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4500000004

第4章

李鸿章的出生以及他的家族史——李鸿章的母亲——李鸿章的童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三合会——洪秀全——太平天国的胜利——李鸿章第一次效力于朝廷——崭露头角——被任命为福建道台——杭州和苏州的失利——进攻上海

73年前(1823年),在安徽首府合肥降生了一个男孩,他长大后注定要比同时代的其他人对中国的国内和国际事务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出于中国固守故土的传统观念,李氏家族已在合肥定居了数十代。李氏家族并非特别显赫,李鸿章的父亲是这个家族的族长,他既不是腰缠万贯,也不是智力超群。的确,他考取了进士,但是他并没有产业和财富,而是心满意足地甘愿做一个文士。关于李鸿章的母亲李夫人,我们知之甚少,但是我们可以从她几个儿子的成就中推断出她必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女性。在她的五个儿子中,有两个儿子功成名就,其中包括日后成为直隶总督的二儿子李鸿章。关于李鸿章少年时代的记录同样不多,我们只知道他非常勤奋好学,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能够写一手优美而精湛的好字,使自己在同辈中鹤立鸡群。即使在今天,他的书法也依旧广受好评。虽然在西方世界,写得一手好字并不会被视为一项了不起的才能,但在东方国家,尤其是在中国,想要踏上仕途,必须要写得一手好字。

李鸿章很早就在院试中被选为优贡,后来又在乡试和会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最后一场考试中,他名列前茅,成功地入选翰林院任庶吉士庶吉士是明清时期翰林官的一种,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为皇帝讲解经籍等。——编注。翰林院是一个带有浓厚学术色彩的官署,在职能上类似于英国的皇家科学院。不过,与皇家科学院相比,它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翰林官可以领取一定的薪金,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利用他们掌握的一切资源促进学术进步。翰林院还有一条轮值制度,即翰林官会被委派去公共机构任职。李鸿章原本也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遵照惯例度过他的一生,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李鸿章的命运注定要与一般中国文官不同,他的精力注定要投入一个更广泛、更活跃的领域。

清帝国的南方诸省多年来一直处于混乱之中。清政府对当时民间秘密组织中最有势力的三合会三合会(Triad Society)又称洪门三合会,为历史上著名的反清秘密组织,始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编注一直心存戒备。当时三合会吸引了大量会众,并蓄势待发,准备与当地的政府军一决高下。三合会的公开目标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让皇权回归汉人手中。其领导人不断发表极具煽动力的言论,在南方诸省产生了广泛而深入人心的影响,各地不断爆发起义,而政府军又无法场场制胜。在这样一个权力分崩离析的时代,人们需要一位领袖来领导当时盛行的变革观念。在广东省的学子中就诞生了这样一位领袖,当地最强大的民间组织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的名字“秀全”有着吉祥的寓意,这个男人命中注定要取得一时的辉煌。洪秀全于1814年此处原文误作为1813年。——编注出生于距离广州不远的一个小村落中,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儿时就是在水田里放牛度过的。一旦长大成人,他很快就抛弃了这种无聊的生活。不过,他后来的职位也同样乏味:乡塾的主事。

洪秀全的雄心壮志并没有得到满足,在参加广州会试之前,他曾几次在主考官面前毛遂自荐,希望能由此步入仕途。然而,他的文才算不上出类拔萃,并没有经由会试获得功名。毫无疑问的是,他最终找到的发展方向要归功于他此前的屡次失败。在一次去广州的路上,他邂逅了一个基督教传教团,一位教士给了他十几本宣教的小册子。他阅读了其中的几本,虽然没有真正理解基督教的教义,但他那异乎寻常的想象力却被这些小册子激发了出来。过度劳累和失望给他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一种近乎昏聩的精神状态下,洪秀全看到了上帝和基督现身,并劝导他用武力推翻满洲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在无知的人群中,“先知”往往被看做是被神拣选出来的人,而当“先知”的梦想与其他普通民众的现实感受一致时,“先知”更是被披上了神圣的外衣。

在一位狂热信徒的支持下,洪秀全开始向他的朋友和熟人宣传他从小册子和幻觉中领悟到的伪基督教教义。他和他的信徒不知疲倦地走遍广东和广西两省,向百姓大力宣扬他们带有革命思想的新教义。通过这种方式,他的旗下很快聚集了数千人。作为一场规模宏大的运动的开端,洪秀全带领他的信徒们进攻了附近的一个集镇,并很快攻克了它。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又一场的胜利。1851年8月27日,他的部众攻下了永安城。好运伴随着洪秀全和他的信徒。他带领一万人在湖南省攻城略地,1853年初,他们攻克了扬子江畔的江宁(位于今南京市内)。南京,这座明朝故都,很快就成了“太平”王朝的首都,天王洪秀全相信,他的天命就是在此建立太平天国。对于洪秀全来说,不幸的是,他似乎忘记了自己还没有完胜,他没有乘胜向北攻打北京,却派遣他的军队沿江驻防,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异常复杂的政府体系。洪秀全最忠实的四个追随者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和韦昌辉分别被封为东王、西王、南王和北王。后来,当上帝的灵魂降临到洪秀全身上时,他还册封了更多的王。因为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洪秀全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他开始沉溺于后宫美色,闭门不出,只有他最信任的几个人才能见到他。我们无法得知他在这个时期的诸多生活细节,然而很明显的是,他已沉溺于东方君主常见的委靡生活中不能自拔。

