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000000028

第28章 像巴菲特一样投资(3)

既然投身股市,就不要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每日股票的涨跌,你花的时间越多,你就越容易陷入思想的混乱并难以自拔。记住:战胜股市的秘诀是忽视短期的波动,购买未来。

如果投资者决定采取价值投资策略,就必须切实遵守以下原则:

1.在没有确定是否将投资股票当做是经营企业之前不要轻言投资。

2.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分析标的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同时也分析你不喜欢的公司的基本面,使自己成为对该公司或产业最明白的人。

3.如果你没有做好持有股票超过5年以上的准备,就不要轻言采取价值投资策略。对讲究投资安全的人来说,持股时间越长,其安全保障越大。

4.投资组合切忌融资。切记,突然而来的金融风暴以及随之而来的保证金追讨,将可能使未来有可能大获赢利的投资组合化为泡影。

5.作为价值投资人,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努力去了解你的投资目标。

如果你愿意比一般投资人付出更多的精力来分析目标公司,你就会掌握更大的竞争优势。巴菲特表示,其实价值投资策略并没有超出任何投资人的理解范围。我们非常同意他的这一说法,因为你甚至不需要有什么财务专业硕士级的评估能力,就能轻易靠价值投资策略赚钱。但是有一条是必须再次强调的,就是花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所投资的标的公司的经营过程。然而遗憾的是,许多投资人宁愿花时间无聊地追逐当下市场状况,也不愿意花时间去研读公司的年度报告。但是,请记住,一味想念股票市场上那些东拼西凑的小道消息或惯于用一些旁门左道来作为投资策略,是绝对比不上花几十分钟阅读投资目标公司的最新营运和财务报告来得更加实用、有效。

集中投资带来高收益

投资者最忌讳的是游击战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投资者,只能算是投机者,事实上,没有几个投机者能不败下阵来。为了不在股市血本无归,我们需要进行集中投资。

虽然采用集中投资方式会不时地在某些年度遭受重大损失,尽管年度投资回报率波动性大,但集中投资策略关注的是长期收益,它在长期内的总投资回报率远远超过市场平均水平,而分散投资方法是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总收益的,最多取得相当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

由于国内大多数投资者根据现代投资组合理论选择分散投资策略,采用集中的持续竞争优势价值策略就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股神巴菲特指出:“我们宁愿要波浪起伏的15%的回报率,也不要四平八稳的12%的回报率。”既然集中投资既能降低风险,又能提高回报,那么短期的业绩波动大些又何妨?国外许多价值投资大师都以他们出众的投资业绩以及大量实证研究证明了集中投资可以取得较高的长期收益率。

例如,凯恩斯的集中投资策略使他管理的切斯特基金在1928~1945年的18年间,年平均投资回报率以标准差计算的波动率为29.2%,相当于英国股市波动率12.4%的2.8倍,但其18年中年平均回报率为13.2%,而英国股市年平均回报率只有0.5%。

又如,查理·芒格管理其合伙公司时,将投资仅集中于少数几只证券上,其投资波动率非常巨大,在1962~1975年的14年间,年平均投资回报率以标准差计算的波动率为33%,接近于同期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波动率18.5%的2倍。其14年间平均回报率相当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平均回报率6.4%的4倍,达到24.3%。

再如,比尔·罗纳管理的红杉基金采用高度集中的投资策略,每年平均拥有6~10家公司股票,这些股票约占总投资的90%以上,其投资波动率非常巨大,在1972~1997年的26年间,年平均投资回报率以标准差计算的波动率为20.6%,高于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波动率16.4%的4个百分点。但其14年的年平均回报率为19.6%,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年平均回报率约20%。

还有,股神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公司在过去41年(至2006年)以来,也就是巴菲特从1965年接手之后,伯克希尔公司每股净值由当初的19美元增长到现在的50498美元。二战后,美国主要股票的年均收益率在10%左右,巴菲特却达到了22.2%的水平。由于伯克希尔公司以上收益中同时包括了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企业并购等,并不能直接反映巴菲特股票投资的真实收益水平。

1987~1996年,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公司主要股票投资平均年收益率为29.4%,比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平均年收益率18.9%高出5.5%。如果巴菲特没有将大部分资金集中在可口可乐等几只股票上,而是将资金平均分配在每只股票上,那么同等加权平均收益率将为27%,比集中投资29.4%的收益率要降低2.4%,使其相对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优势减少了近44%。如果巴菲特不进行集中投资,而采用流行的分散投资策略,持有包括50种股票在内的多元化股票组合,那么即便假设伯克希尔公司持有的每种股票占2%权重,其分散投资的加权收益率也仅有20.1%。

