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9500000024

第24章 商业时代(10)

马克·扎克伯格的创业精神,也可被视为斯多葛精神的再现。今天的Facebook拥有超过10亿的用户,已经算是世界“第三大国”,作为“国王”,扎克伯格早已经富可敌国,但他和马可·奥勒留一样注重自我的独立,注重自我的自由和自律。虽然他们都影响了整个世界,拥有极大的权力,为千万人追捧,但他们同时又注定孤独。驱动他们的不是欲望,而是来自内心的使命感和对德性的追求。他们都拥有让这个世界更美好的雄心,同时又严于律己。即使拥有创造一切享乐的财富条件,他们却懂得宽容和谦让,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纯粹。

事实上,扎克伯格没有让自己沉溺于财富的迷狂中,他加入了由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发起的“捐赠誓言”活动,承诺用自己生前或者去世后的一半财富做慈善。在Facebook的某个联合创始人为逃避高额税负而放弃美国国籍时,扎克伯格则缴纳了以10亿美元为单位计的天价个人所得税。

扎克伯格甚至没有打算让自己的生活安逸下来,他不停地为自己创造挑战。

仅以个人挑战为例,2009年,他坚持每天戴领带。2010年,他着力学习中文,挑战这种对英语母语者来说最难的语言。2011年,他挑战嗜肉的习惯,只吃他自己宰杀的动物。2012年,他坚持每天写代码。2013年,他则坚持每天认识一个不同的人。

早些时候,扎克伯格常随身带一个名为“The Book of Change(直译过来就是《易经》)”的笔记本,上面题写着甘地的一句话“改变世界,从我做起”——这和马可·奥勒留的箴言录倒有异曲同工之妙。扎克伯格确实以他强大的信念改变了世界,Facebook早已经把遍布全球的10亿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不同国籍的用户连接在了一起。

Facebook:瞄准人的深层次需求

社交网站之所以崛起,在于互联网释放了人类的两个基本需求:一是作为有自由意志的符号动物,人要表现自我,实现自我;二是作为社会的动物,人要和别人建立连接。

当还在读中学时,扎克伯格放学后就喜欢找朋友玩。他的妈妈告诫他,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和朋友玩耍上,他的老师也经常这样教导他,不过扎克伯格依然觉得,建立关系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有时甚至比学习和研究还要重要。在他看来,人身处社会中,拥有比任何生物都要复杂得多的社会关系,这也是人之为人很重要的一点。

早在在哈佛大学读书时,扎克伯格就希望有个社区,以此能了解学院里的其他学生都在做什么,于是他就创建了Facebook,供自己使用,也供朋友使用。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久之后,外校的同学希望扎克伯格能把Facebook的服务范围拓展到其他学校。扎克伯格很快意识到,其实Facebook不仅可以给在校学生用,还可以将使用范围拓展到更大乃至全世界。因为每个人都有朋友,每个人都有家庭,都想和自己关心的人保持联系,于是扎克伯格开始专注把Facebook这种沟通方式向校外更广阔的领域推广。

这就是扎克伯格从开始就怀有的强烈信念:人都有家庭和亲朋好友,都期望能维持彼此间的良好联系,这是人的基本需求,因此,就一定要有一种服务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并且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应用。只是出乎他的意料,他创建的Facebook竟然成为履行这个使命的各个企业中的翘楚。

Facebook从服务一个学院的几千名学生起家,直到今天被称为“第三大国”,帮助人们和自己关心的人分享和沟通的宗旨却始终没有变过。和Facebook同期发展起来的社交网站也有不少,但并不是所有网站都始终坚持了这个方向。

真人社交&开放平台

听起来,让人们保持分享和联系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似乎就是为人们开一个网络空间,让人们在空间里写日志、发照片,两三年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交平台。但扎克伯格认为,事情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真正要去满足人们分享和沟通的需求,需要花费5年、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确实,分享和沟通的机制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比如,在Facebook之前,网络分享也很多,但不少都是匿名分享或假名分享。扎克伯格认为,如果提供一些使用真实身份的服务,也许会很有用。

毫无疑问,人的人际关系圈首先起源于实名的亲人和密友圈,匿名常常是针对陌生人的,而且实名可以让人更诚实,避免对不同的人心口不一。果然,实名制推行后,得到了人们的欢迎,不少人开始采用实名分享。

Facebook之所以能成功,它推行真人社交、成为线下社交网的真实写照,正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人们在线下本来就有自己的人际网,只是现实中的人际网由于受限于时空,可能会变得松散,甚至消失,但Facebook又把这些关系网重新建立和加强了。比如说,有人就曾经通过Facebook找到自己一个几十年不见的同学。这就使Facebook有别于其他一些匿名社交网站,比如通过共同兴趣建立连接的匿名社交网站。

