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9500000034

第34章 互联网反思录(5)

当我们历数人类过往的创新成就时,总是津津乐道那些科学家、发明家或企业巨子等,似乎一部人类的创新史简直就等同于一部天才英雄史。有一阵子关于创新最热门的讨论就是,制度如何设计才能保障这些天才们从芸芸众生中冒出头来。

但埃德蒙·菲尔普斯更重视芸芸众生的创新力量,他认为许多创新与其说是亨利·福特这样的巨子引领的,倒不如说是千百万普通人共同参与的结果,而这导源于现代价值观的兴起。因此,他将《大繁荣》的副标题命名为——“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从更大的背景出发,菲尔普斯此说其实又在论述,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在创新领域出现的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变革(见本书罗伯特·希勒篇)。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埃德蒙·菲尔普斯如此关心中国,关心中国的创新。

《大繁荣》英文版问世才只有一个月,中文版就接踵而至。中国兴许正是一个大众创新的范本,到今天我们也没有人斩获与科学或经济学相关的诺贝尔奖,但中国仍然在过去30多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正是由千百万普通人推动的。

2014年9月,埃德蒙·菲尔普斯在纽约举办的“正青春(Being Young)”论坛中表示,中国在创新方面的潜力远超美国,而且这个差距在未来几年会越拉越大。这不是他第一次谈到中国,近年来,在各类场合,埃德蒙·菲尔普斯对中国的就业、收入、公务员热、本土创新等发表过不少热议,有肯定,有担忧,也有不客气的批评。

埃德蒙·菲尔普斯于200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80岁出头还在租房,因为在他看来买房是件限制创新的事。

大众创新推动英美腾飞

在《大繁荣》一书中,菲尔普斯探讨了19世纪初期英国和美国的生产力究竟是如何腾飞的,为什么当时的人如此开心、如此专注地工作,并且非常满足,这一切源于什么呢?

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发展理论》的作者约瑟夫·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曾经探讨过创新和创造性破坏。在菲尔普斯看来,熊彼特完全接受了德国历史学家的观点,认为只有科学家和航海家才能创造新的事物,似乎商业部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商业发现应用到商业发展中,熊彼特完全不相信商业领域也可以创新。

菲尔普斯本人的观点正好相反。在菲尔普斯看来,19世纪初其实已经没有太多新的科学发现,取而代之的是商业领域的新发现。当时,一些现代价值观激发了商业领域的创新,例如参与创造、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愿望。这些价值观是从17、18世纪逐渐发展起来的,最后这种创新的文化影响越来越大,商人代替了科学家成为创新的主体。

这些商人散布在农场、城镇的办公室或工厂里,他们研发新的产品,并去市场检验产品是否真的有人购买。这是一种经济的发现,而非科学的发现,当时的大部分创新来自商业领域,最终是由千千万万的人共同推动的。这也就是菲尔普斯所称的大众创新或草根创新,它最终创造了就业,带来变化和挑战,也才铸就了19、20世纪英美的腾飞。

但这种创新的势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所消退,菲尔普斯认为,消退的根源在于,一些传统价值观卷土重来,压住了现代价值观的风头。

互联网的崛起会更好地推动大众创新吗?菲尔普斯觉得这个问题没那么简单。一方面,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互动的方式,互联网也让人们更容易复制别人的创新成果。但另一方面,在现在的高科技公司里,创新主要来自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人群,资质平平的人无法参与到创新中来。这和19世纪的情况大不相同,19世纪的创新大部分来自不识字的人,因此,数字鸿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缺乏创新吗?

