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5400000030

第30章 正确决策是企业生存的命根子(4)

经营决策的根本任务也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逐步替代计划经济的情况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要不失时机地在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和产品销售方面做大量的抉择工作,就得抓好企业的质量管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统计管理等,这也要做出许多决策。

以利为先,一方面必然要求抢占先机,当机立断。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果决策不及时,不仅会使本身存在的问题变得更加严峻,而且还会有新的矛盾产生,使原有的优势丧失,从而也会使原来正确的决策失效。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决策尽管强调以利为先,但切不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管理主要靠经验和实践,管理是“无师自通”或“存乎一心”、“神而明之”的事,轻视先进管理理论对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既不注重学习新知识,也不注意及时将经验升华为理论,造成管理粗放、经营短视,多凭主观决策、靠运气行事。

科学决策是必要的,也是以利为先得以保证的前提。决策过程通常可分为4个阶段:

确定目标,即先明确主观诉求,收集相关正反信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决策的目标。

拟订方案,即围绕决策目标,设计、制定出两个以上的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以备抉择。

选定方案,即根据发展现状和对未来的预测,从备选方案中选择出令人满意的方案。

评估追踪,即对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必要时补正决策。显然,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体现科学精神。

唯有如此,才能对企业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诊断、及时解决,避免产生决策的重大失误,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减少一些可能的突发因素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保证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促进决策目标在企业中的正确实现。

世界闻名的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是仅次于通用和福特的大型汽车企业,它在1979年头九个月中就亏损7亿美元,创造了美国历史上亏损的最高纪录。什么原因?这得从1973年的世界石油危机说起。当时,依赖石油的汽车制造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福特和通用当机立断,把经营方针来了个大转变,由生产豪华的耗油量大的大型汽车转而生产耗油量小的小型汽车。可是克莱斯勒却一如既往,我行我素,仍生产豪华的耗油量大的大型汽车。当1978年世界石油危机再度出现时,大型汽车的销售量大大下降,存货堆积如山,每天损失200万美元,使企业几乎破产,董事长不得不引咎辞职。后来,克莱斯勒董事会聘请福特公司的前任总经理艾柯卡来主持工作,在振兴企业的大会上,他指示调进一辆日本先进的丰田牌小号汽车,亲自带领职工用锤子把汽车砸得粉碎。艾柯卡说:“我们的汽车被丰田牌击败,全在于决策的失误。”原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也立即研制了小型省油汽车,销售量大增。

决策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产品必须适应变化着的市场需要。汽车制造业依赖于石油,石油的供应和价格变了,而克莱斯勒的生产方向没有随之改变,他的决策就不符合变化了的实际,因而是错误的决策。错误的决策必然导致错误的结果,使它在九个月中亏损7亿美元,“一步走错百步歪”,损失是巨大的。丰田牌汽车所以能击败克莱斯勒,并取而代之,就因为它生产的省油小型车,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市场的需要。任何企业的产品,如果在市场上不适销、不对路,产品质量再高也是没用的。

此外,程序化决策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按照重复出现的程度不同,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这是西蒙对决策的一种分类。所谓程序化决策是指一些经常重复出现的决策,包括一些例行活动。

因为对于这样一些决策可以运用相对固定的程序、固定的方法进行处理,例行公事,因此称之为程序化决策。所谓非程序化决策是指非重复出现或偶然出现的新的决策或非常规决策。由于这类决策不能按常规程序和常规方法进行处理,因此称为非程序化决策。

由于程序化决策能够提高组织的效率,因此只要可能,管理工作在遵循科学决策原则的基础上,应尽量程序化。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难以估计的危机。在企业的生死存亡时刻,扭转败局的往往是策略的调整与方法的改变。

福特公司:迎合顾客需求重占市场

陷入困境

福特汽车公司成立于1903年,由亨利·福特和11个股东用最初的28000美元共同创立。福特基于“为全世界大多数人造车”的理想,首创了工人日工资5美元/8小时的标准(之前是2.34美元/9小时),造就了千千万万的有车阶级,亨利·福特也被尊称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在1999年的世纪末评选中,福特T型车被评为“世纪之车”,亨利·福特本人也获得了《财富》杂志“二十世纪企业家”的称号。