在2007年率先开放平台,把网站用户和关系数据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使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可以针对Facebook开发应用程序,这是Facebook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一措施调动了企业和软件开发者参与建设Facebook的热情,直接丰富了Facebook上的应用程序,如在我们本书中谈到的Lending Club,最早就是通过在Facebook上的应用打开业务局面的(见本书雷诺·拉普兰赫篇)。而更加丰富的服务和体验会吸引更多的用户,最终把Facebook的发展推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快速增长轨道。

电脑一词来自于拉丁文“一起思考”

牛津大学的教授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曾经深入研究过人类的交际圈。通过研究,他为人的交际圈给出了一系列数字范畴。他认为:一个人最核心的圈子可能有三五个人,他们是这个人最亲密的亲人或朋友;第二层有12到15个人;而150则是一个很微妙的数字,比如在狩猎采集型社会里,一个宗族通常有150名成员,西方军事史上,最小的作战单位也通常有150人。有不少社交网站都应用罗宾·邓巴的理论来规划自己的产品。

人是不是只能维持150人的紧密圈子呢?扎克伯格并不这样看。也许人天然有这个局限,但电脑放大了我们的脑力,就像我们的视力虽有局限,但眼镜或者望远镜能极大地改善和拓展视力一样。扎克伯格特意强调,电脑这个词来自拉丁文“一起思考”,它成为我们思考的辅助,而Facebook也是增强人类活动能力的辅助手段,正是因为有了Facebook这样的社交软件,我们才拥有了一个更加紧密也更加庞大的社交圈子,即使远隔万里,也会彼此关照,世界因此变小了。

让50亿人都能上网

在扎克伯格看来,许多伟大的公司都始于伟大的使命,其初衷并不是为了赚取巨额的利润。Facebook也一样,它创建初期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显著的改变。但如果想让这样的改变持续下去,并且不断扩大影响,Facebook就必须盈利。所以,他本人始终致力于推出新的商业模式,支持Facebook的发展。

继Facebook之后,扎克伯格又有了一个宏大的愿景——为了让全球50亿人都能够上网,他创立了internet.org。目前全球能上网的人还只有约27亿,扎克伯格认为这一现状必须要做出改变。在他的眼里,上网分享观点、接受教育、找到工作、得到医疗保障等都是人权。

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普及之后的20余年里,全球就有约27亿人“迁徙”进入互联网世界。我们目睹了像Facebook这样庞大帝国的崛起——它在短短十余年间影响力就遍及全球——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是不是造成了赢家通吃的局面,而没有给后来者留下多少机会呢?

扎克伯格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数据也不支持这个观点。事实上,每天都有更多的应用软件涌现出来,每天都有人进入互联网行业,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而且不少公司的规模很大。现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完备,学生们甚至可以在寝室开始自己的梦想,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今天却实现了。

既然长江后浪推前浪,Facebook又怎么应对创新者的挑战呢?

扎克伯格认为,当下对他而言,最大的风险就是不肯去冒足够的险,不足够专注于建设未来。现在,移动互联网才刚刚崛起,智能手机也才刚刚开始普及,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入移动互联网,这带来了相当大的机会。人们会以新的方式分享照片,或者以私密的方式分享信息,会有各种各样新的工具被创造出来,让人们用来分享和沟通。

在扎克伯格眼里,在历史上,我们的机会从来没有这么巨大过,仅仅靠一个人、一间屋、打造一种服务,就可以让数亿甚至数十亿人受益。这太让人惊叹了,这是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曾有过的事情,而且,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这样做,所以互联网时代注定是我们专注于所喜爱的事情,大干一番事业的最好时期!

大事业,小起点,轻创新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美国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颇有影响的大公司常常是从一个很小的起点起家的。惠普公司、苹果、亚马逊、雅虎等后来的业界大鳄,最早都是从车库,甚至从拖车里开始的。

但恰如扎克伯格所言,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地方恰恰在这里——只是需要几个人,一间屋子,然后就可以做出可能惠及全世界的产品和服务来,这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事情。扎克伯格创立Facebook时才20岁出头,到Facebook上市的时候还不到30岁,而在上市时,Facebook已经在全世界拥有近10亿的活跃用户。这确实让人惊叹。

也恰如扎克伯格所言,创新的劲头没有因为Facebook这样巨头的崛起而结束,相反,创新显得越来越活跃了。

2014年2月,Facebook以19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WhatsApp,这件事一时轰动全球。WhatsApp始自2009年,在2014年早些时候在全球已经拥有5亿的月活跃用户,而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个公司被收购时才不过有50名员工。以190亿美元去收购一个不过50余人的公司,这在传统工业时代是让人非常难以理解的。