有一次,东王杨秀清陷入神迷状态,他接到了——或者说是他自以为接到了——全能的天父的命令,让他谴责并惩罚洪秀全在后宫中对待异性的种种行为。杨秀清在惩戒天王、行使天父赋予他的权力时没有显示出丝毫的勉强,他甚至说服了洪秀全自愿接受来自天父的雷霆严惩。杨秀清认为,惩罚本身带来的耻辱就够了,他没有对洪秀全施以应有的鞭刑,而仅是谴责他在对待嫔妃和侍女时拳打脚踢的粗暴态度。天王洪秀全在一段时间内顺从地接受了惩罚,他甚至公开宣称东王杨秀清是圣灵的化身。但是当他的忍耐到了极限时,他便开始指控杨秀清品行败坏,并背叛了天国,经过审判,杨秀清的叛逆罪名成立,并最终被处以了砍头的极刑。

与此同时,太平军沿着长江迅速向下游进军,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镇江和扬州,两地清政府守军望风而逃,其逃跑速度完全不亚于中国军队在最近这场与日军的战争中的表现本书写作于1884年,作者这里指的是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一些军队的怯懦表现。——译注。在一番尽情掠夺之后,太平军挟持镇江和扬州的军民退守南京。凭借着类似的一时之利,太平军的人数急剧增长,达到十万之众,一方面,他们甚至让被占领城市的女人们建筑防御阵地,防范清军夺回太平军刚刚占据的城市。另一方面,太平军的首领们并没有完全遗忘进攻北京的必要性。1853年5月,他们派出了一支纵队,远征北方。远征军一路上攻无不克,先后攻占了安徽、河南、山东和直隶南部,最后又攻占了距离天津仅20公里之遥的静海。

就在此时,蛰居在合肥父亲家的李鸿章首次脱离文士的圈子,开始参与到了中国的内战中。太平军攻克安徽激起了李鸿章报效国家的热情,他认为,此刻正是每个有一定权势和威望的人为国家福祉挺身而出的最好时机。李鸿章组建了一支人数众多的团练(淮军的雏形),并率领他们与太平军展开厮杀。不过,他指挥的这支乡勇并未给太平军带来任何真正的威胁,也没有取得任何像样的胜利。当太平军继续向北推进时,李鸿章才开始起到一定的作用:他率领士兵袭扰太平军的后方部队,并俘获了一些掉队的士兵。然而,当太平军的第一支大部队离开安徽境内,向河南进军后,李鸿章率众顽抗的使命还远未结束,此时,太平军的第二支大军接踵而至,从安徽向山东挺进,再次攻克了一个战略重地——临清(今山东境内)。

如果第一支太平军能够成功地守住静海,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在第二支太平军的掩护下,实现夺取北京的目标。但是,两支太平军都过于贪恋攻城略地,他们孤军深入,远离后方,被大批清军抄了后路,截断了他们与南京的联系。因此,运动战成为了太平军取胜的关键,当他们的快速进攻被天津守军成功击溃后,两支北伐军就注定难逃失败的命运了。第一支太平军在静海被围困数月后,饥饿而又绝望的士兵们拼死突破了清军的包围圈,向南京方向撤退。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使得山东境内率领第二支太平军的指挥官也立即下达了相同的撤退命令。尽管李鸿章和他的乡勇们早就得知了太平军南撤的消息,但他们根本无力在中途截击太平军。即便如此,李鸿章的贡献还是成功地引起了两江总督兼兵部侍郎曾国藩的注意,他下令将李鸿章的民兵队伍编入由他亲自指挥的嫡系军队。事实证明,曾国藩的选择是正确的,李鸿章很快就显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成功地完成了上司委派的一次次军事任务。

