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7700000002

第2章 银鞋子,黄金路(1)

皇家铸币局局长牛顿

1696年,剑桥大学首席教授艾萨克·牛顿作出了一个决定。他将要告别三十多年的学术生涯,准备出任皇家铸币局总监。

英国桂冠诗人蒲柏曾经写道:“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要有牛顿。于是一切都被照亮。”牛顿在他那个时代,是科学界无人能够逾越的高峰。他27岁的时候就被任命为剑桥大学最古老的学院之一——三一学院的首席教授。44岁的时候,牛顿发表了不朽的名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但是,牛顿在剑桥大学的日子却过得并不舒畅。每一个曾经在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待过的人,都有机会体验这种一地鸡毛的无奈生活。牛顿生性羞怯内向,作为一个虔诚的清教徒,他显然缺乏足够的幽默感。和同行的学术讨论中也不可避免地掺杂着个人恩怨,这让牛顿感到无比沮丧,甚至一度想退出皇家学会。于是,听他讲课的学生越来越少,和他讨论问题的同行也越来越少。到1693年夏天,牛顿已经很少和外人交往,他独自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饮食和睡眠状况日益恶化。

但事实证明,有一个得势的学生,可能比有一群天天厮混的同事重要得多。牛顿在三一学院教过一个名叫查尔斯·蒙塔古(Charles Montagu)的学生,此人家世显赫,在政界左右逢源,深受英国国王威廉三世的器重,后来受封为哈利法克斯爵士。1694年,蒙塔古大人被封为帝国财政大臣。1696年,蒙塔古得知,财政部下属的皇家铸币局总监欧维东(Overton)即将被任命为海关专员,铸币局总监这一职位空缺,就立刻向国王推荐了牛顿。得到国王的钦准之后,蒙塔古马上高兴地游说牛顿接受这一职位。这是铸币局的最高长官之一,每年有500英镑到600英镑的丰厚收入,而且还没有什么太多的杂务缠身。蒙塔古写给牛顿的信里说:“您可以随心所欲地打发闲暇时间。”

这些话打动了牛顿。于是一位最伟大的科学家,转身成了大英帝国的中层干部。尽管铸币局总监的工作是一份闲职,但牛顿为新工作投入了很多心血。他每天都准时上班,还跑到血淋淋的刑场亲自监督处决造假币的罪犯,因此很快就走出了抑郁的阴影。1699年,由于工作出色,牛顿被提拔为皇家铸币局局长。他的工资也得到了大幅度上涨,不仅年俸上涨至1000英镑,而且还被允许从每次重铸货币的工作中提成。据估计,牛顿的总收入每年可达2000英镑。

17世纪90年代,英国面临着银币流失的严重问题。当时,在英国同时流通着金币和银币,这在国际金融学中被称为复本位制。不过当时金币仅仅被用来做大额交易的支付,在市面上的流通量极少,银币才是英国的主要货币。那时的铸币技术仍然相当落后,几乎没有两个银币能够做得完全一样。经过长期的磨损,很多银币的成色下降。由于其他国家(比如荷兰)的白银价格高于英国,一些不法分子开始从银币的边上刮掉银屑,把银币融化成银锭,甚至制造不足值的假币,私自把白银偷运到国外。为了杜绝这种现象,英国皇家铸币局于1662年将机械化引入银币生产,所有银币边缘都铸成复杂的锯齿状作为防伪标记,而且对制造和贩卖假币行为的量刑极为严苛,轻者用烧红的烙铁在脸颊上烙印,重者可以被斩首示众,但是,不法分子仍然如飞蛾扑火,难以禁止。

市面上的银币成色不足也已经成为当时的流行小说作家们嘲笑的题材。在一本小说中,故事的主人公猥亵地说:“贞操就像我们的货币那样降低了成色。在16岁少女身上寻找忠诚就像在旧先令边缘上寻找忠诚一样困难。”白银外流导致英国流通中的货币短缺,尤其是日常交易中需要的小额银币更是芳迹难寻。这导致货币流动性不足,交易成本上升。银币成色不足也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17世纪90年代,用来交税的银币实际价值还不及其应有价值的一半。

