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5900000023

第23章 走近中药(3)

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药物的作用,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这就是中药理论中的“性味合参”。例如,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能清热,用治热证,但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生地黄甘寒,能清热养阴,用治虚热证。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用于外感表证,但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则发散风热。由于性和味属于药物性能的一部分,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要与药物的其他具体功效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认识药物的性能。

(3)升降浮沉在疗效中的体现

中药的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机体内具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不同的疾病也出现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泻利、崩漏、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的病势趋向。中药的升降浮沉是与疾病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说,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味和寒凉之性。要针对疾病发生部位有在上在下、在表在里的区别,病势上有上逆下陷的区别,根据药物有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恰当选择药物,逆病势而治,因势利导,根据需要人为控制,以指导临床用药。

(4)归经在发挥药物疗效中的应用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如同属寒性药物,虽然都具有清热作用,但其作用范围,或偏于清肺热,或偏于清肝热,各有所长。再如同是补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肾等不同。因此,将各种药物对机体各部分的治疗作用做进一步归纳,使之系统化,这种便形成了归经理论。

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的。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因此,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证候,可以通过经络而获得系统的认识。例如,肺经病变,每见喘、咳等;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我们根据药物的疗效,与病机和脏腑、经络密切结合起来,可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医疗作用。例如,桔梗、杏仁能治胸闷、喘咳,归肺经;全蝎能定抽搐,归肝经;朱砂能安神,归心经等。这说明,归经的理论是具体指出药效的所在,是从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但是,在应用药物的时候,如果只掌握药物的归经,而忽略了四性、五味、升降浮沉等性能,是不够全面的。因为某一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可能有的属寒,有的属热,有的属虚,有的属实。所以,不可只注意归经,而将能归该经的药物不加区别地应用。同归一经的药物,其作用有温、清、补、泻的不同,如肺病咳嗽,虽然黄芩、干姜、百合、葶苈子都能归肺经,可是在应用时却不一样,黄芩主要清肺热,干姜则能温肺寒,百合补肺虚,而葶苈子则泻肺实。归其他脏腑、经络的药物,也是这样。可见,将中药的多种性能结合起来,以之指导中药的应用,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我们还必须了解,由于脏腑、经络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并不单纯地使用某一经的药物。例如,肺病而见脾虚者,每兼用补脾的药物,使肺有所养而逐渐向愈;肝阳上亢由于肾阴不足者,每加用滋补肾阴的药物,使肝有所涵而虚阳自潜。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同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时必须结合患者情况,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指导临床用药。

(5)毒性的解释

西汉以前以“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古代医家把具有治疗效果的药物统称为“毒药”。广义的毒性作为中药性能之一,是一种偏性,用这种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的偏胜和偏衰。而狭义的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简单的理解,就是指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虽然大多数中药是纯天然物质,但也存在毒副作用,即所谓的“是药三分毒”。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药效和毒性也是药物两面性的体现,而药物的毒性同样也有两面性。例如,半夏、白果都含有无治疗作用的有毒成分,通过适当的炮制,把这些有毒的物质去掉,就可以防止其毒副作用的发生;而川乌、草乌等所含的乌头碱是有毒成分,乌头碱口服0.2毫克即可出现毒性反应,3~4毫克即可致人身亡,但经过煎煮后产生次乌头碱,次乌头碱作为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毒性大大降低。若将乌头碱去掉则药效丧失,若使用生药又会引起中毒,只能通过严格炮制降低其毒性,在降低毒性的基础上,还要保持一定的药效,所以炮制也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大多数中药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如人参、甘草、茯苓、金银花、板蓝根等,该类药物如应用得当,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大多是由于超量、超时用药或错选药物引起的。如药性过于寒凉的黄连、黄芩、黄柏,虽然为无毒的中药,但长期服用均会损害脾胃功能;即便是作为大补之品的人参,也并非人人都可以用来作补药服用的,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患者服用人参后会引起血压升高、心律不齐等症状。所以服用中药的前提是对症下药,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服药时间。药不对症、服用不当都会导致对机体的损害。