但是,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更加进步的根源。

创新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大至改变整个世界,小至改善我们个人的生活。

汽车、火车、飞机、远洋巨轮让全球各个角落变得更加贴近,电灯把我们从黑暗中解脱出来,各种药物有效地延长了我们的生命,电话、电视、互联网让我们瞬间了解了整个世界的动向……

刺激更多的创新自然对整个社会都大有裨益,但创新往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需要很多试错,尤其在传统工业时代更是如此。

传统工业时代的创新是重创新。比如说,福特用流水线作业改写工业进程时,他雇佣的员工、他所盖的厂房、他所搭建的流水线都使他背上了笨重的成本,也使它的投资回报周期变得漫长。因此,重创新其实抬高了创新的门槛,也加大了创新失败的风险,想一想底特律的破产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在我们这个时代,轻创新就能对世界产生显著的影响,这其实能刺激更多的创新大拿和创新成果涌现。就如Facebook或者WhatsApp一样,不需要团队有很多人,不需要很多很笨重的设备,从一个很小的起点开始,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能对整个世界形成意义显著的影响。那些在你印象里不起眼的毛头小子,或许在几年后就成了商界明星和大腕名流。这一切,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因为互联网的崛起,因为金融支持体系的建立,因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而成为可能。

这对个人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发展路径的变换。现代社会的发展路径不再是一种爬金字塔、熬时间、凭关系、看运气式的呆板线性路径,只要你的创新成果能对他人、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形成有意义的影响,你就可以迅速脱颖而出,而这一切与你的年龄、资历、背景无关。这最终从根本上更能激发创新者的出现和创新成果的诞生。

同类推荐
  • 销售管理实用必备全书

    销售管理实用必备全书

    本书以销售流程为背景,以对销售流程的管理为主线,通过对销售渠道、销售方法、价格政策、销售计划、有效开展销售活动、完善销售管理体制,加强对销售活动的控制和管理、销售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展开论述,应用了大量的事例,意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本书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处方,这种方案也许不是最佳的,但肯定适用于绝大部分企业,能让使用者对付可能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因此,本书具有很大的出版价值。
  • 精商三经

    精商三经

    经商“三经”即稳、准、狠。“稳”是经商的根本,首先在于心态的稳重,其次是方法的稳妥,经营合理合法。反观那些浮躁、急功近利,甚至为小利而忘大义的商人,他们或许能一时成功,但从来都不会长久。“准”是眼光的独到,需要相当的经验和经商天赋,很多成功商人能一夜成名往往在于他们的眼光准,或在商海中摸爬滚打所锻炼出来的独到见识。“准”字诀是每一个成功的商人必须具备的手段和素质。至于“狠”自然不是“奸”,而是一种强硬的态度,是独具慧眼的胆识,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本书将从“稳、准、狠”方面提供经商的要诀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 施华洛世奇的水晶世界

    施华洛世奇的水晶世界

    本书是由王珍编写的《施华洛世奇的水晶世界》。《施华洛世奇的水晶世界》的内容简介如下:施华洛世奇水晶就像是用星星做成的梦,丹尼尔·施华洛世奇就是那位造梦的天人!他是一位发明家,他发明了先进的切割打磨机器和独特的冶炼制作工艺;他是一位魔术师,他把普通的石头、玻璃变成了珠宝、水晶;他更是一位艺术家,他在阿尔卑斯山下一个叫瓦腾斯的地方构建了他的桃花源,他把从天上摘来的星星当做种子,在那块土地上种满了一种叫做水晶的诗和梦。施华洛世奇这个造梦的工厂,用智慧和创意做成自己的品牌,在全球的舞台、荧屏、红毯和时尚的T台上闪耀着璀璨的光华。施华洛世奇的仿水晶产品传递着一种前卫、独创的时尚理念和精致、奢华的文化。
  • 狼性管理法则

    狼性管理法则

    狼是“稳准狠”的动物,身处动物世界的狼群具备了一个优秀团队的所有特征。他们方向明确,特别是在捕猎的时候,狼也被公认为是群居动物中最有秩序、纪律的族群,他们善于交流,最关键的是,狼拥有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
  • 任正非:除了胜利,我们已无路可走

    任正非:除了胜利,我们已无路可走

    从6个人到18万人,从2万元到6000多亿元,从深圳到全世界,从草根代理到世界第一通信商……30年来,任正非带领华为人,以其超然的洞见和决然的胜利精神,创造了世界商业史上太多的奇迹。本书对任正非管理经营之道进行全方位解析——企业管理哲学、企业文化建设、干部培养、创新意识、市场营销……全景实录任正非创立华为的每一步商业制胜转折点,带你洞悉任正非独一无二的商业哲学和华为企业的精神内核。
热门推荐
  • 冷庐医话

