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7700000012

第12章 一场再也不会有的改革(6)

行天丰雄一下子愣住了,他不知道这个问题跟买个三明治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我说的英语不够清楚?于是,行天丰雄努力而缓慢地又说了一遍:“我要一份火腿生菜三明治。”黑人服务小姐不依不饶地问:“黑的还是白的?”窘迫的行天丰雄突然想到,别人都说美国有种族歧视,这会不会是问我是哪个种族的。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行天丰雄觉得,自己必须接受良心的考验,要诚实做人。于是,他把胸脯挺了一挺,骄傲地说:“黄的。”

那个服务小姐被彻底激怒了。她一手举着一片白面包,一手举着一片黑麦面包,对行天丰雄吼道:“黑的,还是白的?”

日本和美国,是二战之后的一对奇怪的盟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本来是要狠狠地教训一下日本,但局势出现了奇妙的变化。美国人非常疑惑地发现,他们到了日本本土之后,遇到的不是日本军人顽强的抵抗,而是出乎意料的热情欢迎。这里有天真的孩子、美丽的女人、精致的文化,美国大兵们在东京乐不思蜀。美国本来要在日本移植民主制度,但当人们得到自由之后,他们支持的是共产主义。日本的工人和农民走上大街,如醉如痴地听共产党领袖充满激情的演讲。1946年吉田茂上台的时候,曾说自己是在“红旗的海洋中”任职的。出于对共产主义的担心,美国人选择了“拥抱失败”,不再把日本视为敌人,而是刻意培养日美同盟。据说,裕仁天皇曾经想在东京审判的时候自杀,但麦克阿瑟将军告诉他,美国人会免除天皇的战争责任。

在美国的邀请下,日本参加了战后经济增长的盛宴。日本经济几乎在一片废墟之上迅速崛起。从1946年到1952年,美国对日本提供了21亿美元的金融援助,朝鲜战争也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工业生产。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日本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超过了10%。由于美国承担了日本的防卫责任,日本可以心无旁骛地发展经济。在整个世界的眼里,日本人成了不折不扣的经济动物。1962年,日本首相池田勇夫访问欧洲。当他在爱丽舍宫见到戴高乐总统之后,池田首相热情洋溢地向法国总统介绍日本的工业进步。等他离开之后,戴高乐对手下说,我怎么看都觉得这个人不像首相,更像个推销晶体管、收音机的商人。

随着经济的崛起,日本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成了发达国家的一员,但它是完全被动地被拉进来的。当时的发达国家都是欧美国家,彼此有着很深的渊源。尤其是在国际经济的谈判桌上,主要的参与者互相都很熟悉,甚至有着高度的默契。他们中的很多人亲身参与过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创建,或者是创建者的门徒,他们感到,自己的肩上承担着保卫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责任。这些长期浸淫在经济、金融事务中的官员们,说的是其他人都不了解的艰深术语,讨论的是政客们丝毫不感兴趣的枯燥细节,但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转,就操纵在他们的手中。这很像一个高级祭司或流亡王子的俱乐部,对外充满了神秘色彩。

若论经济增长,日本就像一个身穿军装的士兵,顽强、坚韧、勇敢、冷酷,尽管衣衫褴褛,但始终斗志昂扬。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日本就像一个裹在和服里的女人,胆小、羞涩、温顺、慌张,文静的外表下面,是复杂而世故的内心。在国际经济俱乐部里,日本始终是个尴尬的局外人。参加国际会议的日本代表团被称为“三S代表团”:smiling(微笑),silent(沉默),sometimes sleeping(有时候睡觉)。

1949年,在美国占领当局经济顾问约瑟夫·道奇的建议下,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被确定为360∶1。据说,美国人听说日本的货币是“日圆”,既然是“圆”,那就360吧。这一比价一直持续到1971年。1971年,尼克松总统突然关闭美元兑换黄金的窗口,迫使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日元当时升值了16.9%,从1美元兑换360日元升到了1美元兑换308日元。当时,天真的日本人并不相信美国人会让美元不断贬值,他们相信了尼克松总统和财政部长康纳利的话,以为这只是暂时的做法,美元很快还会回升,因此还在不停地以360日元的价格买入美元。

