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9600000017

第17章 唤起心中的巨人(1)

原著[美]安东尼·罗宾

如何改变你的习惯 如何完善你的行为

如何开发你的潜能 如何解决内心矛盾

如何了解他人想法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关于本书

安东尼·罗宾是成功心理学和保持巅峰状态方面首屈一指的领袖。《唤起心中的巨人》带给你的,将不仅仅是你达到成功所需要的一切手段,安东尼的热情、激励与郑重承诺更将鼓舞你真正把握住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分钟经理人》作者:肯尼斯·布兰查德

《唤起心中的巨人》自始至终充满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每一页都充满了精炼出来的、立即就能付诸行动的指导方针,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和情绪集中在你要达到的目标上。安东尼·罗宾是一个强有力的交流者和一个个人成功方面的真正权威人士。

——《成功》杂志总编:斯科特·狄迦莫

《唤起心中的巨人》是每一个想提高生活质量的人的必读书。安东尼·罗宾用他的热情和实用的建议点燃了读者生活的激情。

——《每个女人都应该知道男人的秘密》作者:巴巴拉·德·安格雷丝博士

安东尼的这本书是为每一个想获得自我成功的人而出版的。想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获得满分,这是成功天才所必备的心理素质,从新的角度考虑问题;恢复梦想的能力;将勇气和承诺带入生活。

——《快乐致富》的作者:吉姆·翰斯伯格

如何改变你的习惯

认识习惯

狗家族出了一条很有志气、很有抱负的小狗,它向整个家族宣布:要去横穿大沙漠,所有的狗都跑来向它表示祝福。在一片欢呼声中,这只小狗带足了食物、水,然后上路了。3天后,突然传来了小狗不幸死去的消息。

是什么原因使这只很有理想的小狗死去的呢?检查食物,还有很多;水不足吗?也不是,水壶还有水。后来,经过研究终于发现了小狗死去的秘密——小狗是被尿憋死的。

之所以会被尿憋死是因为狗有一个习惯:—定要在树干旁撒尿。由于大沙漠中没有树,也没有电线杆,所以可怜的小狗一直憋了3天,终于被憋死了。

狗是如此,人呢?

狗是习惯的动物,同样人也是习惯的动物,习惯中的高级动物。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是多年养成的。比如,与人交往的形式、与人沟通的方式、与人相处的模式等等,都是多年习惯累积慢慢成型的。孔子在《论语》中提到:“性相近,习相远也。”“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但由于习惯不同便相去甚远;小时候培养的品格就好像是天生就有的,长期养成的习惯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

一句俗话说:“贫穷是一种习惯,富有也是一种习惯;失败是一种习惯,成功也是一种习惯。”如果你重视观念和思考,那么,你对此可能会有一些同感。

习惯也称为惯性,是宇宙共同的法则,具有无法阻挡的力量。“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就是无法阻挡的一股力量;苹果离开树枝必然往下掉,同样是无法阻挡的一股力量。

没有惯性就没有力量。例如,静止的火车,要防止其滑行只需在每个驱动轮前面放一块1寸厚的木头就行了。但如果火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行驶的话,哪怕是一堵5尺厚的钢筋水泥墙也无法阻挡,可见惯性的力量多么巨大。

我们可以对“习惯”下这样一个定义:所谓的“习惯”,就是人和动物对于某种刺激的“固定性反应”,这是相同的场合和反应反复出现的结果。所以,如果一个人反复练习饭前洗手的话,那么这个行为就会融合到他更为广泛的行为中去,成为“爱清洁”的习惯。

习惯是某种刺激反复出现,个体对之做出固定性反应,久而久之形成的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某种规律性活动。它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即能够直接观察及测量的外显活动和间接推知的内在心路历程,即意识及潜意识历程。而且,心理上的习惯,即思维定势一旦形成,则更具持久性和稳定性,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就成了性格特征。

习惯决定命运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一种好习惯可以成就人的一生,一种坏习惯也可以葬送人的一生。

试想,一个爱睡懒觉、生活懒散又没有规律的人,他怎么约束自己勤奋工作?一个不爱阅读、不关心身外世界的人,他能有怎样的胸襟和见识?一个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人,他如何去和别人合作、沟通?一个做事杂乱无章、思维混乱的人,他做起事来的效率会有多高?一个不爱独立思考、人云亦云的人,他能有多大的智慧和判断能力?

