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800000022

第22章 完美工作,优秀员工的九项修炼(1)

赢在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皮克斯是一个凡事力求做到最好的人。上学时,他每次考试都能拿到年级第一;工作后,他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尽管这样,皮克斯还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有些地方还可以再改进一些。

皮克斯凡事力求完美的态度引起了总裁的注意,他问皮克斯为什么对自己要求这么严格。皮克斯说:“只有这样,才能将自身的潜能挖掘出来。”后来,皮克斯成了总裁的秘书。

成功者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会轻率疏忽,满足现状。相反,他会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就像例中的皮克斯一样,能做到最好,就必须做到最好。对于老板来说,这样的员工才是最有价值的员工。

在满意的成绩中,仍抱着客观的态度找毛病,发掘未发挥的潜力,再通过学习创造出最佳业绩,这才是优秀员工的表现。

仅满足于现状的员工在接受任务时习惯说:“要求太高了!”即使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也可能这么叫嚷,他们希望要求越低越好。

当任务完成得不理想时,他们又习惯说:“已经做得够好了。”

对工作的追求应该是永无止境的,习惯于说“已经做得够好了”的人,他的职业前景不会很乐观,主要的原因是:

第一,老板会认为你不求上进。

第二,老板会认为你是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

第三,老板一旦发现你工作中有问题,他就会觉得你在敷衍他,甚至欺骗他。

即使你真的觉得做得不错了,也不要宣称做得够好了。与其说“我已经做得够好了”,还不如说“我做得还不够完美”。

无论客户、上司还是老板,真正存心挑剔的时候并不多,他们提出的要求都是迫于某种需要。客户担心产品出问题;上司怕工作质量影响业绩;老板则更是迫于市场的巨大压力才严格要求,因为他从来都无法对市场说:“我已经做得够好了,你降低要求吧!”

市场是无情的,有时可能只比竞争对手稍逊一点点,就可能被淘汰出局。所以,要做就做到最好。

不论你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工作,既然值得做,就应该做到最好,要么不做。成功学家格兰特纳说:“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韦尔奇也说:“要去摘星星,而不是沉迷于‘令人厌烦的’小数点。”当你选择了一份工作的时候,你也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你可以选择凑凑合合地把活干完,让别人在背后指责你;也可以选择把工作做得漂漂亮亮,用行动赢得别人的尊重。既然做了一件事,就要把它做成功,抱怨你的工作或薪水并不能使你成功,最好把注意力放在尽可能作出最好成绩的努力上。

要成功,要成就事业、创造财富,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使出全部力量,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本质,应该是“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这个“人”就是那些能够真正把事情做到最好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准则。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军人的职责是保卫祖国,教师的职责是培育人才,工人的职责是生产合格的产品……社会上每个人的岗位不同,职责也有所差别,但不同的岗位对每个人却有一个最起码的做事要求,那就是要做就做到最好,否则不做。

只有初中学历的阿红在城里一家饭馆打工。

每天一大早,阿红起得最早,把所有餐具都洗得干干净净。在接下来一天的工作中,她任何时候都不会让洗碗池里面的碗积压,哪怕只有一只,她也很认真地清洗、擦干净。

有一个同事对阿红说:“你为什么每天那么辛苦,他们又不给你涨工资?”阿红非常坚定地说:“我的做事准则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就拿刷碗来说,既然我做这件事了,就应该把它做好,因为我有这个能力;如果我做了,故意做不好,既浪费时间,对自己也没有一点好处。”

几年后,阿红凭着“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做事原则,自学了农业知识,成为“农业技术专家”。

其实,工作不分贵贱,任何工作都值得好好去做。很多员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无足轻重的,对工作敷衍了事,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谈不上做好,更谈不上做到最好。

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施展才华和加薪晋职的机会,关键要看你是不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你的工作,在工作中是否做到了最好。

无论你在哪里工作,你都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到最好。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因为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每一项工作都尽心尽力,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取得事业的成功。