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1973年,当时还在美国财政部工作的保罗·沃尔克坐着一架喷气式加油机,开始了环球之旅。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其他国家的货币继续升值,他的第一站就是东京。沃尔克的飞机直接降落在东京的一个军事基地,再从军事基地坐上一辆茶色玻璃的轿车悄悄进了美国大使馆。保罗·沃尔克带来了美国的要求,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要升值至少20%。经过讨价还价,日本接受了日元升值15%。保罗·沃尔克略有些失望,但仍然很满意,他着急要离开,赶到欧洲继续做说客,匆忙之中,连帽子都忘在了日本。

看到日元不断地升值,日本政府也觉得隐隐不安。他们能够做的,就是入市干预。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直在努力地维持日元汇率稳定,但几乎每次在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之后,仍然是以失败告终。1977年,日本花了不下60亿美元干预汇市,结果呢?年初的时候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是291∶1,到年底就升到了241∶1,整整升值了20%。1978年3月,日元又突然升值,日本耗费了55亿美元入市阻击,但在一个月的时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就从240∶1升至231∶1。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元加速升值。起初,由于越南战争和约翰逊总统“伟大社会”的政策,美国的债务压力不断增加,通货膨胀愈演愈烈。1979年保罗·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他果断地提高美国利率,最高的时候,利率一度超过了20%,西德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曾经抱怨说,这是“自耶稣诞生以来最高的利率”。紧缩的货币政策很快就控制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美元也随之走强。一开始,这是美国乐于看到的。里根总统喜欢提的口号是:“强大的美国,强势的美元。”但美元的急速升值给美国的出口带来了负面冲击。

与此同时,美国的竞争对手干得越来越好。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之后,日本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适应能力。作为一个资源极其稀缺的国家,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冲击最大,但日本是第一个从石油危机中走出来的国家。1975年日本尚有贸易逆差5亿美元,到1978年已经积累了17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随后,贸易顺差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越来越高,1981年是0.4%,1985就已经升至3.7%。美国人不乐意了。国会要求制裁日本出口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美日之间的贸易战一触即发。

1985年1月17日,在五国集团(G5)的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会议上,各国商议,要“视必要性对市场进行干预”。恰逢此时,美国财政部出现了换届,贝克代替了里根,成了新一任财政部长。过去的美国财政部长唐纳德·里根是理想主义者,他对日本的策略是想推动日本实行金融市场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但最后发现行动太慢、效果不清晰。美国的急性子,遇上了日本的太极拳。詹姆斯·贝克是律师出身,非常务实,他一上台,就把汇率问题当做最重要的谈判目标。

这就是《广场协议》的签订背景。《广场协议》是1985年9月22日在纽约中央公园对面的广场饭店拍板的。其实,各国官员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通过并公布了联合声明。到午餐时间,大家秘密商议的是具体的操作方案:怎么救,谁花钱?在《广场协议》之前,美国早已心中有数。1985年6月份在东京召开十国集团(G10)会议的时候,美国就已经和日本开始了磋商。7月22日,美国已经把自己的方案内容透露给了日方。美国在谈判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分而治之”的策略,先和日本达成原则上的一致,然后到欧洲,告诉欧洲各国,日本已经答应了我们。当欧洲各国也表示同意之后,美国再回到日本,用欧洲的合作敲打日本,要求日本接受更苛刻的条件。磋商的结果基本上符合美国的想法:干预的目标是,要让美元贬值10%~12%;干预的方式是,各国均在外汇市场上抛售美元;干预资金的分配方案是,美国和日本各出30%,德国25%,法国10%,英国5%。

