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8700000019

第19章 国外微型金融发展的经验与启示(1)

第一节孟加拉微型金融

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85%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资料显示,孟加拉约有49.8%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33.4%的人口生活在极贫线以下,2011年人均GDP仅有638美元,国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对于这样一个农业占很大比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快农业发展速度、增加农业资金支持就显得尤其重要。197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默罕默德,尤诺斯(Muhammad Yunus)教授在孟加拉国Jobra村创立了小额信贷模式,并于1983年正式成立了乡村银行。目前,孟加拉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有三种主体:国有银行和金融发展机构、乡村银行(GB)和各种微观金融组织(MFO)。因国有银行和金融发展机构是农村地区的正规金融机构,而孟加拉国的小额信贷主要是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运行,因而我们将只是分别介绍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和微观金融组织两方面。

7.1.1孟加拉乡村银行

乡村银行虽然称为“银行”,但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最初是由默罕默德,尤诺斯(Muhammad Yunus)教授经过考察实践,逐渐发展起来的。1976年,乡村银行首先在孟加拉的Jobra村得以创办,1983年当局允许其注册为银行。在此之后的30年间,乡村银行逐渐发展成为组织遍及全国的金融机构,服务于全国64个地区的68000个村。

1、乡村银行的组织结构。乡村银行具有典型的层级组织结构,包括乡村银行自身组织结构和借款人组织结构两个相互连接的部分。首先,设在首都的GB总行构成自身组织的第一个层次,分布在各地的分行构成第二个层次,每个分行之下有10个左右的支行,支行是GB的基层组织。每个支行有6-7名工作人员、2-3个培训人员、一个会计和一个经理。每个支行管理8-10个营业所及120-150个乡村中心,支行在财务上自负盈亏。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总部把款发到支行并收取10%的利息,而支行贷给农户则收20%的利息。利息差为支行运营开支所用,每个支行的利润率为评价这一支行工作成绩的主要标准。

其次,借款人组织由“会员-联保小组-乡村中心”组成,这构成GB运行的基础。一般地,村庄中每5个人自愿组成一个借款小组,而每6个小组组成一个乡村中心。每个小组要选出一个组长和一个书记,这两个负责组内的账目和存折,组长每年换一次,由组内人员轮流担任。由小组长中选举产生乡村中心主席。小组长要接受1-3天的再培训,而乡村主席要接受一个星期的特别培训。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每年要对8000-10000名乡村中心的主席进行培训。

2、乡村银行的发展模式。在乡村银行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所谓“传统模式”的第一代乡村银行和称为“广义化推广模式”的第二代乡村银行两个阶段。改革发生在2001年,但其酝酿过程却始于1998年的严重洪涝灾害,灾害使许多客户变得一无所有,不再能够适应传统模式中严格而明确的还贷规则,这些规则事实上不允许任何的偏离,而一旦客户偏离规则,就很难重新回到正常轨道上来。在矛盾不断扩散并可能导致普遍危机的时候,乡村银行对其自身进行了影响深远的改革,从而塑造了所谓第二代乡村银行模式。

乡村银行的传统模式向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操作简单、规则明确的金融产品,而这一模式的缺点是缺乏灵活性,在客户出现违约的情况下,缺乏可行的补救措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乡村银行的传统模式实行团体贷款(Group Lending)制度,小组成员之间负有连带担保责任。小组贷款一般采用“2+2+1”的贷款次序,即优先贷款给5人小组中最贫穷的两人,然后贷给另外两人,最后贷给小组长。小组每星期要和同属本中心的其他小组一起,召开一次“中心会议”。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和监督,因为如果有一个成员发生违约,则整个小组就失去了借款资格。成员每周存入一个“达卡”的存款作为小组基金,作为小组风险准备金;第二,乡村银行面向小组提供的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要求分期等额还款即实行“整借零还”制度,并且借款人不被允许一次性提前还清贷款为1996-2011年的贷款总额);第三,贷款以妇女为主要对象;第四,乡村银行通过乡村中心的定期会议保持业务过程的透明度。乡村中心在会议上集中进行放款、还贷和集体培训,以便于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并营造团队精神。