尽管李鸿章不过是一名经过训练的平民,但他拥有很多战士的特质。李鸿章身材高大,比一般的中国人要高出一头,足有六英尺多。他的双目锐利、明亮、闪着光芒,并且从未因为渐增的年纪而稍显暗淡。他的举止平和而冷静,你从他的容貌就可以看出他的精干和坚韧。毫无疑问,曾国藩是他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官员,而李鸿章很可能接替曾国藩成为清政府最优秀的官员。他在曾国藩的军队中屡屡建功,因而步步高升,到了1859年,他被委任为福建道台,并有望进一步擢升为巡抚。这个职位一向都很重要,当太平军在福建的反叛平民中大肆招募新兵时,它就显得更为关键了。在担任福建道台时,李鸿章同样尽忠职守,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了他的忠诚和才干。

这段任期或许是他远离中央权力体系最短的一段时期,因为很显然,太平天国运动当时已走向尾声,南京已被包围得水泄不通,守卫南京的太平军正在想方设法地生存下去,城中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而在太平军占领的其他城市,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清军正在逼近太平天国的每座城市。然而,在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之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改变了整个局面,给了太平军喘息的机会,使清军功败垂成。太平军的一位将领——忠王李秀成——在此时显现了其突出的军事才能,在与李鸿章的对峙中屡屡获胜。李秀成在所有的战斗中都显示出无畏的勇气,此外,他还因足智多谋而闻名。

在太平天国最艰苦的时期,他力挽狂澜,使得太平天国得以存续下去。此时,对于太平天国的众将领而言,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占领新的地区,尤其是要占领那些富足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大城市。当时,在中国的所有城市中,苏州和杭州以其富足奢华的城市形象而声名远扬,正如中国谚语所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于是忠王李秀成径直对苏州和杭州发起了进攻。他相当轻松地攻占了杭州,接着又围困了苏州。此时,他接到天王洪秀全的命令,让他驰援南京。他第六次解救了这座危城,又以江苏富饶的平原为依托,回师攻打苏州。这一次,他全速挺进,易如反掌地攻克了苏州。尽管手握两座重镇使他的实力和声望都大大提升,忠王李秀成依旧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天国而言,下一个最关键的战略目标是拥有一座港口城市。此时,清帝国最繁忙的港口和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当属上海。

对于中部和北方诸省而言,它是重要的运输口岸,而对于扬子江沿岸的城市和商埠来说,它的战略地位尤为突出。李秀成清楚地意识到,一旦拥有了上海,他就能与外面的世界保持连通,并与南京及其他太平天国所占据的城市形成更为顺畅的联系。除了声称许多外国侨民催促他征讨上海之外,他还明确表示法国人也曾邀他进驻上海。无论事实如何,李秀成当时信心十足地向这座城市发起了进攻,并击溃了在外围据守的清军。然而当他的军队逼近上海时,却惊讶地发现,英法两国的水兵已守卫在上海的城墙之上。他一次次地发起进攻,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尽管如此,仍未攻克这座城池。

同类推荐
  •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本书以著名翻译家杨苡的视角,对杨宪益先生的一生进行回看,既是杨苡女士作为妹妹对兄长的怀念,又是同为翻译家的杨苡女士对同行、战友的怀念。书中大量收录了杨宪益先生一生中重要的书信,是了解杨宪益先生的重要参考书籍。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一个心如明镜的爱国者,一个默默无闻的斗士,一个被遗忘、被时代湮没了的寂寞老人,他的躯体虽已远去,但灵魂却驻足人心。也许被时代所遗忘,待时他却开创了一个名为杨宪益的时代,他的伟大值得我们一生铭记于心。
  •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主要内容包括: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周作人:心里住着两个“鬼”的淡漠旅人;张恨水:惹得读者为作品人物“请命”的书生;刘半农:“如君之人已不可再得”;许地山:“他似乎永远不会说‘不’”等。
  • 傅斯年传

    傅斯年传

    傅老虎、傅大炮轰遍高官显要;真学问、真胆识,道尽古今中外。是 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性情铁汉。傅斯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对于新文化建设、历史学新领 域的开拓、新教育思想的提倡等,均做出过很大贡献。本书以严谨的态度 客观论述了他的一生功过,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人物传记。
  • 中国群星闪耀时:时代风云中大文人的命运流转

    中国群星闪耀时:时代风云中大文人的命运流转

    20世纪初,一场知识界的新文化运动及之后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发端。新思潮不断涌现,大师成群而来。从本土饱学之士,到留学归来者,思想活跃、交相辉映。他们锐意革新,思想自由、才华横溢,每个人物恰似一颗耀眼的星辰,共同照亮了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天空。本书选取了蔡元培、胡适、梁漱溟、沈从文、钱锺书等各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大师级人物,重新回溯他们的生命历程,回望那个波澜壮阔、吐故纳新的大时代。他们倾其全部的生命能量,投入到对人生追索中,饱含着一种奋不顾身的孤勇和对生命极大的热情,在对于时代、家国的责任和关照中,完成了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他们的学识和思想,延续至今,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处世方式。阅读他们的人生,让我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感知,对于人生边界的拓展,能够多一重理解、多一份开阔。
  • 历史的踪迹与思考