菲尔普斯坦陈,在他最早来到中国时,没有发现中国有多少创新,他曾认为中国的技术100%都是从国外转移的。不过很快,他的这种印象就发生了改变,当他走进工厂、走进公司去和商界人士交流时,很快就意识到,中国还是有创新的。

菲尔普斯和他的同事做过一个计算,在中国过去年均7%或9%的生产力增长中,大约有7%或8%得益于国外技术的转移以及从沿海地区向内地的技术流动,但仍然有约2%来自创新。这个数字看起来有些小,不过对比美国的1%来说仍然显得可观。倘若不进行这个研究计算的话,大家会对中国的创新产生错误的印象。在菲尔普斯看来,中国的创新有可能比美国发展得还要快。

不过,菲尔普斯也警醒道,中国还要进一步发展创新,有不少人已经习惯了技术转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生产力迅速增长,后来欧洲开始转移美国的技术,并在之后几乎转移了所有欧洲需要的技术。等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的生产力就几乎停止了增长。

如果中国不足够谨慎,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中国。如果不发展创新,当有一天中国发现根本没有技术可以转移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就可能止步不前。所以,千万不能有这样的错觉,认为中国可以一直依赖技术转移来获得经济增长,这是不可取的。

不是谁都能创新

菲尔普斯认为,在中国,创新尤其需要破除层层障碍,获得更多支持。

首先,教育对创新有很大的影响,菲尔普斯做过的研究显示,成功的创业家受教育程度更高。不过问题在于,即便有极高的教育背景,也并不一定有创业的火花。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反省一下,看看在我们的价值观里,有没有阻挠创新的成分存在。比如说,我们敢不敢放弃公务员的铁饭碗,去私营公司冒险,去自己创业。

但即便有创新的愿望,也不意味着我们就能实现创新。创新既需要有创造新产品的好想法,还需要洞察或预见用户的喜好,这都需要经验的积累。所以并不能期望一名刚毕业的清华大学学生可以一蹴而就,即便偶有例外。

菲尔普斯同时认为,金融业应该给创业者更多的支持。他认为,金融业在中国有非常大的可作为空间,可以向私营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当然,这不意味把钱直接送上。金融业需要贴近申请贷款的企业,研究它们的状况,选出有成功潜能的企业,金融业特别需要商业头脑和经验。

互联网时代草根的微创新

创新曾几乎为精英阶层所独揽,过往的创新史就是对精英人才的记录和书写。但在当代,互联网为草根的微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首先,互联网提供了创新诞生所必需的知识和智慧。在前互联网时代,这些可贵的财富呈现出“中心化”集中特征,比如集中在大学或者大公司里,普通人即便能得到,也将付出很大的成本。今天,互联网呈现出开放状态,一个人坐在家里或者办公室,就可以访问全球的资源,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既有的知识财富都可以从网络中获取,同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IM(即时通信)或者社交网站,与拥有这些知识或者智慧的人进行便利的交流和合作。互联网降低了创新所需的信息、知识、技能和智慧门槛。

其次,创新还需要资金的支持。所谓创新始于科技,成于金融,正是这个道理。在今天,不少创新所需的资源和资金支持往往是个人难以负担的,而现代金融体系,尤其互联网金融就为草根的微创新提供了足够的支持。比如说,当草根个人或群体有好的创新产品要推向市场时,就可以一方面通过众筹平台面向网民募集资金,另一方面为产品寻找第一批用户,测试产品是否真正有市场前景。因此,互联网降低了创新的资金门槛和试错成本。而类似3D打印这样的新兴技术还可以降低产品原型的制作成本。

再次,创新再好,也需要打开市场,获得相当的利润,以保证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在过往,草根的个人或团体往往难以做到这一点,因为仅仅搭建通向市场的销售渠道成本就很高,没有一定财力的公司往往做不到。何况当产品销售量还没有完全上来时,采用传统渠道往往性价比很低。但今天的网络平台,让我们即使只有一件产品,也可以寻找到遍及全国乃至全球的客户,并以更合理的成本送达目标客户手里。互联网降低了创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成本。

便利地获得信息、知识和智慧;便利地获得资金的支持,降低试错成本;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路径更短,成本更低……这些要素连同菲尔普斯所强调的价值观,构成了互联网时代草根微创新的沃土。昨天,我们在谈到创新时,津津乐道的都是谷歌、Facebook这样的大个头,但它们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更要关注中小微企业和个人。仅仅在中国,中小微企业的数量就近7000万,一旦它们的创新潜力被充分激发出来,即便只是实现微创新,对整个社会进步的贡献都不可估量。

