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5400000006

第6章 圆满自我,丰满人生(2)

在檀林福林寺时,许多人因仰慕弘一法师的才学常到寺中拜见他,向他请教宗教、哲学上的问题,人前人后,他都表现得非常谦虚,半点也没有流露出骄傲自满的情绪,这让人们更加敬重他的为人。

东汉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也是这样一个人。正因为他不好为人师,在他的极力推荐下,才使当时毫无名气的王粲为人所识,并成为建安文坛上的一朵奇葩。

王粲是“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个人。他早熟早慧,少年时代便博览群书,才思出众,笔下功夫不同凡响,因此,小小年纪便很有名声。当时人说王粲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一次,年轻的王粲与一位朋友同行时,见到路旁一块石碑,两人停下来将碑文读了一遍,又继续赶路了。走了一段路,这位朋友想验证一下王粲的记忆力,于是对王粲说:“先生刚刚看过的碑文,还记得吗?”王粲胸有成竹,马上背诵起来,竟然能背得滚瓜烂熟,一字不漏,使朋友十分佩服。

13岁时,王粲来到长安,当时的长安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大军阀董卓将汉献帝与文武百官一起劫持到长安,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性情暴烈的董卓动辄杀人,搞得大臣们惶惶不安,人人自危。长安的流亡朝廷中,有一个著名学者叫蔡邕,人称蔡中郎。蔡邕博学多才,文章独步天下,而且生性随和,儒雅大方,慷慨好施,礼贤下士,是一个人心归向的大名士。尽管时局动荡不安,但蔡邕的府邸依然门庭若市,从早到晚上门求见和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以致门前的道路,常常被来访客人的车马所堵塞。

这天,王粲也去求见蔡邕。当时蔡邕的府上宾客盈门,高朋满座,蔡邕正与来宾们席地而坐,谈笑风生。这时,只见一个家人凑上去对蔡邕轻轻说了几句话。蔡邕对家人连声说:“快请,快请!”说着站起身来,慌忙之中也来不及穿好鞋,便倒拖着鞋出门去了。满座的宾客从未见过蔡粲如此紧张的神情,心里纷纷猜测起来:来人是谁呢?此公的来头可不小啊!当蔡邕把王粲带进来与大家见面时,宾客们无不流露出惊讶的目光,有几个人还下意识地用手背揉了揉眼睛,唯恐是看花了眼。原来13岁的王粲瘦弱矮小,皮肤黝黑,体格不壮,相貌不扬,非常不起眼;而此时的蔡邕已年近60岁,又是文坛的泰斗,却如此礼遇一个小孩,简直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蔡邕明显地感觉到了大家疑惑的眼神,于是,拉起王粲的手对大家说:“这位嘉宾王粲可是个举世无双的神童哩!他虽只有13岁,诗赋文章却无一不精。他才情出众,悟性极高,不用说,将来一定会超过我十倍;就是现在,在很多方面我也大不如他呀!”蔡邕环顾在座的宾客,继续说道:“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将把一生珍视、收藏的图书典籍,全部赠送给王粲,这些藏书给王粲,比放在我这里,更能发挥作用!我的话是不会错的,你们等着看吧!”自古文人相轻,蔡邕如此谦逊,难能可贵,经蔡邕番介绍,座中的宾客们无不对王粲刮目相看。

16岁时,王粲被朝廷授职黄门侍郎,但他见政局混乱,朝廷徒有其名,便南下荆州,去依附地方实力派刘表。刘表的门客众多,其中不乏才智人士,但年纪尚轻的王粲,居然很快便脱颖而出,被荆州文人公推为文坛盟主。这之中也有蔡邕的功劳。

正所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即使在某一方面取得了微薄的成就,也不能够因此而骄傲。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自己在某一方面比别人突出,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人家。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谦虚,千万不要产生好为人师的自满情绪。

认真去做,才有收益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骛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清·印光大师禅语