    冷庐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名村

    无名村

    这是一个小镇,黄土高原上的小镇。镇上只有一条主街道,附近乡民的油盐酱醋全赖这里。在主街的东头有家小客店,来往客商多在这里落脚,小店在这镇上却也算大的了。中午的街道很冷清,空气里没有一丝风,尘烟浮躁,反射出片片白色光芒。小客店里,几个外地客商正围坐一桌,吆五喝六地吃饭。饭厅不是很大,只三四张桌子,里边有一堵矮墙,矮墙后边便是厨房,里边看得一清二楚。只见一口大锅架在灶上冒着腾腾热气,旁边立一个精瘦汉子,腰系白围裙,左肩顶着块木板,木板上放团白面,那汉子左手扶板,右手拿个瓦片刀飞快地在面团上来回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豪门帝少请温柔

    豪门帝少请温柔

    男友精心求婚,却被神秘男子横插一脚,让所有人认为她一脚踏两船的无品女人。然而,这一切只不过是噩梦的开始……“我要你白天为佣,夜为奴,日日夜夜折磨你,以消我心头之恨……”真相大白时被伤的遍体鳞伤的她,转身潜逃。再次重逢,他们的身份对调,他依然霸道且强势:“女人,这辈子你只能是我的,别想再逃!”【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便是邂逅赏花时

    便是邂逅赏花时

    冬去春来年年是,待到春暖花开时。林念和时年的二十四次温暖相遇。
  • 伊煜卿城

    伊煜卿城

    六年前她怀着他的孩子在他的母亲威胁逼迫下躲去了国外。六年间,另一个人对她万般温柔。六年后,她回来找寻真相。是可以真实的放下,走向另一个人,还是回到他身边,告诉他这么久以来的缱绻依恋?轮廓有些落于俗套,但是最想表达的是,在难舍的过去和崭新未来中的纠结和释怀。
  • 深海里的星星

    深海里的星星

    这是一部最具城市性质的青春传奇。文章背景定点在因娱乐节目火遍全国的长沙,故事里的这群孩子在这里生,在这里死,他们在这里遇见了的爱情,也埋葬了的青春。这是一本折射命运悲喜的灰暗剖析。16岁,她爱错一个男孩,心里荆棘丛生。20岁,她遇到真爱,可是命运却开起了恶意的玩笑....于是所有人的悲喜都被交织在一起,在这个娱乐至死的长沙城演绎一曲青春的挽歌关于友谊的背叛与真意;关于人际的虚伪和真挚;关于爱情的脆弱与坚持。这是女主角程落熏的青春志,也是所有女孩的年华墓志铭。中国湖南第一新闻门户网站副总编杨国纬倾情作序。
  • 快乐心灵的母爱故事(新课标趣味阅读)

    快乐心灵的母爱故事(新课标趣味阅读)

    汇集开阔眼界的故事,让青少年在学海百科从容漫游,以激励人心的文章,让青少年获取鼓舞、走进快乐成功的圈子。通过这里可以学习很多,看到很多、获取很多、了解很多。经典的一个个小故事,是灵魂的重铸,是生命的解构,是情感的宣泄,是生机的鸟瞰,是探索的畅想。优美的文学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
  • 南岸有城

    南岸有城

    第一眼见你便是情窦初开,你却擦肩而过,只因我们并不相识;第二次再见,你是高高在上的总裁,而我却是清洁工。本是两条并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得到你的一纸契书。我成为了你名义上的夫妻。
  • 嫡女重生之皇子难缠

    嫡女重生之皇子难缠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不仅穿越,还被所谓的亲爹送进青楼,推入火坑,很好!待本小姐回府斗渣爹,斗平妻,斗姨娘,斗小妹……尽显嫡女风范!当她深陷苏府后宅各种勾心斗角之中时,高贵腹黑,如同谪仙一般的美男子,却如跗骨之毒般缠了上来,美其名曰——报救命之恩?!她不厌其烦,将他给的信物玉佩一丢,皇子大人,求放过!他,一身才学惊才绝艳,本是大兴最为尊贵的男子,却遭人算计养在臣子家。嫡母不容,兄弟嫉妒,沦为商人身。可韬光养晦,锋芒尽敛,却逃不过嫡母不容,兄弟妒忌以及那无休无止的追杀。他拥有最温柔的外表,却有着一颗最冷漠的心,直到……遇到了她,照亮他生命的那一束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