赢在准备——最充分的准备换来最好的结果

准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工作得以顺利完成,而且做起来更容易。拿破仑·希尔说过,一个善于做准备的人,是距离成功最近的人。一个缺乏准备的员工会是一个差错不断的人,纵然有超强的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能保证获得成功,这样的员工当然也不会是老板眼中的优秀员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诺曼底登陆是非常成功的。为什么那么成功呢?原来,美英联军在登陆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演练了很多次,他们不断演练登陆的方向、地点、时间以及一切登陆需要做的事情。真正登陆的时候,他们已经胜券在握,登陆的时间与计划的时间只相差几秒钟。这就是准备的力量。

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但它更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因为机遇的资源是有限的,给一个没有准备的人是在浪费资源,而给一个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好的人则是在合理利用资源和增加资源。

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的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常说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就是一种准备的哲学。

迈克尔·乔丹是美国篮坛有史以来最优秀的球员,被称为“篮球之神”。他具备所有成为“篮球王”的特质和条件,他打任何一场篮球比赛,胜算都是很高的。但是,他在参加任何一场重要的赛事之前,都会练习,练习投篮,练习基本动作。他是球队练习最刻苦的人,他是准备工作做得最充分的人。

重量级拳王吉尼·吐尼一生获得过无数的荣誉,也面对过无数个强敌。有一回,他要和杰克·丹塞对决,杰克·丹塞是个强劲的对手。他知道如果被丹塞击中,一定会伤得很重,一个受重伤的拳击手短时间内是很难反败为胜的。于是,他开始做准备工作,他要加紧训练,最重要的训练项目就是后退跑步。

这场著名的拳赛证明吐尼的策略是对的。第一回合,吐尼被击倒之后爬起来,尽量后退以避开对手,直拖到第一回合终了。等到第二回合,他的神智和体力都充分恢复之后,他奋力把丹塞击倒在地,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吐尼的胜利归功于他在事前做了最坏的打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既然我们不能预知我们的际遇,那么我们只好调整自己的心态,随时准备去应付最坏的状况。

阿尔伯特·哈伯德出生在一个富足的家庭中,但他还是想创立自己的事业,因此他很早就开始准备了。他明白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最缺乏的是知识和经验。因而,他有选择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时间,甚至在他外出工作时,也总会带上一本书,在等候电车时一边看一边背诵。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这使他受益匪浅。后来,他有机会进入哈佛大学,开始了一些系统理论课程的学习。

在经过多次对欧洲的实地考察之后,阿尔伯特·哈伯德开始积极筹备自己的出版社。他请教了专门的咨询公司,调查了出版市场,尤其是从从事出版行业的威廉·莫瑞斯先生那里得到了许多积极的建议。于是,一家新的出版社——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诞生了。由于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得好,出版社经营得十分出色。他不断将自己的体验和见闻整理成书出版,名誉与金钱相继滚滚而来。

阿尔伯特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敏锐地观察到,他所在的纽约州东奥罗拉,当时已经渐渐成为人们度假旅游的最佳选择之一,但这里的旅馆业却非常不发达。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阿尔伯特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他抽出时间亲自在市中心做了两个月的调查,了解市场的行情,考察周围的环境和交通。他甚至亲自入住一家当地经营得非常出色的旅馆,去研究其经营的独到之处。后来,他成功地从别人手中接手了一家旅馆,并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和装潢。

在旅馆装修时,他根据自己的调查,接触了许多游客。他了解到游客们的喜好、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更注意到这些游客正是因为对于繁忙工作的厌倦,才在假期来这里放松的,他们需要更简单的生活。因此,他让工人制作了一种简单的直线型家具。这个创意一经推出,很快受到人们的关注,游客们非常喜欢这种家具。他再一次抓住了这个机遇,一个家具制造厂诞生了。家具厂蒸蒸日上,也证明了他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同时,他的出版社还出版了《菲利士人》和《兄弟》两份月刊,其影响力在《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出版后达到顶峰。

阿尔伯特的成功虽然得益于他精明的判断和独到的眼光,但与他事前积极充分的准备也是分不开的,因此他才能够在面临机遇时果断出击,可以说正是这种准备意识成就了他事业的辉煌。