临床常用的中药如生姜、葱白、大枣、蜂蜜、桂圆、枸杞子、薏苡仁、黑芝麻、山药、桑葚等,本身就是食物,不具毒性,一般情况下即使经常服用也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冬瓜、丝瓜、羊肉等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这类食物具有寒热温凉的偏性,但并不含有毒性成分,将这类药食两用物品的偏性应用在食疗当中,对调理、恢复人体的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认识各种药物的有毒、无毒,大毒、小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作用之峻利或和缓,亦能根据病体虚实、疾病深浅来适当地选用药物和确定用量,并可通过必要的炮制、配伍、制剂等环节来减轻或消除其毒副作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7.4.2产地、采集时间、炮制、剂型对药效的影响医生对症开出的药方,患者服用后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疗效,其中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中药的质量、炮制、配伍应用不合规范。除部分人工制品外,绝大部分中药都来自天然的动物、植物、矿物。《神农本草经》中说:“阴干曝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也就是说,中药的产地、采收都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质量和疗效。此外,药材是否经过正确炮制、贮藏的方法是否正确都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效果好的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呢?了解产地、采集时间、炮制及剂型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就显得重要了。下面,我们将带领大家详细了解这些因素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以便于大家以后选择。

(1)产地和采集时间是影响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草衍义》说,“凡用药必择州土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说:“用药必依土地。所以诊治十愈八九。”简单的理解就是,用药就要用地道药材,地道药材可以保证药材质量和药效。什么是地道药材呢?首先要了解的是,不同产地的地理气候、水土中特有的微量元素各不相同,正是因为这种不同,导致了不同产地的同一种药材的差异性,其疗效也不大一样。一些药材被异地移植、引种后,质量明显下降。例如,黄芪从内蒙移植到湖北后,失去了微量元素硒,以致不能用于临床。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某些地方生产的某种药材在质量、疗效上都好于其他地方产的药材,那这些地方产的药材就称为地道药材或道地药材。中医治病用药,历来强调使用地道药材。所以,药材的产地是影响药材质量好坏的因素之一。

《用药法象》说:“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可以理解为,药材的产地和采集时间对药材的质量都有影响,药材的采集时间同其产地一样重要。不同时期采集的药材所含有效成分的含量是不一样的,这直接影响着药材在临床上使用的药效。有些药材种植者不顾采集周期,滥加采集,影响了药材疗效。如厚朴、杜仲需种植满15年,有的地方不足5年即采集;东北产的甘草,其甘草酸含量生长1年的为5.49%,生长4年的为10.52%,相差近1倍;甘草酸含量生长初期为6.5%,开花前期为10%,开花盛时为4.5%,生长末期为3.5%,所以在开花前期采摘的甘草有效成分的含量会更高。

另外,每味中药常有几个品种,药名相同,但因科属不同,成分和药理作用也是各异。如金钱草,四川用的是报春花科的过路黄,主治胆结石;广东用豆科植物金钱草,主治膀胱结石;江西用伞形科的天胡荽,主治肾结石;浙江用旋花科的黄胆草,主治黄疸。如果只认药名,不辨同名异属,就难以保证疗效。所以,用药一定要选对品种。

(2)正确的炮制方法可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疗效在选用植物药的时候,我们一般会选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来入药,并不是把一整株植物直接拿来用药,这就需要我们对原植物的入药部分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炮制。经过适当地炮制后,可以降低有毒药材的毒性,提高药材的疗效。中药疗效的高低,不仅在于中药材本身的质量,而且与炮制适当与否有很大的关系。如生半夏辛温有毒,未经过炮制的生半夏可引起呕吐、口腔麻木肿痛、张口困难、咽喉肿痛失音,甚至出现窒息等危重的反应。炮制则能降低毒性并缓和药性,但炮制方法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如白矾制半夏长于化痰,姜制半夏善于止呕,法半夏用甘草石灰共制则偏于治疗寒痰。

炮制的方法主要有净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发酵发芽、烘焙、制霜、水飞等方法,不同的药材都有其适当的炮制方法。忽视炮制常可导致不测,如蒲黄炒炭,可用于胎漏的患者止血,如果该患者误服了生蒲黄,那将导致出血不止,加重症状。中药材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都可以直接入药,它要经过必要的炮制才能作为药物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药材质量和疗效,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