    历史的踪迹与思考

    胡亦民同志提供给读者的这本《历史的踪迹与思考》是一位革命老同志几十年风雨历程的生动记录,正如亦民同志所说:“不是自传,也不是无所不包的回忆录,仅仅是自己走入人世间以来80年人生历程的踪迹与思考。”这是一本不同于一般回忆录的独具特色的书,它透过书中辑录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稿、书信、诗歌,清晰地勾画出亦民同志几十年的战斗、工作和生活面貌,使我们看到,亦民同志一生的战斗历程,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联。
热门推荐
  • 独家婚权:总裁请出局

    独家婚权:总裁请出局

    她本是关家不受宠的二女儿,阴差阳错代替他心爱的女人成为主角,却不想从此之后沦为她的替身。从小希望可以过上幸福的日子,他的宠爱让她以为幸福要敲门。她终究不是她,当发现了残酷的事实之后,她的人生随之彻底轰塌。仰望着头顶狭小的天空,她发誓她要幸福,不要再被别人抛弃。
  • 医之心——风湿免疫篇

    医之心——风湿免疫篇

    生活中我们享受的所有服务,几乎都能以等价形式体现消费的交易特征,独独医患,不能,也不可以。患者,因病痛求助医生;医生,因使命和职责,为患者提供治愈、帮助或者安慰等专业性很强,非一般意义的服务。花钱可以买任何商品,唯独生命和健康不能用钱等价交换。医生与患者,本是陌路人,却因为天职,因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健康的渴求,坐在了面对面,构筑了人世间最奇特的人际关系。医,是医疗、医术,又是医疗、医术之上承载医德、医风的医生之心地。医之心,是医生对患者的理解所体现的心性,是从医者对专业的不懈追求,又是对患者疾苦的感同身受。医之专,医之难,医之疼,医之美,构成了医之心。医学专家们发自心底的文字,是千万个好医生执业感悟的一部分。如果,你能静下心听他们平实讲述职业生涯中对患者的感念之情,以及有痛更有欣慰的医之心感悟,作为医生,你会对怎样才是一个好医生,怎样做个好医生,何为仁心,何以信守仁心,有新的解读;作为患者,当你生病就诊时,会因为对医生的更理解和信任,得到更科学、更有效的健康服务。
  • 救命啊,工作快把我逼疯了

    救命啊,工作快把我逼疯了

    如果你在办公室里容易感到困惑和沮丧,不用担心,“办公室综合征”并非你所独有。有时候,似乎是整个职场都已经疯了——首席执行官把装订整齐的报告交给董事会,以表明公司在投资方面取得了丰厚收益,而你所在的部门工作堆积如山,每个人都因“冻结招聘”而饱受压力。网络瘫痪,网络技术人员不接电话。销售人员对顾客做出空头承诺,他们现在却嚷嚷着说送货是你的事儿。副总召开会议要促进交流,而你却明白,如果你说有任何事做错了,那么,结果将证明真正的问题在于你的态度。
  • 汉末复新

    汉末复新

    西汉末年,汉室外戚王莽横空出世,篡夺了汉室江山,使其改朝换代,建立新朝,想成就一番不世伟业,之后他就推行改革,史称‘王莽改制’,可惜功败垂成,新朝犹如烟花般,炫丽的转瞬即逝。而在两百年后,东汉末年,王莽第九世孙王杰传承王莽遗志,归宗鬼谷门下,随后出山和大哥欧阳昊,二哥肖然,三兄弟齐心协力,让烟花般的新朝变成了永恒的太阳,使其耀眼的光芒普照大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青涩恋歌系列

    青涩恋歌系列

    一段又一段青葱的岁月,一曲又一曲婉转的讴歌。三对恋人未满、情未意浓的青春少年。是离别之歌,是成全之意,是你我青春年少的必不可少葱茏懵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晚饭花集

    晚饭花集

    本书是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了他以民情风俗为创作背景的小说名篇,包括《晚饭花》《邂逅》《戴车匠》《异秉》《捡烂纸的老头》等经典篇目。这些将人性之至纯至美用轻盈灵动的文笔展现出来的小品文,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它反映了一个地方的人民对生活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愉。用美的眼光观察着人世生活,将必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 让好习惯成全你

    让好习惯成全你

    都说习惯决定人生,但是养成一种习惯与告别一种习惯。都绝非易事。因为人们总是依赖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殊不知它既能将你带入天堂,也有可能带你进入地狱!好的习惯贵在坚持,坏的习惯源于惰性。是习惯决定了你的人生价值,前途未卜之时,习惯就是你的方向。在成败的毫厘之间。习惯决定一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