美国得到的,其实比他们想要的还更多。保罗·沃尔克在回忆录《时运变迁》一书中写道,当时让美国人吃惊的是,日本的大藏大臣(财务大臣)竹下登主动提出,日本可以承受百分之十几的日元升值。为什么日本会如此积极呢?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政府非常担心,如果日元升值的幅度不够大,美国就会通过《美国贸易法》中的“301条款”,对日本的出口实行严厉的制裁。日元升值固然会影响到日本的出口竞争力,但总比激怒了美国,让美国把市场的大门彻底关上要好。《广场协议》签订之后的七天之内,五国集团共抛售了27亿美元,其中日本最为卖力,卖出了12.5亿美元。

《广场协议》后来变得家喻户晓,但当时却极其神秘,像是黑手党要开秘密会议,美国要求各国国家必须严格保密,这对日本是个问题。日本有规定,凡是内阁部长出国,在国会开会期间必须得到国会的批准。要是拿到国会申请,国内市场马上就会知道一切。当时的大藏大臣竹下登和中曾根康弘首相想了一条“金蝉脱壳”之计。两人约定,中曾根康弘在竹下登不在期间代理大藏大臣。竹下登假装要到成田机场旁边的一个高尔夫球场打球。他带着高尔夫球杆和球鞋,但行李却已经藏在轿车的后备箱里。竹下登好像很悠闲地出现在球场,到球场打了九个洞,中途就匆匆赶往机场。他害怕被其他日本乘客认出来,甚至不敢坐日本的航班,而是订了泛美航空公司的航班机票,直接飞往纽约。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广场协议》签订之后的日元升值,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崩溃。这种观点在1985年和1986年较为流行,但到1988年左右就逐渐消失了。大家发现,日元升值之后,日本的贸易顺差还是很大。1986年日本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了最高值4.4%,到1987年还高达3.6%。提起贸易顺差,日本人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降下去。田中角荣首相出于善意,想通过订购美国的飞机,把贸易顺差降下来,结果反倒惹了一身腥。国内公众指责他在这单生意中拿了回扣。中曾根康弘在访美期间,高调号召日本人多买美国货。他甚至在电视摄制组的陪同下,到了一家美国的商店,以身作则,购买了两条漂亮的领带。遗憾的是,这两条领带是法国生产的。

大多数日本的官员和学者都认为,真正造成日本经济崩溃的原因,不是因为签订《广场协议》之后引起的日元升值,而是因为紧接着的《卢浮宫协议》之后,日本过度放松货币政策,导致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疯狂上涨,到了1989年,日本银行又突然加息,一下子戳破了泡沫,这才导致日本经济一蹶不振。

但日本的失误在于:始终没有想好如何处理国内经济和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之所以当年如此配合美国,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中曾根康弘和里根的“友谊”。1982年至1987年中曾根康弘执政期间,热衷于和美国搞美日安全保障合作。中曾根康弘把日本称作是美国“不沉的航空母舰”。美国人在谈判时的小小花招,也会让日本人轻易地上当。美国财政部长贝克曾经向竹下登低头鞠躬,恳求日本帮助美国,这对日本人来说,真是莫大的“外交胜利”。但当国内反对力量汹涌,中曾根康弘和竹下登一起写信给里根总统和财政部长贝克,请求他们帮助缓解日元升值压力时,美国客客气气但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但日本如果变得强硬起来,后果可能更糟。曾任日本大藏大臣、后来做过日本首相的宫泽喜一,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自恃已经是国际金融界“流亡王子俱乐部”的资深成员,他在见到克林顿总统的时候,居然跟克林顿说:“你是个新手,但我很有经验,我可以教你如何来做。”当时美国的副国务卿,私下对她的日本朋友就说,宫泽肯定干不长久。果然,不久之后,宫泽就下台了。

在参与国际经济谈判的战场上,日本屡战屡败,他们几乎把能够犯的错误都犯了:金融自由化惹出了金融危机,日元国际化最后半途而废,曾经想倡导亚洲货币合作,最后连日本人自己都渐渐淡漠了。

