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5900000011

第11章 中医发展之路(2)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也和张仲景有关,传说张仲景在退休告老还乡的时候,正赶上那年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在白河边上,他看到许多穷苦老百姓衣衫褴褛,耳朵都冻坏了,就研制出御寒的“祛寒娇耳汤”,天气变冷的时候就吩咐人熬出给大家喝。延至后来,“祛寒娇耳汤”被替换成了饺子。而张仲景第一天分“祛寒娇耳汤”恰好是冬至,所以就有了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的习俗,并且人们都认为,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

4.2.5“外科鼻祖”华佗华佗(?—208),东汉末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张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华佗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三国演义》第75回有一段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关羽在战斗中右臂被敌人射中一箭。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又青又肿,不能动弹。名医华佗听说关羽箭伤不愈,表示能为他割开皮肉,刮骨去毒。手术进行中,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周围的人心惊胆战,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依然饮酒弈棋,若无其事。等到华佗刮尽骨上的毒,敷上药,缝上线,手术告成,关羽便大笑而起,高兴地说:“先生真是神医。看,我的手臂已经屈伸自如,毫无痛楚了。”华佗也说:“我一生行医,没有见过像您那样沉着坚强的人,真是大丈夫!”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忍受手术的痛苦,手术引起的剧烈疼痛甚至会让人晕厥,严重影响手术的实施,这该怎么解决呢?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个醉汉,躺在街头,无论旁人如何呼唤都不能将其唤醒,无论你对他做什么,他都没有反应,醉醒后也若无其事。因此可以推断,一定存在一种方法能让人失去知觉而不知疼痛。华佗总结前人的用药经验,四处采摘能使人麻醉的中草药,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制成了一种麻醉药,叫作麻沸散。麻沸散的发明在2~3世纪,而西方使用乙醚或笑气进行全身麻醉是在19世纪40年代,比中国晚了1600多年。有了麻沸散之后,患者的痛苦减轻了,手术进行的也更顺利了。有一次,一个人肚子痛得很害,被送到华佗那里。华佗诊断为肠痈,就是现在常说的阑尾炎。他对患者家属说:“针灸已经晚了,非开刀不可。”经家属同意,华佗给患者服用了麻沸散,等患者失去知觉后剖开他的腹部,割去溃烂的阑尾,洗净伤口,再用线缝合,在伤口处敷上药膏,四五天以后,患者的伤口长合了,一个月左右完全康复。华佗妙手回春,治好了许多濒危的患者,人们感激他,赞扬他,尊称他为“神医”,后世人们也常用“华佗再世”来称赞医术高明的医生。

华佗还重视预防疾病,提倡体育锻炼,从而提高抗病能力。可见东汉时期人们已经有了防病养生的意识和方法。他对弟子吴普说:“人的身体必须经常活动,但不能过度。经常活动能帮助消化,促进血脉流通。譬如门户枢纽,由于经常在动,就不容易被虫蛀。”他发展我国古代医疗体育“导引”的做法,仿照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五禽戏。吴普按照五禽戏的规定动作,经常锻炼,活到90多岁,还是耳聪目明,牙齿坚固。现代实验验证,五禽戏有改善和调理心肺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腰背力量和骨密度的作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长期练习。

秦汉时期出现的上述医著,从不同方面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形成了中医学的学术模式,确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的基本路径。

4.2.6缇萦救父

淳于意(约前205—?),西汉初齐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姓淳于,名意。淳于意曾任齐太仓令,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很灵验。曾从公孙光学医,并从公乘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也是“诊籍”制度的创始人。《史记》记载了他的25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相传齐文王(前178—前164年在位)患肥胖病,气喘、头痛、目不明、懒于行动。淳于意听说后,认为文王形气俱实,应当调节饮食,运动筋骨肌肉,开阔情怀,疏通血脉,以泻有余。可是有一庸医施以灸法,使文王病情加重致死。于是王公贵族诬陷淳于意:“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加之同时赵王、胶西王、济南王请淳于意为其治病而未至,官府听信诬告,把淳于意传到长安受刑。淳于意生有五女,当皇帝诏书进京问罪时,他感伤无男随行。于是小女儿缇萦坚持随父进京,并上书朝廷,申述父亲无罪,并愿意为奴以换取父亲的自由。经汉文帝诏问,淳于意被赦免而回故里。淳于意在应诏回答汉文帝询问时叙述了自己学医、行医的经过、业务专长、师承、诊疗效果、病例等,共计25个病案。他所答诏的病案格式一般均涉及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籍里、病状、病名,诊断、病因、治疗、疗效、预后等,史称“诊籍”(即诊病的簿记),反映了淳于意的医疗学术思想与医案记录上的创造性贡献。