习惯是人生成败的关键。事实上,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拥有不一样的习惯。好习惯实际上是好方法,思想的方法、做事的方法。培养好习惯,即是在寻找一种成功的方法。而一个人的坏习惯越多,离成功就越远。

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扬言即使现在一败涂地也能很快东山再起?也许就是因为习惯的力量。他们养成的某种习惯锻造了他们的性格,而性格铸就了他们的成功。

人类所有优点都要变成习惯才有价值,即使像“爱”这样一个永恒的主题,也必须通过不断的修炼,变成好的习惯,才能化为真正的行动。

很多好的观念、原则,我们“知道”是一回事,但知道了是否能“做到”是另一回事。这中间必须架起一座桥梁,这座桥梁便是习惯。

那么习惯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呢?美国科学家曾发现,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的时间。如果真是如此,从效率角度分析,习惯应该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了。因为你一旦养成某个习惯,就意味着你将终身享用它带来的好处。

正如安东尼·罗宾所说:“事实上,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

培养受益终生的好习惯

那么,我们该如何养成好的习惯呢?主要有两点需要我们注意:一靠制度约束;二靠自己的努力和决心。

养成好习惯、去除坏习惯的初期,必须靠制度的强制作用进行约束。

每个人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这种习惯是经过父母或他人的无数次强制和纠正才得以养成。新加坡素有“花园城市”的美名,市民的自律习惯更是让人称叹!但你可知道,当时这些习惯的培养甚至动用了警察、监狱等国家机器来强制。所以,“好习惯出自强制”是个不折不扣的真理。

好习惯的养成,除了靠制度的约束、教育的陶冶外,还要依靠自己的决心和勇气。这又不得不归结于文化了。在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你总睡懒觉,于心何忍?在一个团结合作的文化氛围中,你总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如何立足?在一个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中,你总趋炎附势、人云亦云,怎么发展?所以,文化是一种更为强大的自然整合力,超越了制度的强制力、超越了习惯的恋旧性,它强大得无须再强调或者强制,它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心理和精神,从而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群体意识。

当然,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一定要依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渐变到突变的原则。

改变你的坏习惯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告诫一个游荡的青年说:“人是习惯的奴隶,一种习惯养成后,就再也无法改变过来。”那个青年回答:“逢场作戏有什么关系呢?”这位哲学家立刻正色说道:“不然,一件事一经尝试,就会逐渐成为习惯,那就不是小事啦!”这实在是真理。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熊熊烈焰起于星星之火。”老子在《道德经》中亦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习惯的养成就是通过一再地重复,由细线变成粗线,再变成绳索的过程。每一次我们重复相同的行为,就增加并强化它,绳索又变成缆绳,再变成了链子,最终,就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把我们的思想与行为缠得死死的。

习惯充斥于我们的整个生命。一天中几点起床、就寝,是一种习惯;穿衣的姿势、颜色的喜好,是一种习惯;甚至我们怎么吃、怎么做事,都是习惯在起主导作用。

英国桂冠诗人德莱顿在300多年前就曾说过:“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我们之所以有今天,乃是习惯造成的,如果我们想有跟以前截然不同的人生,那就要有巨大的改变。而唯一之途,便是换个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即改变你的很多习惯。

查尔斯·谢灵顿博士是脑生理学方面的专家,他坚持认为,“在学习过程中,神经细胞的活动模式与磁带录音相类似。”每当我们记忆起以往的经历时,这个模式便重新展示起来。如果你对失败习以为常,你将易于接受失败的习惯感情,这种感情色彩将在你所做的一切事情中留下烙印。同样,如果你能建立起一个成功的模式,你便能够激励起胜利的感情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变我们的习惯,也就是改变我们命运的走向。我们是习惯的动物。心理学家相信,人类95%的行为是通过习惯促成的。