“我发现那些因为发自好心出家修行或是在家修行的人,大多好高骛远,不肯真正静下心来专门修为,他们根缘浅薄,到现在还没有遇到真正通达之人。”这是说,很多学佛之人好高骛远,缺少认真学佛的精神。因而,他们不能真正领悟佛法。

弘一法师也经常告诫弟子:“学佛要认真。”出家前,弘一法师就是一个凡事认真,一丝不苟的人;出家以后,不仅自己如此,要求弟子也是如此。其实,不光学佛如此,我们在尘世中,做任何事都要如此,万事,只有认真去做,最终才有收益。

北宋文坛领袖之一的苏轼可以说是多才多艺。他的散文和诗、词都很有名,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方面,他和辛弃疾齐名,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在书法方面,他自成一派,为世人所重。苏轼能取得这样的光辉成就,和他少年时孜孜不倦、认真读书分不开。

苏轼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苏询到7岁时才发奋读书,专心攻读,成为北宋著名的散文家,亦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母亲程氏是一位很有文化教养的妇女,是苏东坡的启蒙老师。他家藏书相当多,父母常引导苏氏兄弟读书学习。在家庭影响和父母的熏陶下,苏轼自幼聪敏好学,7岁知书,10岁能写文章,常受到亲友们的赞扬。

在赞扬声中,少年苏轼逐渐滋长了自满情绪,变得目空一切。有一天,他在书房门口贴上这样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说来也巧,几天后,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上门向苏轼求教。老人拿出一本古书请苏轼诵读。苏轼翻开一看,别说从未读过,书上的字许多都不认得。苏轼顿觉无地自容,羞愧得满脸通红。经此一事,苏轼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下决心要从头学起,于是便在原来的对联上各加了两个字,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苏轼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求学,发愤努力,博览群书。21岁时,苏轼考中了进士。主考官欧阳修读完苏轼的文章后,大为叹服,他给梅尧臣写信说:“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可喜,可喜!”宋仁宗读了苏轼的文章,高兴地说:“我今天为子孙又得到一个宰相了。”

苏轼虽然天资聪颖,但是如果没有白发老人的点拨和提醒,相信他就会因自满而荒疏了学业,到头来将是一事无成。幸好,在面对老人拿出的那本古书时,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决心改正,此后一直以认真的态度求学,最终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佛门有一句俗话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初学佛的人非常恭敬,非常认真,实在是难得。学佛二年呢?佛在西天。这时间久了,故态复萌,也不把佛当作一回事了。学佛三年?佛化云烟。没了,变成老油条了。这是佛门一句老话,也是常见的一个现象。古人讲“成佛有余”,奈何初心保持不住,随著时间就变质了,随着环境就动摇了。“不肯认真专修净业”,这一句话说得是尤其深刻,值得我们时时刻刻警惕。

听得了意见就能做得对事

当恪守净宗列祖成规,持斋念佛,改恶修善,知因识果,植福培德,以企现生消除业障,临终正念往生,庶不虚此一生,及亲为如来弟子耳。——清·印光大师禅语

“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净宗家风,老实念佛。持斋是吃素,不与众生结怨仇,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改恶修善,要由内心里去改。培德植福,依此而行,在生能消除业障,临终神志清楚,稳生安养。真心照教规去作,方不虚度此生,才是三宝弟子。”

弘一法师很喜欢这段话,因为它对我们的修行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就是说叫我们按照宗师说的去做:持斋念佛,改恶修善,知因识果,植福培德。在现实生活中,知因识果也很重要。只有清楚了事情的因果关系,才能做到神智清楚,听得进别人的正确意见。

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弘一法师还说:“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这是告诫我们,当事者要站在事外来看看,建议者要置身事中想想。这样,当事者就能够听进去别人的正确意见,建议者就能够提供正确的意见。