4.3晋隋唐时期——继承、提高阶段

晋、隋、唐至五代,前后700余年,中医学的发展呈现出分支学科在分化中日趋成熟、临床各科大发展及中外医学交流广泛等特点,在对病证及其原因和机制的认识、诊断技术、医方创制、新药发展及临床各科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就。

4.3.1王叔和与《脉经》《伤寒杂病论》

王叔和(201—280),名熙,高平(今山西高平,一说山东济宁)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著述《脉经》,一是整理《伤寒杂病论》。

《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全书计10万多字,10卷,98篇。《脉经》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叔和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对医学精华的延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魏晋连年的战争,许多书简都散落佚失或残缺不全,身为太医令的王叔和深知这部医学巨著的伟大价值,心中十分不忍,便下定决心使这部旷世的奇书恢复其真正的面貌。于是他搜集仲景旧论,到各地寻找该书的抄本,终于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和修复,将其保留了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伤寒论》。王叔和的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4.3.2王叔和开棺验尸

王叔和刚开始行医的时候,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太行山下有个济州城,城里有家“济生堂”药店,新聘任一位坐堂医生,其治病配药颇具神通,特别精于内科诸证。

一天,济州城里有一贫寒之家出殡,那口薄板棺材从济生堂抬过时,沥下几点鲜血。正在柜台前坐堂的先生瞥见血迹,陡然一惊,再定睛细看就大叫:“那出殡的,如何将活人往外抬?”出殡队里哀哭的、哀歌的、吹打的,各司其职,无人理会。坐堂先生一急,上前拉住拉灵幡的半大孩子不放行,连声嚷道:“棺里是活人,棺里人没死!”出殡的队伍乱了套,几个后生以为他有意捣乱,扯住他就要打。吹鼓手是个老者,见多识广,看坐堂先生不像作恶的,止住年轻人,唤来一位中年汉子叫他裁夺。中年汉子姓午名逢生,棺里殓的正是他的妻子贾氏,年仅28岁,因产中血崩脱阳暴亡。当地风俗,年轻女人死于流血等证,统称“血光之灾”,为不连累家人街坊,须及早入殓安葬。当日贾氏刚刚昏死,族中长者便张罗出殡。午逢生中年丧妻,无限悲伤,听坐堂先生一说,甘愿开棺验尸。于是,几个愣小子一拥上前,“嘎吱”一声把棺盖撬开。坐堂先生立即掐按死者的人中、关元等穴,顷刻之间,贾氏开始换气,继而呻吟,再而略睁双目,半欠身子意欲起动。而这名坐堂先生正是王叔和。这一件医案,顷刻轰动了济州城。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都城许昌,王公大臣们便三聘五请,硬把王叔和弄到京都当了太医令。

4.3.3巢元方与《诸病源候论》

巢元方为隋朝的太医博士,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医学教育“太医署”,这也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早见于记载的、规模宏大的官办医学教育机构。其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理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该书以1729论分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尤重于病源的研究,如指出疥疮是由疥虫所致,寸白虫病是因吃不熟的牛肉造成,“漆疮”的发生与体质有关,某些传染病是由自然界“戾气引起”。书中还记载了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说明当时的外科手术已达到较高水平。书中对疾病的症候、病机进行了新的探讨,对中医病理学说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

4.3.4大医精诚——“药王”孙思邈

唐代孙思邈学识渊博,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例》中论述了作为“苍生大医”的两个基本条件:“精”“诚”。所谓“精”,是指精深的医学造诣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他在《大医习业》中指出,凡想学医并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医生,首先必须熟读古代的医药典籍、熟记医学理论和各家的学术经验。所谓“诚”,就是对病家、对同道怀有一片赤诚之心。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须安神定志,无私心杂念,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人们的疾病伤痛。假如遇到患有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或人所恶见的患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芥蒂之心。

同类推荐
  • 怎样保养你的肾

    怎样保养你的肾

    本书为“健康快易通系列”丛书之《怎样保养你的肾》分册,由王元松、陈志强等主编。全书分两篇,第一篇为基础知识,第二篇介绍肾病的病因、症状、检查方法、治疗措施及调养技巧等,旨在身边没有医生时,家庭成员也能懂得如何观察患者和正确进行一般性的处理。为了增强本书书的可读性、实用性,本书尽量做到文字通俗易懂,方法简便实用,内容充实全面,希望对广大读者保持健康的身体有所帮助。
  • 脑瘫儿的疗育

