联网技能,如果你能把这两个结合得很好,你就有可能成功。但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也很难,而且这个机会也不会那么大,也许将来价值链再往下就分成专业性的。但是今天来讲,我还是觉得垂直B2C可以有机会成功。

5.兔子就吃窝边草

◆观众:

我觉得在座的大多数的人身上都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么选择一个好项目,我们选择哪一个行业的项目?这个项目将来具有可生长的空间,也就是说是个蓝海的区域。

◆邓锋:

还是我刚才讲的那几个,团队不说了,VC看的就是市场、团队、创新。你的项目不能跟你的实力差太远,要选择你熟悉的地方。

市场的未来足够大、有高速成长率是首要的,因为VC一般投资的都是高速成长的市场。但是并不是光有市场就行了,还得看这种市场的成长率,另外还要看有多少人在玩儿,是零散还是整合,太零散了也不行,但是太集中了也不见得好,所以首选现在比较零散、可以靠一个创新性技术或者创新性的商业模式可以整合的,就像我们投资的汉廷酒店。酒店业这个市场非常巨大,中国有1.6万多家酒店,大部分是个体,有整合的机会,因为整合对消费者有好处,这是对消费者的拉动。这种有内在驱动在里面的行业,你选择的话机会就比较大。

另外要创新,在别人的基础上有很大的改进也是一种创新,也是很不错的。不必非要一个什么世界先进性的技术,一个非常新的技术成功的可能性反而会很小,至少发展速度很缓慢。

在中国还是有很多行业是不错的,就像我刚才提到的电子商务,除此之外,有些社区网站也不错,还有一些广告的技术、一些清洁科技、生命科学,等等。如今的趋势是城市化、人口老龄化,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你要看这些,当你把大的趋势看明白了,再反过来看哪些行业会因此受益,从这个角度来选择好项目。

6.像老板一样思考

◆观众:

您刚才提到市场敏感度的问题,我想问平常我们应该注重一些什么样的学习、锻炼,来增强我们自身的素质,增强自己的市场敏感度?

◆邓锋:

最好的锻炼就是参与,不见得非要是重要角色,比如打工或者帮人做参谋。我在英特尔的时候,我身上并没有钱,我实际上是在帮助朋友做,然后大家一起来做脑力激荡。

你一定要有一个事儿,但是这个事儿不一定你在里面说是一生的事业,你可以帮忙,用这种东西培养自己。一定要有某种程度的参与,使得你设身处地地站在创业人的角度想问题。像我做Netscreen技术公司,我就希望我的员工用我的方式思维,你站在我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是公司员工你站在你老板的角度想一想,你要参与进来的话,慢慢地你的市场敏感度就会好一些。

7.好东西不见得是机会

◆观众:

曾经在上个世纪就有一些管理学家,还有一些科技上的巨人提出来,21世纪将是生物科技的天下,信息科技就过时了。您对这个说法是怎么看的?

◆邓锋:

很多东西好,但不见得是机会,就算是机会,也不见得是你的。你不是学生物的话,你搞制药就挺难的,拿我来说,我可以投消费类相关的东西,但是不投某些新药,因为我不了解。所以回到这个问题,赚钱的地方有的是,换句话说不仅生命科学能赚钱,其他地方也能赚钱。

另外在中国,生命科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它需要的资金非常庞大,新药至少在现在不是VC可以赚钱的地方,所以生命科学这个行业规模很小。但是生物科学的某一个细小领域未必VC不可以投,就像互联网中的无线互联网。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创业是一个生活方式,享受创业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同类推荐
  • 巴菲特的投资智慧

    巴菲特的投资智慧

    本书摘录了巴菲特本人致股东函以及其他一些演讲中的观点,让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同时,书中设有“活学活用”内容,通过生动的例子,全面准确地分析了巴菲特的观点,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巴菲特投资精髓。相信读者在阅读完《巴菲特的投资智慧》之后,会对股神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自己以后的投资生涯增添更多的智慧与策略,以便更好地在股市中遨游。
  • 做高效能管理者:管理者应该向狼学习的9条管理哲学

    做高效能管理者:管理者应该向狼学习的9条管理哲学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如同狼的生存环境一样,竞争不断,险象环生,别说发展,就连最起码的生存都不再脊易 那么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 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