三国时期的刘备虽然尊重贤臣,对别人的意见也善于采纳,但是在关羽之死上却无法听进去属下的意见,以至于殒命白帝城。

三国时期的刘备自桃园结义后,与义弟关羽、张飞弟兄三人想借“匡扶汉室”之名,成就一番事业。奋斗的前期一直是跌跌撞撞,没有成什么大气候,倒是经常被别的诸侯逼得东躲西藏。后来得到诸葛亮的辅佐才时来运转,得了荆州,进了四川。经过艰辛的斗争,好不容易在蜀地称帝。当时三国鼎立的态势虽已形成,但曹魏强大,吴蜀两国相对弱小的格局并未打破。蜀地周围少数民族经常袭扰,国家初立更是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刘备要展宏图,本应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良机,或在自己的领地里励精图治,稳固基业,或者加强吴蜀联盟,一致北面抗魏。可是由于东吴利用关羽骄傲自满的情绪,赚取荆州,并杀了关羽,使刘备悔恨交加,决计举倾国之兵,东出伐吴,企图消灭吴国,为他的二弟关羽报仇。

赵云当时劝阻道:“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人神共怒,陛下可早日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陛下察之。”刘备却回答道:“孙权害死我二弟关羽,我与他有切齿之仇,啖其肉灭其族,方雪我恨!你不要阻拦。”赵云仍坚持劝阻道:“魏国之曹丕是窃汉朝而王天下的国贼,我们与他的仇是公仇,讨伐东吴报杀弟之仇是私仇,但愿我主能以天下为重。”刘备愤愤地说道:“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因一时的愤怒,奋斗的大目标他已抛至脑后,对赵云的正确意见半点也听不进去。

诸葛亮见这种情形。便率领文武百宫当面劝谏。刘备也不听。后来诸葛亮又专门写成奏章,讲明伐吴的害处,刘备也置之不理。学士秦宓再谏,刘备甚至要砍他的头。诸葛亮等人也只好由他去了。于是刘备亲自率领75万大军,出师伐吴。

起兵之时,蜀军一路上浩浩荡荡,气势恢宏,斩将夺关,蜂拥而来。此时东吴的大将周瑜、鲁肃、吕蒙已先后身故,孙权在危急之时,拜一懦生陆逊为大都督,统率东吴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并郑重地嘱托道:“京城以内的事,我自己主持,京城以外的所有疆土上的事,由你决策。”

刘备进军之际,打了几个小胜仗,已是喜不自胜,如今又听说东吴任命一介书生为帅,更是不放在眼里,便催促各路人马加速前进,大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架势。陆逊走马上任后,运用“持重不抢先,待机而制人”的战略严阵以待。

首先,陆逊宣布决策:“各处关防,牢守隘曰,不许轻敌。”众将领开始对他这个白面书生统领大军就不大服气,今见他只下令死守不让出战,更是不理解,但碍于军令,勉强服从。当刘备大军压来,陆逊与吴将韩当并马而望,陆逊指着刘备的军马说道:“刘备兵刚来,又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他们正自得志,我们只要坚守不出,对方求战不得。俟时机成熟,我将用奇计破之。”韩当只是撇撇嘴,没说什么,心想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胆怯就是胆怯,还吹什么牛,心里很不以为然。可时隔不久,陆逊果真瞅准时机,率军动如脱兔,终于一把火烧了蜀军七百里连营。

陆逊趁蜀军混乱,率大军掩杀过来,加之火助风威,风助火势,导致蜀军全线崩溃。刘备带一点残兵抢占马鞍山依险据守。陆逊又督各部兵马四面围攻。情急之下,刘备于夜晚乘黑冲出重围,靠沿途驿站焚烧将士丢弃的军车、铠甲等来阻断追兵,才逃回白帝城,所有舟船、军械等军用物资,丧失殆尽,蜀军尸骸漂满江面,顺江而下。直到此时,刘备还说:“我竟被陆逊所折辱,岂不是天意!”