(3)合适的剂型有利于发挥药材药效

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中药主要以汤剂的形式出现,殊不知,中药还有其他不同的几种剂型。除了最常用的汤剂,中药还有散剂、丸剂、膏剂等不同剂型。中药能否很好地发挥作用,也决定于它的剂型是否科学。不同的剂型适合治疗不同的疾病,要根据疾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剂型,以更有效地发挥药材的治疗作用。《神农本草经》载:“疾有宜服丸者,宜服散者,宜服汤者,宜服膏者,亦兼参用所病之源以为其制耳。”金代的李东垣指出:“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而缓治之也。”说明剂型对疾病有一定的选择性。

部分中药临床常用传统剂型的合理性已得到了一定证实,例如,瓜蒂散用散剂有涌吐痰食的作用,汤剂则无效;五苓散的散剂比汤剂效果好;六神丸更适合用丸剂,不适合汤剂;又如大黄黄连泻心汤,服用汤剂有助于大黄与黄连产生的鞣质在胃肠道中缓缓分解,又转为鞣酸与小檗碱,分别发挥疗效,而注射液就没这样的效果了。由此可见,药物通过不同的剂型发挥药效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有些中药只有在特定的剂型中才能发挥疗效。例如,朱砂、麝香等药只能入丸、散剂,而不能入煎剂。实验发现,雷丸中所含的蛋白分解酶在加热至70℃时便失去活性,因而用雷丸驱虫必须研末冲服,而不能入煎剂,否则没有驱虫效果。

在临床上,有些患者用药时疗效较差,在排除了辨证选方的因素以后,就应考虑改变剂型。如一感冒患者,在服用藿香正气丸后感觉胃部难受,改为汤剂后不适的症状就消失了。说明患者对剂型有一定的选择性。

由此可见,在临床治疗中,选择合适的剂型直接关系到药物发挥作用治疗疾病的疗效。所以,在用药时,要考虑到剂型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这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同类推荐
  • 肿瘤揭秘

    肿瘤揭秘

    本书主要介绍了肿瘤的本质、肿瘤的形成、如何预防肿瘤、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如何正确对待肿瘤,介绍了常见肿瘤的发病情况、防控措施、诊治方法。
  • 《本草纲目》家用说明书

    《本草纲目》家用说明书

    随着人们对中医和自然养生观念的日益推崇,被称为千古医书之首的《本草纲目》又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词汇。为什么《本草纲目》时隔数百年仍然焕发无穷魅力,被人们争相阅读?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这部书的集成性和实用性。这部成书于明代的奇书蕴藏着众多养生保健,抗衰老、延年益寿的观点与知识,几乎囊括当世所有医典著述中的精髓,而且《本草》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即使是略通文字的普通百姓也可在其中找到自我保健的妙方。拿《本草纲目》中针对长寿抗衰相关内容的著述来说,书中除了在有关药物的附方中收录了抗衰老方剂285首,涉及衰老性病症211种外,更有鲜明的医学理念作为理论……
  •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为了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发挥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服务特色,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经过精心遴选,我们编写了《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本书依据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要求,汇集了近年来国务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下发的相关文件,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医药文化建设、科室建设为重点,便于医院领导、各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系统掌握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知识及管理知识,同时,也可作为医院及科室开展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的依据,增加医院日常管理及监督考核的针对性和客观性。
  • 前列腺炎诊疗手册

    前列腺炎诊疗手册

    前列腺炎综合征是青壮年男性常见病之一,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8%~25%。前列腺炎症状繁多、轻重不一,故有学者称其严重的症状所带来的痛苦不亚于前列腺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也悄悄地蛀蚀着他们的家庭。
  • 扁鹊心书

    扁鹊心书

    《扁鹊心书》成书于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是一部综合性医书。共分为为三卷。托名扁鹊所传,由北宋窦材辑,清代胡念庵参论。本书共分三卷。主要内容介绍灸法。卷上论以经络、灸法(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等施治原则;卷中、卷下介绍各病症的治疗,后列气海、石门、关元等二十二个灸穴(其中包括手、足三里)。书后有附方,多用丹药及附、桂等热药,内载“睡圣散”,于灸前服用,使昏睡而不知痛。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武林萌主

    武林萌主

    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她,因过于得意忘形,被人一怒之下扔去了真实的宋朝江湖。于是,历史上多了一个厚颜无耻的穿越者。愤怒的BOSS告诉她:除非当上武林盟主,否则别想回家!好吧!让她踏着一地少侠少邪破碎的“芳心”,朝着武林盟主的宝座前进吧!看,一个峨嵋派小小的烧火女弟子,如何称霸武林!如果是武林“萌”主可不可以算过关呢?
  • 极品神补刀