坏的习惯,就像一条有太多孔洞的破船,任你想尽方法,也无法阻止它往下沉。那么何不趁早弃船逃生,即改掉坏习惯呢?而改掉坏习惯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用好习惯来取代它。

你一定要坚信:掌握了好习惯,就掌握了迈向成功的命运。那么,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开始行动,就要下定决心改掉坏习惯。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坏习惯是由偏差行为一再重复而形成的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偏差行为到底有哪些?体现在我们俗称的“习惯”上,即坏习惯到底有哪些?这些坏习惯随学者的看法不同而有差异。从行为的性质而言,则表现为不适宜行为,即不符合时间、地点及身份的行为,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造成损害或困扰而妨害他人生活,与环境形成冲突的行为。

同时,行为主义者也认为,一个人出现偏差行为,即“坏习惯”,并不是因为他中了什么邪,只要用一些符咒把附在他身上的恶魔除掉就好了;也不是有什么病原体在他身上作祟,吃一副灵丹仙药就可以解决;更不是因为小孩子在早年遇到过什么不幸的事件,而造成日后产生心理障碍的一种症状。它的产生是看外界对这个行为的反应而定。甚至,行为学派学者仍强调,假若偏差行为发生带来周围的赞许,或者不遭到排斥,则行为便会再度得到强化,如此重复多次之后,它就会固定为习惯。相反,假若偏差行为发生带来坏的结果,或徒劳无功,则行为便会减弱,如此重复多次之后,它便不再出现,从个人行为中消失。这些即所谓的增强原理的应用。

个体行为就本质而言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因身心发展及客观情境影响,随时在变化。学习是公认的最重要的一种改变行为、塑造行为,以及养成习惯的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一点,利用增强原理,通过某些方式的“学习”,我们可以矫正偏差行为,消除坏习惯。而削弱、区别增强、隔离、惩罚是较有成效的消除坏习惯的方法。附带说明一点,习惯的矫正和培养越是从小做起,阻力就越小,幼儿时期是行为塑造的黄金时期,而这个时候习惯的塑造也因为阻力小而变得简单易行。

如何完善你的行为

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

人的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通过你本身的努力加以改善。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某些行为而懊恼,何不从现在开始就尝试改变它们呢?

不要为烦恼而责怪任何人或事。实际上,根本不要谈到你的困难,更不要在进入下一个步骤之前提到它们。任何寻求怜悯,企图使你自己当时感觉好些的措施,都会确实地削弱你个人的力量,如此更会使你自己成为可怜虫或受害者。

不要将你的选择归罪于他人。不要引据他人的意见。你建议上某家餐馆,不要说是别人极力推荐的,要为自己的构想负责。引据别人的意见通常不会对自己造成损害,但如果你拥有的是薄弱的自我意识,那么就会使情况更加恶化。因此,数周内不要引据他人的意见,再看看这种扩大效果的方法是否奏效,你是否觉得好些,或没什么不同,或若有所失?

一旦做了就不要逃避责任,哪怕是未采纳别人的构想而大祸临头。

避免使用“我们”。你拒绝了一项邀请,就说你很累,不管你的同伴是否也有同感,尽量使用第一人称单数的说法。

不要告诉别人他们的感觉。“我相信你不会喜欢的。”“我知道××使你不悦,所以我不邀请他。”别人的想法和你一样经常会改变。你可以问问他自己的感想,但不要越俎代庖,告诉别人,经常企图预测别人想听的话,这正是好好先生典型的翻版。结果只会增加你对平凡的自我,还有一些愤怒的朋友的恐惧感。

不要让他人左右你的思想。提醒他们“态度宜温和”,你当时的感觉是基于本能油然而生,无论如何这都是你的权利。永远不要为了维持和平而向他人道歉。

你向朋友或陌生人谈到自己时,不要只叙述事实。在这几周内,尽量少把事实平铺直叙地说出来,而应代之以意见和反映。不要提到有关身份地位的象征,以免使陌生人铭记在心。同时避免机械式的对白,就好像细数你那天从早上6点开始的所作所为一样。

