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1400000028

第28章 法律文本及条文释义(25)

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保障患者享有同等待遇,安排患者参加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患者的就业能力,为患者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对患者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予以鼓励。

【本条主旨】

本条是关于对用人单位在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具体义务的规定。

【本条释义】

精神障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极易复发,对于已经处于康复阶段,且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的精神障碍患者,需要社会各方营造积极的环境来保障持续康复。实践中,许多人对精神障碍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区,认为精神障碍患者难以完全康复,对他们重返工作岗位持怀疑、排斥态度,对在工作单位的精神障碍患者避之不及甚至歧视,以致造成康复期患者无法正常接触工作,与其他人的关系紧张,加快了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的退化。因此,要进一步普及精神卫生知识,让人们认识到精神障碍是可以完全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越不接触社会,其社会功能的退化就越严重。应该动员全社会关心精神障碍患者,为他们的社会康复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应该积极鼓励患者根据康复程度参加工作,让其走出家门,在工作过程中通过与别人交流、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等形式,提高康复效果。对于处在工作岗位的精神障碍患者来说,工作单位是其重要的持续康复环境,用人单位应当给予特殊照顾。用人单位要充分认识到精神障碍患者病后精神状态的脆弱性,安排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尽量不要使之因工作压力大、不堪重负等而产生焦躁、精神压力等负面情绪。用人单位要保障患者享有同等待遇,不能让患者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和歧视。用人单位要安排患者参加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患者的就业能力。另外,用人单位也要经常与患者交流,掌握其精神状态,并帮助患者正确对待工作、生活,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信心。

事实上,用人单位对于精神障碍患者职工的这些义务,一方面,是我国有关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延伸;另一方面,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从劳动法律关系来看,依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同时规定,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对残疾职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和技术水平。从我国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关系工作不断探索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劳动关系发生新变化的实际出发,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大力开展劳动立法和执法,全面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管理,切实保障和维护广大劳动者权益,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优化。用人单位给予精神障碍患者职工一定的照顾,为其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正是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

第五十九条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协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在看护患者过程中需要技术指导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康复机构应当提供。

【本条主旨】

本条是关于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对患者康复所承担的具体义务的规定。

【本条释义】

依照本条规定,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应当重点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康复训练。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一般包括在生活上能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比如饮食、起居、沟通、学习等;在人际交往中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够独立处理一些事务;在心态上能独自承受各种压力;能够独立思考,有独立见解。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地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能力。一般认为,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因此,也可以说就是指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同时,社会适应能力是反映一个人综合素质、综合能力高低的间接表现,是个体融入社会、接纳社会能力的表现。

精神障碍属于长期病患,复发率高,患者康复出院后仍需长期的治疗和护理,而多数康复患者自知力差,缺乏自我护理能力,出院后仍需监护人长期照顾。故此,监护人承担的责任比较重要也比较繁重。实践中,有的监护人对患者采取禁闭、捆绑和锁铐等不人道的处理方法,使患者旧患未愈又添新伤;或者出于家庭负担过重或者个人压力过大,对患者采取抱怨、责难甚至放弃的态度。这些来自家庭环境中的冷漠、紧张、对抗等不良因素,容易使患者的病情产生波动,更有可能导致复发,延缓其社会和心理功能的恢复。凡此种种,多是由于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责任心或者没有掌握正确的护理常识造成的。所以,监护人应当明确自己所承担的法律义务,增强责任心;应当清楚疾病的本质、服药的重要性、应激时对患者的影响和如何减少应激等;应当掌握一些常见症状、应对技巧和用药的基本知识,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定期复诊。如果监护人明确自己的法律义务,有足够的责任心,能够掌握正确的精神疾病护理知识,就能更好地照料康复者,促进患者康复。不仅如此,监护人应多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建立和谐家庭气氛,关心体贴患者,帮助合理安排生活、工作、学习,鼓励其与疾病作斗争。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复发、巩固疗效,还能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使其早日适应社会。

保障措施

第六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制定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