阿尔伯特深深地体会到,准备是执行力的前提。因此,他不但自己在做任何决策前都认真准备,还把这种好习惯灌输给他的员工。很快,“你准备好了?”就成为他们公司全体员工的口头禅,成功地形成了“准备第一”的公司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公司的执行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自然而然有了很大的提高。

事物总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日复一日,量变不会停止,而质变却不常出现。于是,一些人开始被周围熟悉的表象所迷惑,安于这看似不变的变化,他们认定昨天拥有的,今天还能够拥有,明天依然可以拥有。当有一天,质变突然到来,安稳突然消失时,他们才发现自己已经一无所有了。

所以,身处职场,我们一定要比别人早做准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较快地取得成功。

赢在专注——集中精力,一次只做一件事

著名的效率提升大师博恩·崔西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一次做好一件事的人比同时涉猎多个领域的人要好得多。”富兰克林将自己一生的成就归功于“在一定时期内不遗余力地做一件事”这一信条的实践。

爱迪生认为,高效工作的第一要素就是专注。他说:“能够将你的身体和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感到厌倦的能力就是专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都要做许多事,而我只做一件事。如果一个人将他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上,他就会成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专注之所以能够产生力量,主要是因为它首先是符合人的思维习惯和心理特点的。著名的思维研究专家,全球著名畅销书作家德·波诺曾经在自己的《六顶思考帽》当中谈到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他的实验者在大街上观察一分钟内过往某一个路口的车辆,并要求他记录下这一分钟内过往车辆当中黄色汽车的数量,等到实验者观察完毕并把答案递交上来之后,他又让实验者回忆一下刚才经过路口的黑色汽车的数量,结果没有一个实验者能够回答上来。

同类推荐
  • 小细节大关键

    小细节大关键

    一个马蹄钉可以毁掉一个帝国,可见细节决定成败。但不是所有的细节,只有那些关键的细节才能决定我们的成败。本书从为人处世,人际交往,饭局应酬、工作方法等方面,多角度地揭示了许多容易被我们忽视而又至关重要的关键细节,以及把握这些关键细节需要注意的细节。
  • 你现在受的苦,未来都会照亮你的路

    你现在受的苦,未来都会照亮你的路

    《你现在受的苦,未来都会照亮你的路》是一本送给所有年轻人的心灵励志指南,用一篇篇温暖而励志的故事和感悟,告诉所有正在路上奋斗的人,即使路途遥远,即使梦想遥遥无期,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 7天让你读懂社交心理学

    7天让你读懂社交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
  • 礼仪金说:职场礼仪

    礼仪金说:职场礼仪

    本书由知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根据多年社交经验与研究精心撰写,告诉职场人士在工作中怎样维护自身形象,在职场上如何表现得彬彬有礼,举止有方,在仪表礼节方面赢得领导青睐。本书包括仪表礼仪、服饰礼仪、介绍礼仪、握手礼仪、座次礼仪、电话礼仪、礼品礼仪、宴会礼仪、西餐礼仪、节庆礼仪等章节,介绍的知识要点较为全面,其内容兼具权威性、规范性、知识性、时效性与技巧性,可供职场人士作为礼仪基础要点来阅读掌握。...
  • 别让印象骗了你

    别让印象骗了你

    不被印象所定格,摆脱印象的束缚,跳出印象的圈套人人相处时,初次见面时对方的仪表、风度所给我们的最初印象往往形成日后交往时的依据。人不可以跌倒在“第一印象”上,我们必须具有看透对手的本领,学会从观细节识人,从细节上把人看透,看到表象下的本质,才能避免印象下的欺骗。不被印象表面所欺骗,抛开“第一印象”的束缚,与人相处时,从言谈、举止中窥探他人;从为人处事中,洞悉他人内心深处的玄机;跳出“第一印象”的“圈套”,不要被“印象”所骗,练就一双识人的“慧眼”,真正地看透一个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驾驭人生,在人生的旅途中如鱼得水!
热门推荐
  • 医女有毒:夫君,不可以