第二代乡村银行模式克服了传统模式缺乏灵活性的缺点,旨在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更为周到的金融服务。首先,第二代乡村银行模式之下,小组成员之间不再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小组成员也可以一起得到贷款,而不用遵循先前的“2+2+1”的贷款顺序了。第二代乡村银行模式的业务基础,事实上已经从联保小组转移到了会员个人。小组的作用减弱了,成员之间更多是互相帮助,并以道德约束互相督促按时还款;其次,贷款具有较灵活的期限,分期还款计划可以灵活处理,每次还款额度可以不等,期限也可以变化(根据不同金额还款期限在3-36个月,而不是第一代的12个月之内),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所有贷款;再次,在发生违约的情况下,可以在借贷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将贷款调整为“灵活贷款”;最后,第二代乡村银行取消了小组基金。

3、乡村银行的资金来源。早期乡村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孟加拉政府的低息贷款,以及国际援助。19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乡村银行运作的逐步顺畅,依托自身的力量在渐渐增强,如成员储蓄、成立相关基金,甚至自己还可以发行债券筹资,资金的来源渠道更为广泛。

可以说,孟加拉乡村银行作为全球范围内小额信贷的先驱,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截至2011年10月,乡村银行业务已经覆盖了孟加拉全国64个县中60个的81379个乡村,共有2565个分支机构,借款人已高达834.9万人,其中97%为女性。同时,孟加拉乡村银行被誉为世界效益最好的扶贫模式,并且还款率高达98.89%174。

7.1.2孟加拉微观金融组织

微型金融组织是向低收入人提供包括信贷、存款、保险等金融服务的金融组织,尤指向穷人提供小规模贷款以便其开展生意的机构。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微型金融组织经过理论论证和实际经验积累后,逐渐发展成熟,主要的有GB银行、BRAC(Bangladesh Rural Advancement Committee)和ASA(Association of Social Advancement)。

微型金融组织贷款是一种民间自发的金融安排形式,其特点是贷款规模很小,期限很短,基本是流动资本借货采用循环贷款的方式激励借款人及时还款,制订还款时间表,定期还一部分欠款,保持了对借款人的紧密联系和近况追踪;贷款利率比较高,通常高于一般放贷人的利率水平,保证实际利率为正。信贷管理员效率很高,平均每个信贷员要管理75-100个贷款小组,或者200-500名个体借款人。微型金融组织用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约束和监督作为还款保证,不要求有抵押物;放贷决策权下放给信贷管理员,借款程序比较简单、方便,还款率很高,在95%以上。其中,最高的ASA金融机构还款率高达99.93%。从整体来说微型金融组织的灵活性很强,可以根据其成员的需求迅速转变服务类型。不同的微型金融组织规模相差也很大。

据估计,在孟加拉大约有1000多家微型金融组织,它们均提供贷款。其中一些吸纳存款,还有一些提供非金融服务。放款大多采取乡村银行的小组贷款方式。微型金融组织提供贷款的利率较高,至少扣除通胀率后实际利率为正,能够弥补所承担的风险。在存款动员方面,微型金融组织并不积极动员会员主动将富余资金存入组织。乡村银行的客户将存款看作是借款的一项额外费用,而微型金融组织大多不吸收存款。对380家微型金融组织的调查显示,会员总存款量只占总资金的16%。

第二节印度尼西亚微型金融

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目前总人口约为2.2亿人,其中贫困人口数量众多,截止2007年底共有3417万人处于贫困之中。印尼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印尼人民银行(Bank Rakyat Indonesia,BRI)为中心,它成立于1895年,是印尼五大国有银行之一,为政府所有并面向农村的专业银行。1945年独立时,印尼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较落后。1969年,印尼政府为了鼓励水稻生产者使用化肥等现代生产投人品,在村一级成立了人民银行营业所,为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者提供贴息贷款。在1969-1983年期间,村营业所主要作为上级银行的代理机构,没有独立的经营权,贷款对象也是由政府的农业推广人员选定的。尽管农业推广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水稻单产提高了三倍,但信贷项目回收率低,亏损严重。

1984年BRI在内部建立农村银行,成为BRI内部的独立盈利性中心。1984年BRI存款客户数量为400多万户,2006年增加到3000多万户,1987年贷款客户数为130万户,2006年增加到近350万户。1996年BRI拥有3595个分支机构,贷款总量达17.4亿美元,在印尼整体市场占有率为14%。1984-1996年BRI乡村信贷部普通农贷的增长情况,贷款笔数和贷款余额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2003年11月,BRI在印尼上市,并同时在美国证券柜台交易市场(OTC)挂牌交易,被《亚洲货币》评为当年最佳上市公司。2003年以来,BRI的资产回报率、股本回报率超过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分别达到2.7%和38%。到2004年,BRI已经向125000个农户小组的120万农户发放了贷款。有资料显示,得到资助的农户收入增加了41%-54%。2006年,BRI资产回报率为6.88%,股本回报率为129.96%,经营自给率为145.29%,利润率为31.17%。