从1954-1964年的10年间,美国汽车工业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外国汽车从1955年开始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这些节油的进口微型汽车悄悄地改变了美国汽车工业的格局。许多美国著名汽车企业被迫收缩战线,终止了一些型号汽车的生产或被兼并甚至倒闭。

福特汽车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眼看着日日亏损。

绝处逢生

为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以争夺顾客,美国汽车制造商向市场投入了多种型号的汽车。例如,1961年美国汽车市场上有350种车型,而1962年又增加到400种。消费者的偏好在不停地变化着,汽车制造商希望通过提供众多的车型来发现顾客究竟最喜爱什么。

在1960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他的成功被视为年轻一代的胜利,美国人更加推崇青春与朝气,认为这才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肯尼迪面对的是停滞的经济,他决心采取增加可支配收入的减税政策使美国的经济复苏。1963年,美国政府下调了汽车消费税,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顿时变得高涨起来。

由于开始时对肯尼迪政策持观望态度,投资者和消费者在1961年的表现并不踊跃。许多顾客仍持币观望,推迟了他们的购车计划。但很快,人们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得到了恢复和增强,1962年美国汽车市场顽强而有力地复苏起来。到1963年年初,美国汽车经销商的库存量已降至1957年以来的最低点。1963年是令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们兴奋的一年,全年汽车销量约700万辆。

1964年的经济状况更加令人乐观,可支配收入比起1962年上升了35%,而且信用卡开始流行起来,这大大促进了汽车的销售。另一个好消息是:美国拥有两辆汽车的家庭正在增加,1964年这样的双车家庭将达到70万户。

此时,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艾柯卡认识到,汽车既是代表成熟的标志,又是显示成熟的方式。因此,年轻人对汽车有着天然的迷恋。人口调查也表明,到1970年,美国20-24岁的人口增加54%,而巧一19岁的人口将增加41%。年轻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美国总人口的增长速度。由于有了“爱迪塞尔”汽车的惨败,福特汽车已不太过分倚重市场调查作为决策最重要的依据。他们这一次在艾柯卡的领导下,进行了规模小但目标精的市场调查。

艾柯卡是汽车推销员出身,所以对顾客的需求有着惊人的敏感。他立即建议福特汽车公司迅速迎合年轻人市场,开发具有运动型跑车外观的新车型。福特汽车公司首先注意到年轻人市场在美国方兴未艾,肯尼迪总统带来的青春浪潮已席卷到美国的方方面面。许多中老年人也受到年轻人的兴趣及偏好的影响,积极地参加到年轻人的活动中去。

在设计过程中,福特汽车公司的设计部门不断从顾客那里获得反馈,及时对顾客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为了确定新车的售价,福利汽车公司特地邀请了52对夫妇参观样车。当他们告诉这些夫妇新车售价为3500美元时,这些人给新车挑了一大堆毛病。但当他们改口说售价为2500美元时,顾客们则觉得该车风格独特,而且车厢空间宽敞舒适。

通过顾客们的反映,公司分析认为,由于年轻人市场中的许多消费者刚刚参加工作,收入有限,因此新型车必须便宜。艾柯卡提出的标准是:新车的价格不仅中等收入人可以轻易负担,而且低收入的年轻人也可以承受。此外,这种新车还必须有后座和后备厢,从而满足小家庭的需要。如果有可能的话,这种新车还要力争成为准备购买第二辆汽车家庭的首选车型。

通过找到问题的症结和顾客的反馈,福特汽车公司确定了自己发展的方向,信心也随之大增,他们计划在1964年销售20万辆这种新车。当年福特的“爱迪塞尔”的开发耗资2亿美元,市场调查历时10年之久。而福特推出的这款新车只用了6500万美元的开发费用。这主要是因为此款新车在许多方面采取了“拿来主义”,它是福特汽车公司许多成熟技术的混合体,为了迅速抢占市场并吸引年轻人,这种新型车的基本配置型售价仅为2368美元。通过各种广告宣传手段,这一价格在美国家喻户晓,人们开始纷纷抢购。而福特汽车也开始走上一条繁盛的道路。

案例启示

福特公司为了提高新型车对顾客的吸引力,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需求,特别为它准备了多种可选配置,从而使顾客尽可能地在基本车型上演变出更符合自己的偏好的个性化设计来,这样就为福特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结福特汽车的反败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要想彻底打开销路,必须摸透顾客的心理,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求廉的心理