银币流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成了决定国家命运的政治问题。当时,在欧洲最令人忌惮的国王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路易十四自称是“上帝派到人间的代表”,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频繁地向周边国家发动战争,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恐慌。英王威廉三世,是路易十四的一个死对头。威廉三世本来是荷兰的王子,1672年,法国军队攻入荷兰,12万大军黑云压城,威廉王子临危受命,把法国军队全部赶出国土,并在民众的拥戴下成为荷兰新的执政人。1677年,威廉国王和英国玛丽公主结婚。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信奉天主教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在新教国家英国混得越来越不得人心,英国自由议会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威廉国王带兵进入英国。女婿赶走了岳父,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共同被加冕为英国的国王。英国本来并未掺和到欧洲大陆的战争,但威廉三世登基之后,将英国带进了反法战争。1689年,英国便与神圣罗马帝国签订《维也纳条约》,并对法国宣战。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在欧洲大陆,而且打的是一场持久战。英国需要源源不断地输送银币过去,支持前方作战。英国国内白银的外流将直接影响英荷联军的供给,甚至会导致战场上的失败。这可是威廉三世所不愿意看到的。就在牛顿教授忙着从剑桥大学搬到皇家铸币局上班的时候,英国内阁紧急召集会议,开始讨论银币的重铸问题。

在金属货币的制度下,银币重铸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提高银币的面值,但银币的成色不变甚至有所下降,实际上就是货币贬值;另外一种选择是铸造新的银币,让新银币的面值和其实际的金属含量正好等值。围绕着银币重铸,在英国内阁中出现了两派不同的意见:一派以财政大臣威廉·郎兹(Lowndes)为代表,主张货币贬值;另一派则以著名哲学家约翰·洛克为代表,他强烈反对降低成色和减轻重量,认为货币面值必须与其价值对等。

郎兹认为,可以将银币的面值提高25%,但重量不变。这就意味着银币的价格比银块的价格更贵,就不会再有人融化银币或把白银偷运到国外了。在郎兹看来,这是解决白银外流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洛克反对降低银币的成色,他认为要想保持人们对货币的信心,必须让货币的面值和其内在价值完全一致。他在货币问题上的立场和他的政治哲学也是一脉相承的。洛克认为,政府应该守信,政府有责任保护人民的财产,而金属货币也是人民的财产。因此,他主张收集残破的银币,回炉之后重新铸造。

郎兹是实践家,洛克是哲学家。从表面上看,朗兹的办法更加简便快捷,毕竟,让货币贬值是欧洲的君主们在遇到危机的时候经常干的事情。但是,在朗兹的提议中,货币贬值的幅度实在是太大了,一下子贬值25%,这引起很多内阁成员的强烈反对。实践家的激进方案看起来比哲学家的思辨更加不靠谱。威廉三世经过斟酌,放弃了朗兹的方案,选择了洛克的方案。1696年1月,内阁通过了新的铸币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到1696年5月4日为止,残缺的旧币不能再作为法定的支付手段;到1696年6月24日为止,不能再作为缴税的手段。铸币局奉命开始铸造新币。

一开始是洛克赢了,到最后是白银输了。朗兹和洛克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在英国流通的货币,不仅仅有白花花的银子,还有炫目的黄金。由于之前英国是银本位制,黄金过去一直徘徊在门外的屋檐下,但一旦有机会,它就会大摇大摆地登堂入室。在英国白银外流的同时,欧洲的黄金流入英国,甚至巴西的黄金也不远万里而来。这是因为,英国的铸币局在买入黄金的时候会付更高的价格。如果是按照郎兹的建议,那么白银就会马上退出流通领域。洛克是坚定的白银本位支持者,他也没有考虑过如何调整金银的兑换率。当牛顿按照洛克的方案主持重铸银币之后,他很快就发现,由于大量的白银流失,造币厂几乎无银可铸。

牛顿曾向内阁提议:教会和贵族拥有大量银器,不妨把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熔掉作为铸币之用,以解造币厂的燃眉之急。这种政治上极其幼稚的建议当然不会得到采纳。直到1699年,铸币局还是没能完成当初规定的铸造数量。1699年,金几尼的价格已经从28先令跌到22先令,照此价格换算,金与银的比率为15.93∶1。而在德国汉堡,金与银的比率却接近于15∶1。国内和国外的巨大利差使得禁止黄金的进口和阻止白银外流几乎是不可能。