许多年之后,日本的一个邻国,和当年的日本一样,激动而慌张的到了国际舞台上。面对琳琅满目的国际经济规则,到底要哪个才好呢?这个年轻的邻国和当年的日本一样,鼓足勇气,点了一个“火腿生菜三明治”。那个傲慢的服务小姐已经变成了更加傲慢的老板娘,她还是用一样不耐烦的口吻问道:“黑的,还是白的?”这个年轻的邻国马上紧张起来。她是什么意思呢?她是不是想骗我呢?圈套到底在哪里呢?我选择黑的会上当,还是选择白的会中计?

最后,这个年轻的邻国下定了决心,一定不能轻易的上当。于是,他把胸膛挺了一挺,用最自豪的声音回答:“黄的。”

同类推荐
  • 税苑花香

    税苑花香

    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爱我临汾、树我形象、建我家乡”活动的热潮中,在全市人民广泛学习“敢为人先、坚韧不拔、开放包容、勤劳智慧”的“临汾精神”热潮中,山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税苑花香》一书,就要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 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

    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

    有了货币,自然产生投机;有了投机,便不可避免地产生泡沫;因为泡沫,经济便出现大的动荡。无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抑或是至今仍然蔓延的欧债危机,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大的动荡,我们既然身处“地球村”中,自是无可躲避。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深入剖析了中国泡沫经济产生的深刻根源和制度背景,并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曾经发生的泡沫经济,寻找中国泡沫经济的独特规律,预测及展望中国未来的经济趋势。经济如此动荡,我们要尽量避免陷入泡沫破灭的陷阱,清醒地等待机会的到来,早作打算。
  • “宁波帮”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

    “宁波帮”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

    在我国历史上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商帮”的兴起是一个引人瞩目的重要现象。形成于明清时期的“十大商帮”为当时中国经济社会的市场繁荣和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宁波帮”是一大劲旅。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旅沪宁波人势力盛极之时,其时在沪宁波人仅从商者就有5万多人。
  • 官商是怎样的怪物?(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2)

    官商是怎样的怪物?(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2)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官商是怎样的怪物?(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2)》:深度剖析中国百年官商关系史。
  • 经济报道新论

    经济报道新论

    一个合格的经济报道记者既要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知识,还要适应新媒体时代新闻碎片化、传播方式多样化的新形势。本书以经济和生活的关系为切入点,用通俗化的手法讲解了基本经济学原理,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案例介绍了经济学报道的基本知识,对媒体从业人员及经济学爱好者有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诸天背锅群

    诸天背锅群

    自从得到这背锅群之后,王旭就走向了替诸天世界各位大佬背锅的不归路......秦可卿,你被公公骚扰那是你的事,可别甩锅给我啊。蜘蛛侠,你打不过灭霸,就甩给我?还有你,白骨精!你闯下多大的祸,自己没点逼数吗?佛祖都特喵打上白虎岭了,你让我们来背锅??靠!龙骑士,连这种锅你也甩?我真是......背,还是不背呢......这是一个问题。不过,背锅真香。
  • 猪倌朱勇

    猪倌朱勇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冷色江湖

    冷色江湖

    “情生苦海,恩仇易逝,唯剑相伴,三生独舞,我愿穷尽我的一切,让它变得更快、更狠,因为这就是我的使命。”——“剑痴”独孤焱。“一个人生来就属于江湖,死后亦难逃红尘。”——“冷面阎君”苏朝天。“杀戮必将掀起新的杀戮,而我一直站腥风血雨的正中央,当我拔剑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在因我的强大而颤抖,只有杀戮的使命在等待着我去完成。”——“杀戮机器”段文横。人称江湖三“恶”的他们,却因一次意外,结为挚友,只是他们的友谊与常人不同。他们彼此都怀着一颗想要杀死对方的心,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觉得真实。
  • 边缘人语