刘备在临死之际仍没有幡然醒悟,还认为自己运气不好,是天在灭他,体会不到自己的惨败是因为自己听不见众人的正确意见、一意孤行所致。熟知历史的人,都为刘备深深叹息。既叹息他报兄弟之仇的义气之举,更叹息他由于不听正确意见而丢失了大好的局面。

由此可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认真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只有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智者才会做到这一点。在现实中,很多人在面对重要事情时,总是不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一意孤行,最终导致失败。此现象屡见不鲜,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时刻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

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融明大师禅语

“无论在什么环境,工作繁忙也好、悠闲也好,佛号不要间断。无论是称心如意,还是事事都不如意,时时刻刻不忘往生西方。”弘一法师常引用这句告诫世人: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此语不假。实际上,许多人身处困境之时,为了改变自身处境,能够积极筹划运作,积极进取,从而取得一些成就,改变了自己的环境。但当他处于优越的环境之中时,舒适、优越的生活使他失去了斗志,丧失了进取之心,满足于眼前的一切,最终一事无成。

所以,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这样,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同类推荐
  • 觉悟的生活:星云大师讲《心经》

    觉悟的生活:星云大师讲《心经》

    什么是比知识、智能更高的状态?心如何才能自由自在?人如何通达生死而出于生死?种种我们面对生命的处境和疑惑,《心经》都有最核心深入的解答。星云大师讲《心经》,透过一则又一则生动的故事,以及佛法的真义,让我们了解《心经》、活用《心经》,在生活中成就最本然、最美好的生命。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去极端化”宣教读本

    “去极端化”宣教读本

    本书以简练的文字揭示了人类文明变化和进步的基本规律,指出变化和进步是宗教的基本特征,对宗教极端主义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着重介绍了新疆伊斯兰教演进的历史过程,批判分析了近年来新疆宗教极端势力制造恐怖活动的根源及对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及民族和谐造成的消极影响。本书有助于读者真切认识宗教极端势力的危害性,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目的,进而推进新疆快速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禅道与人道

    禅道与人道

    本书是在深刻领会禅学精义,拜读佛教思想的基础上,对古今传承的禅的故事、禅的思悟、禅的智慧,进行了深入的发掘,撷取其中对现代人生颇具开悟与启迪的哲理名言与精思妙论,与实际生活融汇贯通有机结合,加以浓缩概括和精要点评,使读者阅读后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触动,从而为自己的未来人生做出积极有益的选择。全书共分十四章,以活泼生动的体裁,对禅道做了简要的概述,以发人深思的议论,对人生的轨迹做了精要的评析。
热门推荐
  • 戏精王妃养成记

    戏精王妃养成记

    一朝穿越,上了个傻子的身,装不下去,完蛋,恢复理智吧!直接给她嫁了!“王爷来不了,就由这只鸡替王爷拜堂吧。”卧槽?怎么不叫这只鸡替他当王爷呢!她赵韶欢能受这份气?手起刀落!斩鸡!“拿下去炖了,别浪费,今晚就吃它。既然王爷不在,这堂也就不拜了。礼成!”暗处,目睹了这一切南宫景嘴角微勾。“有点意思,女人,你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
  • 绝色倾城:公主太撩人

    绝色倾城:公主太撩人

    21世纪军医叶倾城一朝穿越成为和亲公主,被迫嫁给传闻中残暴的北虢太子重耳。谁想到和亲途中被西凉大将军赫连苍擎所掳,被他欺凌,巧取豪夺,且看倾城公主一步一步俘获众男神。战僵尸,解蛊毒,破命案,唯我公主倾城;斗妃嫔,查奇案,练等级,唯我公主倾城;涅槃生,凤凰诀,霸天下,且将倾尽天下。★看文不收的都长十斤肉★抵制不良作品★拒绝浏览盗文★注意自我判断★请勿模仿主角★适度阅读益脑★沉迷网络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阅读★
  • 深度社交:如何“深耕”人际关系的交际艺术