国外如此,国内的情况又如何呢?事实证明,在国内股票市场采取集中投资策略同样能为我们带来很高的长期收益率。

据《中国证券报》的报道,2006年12月份,深万科(000002)的有限售条件股份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这个消息对于万科最大的个人股东刘元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利好。他所持有的万科公司的股票可以上市流通了。

其实,刘元生当初持有万科股票,是基于对公司管理层的信任,1988年12月末,万科正式向社会发行股票,由于一家外商的临时变卦,在紧急时刻刘元生投资400万元认购了360万股。在公司发展的快速扩张时期,他也积极参与项目的判断并给出自己的建议。

基于对万科公司的了解和信任,刘先生开始集中投资于万科公司的资料显示,1988年刘元生持有万科股票360万股,1992年刘元生持有万科股票370.76万股,以后通过送股和配股以及二级市场的增持,1993年拥有503.29万股,1995年股数为767万股,2004年为3767.94万股,2006年为5827.63万股。

前后18年,刘先生总共用了400万元集中持有了万科的5827.63万股非流通股,这些股的回报率则达到了176倍。在2007年3月份回报率更是达到了300倍左右。可以说,深圳万科的个人投资者刘元生通过集中长期持有万科公司的股票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由此看来,集中投资虽不能让我们在短期内获得暴利。但是从长期来看,其所带来的总回报率是远远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所以,集中投资需要我们有长远的眼光,关注长期的收益率,而不要过分迷恋短期的收益。

我们常常会遇到日常购买很多种股票的投资人,一般股民,手上持有十多种以上的股票,是很普遍的事,一些股民甚至持有三四十种股票。

事实上,如果个人投资过多的股票,将失去集中投资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一般说来,投资者购买多少股票合适的问题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投资者自身的优势。

第二,投资者能不能发现一只能够通过所有严格标准检验的上市公司,包括股票价格的高低也很合适。

我们应该记住购买股票是为了获取更高、更加稳定的收益,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分散化而分散化。

其实,对我们中小股民来说,集中投资是一种快而准的投资方式。因为个人投资总相对于机构投资者在集中投资上更有优势。机构投资者即便再集中,因为政策确定、回避风险和其他基金的竞争不可能使其资金过分地集中在几只股票上,个人的特征也决定了进行集中投资是快而准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赚钱是每个进入市场的人的最根本想法,想要赚钱就要选择投资那些具有高概率赚钱机会的股票。这样一来,选择的范围就不是很大了。个人投资者假若已经决定了买入某只股票,那么为什么不敢全买呢?是不是对这次买入本身就存在恐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谨慎地判断这个选择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事情还不如找那些由投资专家管理的基金。

2.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专业水平和能够花费在研究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但是假若结合自身的行业专业水平(如医疗、通信、传媒、机械等)有针对性地对几只股票进行研究,并进行长期跟踪,就能获得比较大的先发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只对某一只股票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会大于专业投资人花费在这一只股票上的。

3.没有哪个投资者能够了解所有在沪深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的情况,即便是职业投资者也是局限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或类型进行投资,那么个人投资者更应该如此。

既然集中投资是市场赋予个人投资者的一个优势,个人投资者更应该利用这个优势。事实上,集中投资这种方法尽管是一种快而准的投资方式,但长期被市场投资者所忽略。我们身边的不少个人投资者,10万元资金拥有5只以上股票的人不在少数,而这些人绝大部分应该是赔钱的。其实在现在的市场规模和流动性中,就算是1000万的资金拥有一只股票也未尝不可,作为个人投资者更多要做的是投资背后的工夫。美国投资大师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中就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在众多的股票中找到几个十年不遇的大赢家才是你真正需要的。如果你有10种股票,其中3种是大赢家,一两种赔钱,余下6~7种表现一般,你就能赚大钱。如果你能找到几个翻3倍的赢家,你就不会缺钱花,不管你同时选了多少赔钱的股票。如果你懂得如何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你会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成功的公司中去。你也不需要经常把钱翻3倍,只需一生中抓住几次翻3倍的机会,就会建立相当可观的财富。假若你开始投资时用1万元,然后有5次机会翻3倍,你就可以得到240万美元;如果有10次翻3倍的机会,你的钱就变成了5.9亿美元。”

在某种程度上,集中投资是对投资不确定性的一种回避,使投资尽量具有确定性后才投资,这在客观上存在一定难度。集中投资具有将更大比例、甚至全部比例的资金筹码投资于高概率的收益品种上的特点,在集中投资前,精密、仔细地分析研究和把握是必须的,在投资的过程中个人投资者需要做到富有耐心、客观地、仔细地分析以应对股神不可预测的风险。