人们在消费的实践活动中,都希望用最少的付出换取最大的效用,获得更多的使用价值。追求物美价廉是最常见的消费心理。买主在消费活动中,对商品价格的反应最为敏感,在同类以及同质量的商品中,消费者总会选择价格较低的商品。

耐用的心理

这种消费心理讲究消费行为的实际效果,着重于消费品对消费者的实用价值。人们需要吃、喝、穿、住等,实际上绝大部分人是将其大部分精力放在获取这些基本必需品上的。购买行为也是为了满足这些实际的需要,消费者自然就讲求其实用价值。

安全的心理

这里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获取安全;二是避免不安全。消费者购买消费品后,要求消费品在被消费过程中,不会给消费者本人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或身心健康带来危害。人们之所以要购买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或把钱存入银行,是因为他们想在年迈和困难时得到保障。

人们之所以要购买消防装置和防盗门锁,是因为害怕缺少这些东西可能会带来恶果,为了安全,宁愿在这方面投资。这种安全心理在家用电器、药品、卫生保健用品等方面的消费选择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方便的心理

这种消费心理的特征是,把方便与否作为选择消费品的第一标准,以求尽可能在消费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人们追求购买各种能给家庭生活和工作环境带来方便的东西。洗衣机、吸尘器、自动洗碗机、饮料、半成品食物等,就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消费心理。

此外,在方便的心理中,还包括要求商品有比较完善的售后服务。

求新的心理

追求和使用新产品是消费者带有的普遍性的一种心理。在我们的生活消费中,某些新颖、先进的日用品,即使价格高一些,使用价值并不太大,人们也愿意购买;而陈旧、落后的消费品,即便价格低廉,也会无人问津。这种求新的欲望,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强烈。

求美的心理

美的东西一旦撞击到我们的神经和情感,就会使我们产生强烈的满足和快乐。美对人类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随着人们审美趣味的不断提高,对产品的求美心理也越来越明显和强烈。

自尊和表现自我的心理

人人都有自尊心,消费者也不例外。特别是生存性消费需要得到满足后,消费者更期望自己的消费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其他消费者的尊重。不论怎样,我们都有这种心理,喜欢听好话,受人恭维,从而觉得自己有成就,并通过某种消费形式予以表现。

追求“名牌”和仿效的心理

消费者对名牌产品有着强烈的追求欲望和信任感。他们总是认为买到名牌消费品才能保证使用期,提高消费效果。年轻的消费者更崇尚时髦,进而相互仿效。

猎奇的心理

这种心理的表现形式与众不同:奇特至上。这在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心理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奇特本身就是一种美;二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

获取的心理

毫不隐讳地说,绝大部分人都有一种占有欲。人拥有了财产才算是踏上了寻求人生安全的康庄大道。精明的推销员利用这种心理,通过产品的试用来推销产品。比如,一个买主已经试用了一台计算机或电子打字机一个多月,他就很难再舍得让人搬走了。他的占有欲会变得十分强烈,坚决要求把东西留下。

企业在决定扩张时,应采取试探性的投资策略,不要过早过快地将所有资源全部倾注到新商业投机活动中去,最好使用逐步升级的方式,根据市场的情况决定是否追加下一笔投资。

另外,企业还应对市场上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如供不应求、供大于求、政府政策突然改变、不可抗力作用、竞争者突然出新等等)制定好应急方案。

同类推荐
  • 一位经营鬼才的自白

    一位经营鬼才的自白

    1973年,他一脚踢开日本零售业的大门,对当时崇尚“商铺就该越大越好”的业界宣布:从今以后,零售业的玩法改变了。这个从不以寻常角度看待事物的怪咖,在总部不看好的情况下自行筹资一半,将濒临破产的7-ELEVEn从美国带回日本,带着通过报纸招募到的15名门外汉,一路将它发展为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集团。他漠视常规,挑战常理。无论是开辟新业务,还是推出新产品,他总能在一片反对声中创造奇迹。本书犹如与鬼才铃木的促膝长谈,面访铃木的第一手资料被整理者原汁原味地呈现。如何打造热销品,如何权衡新事业的风险,如何提升说服力,如何管理下属、领导企业,关于经营方方面面的秘诀,在铃木的亲身讲述中被一一道尽。
  • 最新基层工会工作全书(最新工会制度与娱乐全书)