    深度社交:如何“深耕”人际关系的交际艺术

    在互联网时代,通讯工具发达,人与人之间沟通便捷,然而很多人陷入了交往误区——不断地结识人,却几乎没有深入交往,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生活和工作几乎没有帮助。本书将告诉你,如何深度社交,拥有真正的朋友,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提升人生的格局,让你的生活富有品质,实现人生的梦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这本书练打字

    这本书练打字

    打字不快,手写太慢!而且手写笔画老是错!难写的字可能要重复写几遍才写成………其它输写方式不会.·??`(>▂<)??`·.什么全勤之类的无所谓,只要有钱就行,其实没钱也在意料之中,毕竟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早已看穿了一切▼_▼……现在这本是试水的,内容没想好,但一定不在地球上,肯定是异界,(看很多书都这样写,说是防止屏蔽),我是新人就这样随便写!$¥$
  • 快穿老公在线撒娇

    快穿老公在线撒娇

    #高洁1v1鸭#求敲门和关注。作者虽然渣很好撩鸭。都说九界之主,高冷,高岭之花不可摘,冷到擢瞎双眼。但还是被一个籍籍无名的人摘下。众界之人觉着委屈了他们的九界之主。……后来听说,不苟言笑的君上在奶孩子???连班都不好好上了。这世界玄幻了?作为一只高冷的狗子……在线撒娇了解一下…竹马:“妹妹,求亲亲,求抱抱……”皇帝:“大胆丞相……拉拉扯扯成何体统……”总裁:“哼,别以为亲一下能翻篇,两下起步……”
  • 穿越之桃花飘飘雨纷飞

    穿越之桃花飘飘雨纷飞

    叶青瑶一朝醒来各式各样的骷髅出现在她眼前,大大的双眼直直的看着四周,这简直就像公司剧组里演的乱葬岗一样,甚至比那个乱葬岗更加的恐惧。那些都是虚拟的道具,这些却真真切切肉体凡胎的出现在她眼前,有着烂肉腐烂的恶臭味,也有长年累月的枯骨断臂,还有刚刚死去丢进来的死人,一大片的腐蚀,四处有老鼠乱跳,不知道是在梦里还是现实生活中,这一切是真的,惊慌失措叶青瑶像无头的苍蝇蒙蒙撞撞,猛撞之下激起什么样的火花,让我们敬请期待。这是一篇男多女少展开一系列的故事。点点你们的指尖将我好好珍藏,投上你们最珍贵的票票。
  • 异世界的满级玩家

    异世界的满级玩家

    世界寿命最长的游戏《燃烧神域》,依靠破格级神器‘窃空之手’纵横其中并将整个游戏世界搞得苦不堪言的某个大盗贼终于迎来了来自官方的针对后,居然带着所有的账号及道具穿越到了异世界来到异世界后,某人吓了一跳异世界=新手村?(简介似乎有点老套有点俗?算啦,不管啦,本书主角开场满级,无敌文!)作者新书《异世界的重生神明》,在QQ阅读,欢迎各位收藏!
  • 简单易懂的驱邪手册

    简单易懂的驱邪手册

    “输出全靠吼”“解说加暴击”懂了吗?懂了,你就可以去驱邪了。惊雷撕裂天空,怒涛粉碎大地,狂焰焚烧现实,飓风割裂幻想。幻想的世界不再停留在纸面上,怪谈和神话中的魔物和英雄再次在地上展露奇迹。重新踏入这个世界的李思霁,在咒术激战和“帐暮”探索中,逐渐发现了看不透的真相……
  • 总裁强势霸爱

    总裁强势霸爱

    二人这样互相扶持,以后的婚姻之路也变得欣欣向荣起来,林菲菲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并且坚信他们可以一直这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