同类推荐
  • 合伙人

    合伙人

    合作有大有小,但合作永远是让你的企业在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最佳选择,合作更是企业发展的捷径。只有在市场经济下坚持合作,才能让你的企业出奇制胜。合作伙伴之问团结协作,让彼此的凝聚产生更大的力量,这才是商业合作的根本之道!没有人能够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我们必须告别单枪匹马的时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合伙人,学会合作,并最终赢得人生的胜利!本书告诉你如何寻找到合伙人,获得成功!
  • 领导一定要知道的沟通艺术

    领导一定要知道的沟通艺术

    沟通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有效沟通是领导者最不可缺少的管理利器,它既是领导者实施领导的基本条件,又是领导者驾驭领导舞台、统一群体成员意志不可缺少的工作方法。任何一位成功的领导者,都必须掌握与人沟通的艺术。本书从多个角度,有针对性地介绍了领导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上级、下级、同级、客户等进行高效沟通的沟通规则与沟通经验,适合各行业各层级领导阅读。
  •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什么是真正的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的能力。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和个人是否能尽快地实现自身价值。现代社会中,公司、企业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而他们的成功与较强的执行力是分不开的。工作中,团队执行比个人执行更加重要,更加有效。任何团队中都由各类人才构成,如果这些人中的每个人执行力很高,但是不善于和其他同事配合,那么团队的执行力将十分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中没有合作精神。在成功的团队中,领导将团队执行能力的高低看得比团队成员是否拥有专业知识更重要,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很多工作不再是仅仅靠一两个能力超群的员工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有团队的配合。
  • 温州人凭什么发财

    温州人凭什么发财

    温州人在“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的情况下白手创业,起点低,风险小,回报率稳定,被誉为“东方犹太人”。他们关注市场,不在乎形式。当人们都在一味地追求“最好”时,温州人重视的却是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温州商人所取得的成绩为世人所注目,吸引着许多人学习他们的经商模式,探寻他们的创业致富精神。《温州人:凭什么发财》从温州人生存理念、思维方式、经商手段、金钱观念、创业精神等方面讲述了他们创业致富的风雨历程。事例生动,故事感人,文笔清新,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是立志从商者必读宝典。
  • 管理者必备兵学谋略与运筹技巧

    管理者必备兵学谋略与运筹技巧

    本书选取中国古代兵学中15部典籍,择其要点,取其精华,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取其文化的内涵与管理理念,展现其中精微、玄妙的运筹之道,目的是从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兵法中挖掘现代企业管理者必备的商战管理技巧,力求让管理者从中获得教益和启示。
热门推荐
  • 绿山墙的安妮

    绿山墙的安妮

    故事讲述了在加拿大的埃文利一个叫绿山墙的农舍里,生活着一对叫做马修和玛丽拉的兄妹,由于年事已高,他们打算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作为农舍的帮手。谁知道阴差阳错,从孤儿院送来的竟是一个红发、长满雀斑、整天喋喋不休的十一岁小女孩——安妮。她从小失去父母,生活充满磨难,但仍然乐观活泼,热情浪漫,想象力非常丰富。虽然经常惹祸出错,但她那聪明伶俐、率真善良的性格让她逐渐收获了真挚的友情和老师大人们的疼爱;而她意志坚强、勤奋不懈的努力也帮助她顺利考取了女王学院,并且取得了一级教师证书和大学奖学金。但她终不忍抛下曾朝夕相伴的绿山墙和形单影只的玛丽拉,毅然决然放弃大学机会而选择了留在绿山墙,知恩图报,不忘初心。
  •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是由高为编写,《书缘与人缘》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鹤坪印象》《谁的悲哀》《不可小觑的旧版书》《伪书盛行谁之过》《传记只读前半部》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Mrs. Lirriper's Lodgings 利里普夫人的住处(英文版)

    Mrs. Lirriper's Lodgings 利里普夫人的住处(英文版)