精神卫生监测和专题调查结果应当作为制定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的依据。

【本条主旨】

本条是关于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制定和实施的规定。

【本条释义】

2002年以来,有关部门制定了包括《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在内的精神卫生领域一系列重要文件。各地区、各部门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精神障碍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精神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初步建立。总结经验可以得出,制定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对于指导全国精神卫生工作科学发展、促进精神卫生工作多部门协作、建设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引导社会资源有序参与到精神卫生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将这一好的做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推动精神卫生工作更好地发展。

一、精神卫生工作规划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来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纲要,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和指导全国或某一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工作。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已经有十二个五年规划,这些规划纲要主要是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国家在五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公共卫生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加强疾病防治和预防保健一节中规定,要严格控制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传播,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和地方病,加强新发传染病防治和免疫工作,综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和职业病;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重视精神卫生及疾病防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节中规定,要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积极预防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可以看出,精神卫生工作是国家公共卫生建设和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内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般会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对精神卫生工作作出判断和要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应当以此为基本依据。

二、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的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

精神卫生工作规划作为精神卫生工作的蓝图,首先应当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原则、精神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要达到的总体目标予以明确,达到开宗明义的效果。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来说,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原则应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科学规范、依法管理的原则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坚持应治尽治、应管尽管、救治救助、促进康复的原则,强化严重精神障碍防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干预、逐步推进的原则,规范心理卫生服务。关于总体目标,一般来说应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加强精神卫生法制建设;建立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完善政府领导、属地管理、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创新精神卫生工作管理,整合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拓宽精神卫生服务渠道,全面加强精神卫生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治疗率和管理率,降低肇事肇祸,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心理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

三、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的具体目标和工作指标

目标是要达到的一种状态,指标是有否达到这一状态的判断标志。以《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为例,其提出的一个目标是“完善精神卫生服务和保障措施,做好重点精神疾病的医疗和康复”。相应地,其工作指标有四个:一是提高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到2005年,达到50%;到2010年,达到60%。二是提高综合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抑郁症识别率,提高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到2005年,地市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的抑郁症识别率达到40%,县级综合性医院达到30%;到2010年,分别达到60%、50%。到2005年,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60%;到2010年,提高120%。三是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至少建立1个老年性痴呆防治试点,开展老年性痴呆防治工作。到2005年,试点地区老年性痴呆早期发现率达到50%,其中50%得到干预;到2010年,扩大试点,早期发现率达到60%,其中60%得到干预。四是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到2005年,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覆盖人口达到4亿;到2010年,覆盖人口达到8亿。可以看出,目标决定指标,指标体现目标。制定精神卫生规划,应当科学设定目标,同时,明确具体指标,增强目标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四、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的策略和措施

实现目标,达到指标,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策略和措施是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的重要内容。例如,《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2年-2015年)(征求意见稿)》就提出了关于整合资源,拓展服务,提高精神障碍诊疗可及性的措施,即:拓宽精神卫生服务渠道,综合医院和其他专科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开展医务人员常见精神障碍诊疗知识和技能培训,与精神专科医院建立联络会诊与转诊机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应当设立精神科(临床心理科)门诊,有条件的机构可设置病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开展精神卫生的相关服务。同时,明确提出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在提高重性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有效处理的基础上,要不断提高抑郁症、焦虑障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率和治疗率,逐步提高儿童、妇女、老年人的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和处置水平。

同类推荐
  • 工伤保险与劳动争议

    工伤保险与劳动争议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接触粉尘、放射线、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后,由国家或社会给负伤、致残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 最新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最新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本书主要讲述了企业与知识产权、企业专利权保护、企业商标权保护、企业著作权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企业与反不正当竞争等内容。以一般企业常见的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著作权等主要知识产权为分析出发点,依据我国最新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分析企业在这些知识产权的开发、管理、保护以及应对侵权等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 内陆开放区生态化建设法律问题研究

    内陆开放区生态化建设法律问题研究

    内陆开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示范园区基础上为进一步扩大内陆城市对外开放度的重要举措。内陆开放区不同于以往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理念、基本制度在理论界还没有系统研究,相关的法制保障研究也很缺失,尤其是内陆开放政策应该在国家发展战略中进行探索和完善。本书稿对内陆开放区的法制保障进行全面的探讨,弥补该方面的理论空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官衔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官衔条例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无主财产法律问题研究