银币重铸之所以失败,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英格兰银行的成立。从英格兰银行这个婴儿刚刚诞生时的模样,我们几乎看不到今日中央银行的一点眉目。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是蒙塔古大人联合伦敦金融城的一群商人成立的,其目的是放贷资助威廉三世的对外战争。因为它宣称:“允许英皇陛下征收船舶吨位税和啤酒及其他酒类税,使那些自愿(按8%的利率)借出150万英镑以从事对法战争的人,获得本法令所举出的某些赔偿和利益。”1697年威廉三世授予英格兰银行一份新的特许状,允许其发行不需背书即可流通的纸币,也就是发行真正的银行券,并给以独占的特权。显然,无论是威廉三世,还是蒙塔古爵士,都不知道英格兰银行发行钞票对铸币流通会产生什么影响。“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像地心引力一样发挥了作用。在重铸期间投入流通中的700万英镑银币很快就退出了流通。新的铸币刚刚出炉,就被出口到国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717年。轰轰烈烈的重铸运动,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牛顿一开始和洛克一样,是支持银币重铸的重要人物,但是,在失败面前,牛顿局长也不得不反思自己过去坚信的观念。他逐渐从一个坚定的白银捍卫者转变为白银怀疑者。1717年9月21日,牛顿向内阁提交了一份货币报告,分析了欧洲各国以及中国、日本、东印度的金银价格情况,认为英国当时的白银短缺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顺应潮流。牛顿并没有主张实行金本位制,彻底放弃白银,他只是建议,应将铸造金币的价格降低,黄金价格定为每金衡盎司(纯度为0.9)3英镑17先令10便士,使黄金的价格固定下来。1717年年末,议会通过决议,采纳了牛顿的建议。牛顿的建议本来是想做拯救白银的最后努力,但是效果却是解放了黄金。牛顿的金苹果终于落地了。黄金正式与英镑挂钩,并逐渐取代了白银,成为主要支付手段。

尽管直到1817年,英国才正式立法确认金本位制度,但在此前的一百年间,英国就已经是事实上的金本位制国家了。由牛顿局长确立的英镑和黄金的固定比价一直持续到1931年。1797年之后,英国和拿破仑交战,英镑和黄金之间大约有20多年的时间脱钩。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丘吉尔1925年恢复金本位制之间大约有10年黄金与英镑短暂分手。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英镑和黄金始终海誓山盟,矢志不渝。

牛顿和他同时代人的失误,不经意地催生了英国的金本位制。这是大部分研究国际金融史的学者都公认的结论。历史的本质是偶然,不是必然。但是,这样的观点,对于很多读者,尤其是接受经济学系统训练之后的读者来说,是比较难以接受的。

假如金本位制的出现是一种偶然,那么,我们不妨继续进行推演:如果当年牛顿将黄金的价格定得再低一些,是否白银就会重新回到流通领域呢?如果英国得以继续坚持白银本位,那么后来的国际金本位制还会出现吗?如果中国是白银本位,英国也是白银本位,中国和英国之间还会有巨大的贸易失衡吗?如果中英之间没有巨大的贸易失衡,鸦片战争是否一定能打起来呢?

同类推荐
  • 用经济思维看懂世界格局

    用经济思维看懂世界格局

    从美国的“大中东计划”,到欧盟的“地中海联盟”,再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世界格局的演变,遵循的其实是一套经济学的逻辑。被广大读者誉为“一本真正接地气的财经奇书”。了解大国博弈、世界政治经济的必读书。中国的当家人为何在十八大后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特点和优点是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没有持续性?中国经济的机会在哪里?中国经济奇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本书精彩地回答了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提出的这些问题。
  • 经济学常识1000问

    经济学常识1000问

    作为如今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经济”当之无愧——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济学更是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科学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抽象的学问。一门科学,必有一套自己的概念和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古代大臣们对经济问题的真知灼见,也许有不世之功,但不系统、不规范,都不是经济学。经济学这门学问,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是20世纪的显学,其根本作用是富国裕民。照理说,这样的学问一定历史悠久,可是,正相反,经济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
  • 深圳经济特区年谱(1978~2018)(全集)

    深圳经济特区年谱(1978~2018)(全集)

    本书记录的是一座年轻而充满创造力的城市——深圳的不同寻常的令世人瞩目的成长历程。在中国历史上,恐怕还没有哪座城市能像她那样,以其自身的诞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没有哪座城市能像她那样,以其自身的发展体现、引领着整个国家制度变迁的方向,并创造着一种崭新的富有绩效的社会发展模式;更没有哪座城市能像她那样,以其自身的不断变革书写着社会转型的奇迹,并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创造着创新的观念、精神和理念。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本书以短小生动的小品文写作方式,从你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在路上、在餐厅、在电影院、在厨房、在卧室、在争吵中、在生气时、在小朋友的书包里捕捉随处可见的经济学奥秘,如下午茶一般悠闲而有趣,却又浓香醇厚,回味无穷!
  • 每天学点金融学