    Mrs. Lirriper's Lodgings is a story by Charles Dickens, an English novelist whose characters are among the most memorable in English literature. Mrs Lirriper's Lodgings was followed by Mrs. Lirriper's Legacy which was first published in his All the Year Round magazine's Extra Christmas Number (1864) . Mrs. Lirriper is a warm-hearted landlady who keeps a respectable boarding house. In Mrs Lirriper's Lodgings, Mrs. Lirriper starts to take in lodgers to make ends meet and also to pay off her drink loving husband's debts after he perishes in an accident. Mrs Lirriper's Lodgings describes some of her experiences as a lodge keeper. When one of her lodgers dies in childbirth, she and her good friend is so kind that they decide to raise the baby as their own. Everything goes well…until they hear news of the child's father. The tale Includes two chapters:Chapter 1-Mrs. lirriper relates how she went on, and went over; Chapter pgsk.comr relates how jimmy topped up.
  • 那些年,你没送出去的情书

    那些年,你没送出去的情书

    最好不过余生都是你,最坏不过回忆只有你~愿你迷路一生,最终还是回到我身边~其实我真的还不错,你要不要试着喜欢我一下……摘自·亿万星辰不及你那些年,你有没有不敢送出去的情书呢。短片小说集,古言现言皆有,求票求关注收藏鸭(这是重点)ヾ(≧O≦)〃嗷~
  • 时间小岛

    时间小岛

    那是一段多么近的相随。无言无语。如同人和人的影子。他在等待着什么呢。送我走?那么忠诚地要送我走。因为我要走。我应该和他握一握手。就在这个念头冒出来的过程中,我被后面的人流涌进了那道意味着断开的铁门。我失去机会了。一阵猛火般的难受,骤然烧过我的头顶。我从人流里站出来,已离路楠咫尺天涯。我这才意识到我的手。我的双手一手提着皮箱,一手提着一只大包。也就是说,我根本没有一只手,去握另一只手。这不怪人挤。也不怪时间无情。这一切一切无序又匆忙的根源,原来都在我。这便是我了。一个永远的想要又拒绝的人。
  • 重生异能:郁少的神医甜妻

    重生异能:郁少的神医甜妻

    一个平凡的学生,竟然重生,得了空间,撩了军少。某军少果断出击:“我看中你了,你就是小军嫂”。某少兄弟“小嫂子快来,我们要减训”…………某安“好处呢……”某少兄弟“把老大给你……”第一次写文,多多关照
  • 是英雄那就莫问出处

    是英雄那就莫问出处

    用梦想编制希望,用希望点燃心灵深处的那份执着,用执着去成就自己辉煌的人生。主角王书行他出生在农村,他不甘现状与命运抗争,经历残酷的学业人生筛选,用汗水换取职场的认可,拿创新去拼搏时代命运,为真情付出一生,最终在这灯火灿烂的都市浇灌出属于自己的小树。
  • 大清钱王4:资本大博弈

    大清钱王4:资本大博弈

    鸦片战争爆发后,外来思想不断涌入,国家弱而商业盛,胡雪岩、乔致庸、盛宣怀等一批晚清巨商强势登陆历史舞台,然而在众多的商人之中,却没有一人可与他相比,他被李鸿章誉为是清廷的国库,被老百姓称为钱王,被《时代周刊》列为19世纪末全球第四大富豪,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一品红顶商人——王炽。他用一根扁担挑着货物贩卖做起,而后在乱世中组织马帮,在中国古老的茶马古道上,用他的机智和勇敢,于川滇之间闯出了一片天地。在对待政商关系上他坚持“官之所求,商无所退”的法则,在生意场中他又秉承“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理念,虽逢乱世,却如鱼得水,涉足各行各业,吃遍政商两界。终成一代“钱王”。
  • 云峨喜禅师语录

    云峨喜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科学妄想记

    科学妄想记

    六千多万年前,天龙帝国一夜之间消失不见。几亿年前,抚远帝国的国主离奇失踪,致使抚远帝国土崩瓦解。现今地球人类文明,不过五千年历史。据传言,地球人类文明前,曾有更强大的远古文明。王清明是一个毕业学生,在一次被骗后,迎来了人生的转折,走上了科学与异能的道路。在王清明成长的历程中,接触到了宇宙的另一面。一场谋划了数百亿年的阴谋,将慢慢的水落石出。这是一个科技与异能交叉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纷争而又战火的时代。且看本书主角王清明如何在乱世中崛起,而后将宇宙的秘密探寻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