    无主财产法律问题研究

    无主财产的存在是一个制度现实,但理论与实务界因无主财产量少价菲而更多地关注有主财产,偏废了对无主财产的研究。有鉴于此,本书通过对无主财产之认定,包括认定条件与认定程序之设计、无主财产之归属,即围绕中国现行法的制度现状,通过比较法考察得出无主财产归属之应有规则,以及无主财产致害之责任归属等结论。这一研究不仅对中国现行法的理解与适用具有意义,同时对后续立法理论的研究亦具有积极意义。
热门推荐
  • 秦农业历史研究

    秦农业历史研究

    本书釐分四部分,十章二十八节。第一至四章:划分秦两千年农业发展的历史序列,兼述秦社会发展进程、疆域拓展变迁等,与中国历史大势相照应。第五至七章:探讨秦农业科技之发展及成就。第八、九两章:分论秦农业生产结构变迁与农业管理制度之完善。第十章:评价秦农业的历史地位。
  • 天才妖妃归来

    天才妖妃归来

    重回帝都,被逼嫁给残暴的夜王?洛倾夭手指一竖,轻蔑道,“狗屁!”她要的是怼天又怼地,虐白莲踩渣渣!不料,夜王处处宠爱,有求必应,还附赠小包子。“爹爹,娘亲想要国库里的宝贝!”“把国库钥匙送去。”“爹爹,娘亲想打邻国国王!”“我亲自去帮她打!”“御!千!绝!”洛倾夭揪起黏着她叫娘的小包子,瞪着男人讨说法,“你的儿子,和我有什么关系?”
  • 天吻星的泪

    天吻星的泪

    谁言青春无悔,只叹悔不当初。我将如何找到那丢失的长长马尾,和那眉宇间不时触动的发丝。若可以,我宁愿放弃所有,只求能再次轻抚你那如美玉一般纯白无暇的脸庞。可如今我还是我,你还是你吗?十年相思逝流年,人间世俗谁人怜。年少轻狂今犹在,当年雄心亦未改。妄想山盟与君共,与子偕老死同穴。可喜伊人仍依旧,可悲相伴此难求。十年之后初恋再遇,当年的谜团一一揭开,他们能否再续前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主角培训班

    主角培训班

    夏哲拿起教鞭,轻轻敲了敲黑板,轻咳两声,严肃道:“都认真听好了,做好笔记!第一点,不要怕自己是废柴,逆袭只在转眼之间!第二点,注意身边的胖子,有可能是你一生的挚友,帮你挡子弹那种!第三点,路边地摊总能淘到好东西!第四点,如果有人来退婚,不要慌,挺直腰板跟我说,三十年河东……”
  • 如若善良请知难而上

    如若善良请知难而上

    很喜欢的一句话——下雨天,我不羡慕那些幸而有伞的人,没伞的孩子才能学会奔跑。写于你们念给自己祭奠那些年的无所事事懵懵懂懂
  • 赠崔员外

    赠崔员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关于我转生在日本的这档事

    关于我转生在日本的这档事

    遇见JK的故事,偏日常..........
  • 绿萝恒秀林禅师语录

    绿萝恒秀林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乐园边境

    乐园边境

    尽管只是一出恶作剧罢了,但塞?约翰逊说:作家们最害怕的莫过于被别人忽视。与忽视相比,非难、仇恨和反对都成了幸福的代名词。边境出品,必是珍品;珍爱生命,远离乐园。
  • 魔宠的黑科技巢穴

    魔宠的黑科技巢穴

    多姿多彩的位面世界,深海生物,丛林异兽,远古的元素妖宠、飞禽…千门万类的魔兽与精灵。主角穿越后开挂,收服一只只梦寐以求的珍贵魔宠,饲养进化,掀起一波波*风暴的故事。“叮!孵化提示:检测到摩拉海蛇蛋将在4小时31分钟后孵化,此时进行胚胎干预,融入水属性兽核…将有39%的几率,进化成摩拉海龙。有57%几率进化出风暴海潮技能…有2%几率进化成未知的新物种!”养宠欢乐多,神兽排排坐。——本书魔宠怪兽流,不过不只有宠师和魔兽,还有各式各样花活,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