其次,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印尼9家即将破产倒闭银行经过的硬性简单组合,2003年淡马锡通过收购其股权的51%,成立印尼金融银行(Danamon Simpan Pinjam,DSP)。目前在印尼拥有专营小额存贷的分支机构超过700家,员工7000人,客户达到31万。2004年至2007年,总收益增长1倍,税前利润增长1倍。成为印尼资产规模排名第五,贷款规模排名第五,利润排名第四,资本回报率排名第三的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持股比例增至68%。截止2007年底,DSP实现印尼摩托车融资市场占有率15%,微型银行市场占有率7%,中小企业占有率8%,整体市场占有率7%。2004年至2007年,DSP的整体市场占有率由3%上升至7%。目前印尼整体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是印尼人民银行BRI,2007年市场占有率14%,这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银行,开展微型金融服务30年,近7-8年来市场占有率一直在14%左右。

DSP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是:第一,向重点目标客户提供适合他们需求的金融产品。DSP贷款产品的重点客户是占印尼小型企业约20%的市场小规模贸易者。DSP提供两种产品Dana Pinjam 50(最大为5000万卢比的贷款)和Dana Pinjam 200(最大为2亿卢比的贷款),迄今为止在DSP总的未偿贷款中两种产品相当,并在客户两公里范围内建立支行以确保方便他们。第二,DSP通过与客户密切联系、有效执行来解决信息不对称。DSP员工每天都会去客户工作的地方进行拜访以收集信息、办理放款和偿还贷款,在执行上体现为简单(贷款申请流程简便、无纸化电子信息现金交易、指纹身份识别系统)、快速(三天内拨划所有款项)和方便(分行设立在社区集市中间、使用电子数据采集系统EDC收付款项)。第三,使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客户便利并加强对其产品组合的内部监管。所有信贷人员使用电子数据采集机快速并准确的记录偿还情况。每天信息下载到银行支行电脑上,上传到DSP总部,为高级经理提供相关组织绩效的实时信息。第四,受益于Danamon银行的存款资产,可以专注于贷款组合业务,且无需动员大量储蓄,降低了间接营业成本。

同类推荐
  •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一书的写作是基于:1.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2.我国ICT产业已经.彤成了国际同步的态势;3.我国ICT研究领域基本上停留在工程技术人员群体,我国经济学界涉入该领域较浅或较少;4.综观世界近十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理论成果基本都是集中在信息经济相关的经济学理论;5.笔者率先提出“非常经济概念”,是采取交叉学科研究的方式,意图填补我国“非现场经济”研究的空白;6.高等教学的学科内容应该始终走在社会发展实际的前沿;7.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分析的平民化趋势。
  • 看经济穿越剧(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5)

    看经济穿越剧(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5)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看经济穿越剧(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5)》:翻看历史与当下,发现历史总在不断重演。
  •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三农”问题始终拨动着中国民众的心弦,而农村土地问题又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改革发展的特殊阶段决定了必须重视并深入研究农地和农地的制度。本研究涉及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崭新研究领域,即探讨制度变迁的临界问题,对制度变迁总规律中阶段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再认识和再深化。
  • 文化地产战略

    文化地产战略

    本书是作者以文化的视角研究地产发展的一部理论性专著。全书对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产业做了全面的梳理。勾画出文化大背景下的全球地产发展图谱。对世界范围内的地产引发的重大经济现象做了深入的剖析。同时,也对中国近十年地产发展和今后地产走向做了深入的思考。
  •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内涵、历史和发展现状,并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时代背景出发,阐述了“两化融合”战略的提出,论述其内涵、特点、必要性和意义。然后,重点分析了“两化融合”发展的机制、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我国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发展经验,阐述了若干个企业“两化融合”实施的典型案例,并对宁波地区的“两化融合”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我们深入思考了推进我国“两化融合”,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国家战略问题,重点探讨了“两化融合”实施体系、重点和难点,中国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热门推荐
  • 我的世界穿梭门