    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中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团队中才能更好地成就自我。总览古今中外,数之不尽的成功故事都在向世界证明: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俗话说:“单人不成阵,独木难成林”、“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还需绿叶扶”……一个英雄如果没有团队的支持,即使他本领再大,也无法创造历史。同样,一个企业家或管理者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不懂得团结协作,不善于激发团队的凝聚力,那么在现代残酷的市场环境中,就会失去竞争力。
  • 任正非管理日志

    任正非管理日志

    作为中国最有思想,最有号召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CEO之一,华为总裁任正非已经成为中国本土企业家竞相学习的标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已经为华为20年来的经营管理实践所证明。本书第一次以“管理日志”的形式,全面梳理、总结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以国际视野对任正非的经营实践进行分析、评述,回顾了任正非在华为发展的每个关键时期所发表的观点及背景,探索了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并针对其他企业给出了具有实战意义的“行动指南”。
  • 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

    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

    国际金融炒家就是金融界的恐怖分子,他们制造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恐怖事件,他们制造的金融恐怖事件所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超过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给全世界人制造了空前的心理恐慌。本书从金融恐怖分子制造的金融危机源头讲起,从次级债的形成、扩散,到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泡沫破裂,金融机构资金链断裂、欧美的救市政策等整个过程做了介绍,是一本完整解读国际金融炒家的通俗读物。同时,郎咸平教授又分析了世界经济衰退可能会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中国的应对之道,以促成中国经济的良好循环。
热门推荐
  • 归鸾殿

    归鸾殿

    繁华闹市中屹立着一座古式二层小楼,里面做着出租汉服的买卖,除此之外归鸾殿的老板还做着另一个神秘的生意,用无价的衣服换取你今生余下的全部寿命,前提是——你自己心甘情愿用你的寿命做交换……
  • 雨冷为雪

    雨冷为雪

    冥冥之中相遇,是老天的努力也是各自努力。为你而写,愿不会终结
  • 张家生死簿

    张家生死簿

    【耽美/修仙历险/剧情大于感情】 兰阳张氏第一代家主张千诚书写了生死簿,得而掌控轮回生死。而天母却因不满绝对权威被平分,降下了足以毁灭一切的石板意图重塑人间。张千诚在石板即将摧毁一切的时候,毅然决然举起了自己的双手,万钧之重,三魂尽散,而肉体却独独撑住了这块石板。自此,他沉默了三千年。三千年光阴,三千年人世繁华,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皆与他无关。他在苦撑,也有人在苦等。故事从三千年后张千诚的转世——张忱翊诞生,开始讲起。
  • 原来你是这样的唐医生

    原来你是这样的唐医生

    自从唐曜帮许念操刀做了次手术后就缠上了她。许念励志努力赚钱走白富美路线,唐曜便一直鼎力支持。许念以为唐曜把她当兄弟,却不想唐曜鬼迷心窍。许念全身一个激灵,倏地抬眼,不可置信。唐曜笑笑,清冷的眸子里染了抹笑,“许念,你想不想跟我结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求狱

    求狱

    凡人之罪,律法可判;修士之孽,何人可审?我的前路,是众生祈求的地狱。
  • 最强训犬员

    最强训犬员

    想过么?当有一天灾难来临,能发现你的,不一定是生命探测仪,而是救援犬;试过么?当你身处险境,能找到你的,不一定是卫星,而是救援犬;它们不被人熟知,但却一直无言战斗。它们是萌物,但它们也是战士!没错,这是一个关于无言战士的故事……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财富巨擘的企业家(1)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财富巨擘的企业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帝君的追妻日常

    帝君的追妻日常

    八年的婚姻,换来了家破人亡,曾经高傲不可一世的女王成了笼中雀。待一切尘埃落定,她心死如灰,而他却竭力挽救。今生,她只为自己而活!天才芸生的世界,神魔鬼兽的世界,她仍能闯出一片属于她的天地。前行的路依旧曲折,依旧困难连连,而她却不再孤身一人,身边的家人、好友相伴而上。冰封的心却因他而再次融化,拼命地想要逃离,却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究竟是再续前缘,还是永不相见。夜与曦,两个极致,但他们总有交汇的时刻,黎明便是他们的产物,爱情的见证,你我交融。书友群(QQ):176179316
  • 优秀员工不抱怨

    优秀员工不抱怨

    你还在抱怨工资太低?抱怨工作条件太差?抱怨工作太累?抱怨压力太大?抱怨工作枯燥乏味?……别再抱怨了。在你的抱怨声中,那些默默苦干的人已经远远赶超了你。突破职业瓶颈,获得职场重生,与其抱怨工作,不如改变自我。让自己永不“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