    极品神补刀

    空间通道降临,魔兽来袭,法师兴起。人类与异世界激烈碰撞!重返青春岁月的云凡,却意外绑定了补刀系统。“叮!无形一刀插进沈锋的心窝,扎心值+666!”“叮!击杀濒死噬鼠,成功补刀,补刀值+21!”……云凡幽幽叹气:“刚猛正直的我,怎么可能会躲在女人背后偷偷补刀呢?”系统(怀疑脸):“???”
  • 天涯拍卖行

    天涯拍卖行

    大千世界,位面交汇,万族林立,文明碰撞。少年以无上天资,踩万族天骄,斗妖孽鬼才,一步步登临绝颠之位,直到遇到了那个老人……欢迎加入卑微小群,群聊号码:414805960
  • 蜜糖甜妻有点萌

    蜜糖甜妻有点萌

    新书已发【青梅好美味:竹马,甜蜜吻】顾伊伊满月当天,六岁的即墨然一句话将双方家长雷了个外焦里嫩。“顾叔叔,她这么丑长大一定嫁不出去,我就勉为其难收了吧!”顾伊伊四岁那年,被爸爸打包到即墨然家,美其名曰‘培养感情’。“哥哥,我要喝奶奶。”“……”“哥哥,我要拉粑粑。”“……”“哥哥……”即墨然看着那个拿着比脸还大的棒棒糖的小萝莉,心中无限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在她满月当天说那么一句话……温馨提示:阅读有风险,入坑需谨慎!
  • 昔以为常

    昔以为常

    曾经她指着这座雄城告诉我:这是我家。如今,天下有了,可你在哪?
  • 九道真仙

    九道真仙

    武学宗师为追求武道巅峰身死,却穿越到一个仙侠世界,得到大巫后裔的血脉。修仙资质差?我便以大巫强横的肉身和前世的武技结合,一样可以横扫天下……大巫会武术,神仙都挡不住!热血、激情、爽快……我只相信自己手中的剑!
  • 逆世成凰:妖帝,放肆宠

    逆世成凰:妖帝,放肆宠

    她是天才魔医,却被至亲陷害,身死魂消。再睁眼,锋芒乍现,渣姐渣男阴谋算计,想让她全族覆灭?她冷眸微眯,邪佞一笑,想让我全族覆灭,不如让你先尝尝什么叫全族覆灭?“闲妹,我对你的心从未变过,都是……”她反手就是一巴掌,笑道:“啊呀,不好意思,我的手,也从未变过!”她狠厉非凡,笑里藏刀,众人皆当她被伤透了心,却不知,人早已从里到外换了个透。“小东西,你狠厉,我无敌,不如咱们一起组个队?”他精致绝伦,却深藏不露,笑的单纯无害,却只有她知晓,他比她——更甚!!!
  • 红楼梦成书传世之谜

    红楼梦成书传世之谜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它写了一个富贵家族的兴盛与衰亡,《红楼梦》被认为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作者应该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或者是他亲身经历的,或者是他自己见闻过的,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有不少学者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写的就是他家自己的事情。那么,这本书真地写的是曹雪芹的家事吗?《红楼梦》从完成到传世也很不容易,几经波折,险些就被毁掉和失传了,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这书,是因为有很多爱书的人冒着种种风险保护它,而作者曹雪芹也为这书付出了很大代价。因为《红楼梦》是在清代文字狱最盛的时代经过千难万险幸存下来的,那么在这本书的完成过程中,又有哪些未解的谜团呢?
  • 地震

    地震

    我和蕊的身子越贴越紧,我把蕊的舌搅进嘴里,拼命地吮吸。蕊的身子突然在抖,我也抖,整个床都在抖,窗户的玻璃也和着我们发出阵阵有节奏的颤抖。我俩迅速分开,怔怔地,相互瞅。我的腰间突然又开始抖动,严格说是震动。我吓得一激灵,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明白是我的电话。为了不影响和蕊的约会,我特意将手机调至震动档。电话是主任打来的,让我即刻到局里集中待命。这时,蕊也接到了电话,说刚刚发生地震,台里让她马上过去,可能要现场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