    我的世界穿梭门

    科幻新书《纬度重启》已发,现已经开始连载
  • 当代名师

    当代名师

    是佛,是道,是魔,是万物。蓝星遇到危机张合横空出世去往各个世界创造万般修行法,抵御外敌。
  • 一品残妃

    一品残妃

    “一个是耳聋目盲的残废娇女,一个是旁人不能靠近的冰山世子,倒是天生一对。”剜眼断骨,向死而生。谢七终是从前世囚笼中摆脱出来,却重生成为了耳聋目盲的谢家贵女。阴森内宅,诡谲朝堂,风云四国,因为她的出现一步步起了变化。只是,这一次,不管去哪里,她的身上,都带上了世子妃的标签。旁人都冷笑观之,不能让人靠近的冰山和双目不能视物的残废,一纸婚书下要如何相处。殊不知——“娘子,我偷亲你,你为什么能看见?”传说中的冰冷世子抱住了自家世子妃,光明正大地亲了一口。“只要有你在的地方,我就会耳清目明,如沐春风。”世子妃笑的两眼弯弯,看着世子反被调戏的脸。某世子气急,扑倒,压之:“别以为你嘴上赢了就是赢了!”
  • 穿越之无敌舰队

    穿越之无敌舰队

    谁说我大中华那般盛唐的气势不在,只要我的舰队存在一天,天下,世界都在我大大中华的控制之下,有我无敌舰队,什么日寇,什么美帝,敢于挑衅我大中华者虽远必诛!亲华夏,爱中华!有我无敌舰队,重返我盛唐傲视全球之气象!
  • 低调总裁二手妻

    低调总裁二手妻

    如果,可以选择,安然宁愿一辈子再也见不到齐御,她要把那些美好都深藏在心底,一个人偷偷回忆。可,缓缓转动的岁月车轮,仿佛偏离了正常轨道,竟然让两个像平行线似的人,再次相遇。初春,感冒的高发期。医院里,到处充斥着刺鼻的消毒水味儿。安然暗自庆幸来得早些,还捞着一把椅子。点滴已被扎上,滴答滴答的液体,规律的流淌进血管。“偷得浮生半日闲”,她笑了一下,乐在其中,心里暗想,这有病也不是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世重生之至尊女强人

    末世重生之至尊女强人

    一场生化危机的灾难,病毒满溢着全世界。世界变了,丧尸横行,人心诡异。白琳,一个在末世挣扎了整整十年的三系异能者女子,拼死拼活不过是为了失而复得的‘家人’能够在末世中好好的活着,哪知却被‘家人’打着造福人类的幌子,骗进了研究室,受尽折磨而死。直到死前才知道所谓的家人根本就不是自己真正的亲人,不过是利用她,怪不得别人,可恨自己愚笨。一朝重生居然回到了末世前一个月,这次她绝对要好好的活着,为自己而活,不再轻易交出真心。什么‘家人’,什么‘朋友’,讨好巴结想得到她的庇佑,上辈子算自己眼瞎,这辈子别想了。如果没有打主意在她身上,很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就别怪她的心狠手辣。更让她惊奇的是,原来自己复活是一个神奇的空间的功劳,存储、种植、养动物样样皆可,仰天长叹,如此逆天的法宝不好好的利用简直就对不起祖宗十八代。为了一块发霉的面包你争我抢,亲人反目的末世,小弟几枚,大声嚎叫,‘哟,别抢了跟着老大有肉吃’。且看白琳如何带着空间及异能在末世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一步一步变强登上那万人敬仰的宝座。本文正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喜欢末世、玄幻、女强、重生的妹纸欢迎跳坑。PS:一对一文。
  • 满城相思卿何在

    满城相思卿何在

    “当懂得珍惜时,你也已不再是少年。” 相思弥漫,不禁浓郁满城,我这满城的相思,只为等待将要转身走向我的你。 昔日放牛娃成江洋大盗,五年岁月闯江湖;马背上回眸一笑,女大盗她名秋海棠。秋心剑外有春意,谪仙人还有散仙人?本是无意武状元,救驾有功封驸马。爱恨情仇与谁说,看破不再少年时。
  • 天骨师

    天骨师

    杨俊梅笑,雪正下的孤冷,梅花开的炸艳……
  • 陆长风

    陆长风

    穿越二十载,一事无成,绑定最强外卖系统,咸鱼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