    每天学点金融学

    金融学本来就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从银行存款到银行借款,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基金股票到外汇期货,到处闪现着金融学原理的影子。本书通过许多浅显易懂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金融学的知识向读者一一讲述。使读者既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在轻松阅读中学习金融学知识。
热门推荐
  • 小白赚钱宝典

    小白赚钱宝典

    世界上有一种倒霉叫无妄之灾。叶晓夏不过出门领个毕业证,转头回家居然欠了一百六十万的高利贷! 妈妈咪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闪腿可以不可以?什么?腿要被打断? 那,那,她老实还钱总可以了吧。 什么!有人定了游戏仓! 可以退不?什么?不可以! 那,那,她用游戏还钱可以了吧。 可是,可是,能不能告诉她游戏要怎么玩? 群号:91158210,敲门砖:作品里任意人物名字。
  • 重生之影帝你别这样

    重生之影帝你别这样

    “别,你别这样,苏宸放开我”林清不知道是苏宸本来就是这样人面兽心,还是只对她这样。记忆里苏宸是个禁欲系男神,怎么重来一次变化这么大林清:蛰伏十年,终成影后,却劳累过度一命呜呼苏宸:新进的影帝,禁欲系男神
  • 黄箓九阳梵炁灯仪

    黄箓九阳梵炁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纨绔女学霸

    重生之纨绔女学霸

    说好的自己撑起一片天呢?为啥突然来了个高个子,说要和她一起撑?曾经深深印在脑海中的身影,最后发现不过是一个执念。原来最后遇到的不一定是盖世英雄,虽然他没有七彩祥云,却为她带来了棉花糖。小剧场:光脑:他是你最好的选择,为什么你不肯?颜霁:最好的不一定是适合我的。光脑:那你为啥会选择那谁谁?他又没看过世界。某男:我没看过世界,但是我会和她一起看世界。
  • 凌上剑骁

    凌上剑骁

    无尽的欲望使人沉沦,江湖永存,战争不止。京都将门之后突遭变故,流落江湖,名动天下。后三国发难,少年领兵初入疆场,封狼居胥……
  • 巅峰之战

    巅峰之战

    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第一篇珊瑚海海战拉开了中途岛海战的序幕珊瑚海之战,美国人如何做到“知己知彼”?日本人又如河采取顺水推舟之计?在这次战役中,航空母舰怎样成为海洋争霸战的土角?又是什么原因会将珊瑚海之战称为“美军在中途岛胜利的不可分割的序幕”?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侵入波兰领土。英法两国政府由于担心德国法西斯军队进而入侵法英两国及其殖民地,便对德国宣战。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
  • 陆先生的情之所至

    陆先生的情之所至

    推荐新书(求沈医生假扮男友的日子)甜宠文哦一场蓄谋已久的车祸,陆景寒差点送命,幸好有韩医生相救。后来陆家老爷子喜笑颜开的说:“韩医生救命之恩无以言谢,不如就让我孙子以身相许。”“老头,你够了。”身后传来陆景寒低沉的声音。韩曦亦是有种被雷劈了的感觉,她是医生,治病救人是本分,无需这样的.......厚礼。............后来,韩医生成了陆先生放在心间上宠的人。陆先生嘴角挂着笑,那笑仿佛琼浆蜜液:“我们生个孩子吧,以后就是一家三口。”“两个,男孩女孩我都想要。”“不行,就生一个。”“为什么?”陆先生深情缱绻的看着他的陆太太:“生孩子太疼,一个就够了。”
  • 我的指挥使大人

    我的指挥使大人

    陆冰痕穿越成为了魔族的指挥使。每天要面对一个蠢萌的魔王陛下。还要时时防备各族强者的进攻。他只想说:“我太难了!”各族强者:“上来就巨龙骑脸!是不是玩不起?”
  • HP长腿叔叔

    HP长腿叔叔

    作为一个拉文克劳,他习惯了写各种论文。可是,如何去爱一个不可能爱你的人,这篇论文他大概是不可能得一个O了。
  • 萝西与苹果酒

    萝西与苹果酒

    一战末期,年幼的洛瑞·李随家人定居在风景如画的英国科茨沃尔德乡间。而立之年,他用诗般优美、温暖的文字重温故乡的童年往事,谱写出一首经久不衰的英式田园牧歌。金色的火焰,少年的诗,萝西的笑靥,未被电气化侵扰的美丽村落,一代人失落的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