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3600000074

第74章 善待起跑线上的“问题少年”

一定会有一把心灵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的门,一定会有一个办法会解决“问题少年”的问题。

小小的年纪,正好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受正规的教育也不过才三到四年,从知识的积累上看,完全是可以用以后的一段时间的紧张的努力追赶,把落下的距离弥补过来。学生在幼小的时期,真正拉开差距的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行为和习惯的养成。

我时常想,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到蹒跚学步,再到长大成人,是什么叫他们一步步地和别人有了距离呢,是什么使他们一点点的成为优胜者或者失败者呢?那就是从小是否养成了对于学习浓厚兴趣和有无良好的习惯。假如一个人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失去了对于学习的浓厚的兴趣,那么就等于宣布甘愿一生平庸。假如一个人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好的品德,那么即使将来可以转化,那需要付出的东西也真的是很多。知识是可以通过积累来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的,毛病也可以通过后天的教化来逐步的改变,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到未雨绸缪呢!

孩子调皮不是什么坏事,一般认为调皮的孩子是比较聪明的。只是他们的智商还没有完全地被利用起来,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他自己应该专注的学习上来,一旦智力被完全地开发出来,精力完全用在学习上,那么,他们的就会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出奇迹。

难道只有棍棒之下才出孝子吗?难道只有棍棒之下才出英才吗?棍棒之下,也会出现叫人心酸的故事,也会出现一个个人间惨剧。不要以为是自己的孩子或者是自己的学生,就可以简单粗暴地随意处置他们。幼年的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你愿意叫他黑,他就会黑;你愿意叫他白,他就会白。高明的教育者就像是一位水平高深的丹青圣手,可以用最和谐的色彩,描绘出最绚丽夺目的图画,叫人感悟造化的神奇。而愚蠢的人们,只会胡乱涂鸦,把一张本来可以成为珍品的图画糟蹋了。

我有一个朋友,在他的孩子刚刚念书的时候,就没有很好地抓住这个教育孩子的时机。那时,朋友喜欢打牌,天天玩到很晚,根本没有心思教育和管理孩子。对待孩子的学习,一开始就不管不问,等后来,孩子经常在学校和小朋友打架,他们知道了,不是骂就是打。从来没有耐心地给孩子讲过道理。开始是鸡毛掸子,后来是木棍子,再后来是皮带,甚至把孩子吊起来加以修理,但这些都没有改变孩子倔强的性格,反而叫孩子百炼成钢了。由一开始的哭发展到不哭,由不哭发展到外逃,由外逃发展到彻夜不归。现在,孩子早就不念书了,成天和一些小弟兄小姐妹在一起。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喝酒、抽烟、偷盗、斗殴,简直是无恶不作,沦落成了浪荡公子。朋友对孩子彻底失望了,两口子说:“就当是没有生下这个儿子。以后,他回家来,我们就管饭,不回家,我们也不管了,也不找了。”没有哪个父母是真的会对自己的子女狠心的。叫他们这样失望的是他们那不争气的儿子,可,是谁造就了这样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呢?

错误不在于孩子。幼小的孩子懵懂无知,他们有什么错误呢。错误就在家长身上,就在孩子初始接受教育时的老师身上。假如当时孩子第一次写作业,父母不是整天兴高采烈地“三万五万”地喊,而是安静地坐在孩子面前,看着孩子仔仔细细地写作业;假如孩子第一次犯错误,家长不是劈头盖脸地数落,而是像一个好朋友似的,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孩子的倾诉,然后,认真地给孩子讲明道理;假如当初孩子的老师不是因为孩子的顽劣而对孩子冷眼相对,把责任完全推卸给家长;假如当初孩子的老师不是因为孩子的笨拙而对孩子失去信心,放弃了对孩子的管理,那么,今天的孩子可能就已经是一位天才少年了。

儿童时期是一生的关键时期,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千万不能够放松要求,更不能够放任自流。对于人一生来说,父母和小学时期的老师所起到的作用,甚至要远远大于大学教授对学生所起得作用。因为,大学教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进一步提高,不会左右学生的生存;小时候没有受到来自家长和老师的良好教育,则完全可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废人甚至是社会的渣滓。

所以,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去对待那稚嫩的心灵,去呵护那幼小的生命吧,用自己的才智,把他塑造成为一座丰碑吧,这是我们的责任——每个做家长和做老师的人都无法推卸的责任。不让一个有问题的少年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我们要用耐心和恒心去做持久的努力。

同类推荐
  • 吴敬梓的情怀与哲思

    吴敬梓的情怀与哲思

    本书是武汉大学教授陈文新在对清代著名文学家吴敬梓及其作品进行研究后创作的文化随笔。全书共分为十章,分别从吴敬梓的生平、小说、文论、交游、儒生情怀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展现了吴敬梓曲折的人生经历以及贯穿他一生的儒生情怀,阐明了他小说作品的独特风格对后世文人及社会的深刻影响,能为后人了解、研究吴敬梓提供有益的参考。
  • 书人依旧