    最新基层工会工作全书(最新工会制度与娱乐全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随着我国企业走向世界以及世界各国企业进入我国,各种各样的经济成分不断深入发展,各种各样的观念不断相互影响,有必要统一和规范地掌握工会的有关知识。
  • 现在,发现你的销售优势

    现在,发现你的销售优势

    销售是一个伟大的工作,销售员销售产品的同时也是在推销自己。只有充分被顾客认可的销售员才能顺利地把产品卖出去。任何一个销售员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任何一次成功的交易都是销售员发挥优势的结果。成功的销售员懂得隐藏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让顾客快速的接受自己和产品;他们也懂得如何把自己的优势变成自己的强势,从而在和其他销售员竞争的时候占据有利地位。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销售员,必须充分挖掘销售优势。
  • 九型人格与领导密码

    九型人格与领导密码

    本书是汪老师对于九型人格在企业管理与团队建设方面经过长达几年深入调研、追踪、研究和培训后进行的有效对接,注重结合团队建设中不同岗位员工的职责、角色、类型、特点、时期、配置等要素,就不同个性员工在其中反映的不同特点、倾向、意义进行了清晰阐释,针对现有大部分80后、90后员工担任就业主力军的企事业单位,如何更好地用好这些员工,提升团队凝聚力、战斗力等提供了实操实做步骤以及方法。角度独特、案例真实、阐述清晰、逻辑性强。
  • 做最棒的店长

    做最棒的店长

    本书针对目前加盟连锁门店的现状,结合作者多年的培训及实战经验,总结提炼出卓越店长的个人修炼方法、门店经营中的实战技术、标准化销售模式、店务流程的精细化运作模式及门店人员管理技巧等实战技能,是专为企业组织培训及店长、经理个人提升量身定制的实用教材。
热门推荐
  • 封神双龙5

    封神双龙5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从零开始的游戏穿越

    从零开始的游戏穿越

    身为游戏制造者的唐恺穿越进了自己的游戏之中。找隐藏任务,寻游戏彩蛋,卖副本情报,公布概率公示,不再担惊受怕,穿越到了自己的游戏,就如同开了外挂。什么?你说你不知道我唐恺?现实中的世界也变了,难道我唐恺要从欧皇变成非酋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霸道天子第一妃

    霸道天子第一妃

    重生一回,她只想安静的生活,可他的出现,却分明的告诉她,一切都已经不可能。既然注定成为帝妃,那前世欠了她的,害了她的,统统拿命来偿还!后宫三千,她不是最美貌,不是最贤良,不是最聪慧,偏偏却是最懂他,看着这个不可一世的男人,沉沦在她的温柔乡;看着害过她的仇人,一步一步被逼上绝路;看着自己走上权利的巅峰——她笑了,然而满手的鲜血,满身的罪孽却再也无法洗净,她再也不是那朵盛开在彼岸的白莲……然而,他却对她说:“你的罪孽,有我来扛!十八层地狱,有我陪你……”可他并不知道,他是她最后一个敌人,面对挚爱的仇敌她该如何逃脱?两人之间可还有继续的可能?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油画:知道这些就够了

    油画:知道这些就够了

    这本书介绍了成为真正油画大师的步骤和策略,而且这些步骤和策略都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参照本书秘籍,加之你在绘画、油画以及艺术方面的天赋,创作出如大师级般的惊艳画面和肖像指日可待。
  • 妃常为贼:扑倒压寨相公

    妃常为贼:扑倒压寨相公

    某女:“我有孩子了。”某配角:“小狸这么可爱,我愿意当她的爹。”某女:“我不想做什么皇后,后宫心计烦死了。”某配角:“没事,后宫只你一人。”某男:“滚开,小狸是我的,她也是我的。”某女:“这样啊?我要怎么选择?不如你们都说个条件吧!”某配角:“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小狸会继承皇位。”某男:“我答应做你的压寨相公。”某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九涅槃

    九涅槃

    一个身患绝症的少年,一段痛彻心扉的爱恋!是爱扯痛了心?是心刺痛了爱?在与天挣命的背后,到底是无助,还是无奈!傲笑江湖的刹那,谁有能体会他付出的努力和心酸!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