对于投资者而言,无论是在熊市或牛市,集中投资一只好的股票(以好的价格买到合适的股票)都是一种超值的回报。分散投资尽管有助于分散风险,但是也分散了收益。同时分散投资也会分散投资者的分析精力。对于集中投资的收益表现,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假设一名投资者用10万无投资,第一种情况是全部资金投资于一只股票,这只股票一年的收益为50%,那么如果股票下跌将会带来较大损失,此种情况下如果利用优势认真研究,将会在集中投资的情况下集中受益。

第二种情况是投资50%的资金于一年的收益为50%的股票,50%的资金投资于一只收益为30%的基金,它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收益,同时风险也有所降低,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但是失去了最大收益的机会,没有充分发挥优势。第三种情况是把30%的资金投资于收益为50%的股票,30%购买收益为30%的基金,20%买收益为10%的一只股票,20%存入银行,收益率为2%。此种情况下大幅度降低风险的同时也大幅降低了你的收益。是一种最保守的投资策略,过分分散,还不如购买基金或国债。如果分散买入多只股票,那么失败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个人投资者既然连一只股票都不能选好,选好多只股票的概率会更低,按照一个无效的思路选股会造成很大的失败。因此,还是稳妥一点,采用集中投资,快而准地抓取你的收益。

同类推荐
  • 大国企:共和国“长子们”的风雨六十年

    大国企:共和国“长子们”的风雨六十年

    它们是谁?它们的过去有着怎样的苦难与辉煌?它们的明天又将何去何从?而如今,它们又为何饱受质疑?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最重要一环,国企改革在过去的十数年里一直以一种磕磕绊绊的姿态进行着,人们曾对它们有过美好的初衷和憧憬,它们却在人们的期待中越走越“偏""。如今,国企一方面不断做大做强,成了行业内的“巨无霸”,却随之也陷入了垄断、与民争利的批评热潮中;另一方面,它们依然是保证经济主权的最后力量,在国际舞台上与跨国集团同台竞技。面对国企,泛泛的批评或褒扬都是不适合的。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国企?国企改革未来将走向何方?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问题(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问题(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先生系统阐述改革开放三十来年的历程和对改革开放应该澄清的一些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运行机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推动我国经济生动活泼地向前发展。但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充分、不够完善,还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此外,因经验不足、犯了市场幼稚病,从而导致过度市场化的地方,如在教育、医疗、住宅等不该市场化的领域也搞市场化,以至于发展到对市场迷信的地步,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 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课

    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课

    《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课》通过通俗有趣的语言、生动真实的案例,介绍了哈佛经济研究中关于需求供给、生产效率、成本控制、通货膨胀等经济常识。作者从最通俗的角度阐述经济学理论,使广大读者能通过本书对经济学理论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 美元霸权

    美元霸权

    本书通过对美元霸从兴起、确立到达至鼎盛以及遭遇挑战而逐渐衰落的原因做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完整而客观地展示了美元——这只货币战争中的猛虎曲折发展的历程。同时指出,美元的兴衰历程对人民币的走向具有参考价值。
  •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本书精选了50多部堪称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名著,对于每一部都设置了“华文导读”、“趣味延展”、“理论精读”等栏目,从多个角度对所选取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华文导读”对作者的生平、成就、主要著作等信息做了简单介绍,是读者对所选取的著作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趣味延展”介绍了与名著或作者相关的一些逸闻趣事,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同时又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理论精读”部分精粹阐述了名著的理论要点,让读者既不必纠缠于原著晦涩的文字,又能把握名著的理论精髓。想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热门推荐
  • 快穿:老夫之路漫漫

    快穿:老夫之路漫漫

    三千世界无奇不有。但是怎么会有这种面瘫人类存在!!!天鹅湖系统表示强烈不适啊!!
  • 紫手印之谜

    紫手印之谜

    六月底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忙了一天之后,在波特曼广场下了马车,步行到贝克街我的朋友的住处。他没在家,房东太太说他会回来饮下午茶,我就坐下等他。那天下午我并非是惟一来访的客人,因为我发现桌上留有一张名片,上面印有“修道院丁字街37号A座肯迪茶叶进口公司马克·普林格经理”的金色字样,背面还印着“本店只仰赖产品的优良来推销”,下面用铅笔附加了一句话:“有急事相求,改日再来拜访。
  • 田园医女娉婷传