    书人依旧

    从当年鼎盛的天涯读书板块,到如今担任主编多年的阅读周刊,姚峥华因书结识了李陀、李长声、欧阳江河、祝勇、冉云飞、绿茶等等著名书人,一起谈天说地,遍访好书,便有了这本《书人依旧》。姚峥华文笔以小见大,细节重重,只用言谈举止、眼神动作,就把相知多年的这些知名书友的故事与生活呈现得活灵活现。诚如马家辉所评:“小姚眼下,人脸便是好风景,而好风景里总有好日子,我觉得,主要因为执笔者有一副好心肠。”
  • To hell,上海

    To hell,上海

    “妈的,上海人怎么这样,鸡肠狗肚。凭什么不要外地人?不问可否、不管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末了,还在叽咕《谏逐客书》——这小子要生在春秋战国准是个朝秦暮楚顶呱呱的纵横家。我想想:也是,把两个大活人劈了,你再去自首,就算免你一条死罪,你也得抵一条命。又何苦在死前上法庭丢人现眼一通呢?吴宇报上去的《论当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走向》的毕业论文题目给王连生教授打了回来,附带上边还写了一大堆诸如“时代性不强”、“开拓性不够”、“僵化”等等让吴宇头疼的评语。
  •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收录了闵凡利自创作以来的20年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200余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78篇风格各异的散文佳作,共分《故乡,和我的父亲母亲》、《看看咱的庄稼去》、《开放我们心花的万紫千红》、《人生是一棵爬满猴子的树》、《让狼舔舔你的手》、《阅读的芬芳》六辑。《在夏日里画场雨》中的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象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他给我们诠释了生命的迷茫与希望,剖析了疼与痛的根源,开启了人生的禅机与觉悟,直抵心灵,绽放着感染和感动。
  • 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

    本书收录了汪曾祺百读不厌的代表性的散文,全书分为回忆个人经历与亲人的“自报家门”、回忆故乡的“故里杂忆”、回忆裘盛戎、谭富英、老舍、沈从文、潘天寿等人的“故人偶记”三辑。汪曾祺一生经历了很多大事,然而这些都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汪曾祺用他的笔创造了一个随遇而安、恬淡安闲的美好世界。他的语言之独到,堪称文坛一绝。
热门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最新修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最新修正本)

    实行了近十年的公务员法,其中的公务员养老制度、薪酬制度等制度设计已经滞后,本次的首次修改旨在便适应职务与职级等公务员薪酬改革的需求。
  • 健康生活一点通

    健康生活一点通

    本书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简单有序的形式介绍吃、穿、住等方面的生活知识,集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为一体,紧扣解决生活难题的关键性因素,让读者准确无误地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希望此书能够成为您的得力助手,给您的生活带来方便,让您的生活更加轻松愉快!
  • 3-6岁妈妈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

    3-6岁妈妈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

    6岁前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的品行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在这一阶段。本书的作者是心理师,也是该年龄段孩子的母亲,针对3-6岁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帮助家长分析了孩子在幼儿园生活、性格塑造、性教育、学习兴趣、潜能开发、品行习惯等方面问题,就像一个朋友在你身边娓娓道来一些你所不知道的与孩子有关的成长心理故事,很温馨,也很暖心。
  • 太上大通经注

    太上大通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栾青河和他的儿女们

    栾青河和他的儿女们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豫东农村一个农民家庭的一些生活场景。
  • 苍茫之遗

    苍茫之遗

    界灭传承……灵气复苏……上古诸族……宇宙修行大世……这些条件碰撞,究竟可以催生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鲁迅散文集

    鲁迅散文集

    本书收录了鲁迅所有的散文名篇,并收录了一部分精品杂文,根据文章写作内容和特点共分为五个专辑。这些散文记录了鲁迅幼年到青年时期的主要经历,追忆了多位家人、伙伴和亲友,展现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生活画卷。这些篇章主要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特点,文笔亲切耐读、深沉隽永,是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书中收录的杂文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体现了鲁迅博大精神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处处体现着鲁迅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 冷后夺情
  • 爱是逃不掉的劫

    爱是逃不掉的劫

    她本该是他哥哥的女人,却因为对他一见钟情,她不顾反对,执意要嫁与他。商业联姻,他纵有千般不愿,还是娶了她。三年无实的婚姻,她对他的爱未曾减少半分,但当初不顾天不顾地的棱角被慢慢磨光,爱有多深,痛就有多刻骨。在他终于拿到她“出轨”的证据要求她离婚的时候,她只是平静接受,“但,至少给我三个月作为补偿,三月里,我们要做一对正常的夫妻,三月后,我会净身出户,你也……自由了……”王宣宜以为这三个月是这段痛苦婚姻的结束曲,但对于宋庆而言,似乎预示着他们之间别样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