    边缘人语

    江的边缘,海的边缘,是水的边缘。淡的边缘,咸的边缘,是生的边缘。边缘之人往往麻木。边缘之梦常常惊醒。边缘是一种景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缘状态总是酝酿着变化的状态,也是可以激活人的思想、情感的最佳状态,于求生和毁灭之间,不是麻木终了便是灵智闪烁。人在边缘时草也在边缘鱼也是边缘,命运和机遇都在边缘。从边缘的自由到自由的边缘,人怀警惧,心无块垒,怀边缘之想反而海阔天空。边缘寂寞。边缘美丽。远离了神话之后,边缘的启示就刻在每一粒沙子上了,长在每一根芦苇上了,嵌进每一片鱼鳞中了驮在每一对翅膀上了——于创造及灾难之间,平及暴烈之间,幸福与痛苦之间。空灵与物化之间,生存与毁灭之间,我们无一你外地边缘着。
  • 重生为后:名门将女无双

    重生为后:名门将女无双

    她爱了一生护了一生的男人却亲手将她推上了断头台,再睁开眼时,她不再是那个被猪油蒙蔽心眼的蠢女人!重回八年前那个选夫婿的前夕,这次她一定要睁大了眼看清楚,绝对不能再上那个歹毒男人的当!歹毒男,既然你与我只是做戏,那我便让你唱独角戏!痴心汉,前世负了你的情,这一世我一定好好补偿,上天入地,唯爱你一人!万里江山,只配做她囊中之物!傲睨天下,谁敢与她争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陆少今天发糖了吗

    陆少今天发糖了吗

    重生前,宋小予看到陆珩就绕道,最后还是被拖进了教堂成了陆太太。重生回到认识的最初,宋小予和陆珩第一次见面就打起来。前世,面试时宋小予发现老板是和自己打架的坏人转身就走。这辈子,宋小予屡次被陆珩留下加班,她忍无可忍,“陆老板,你到底想怎么样?”“如果觉得忙,我这里还提供另外一份职位。”陆珩把户口本一扔,“那就是做我的太太。”“从今以后,你的工作就是好好爱我。”
  • 风淡天青不见云

    风淡天青不见云

    少年的肩上应当担起清风明月,可没人说过少年的肩上只能担起清风明月。神说世界需要光亮,于是诞生了文明。神说魔鬼来自深渊,于是囚禁了归墟。生死存亡,放弃与坚持。误入深渊,少年与女孩寻找起回家的路。
  • 爆笑萌妃:皇叔上仙请接招

    爆笑萌妃:皇叔上仙请接招

    (新文《人鱼仙妻:腹黑相公,捉妻上榻》已完结,欢迎入坑~)被一位神似济公的小道士坑穿越,云若丞也是觉得没谁了……遇到的上仙相貌倾城惊人,算是给了她点安慰,可她在其左右只为他能亲手杀她,岂料命没丢掉,先是失了身――云若丞将手中大刀稳稳朝晏某一扔,霸气道:“你杀不杀我?”晏无邪接住大刀,眼眸万分柔情回:“别闹,我疼你都来不及。”云若丞喜,贼兮兮的拍拍他的肩:“来不及疼那你杀我来得及啊......”“......”晏无邪淡淡一笑,洞悉一切的眸子眯了眯,“丞儿,成了我的人,还想回哪里去?”
  • 不容青史尽成灰:分裂到统一

    不容青史尽成灰:分裂到统一

    《不容青史尽成灰:分裂到统一》一书用独特的视角,从微观的角度讲述了春秋到战国这一时期的历史。作者提炼古今史料,用通俗风趣的写法,详细地描绘了春秋战国时期小国崛起、诸侯争霸等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生动地描述宋襄公、吴起、赵奢等各具人格魅力的人物跌宕起伏的奋斗经过。让读者从这一系列各具魅力的人和事中感受到春秋战国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