    田园医女娉婷传

    女医生重生古代农家俏萝莉,秀雅娉婷,冰雪聪明。奈何家中贫困,她在家做牛做马,机缘巧合之下,她得了随身空间,利用空间发家致富,斗极品亲戚,医好傻妹妹,带着妹妹分家做生意赚银子,置地买房,念书院,建马场,开医馆,姐妹俩的日子过的风生水起,金银财宝滚滚来,美男纷纷来求亲,好吧,那姐抛绣球择相公吧,那帅哥谁?抢到绣球了!他,国公府嫡子,丰神俊朗,腹黑冷酷,文武双全,乃敌军闻风丧胆的旷世名将,他对她说,我以真心宠她,爱她,娶她,从此一生一世一双人……他,大楚太子,霸气慵懒,浅浅一笑间,杀人于无形,他踏上鲜血和白骨筑就的帝王宝座,回眸间只有她的倾城一笑才能暖他的心……他,楼兰太子,一颦一笑,风姿若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本想与她再续前缘,奈何她有空间在手,追求她的情路何其坎坷?他,或侯府公子,或神秘身份……他,他……爱!或被爱!几段宿世情缘,她又该何去何从?本文一对一!古代温馨种田文,甜宠、赚钱、过日子!偶尔斗斗极品炮灰!某抽风精彩片段:“启禀主公,刚才夫人让凝香搜集一兜的鸟粪往裴世子的脑袋上砸上去了。”鬼三下跪着禀报给某男听。“倒是娉婷的作风,就我说,娉婷这么做还不够心狠,这样吧,你们几个去多找些鸟粪,马粪,然后一股脑儿扔去归伯侯府,不把归伯侯府给弄个臭气熏天,都别给我回来。”某男闻言非但不生气,还宠溺的含笑道。妈呀,要怎么样才算心狠?鬼三无语望天。但是再怎么样无语,也得按照主公的吩咐去做。某男心道:我的媳妇儿做什么都是好的,你要用鸟粪对付渣男,我做你相公的怎么好落后,就用个鸟粪还便宜了那一家子。这样吧,咱再加个马粪还凑合吧。希望归伯侯府好好享受府内臭气熏天的“美好”氛围!
  • 凤临凰

    凤临凰

    苏玉为父报仇,被人追杀,却不曾想得遇绝色美男子,从此就被坑了。嚣张的前朝皇子眉毛一挑:这万里烽烟,全在孤手,苏玉你能逃到哪里去!霸道的江湖剑魔浅笑:苏玉,这辈子只有我能爱你,也只有你才能配得上我。苏玉:我知道你们都很优秀,可是为什么缠着我,我哪好,我改正不成?乱世动荡,且看她红颜一笑,竟折英雄腰,风华绝代,艳冠天下,权倾朝野!
  • 紫色樱花林下的契约

    紫色樱花林下的契约

    妹妹的生命,被定义在必须在未来的一天死去,为了给予她最后的陪伴,我同她走向黄昏的归途。被陌生人赠与的奇特车票,我们踏上神奇的旅途,通往世外的路途。与其说是天堂也不足为过。在这里,度过我们最后的相处时光,没有喧嚣,没有烦恼,抛开钢琴世家的规准,开启这段没有吟唱的奏曲。悠远的钢琴声,成为了我们的永别之乐,成为生命的离歌,成为彼此的镇魂曲。愿黑白琴键,不再是心与心的束缚,让黎明前的樱花,抹去凶恶的脸庞。归程的列车与轨道的摩擦声,带给我的,却是无穷无尽的悔恨与无助......“樱雪”...口中呼唤的,她的名字,唯独手中攥着......
  • 阴阳王冠

    阴阳王冠

    阴阳冠,贯阴阳,阴阳相同两岸生。阴阳魂,阴阳心,我为阴阳掌乾坤。本是天才少年郎,却不料世事难料岁寒大会,武陵仙君,阴阳异界戴上这顶阴阳冠,阎王厉鬼都得来朝拜!我倒要看看,这世界,能奈我何!!!
  • 剑参造化

    剑参造化

    人存世间,一梦浮生,或慷慨悲歌,或仗剑任侠,到头来却如露如电,奈天地何,奈苍生何。造化当前,皆为幻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攻略:虐渣计划

    快穿攻略:虐渣计划

    【1V1快穿,虐渣爽文】她是东方家族第十九代时空传人,专职虐渣。只是某天,她一不小心,招惹到神。*******东方珏:哪里有渣渣,哪里就有我。某神:东方珏在哪里,我就在哪里。东方珏:维护时空秩序,万物有责。知法犯法者,罪加一等!某神:维护感情专一,人人有责。只撩不负责,是渣所为。东方珏:……我撩谁,何时?某神:……我,一直。********重生男:上辈子,我是女人,我爱他;这辈子,我是男人,我还爱他。所以,我要杀他老婆全家!重生女:上辈子,我是普通人,只能仰望他;这辈子,我是人上人,他算老几?所以,伤害他又怎样?穿越男:上辈子碌碌无为;这辈子名扬四海。名利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不听话就灭她全族!夺舍女:这个兵哥哥如此痴情,原主竟然不要?她要抢过来!穿越女:反正这个皇帝是昏君,不如篡改历史,抹杀他的功绩!*******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