    脑瘫儿的疗育

    本书介绍了小儿脑瘫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对脑瘫的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断,脑瘫的现代康复方法,如英国的Bobath疗法、德国的Voita疗法、匈牙利的Peto疗法、日本的山本疗法等,并做了详细的说明。
  • 中医薪传

    中医薪传

    张义尚先生从小体弱多病,每次都靠中医治愈。他因为受到中医的好处,从而去研究中医,以至一生以从事中医为自己的职业。他的基础知识扎实,在理论与临床方面都很出色,该书是他心血之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张先生一生相当博学,其学涉及金家拳、太极拳,丹道三元丹法,佛教密宗大圆满、大手印、那洛六法,中医学、药学、针灸学,周易占卜星相、地理、奇门遁甲、太乙、六壬诸术数,旁及绘画、花卉翎毛、古典诗词,无不该通。
  • 中国式医患关系

    中国式医患关系

    作者以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视角,揭示了转型期中国医患关系的特点,剖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并提出了用新思维解决医患矛盾的对策。本书记录了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的诸多热点事件,包括“缝肛门”、“八毛门”、“录音门”、张悟本现象、教授之死、医生被害等,观点鲜明,文笔犀利。 本书分为“医者的尊严”、“患者的权利”、“医改的博弈”、“医学的温度”、“中医的忧思”5章,共20万字。
  •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本书内容能够反映中医外科传统的诊疗技术及当代中医外科临床治疗水平,适合中医专业本科及硕士、博士研究生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我家大神是学霸

    重生之我家大神是学霸

    黑客帝国排名前三的大能,杀手界让人闻风丧胆的名字,一朝重生在懦弱无能的初中身上,看昔日的“风”如何搅动这乱世的云!
  • 7S倍速记忆法

    7S倍速记忆法

    本书可以为那些还在“学海”中苦苦挣扎的学子们和总抱怨自己记性不好的人们送去一叶带领他们脱离“苦海”的方舟!同时也顺便把那些勤奋上进,超越自我的人们捎到理想的彼岸!乘坐在“超级”号快轮上的人们都将迅速、顺利地到达目的地!本书集中了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记忆力提升训练专家们的最佳成果,根据他们的理念开发出最有效的提升训练方案,按照本书中的方法去行动,你将可以成倍提高记忆力。
  • 网游之万里晴空

    网游之万里晴空

    作为游戏策划的秦空在一次意外车祸后,居然掉到自己设置的游戏中?!总裁大人不辞辛苦,辗转虚拟与现实之间,追妻之路漫漫。一朝系统更新,智能进化,她的存亡谁来定夺?总裁大人救救她,她不想被系统当做病毒删掉啊喂!
  • 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妈妈播种什么,决定孩子收获什么!犹如一句谚语所言:“那双推动摇篮的手,也在推动着人类的未来。”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教育大都来自妈妈,妈妈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妈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决定孩子的未来!
  • 寂梦无笙

    寂梦无笙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一座楼,六个身世性格不一各有故事的女子,在这个看似平和却是乱世的朝代,寻觅所爱,报复血海家仇,快意江湖,几家喜几家忧,许是黄粱一梦,又或是腊尽春来……
  • 女王重生:殿下有毒!

    女王重生:殿下有毒!

    亲爱的,大家好,这里是泪成溪,也就是传说中的溪子么么哒。《女王重生:殿下有毒!》这本文是溪子最用……
  • 重生之:惹爱

    重生之:惹爱

    许安然是被出轨的丈夫与伪白莲花闺蜜联手害死的,死的很惨。幸好老天让她重生了,她要报复那对奸夫淫妇,让他们尝尝相互背叛滋味。但是为什么,有一个高冷的男人一直盯着她,身无分文的许安然怒了:你是谁啊,怎么敢随意惹了老娘!靠近容易离开难,既然惹了我,就是我的人了!
  • 横穿动漫世界

    横穿动漫世界

    四世为人,只求自我!一世负你而活!二世寻你而终!三世为你而亡!四世让我好好爱你!
  • 人生最美遇见你

    人生最美遇见你

    她与他成婚之时,恰逢那硝烟四起的战乱时期。数年之后,青梅竹马前来纠缠。谁知这只是一场算计,不为爱情只为报复,得不到就毁掉……无论新欢还是旧爱,到底有没有人对她不离也不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这个系统有点坑人

    这个系统有点坑人

    二次元刘备悲惨的被三次元文明选择当做还未完善系统的实验体,请一起来看看刘备怎么帮助着坑壁系统完善自己一步步成神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