    医女有毒:夫君,不可以

    一场落水,柳玉竹邂逅了自己一生的梦魇。本以为可举案齐眉,安稳一世,却不想终究是独吞絮果,一场大火焚尽痴妄。一抹幽魂沦落到异世,沉浮多年,不想上天竟给了她一个重来的机会。这一世,且看她如何虐渣男,斗渣女,在过往里活出自己!
  • 极地苍茫:禁忌之地

    极地苍茫:禁忌之地

    1941年抗战时期,少年龙骑被驻重庆美国使馆召入,作为核心特殊人才进入一支由大量军人组成的探险队。这是一支成员身份极度迥异的队伍——古汉语汉字学者,负责保卫不惜牺牲自己的中国军官,特请的飞贼、武术家,将门后人指挥官,量子力学专业教授……美国人把这样一群人聚集到人类无法存活的南极,究竟怀有什么目的?凭空失踪在南极内陆的探险队队长斯科特,德国纳粹与日本特高课觊觎、美国人死死守住的机密,战舰甲板下锁着的发狂怪物,魔鬼之地维多利亚干谷附近出现的曾经神秘消失的千人中国军队,浮冰区的成吉思汗的九足战旗……
  • 夜话安倍晴明

    夜话安倍晴明

    日本古代著名的阴阳师安倍晴明,在众多的传说以及书籍记载中,只要涉及到“阴阳道”这个名词,首先让人联想到的便是那犹如晨星般闪耀的人物--安倍晴明。阴阳师安倍晴明和武士源博雅都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这两个男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 大方等陀罗尼经

    大方等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海下与你

    星海下与你

    世界上只有一个名字会令我这样牵肠挂肚它就像有一根看不见的线一头牢牢系在我心间一头攥在你手中——猛然回首轮回的渡口依旧熙熙攘攘看一些缘分来了又走,走了又回看一些人渐行渐远终淡出彼此的视线那一年走失的青春早已淡出了瞩目的号码牌。而你——是我此生最耀眼的星海??此生有你足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商门娇女

    重生之商门娇女

    谢燕娘上辈子为了争一口气,嫁给一个不爱的男人,最后被折磨致死。重生回来,她绝不会重蹈覆辙。收复忠仆,寻找靠山,报复渣男,跟家中两个姐姐周旋。慢慢来,这辈子她有足够的时间让前夫尝尽苦楚,求而不得。嫡母想要把她送到渣男手里?做梦!大姐想要渣男?赶紧收了去。二姐想要把自己当踏脚板,好攀上高枝?门都没有!卷起袖子,一个个都收拾了。等等,靠山大人怎么步步逼近……
  • 在诸天中寻找

    在诸天中寻找

    诸天万界,多少风流人物!多元宇宙,多少英雄豪杰!当你可以请教诸子,创立道统,当你可以争锋天下,破灭星空,当你可以塑造轮回,玩弄时空,你会怎么做?是放纵自我?还是寻找己道,成就自我?一个人向往万界有道之人的风骨从而穿越诸天塑造自我。
  • 成龙

    成龙

    张成龙成为金融部门的一分子,完全是他爸爸张引明一厢情愿望子成龙搞定的。从“成龙”这个赫然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端倪来。本来张成龙的志向是上美术学院当画家,就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强势且又蛮不讲理的张引明硬是逼他填了所财经大学,并且还细化到专业就是金融。哭过一场鼻子的张成龙只得遵从父命,带着他爸爸望子成龙的梦想去上了财经大学。转眼四年就快过去,安心下来读书的张成龙决定去考研究生,可是他爸爸的指示又来了,说农行在招应届大学毕业生,要他抓紧去报名参考。张成龙阐明出自己的想法,准备把就业的事向后搁一下。
  • 烽火踏歌行

    烽火踏歌行

    《九劫志》已经发布,起点读书搜索,多多支持!!庙堂当做壶,江湖可为樽,而那世间大大小小的人物则是壶中甘甜醇美的烈酒,回味无穷,荡斥于胸间。长歌一曲当把剑青云,烈酒一樽当提枪喋血。而后,醉卧美人膝,复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