如果你已知道一个故事会按照什么方式讲,就不要把它说出来。背诵式的说明将会增加你在毫无准备的情形下对说错话的恐惧感。

按照以上意见去做,你一定会发现,改变行为原来也不十分复杂。

同类推荐
  • 工作重在责任心

    工作重在责任心

    有责任心的员工是企业的栋梁,由有责任心的员工组成的企业是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本书从培养个人的责任心出发,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详细分析和阐述了责任心对个人和企业成败的重要影响,以及员工在工作中如何做到有责任心。本书主要包括:员工的责任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承担责任,放弃借口;强化责任心,创造新业绩;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提升责任心的六大修炼;责任成就事业等。
  • 用沟通代替争执

    用沟通代替争执

    这是个沟通的年代,两国的争端,不应该用打仗解决;夫妻有矛盾,不必破口大骂;这次生意不成,下次还可以合作;会议上“水火不容”,可以沟通后“共同改进”……只要我们有爱心、有耐心、有诚心地去沟通,这世界必能和谐,这社会必能进步!本书提出“用沟通代替争执”的理念,就是力图让每一位读者将本书提到的70个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让生活变得和谐,让人生变得快乐!
  • 心灵伴侣(智慧之旅NO.3)

    心灵伴侣(智慧之旅NO.3)

    我们的心灵需要有一个家园,这个家园可以安顿我们的灵魂。它不是豪华的高楼大厦,也许只是一片幽静的空地。总会有一些故事,自己的、别人的、甜美的、苦涩的,还会有一点点感悟、一点点思索。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每个读者心灵的伴侣,相信它会是呵护每个读者的心灵读本。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打开心灵的窗户,倾听心灵的低语,才能使我们原本平实的生活富有情趣。珍视我们的心灵,守护我们的心灵,与心灵为伴,才能使我们拥有别样的人生,不再成为孤独的旅人。
  • 你的未来可以预示

    你的未来可以预示

    人们一生追求的或是开心、快乐、自由、幸福,又或是物质、权利、成功、金钱。但是,你拥有金钱和物质,就拥有快乐、自由、激情、轻松吗?
  • 待上驭下亲同技巧篇

    待上驭下亲同技巧篇

    庸俗无能的领导无法与一个精明能干的部下成为挚友。僵化老朽者也不可能爱护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这样的人思维迟钝,反应缓慢,习惯于陈旧模式,本能地拒绝或反感新生事物。他的身子生活在现代,他的思想停滞在古代。在办公室里,能否与领导相处好,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升降、荣辱甚至前途和命运。对待领导,通常情况下应以“奉”为主。
热门推荐
  • 昆嵛儿女(第一部)

    昆嵛儿女(第一部)

    《昆嵛儿女》是作者积半个多世纪的生活阅历、人生思索、文史沉淀,经三十余年的酝酿,四载笔耕,四易其稿,用心血凝成的一部反映一代人生活与思想变化轨迹的长篇力作,展示了主人公一门七个孤儿的成长、奋斗与情感历程,给人启迪,催人发奋。作品文笔朴素自然,感情真挚动人,人物生动鲜活,是一部现代“苦菜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定战略:老板只做一件事

    定战略:老板只做一件事

    柳传志认为企业就是三件事: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尤其定战略,是决定企业生死的头等大事。然而,众多老板却不以为然,把最宝贵的时间、经理、资源都浪费在了无穷无尽的小事上,不知不觉中让企业被战略的大问题所吞噬。罗雲怀老师及其团队,十余年深入企业一线、亲自为二十多个行业、上百家企业提供实战咨询,并从中精挑细选出经典案例与方法,帮企业家理清思路,把企业家从关注“效率”的沼泽中,拉回到重视“商业战略”的正道上来,并从战略定位、品牌定位到战略传播,为企业战略落地提供了简单可行的思路。
  • 超神学院中的故事

    超神学院中的故事

    平凡的名字,平凡的经历,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 秉烛摘星辰

    秉烛摘星辰

    叶星怜从小性子就和她双亲格外不同,所以爹不疼娘也不爱。直至那一日自家舅舅和外祖父战死沙场,她那渣爹竟然就将她母女二人赶出了家门。她以为这就已经是绝境了,没想到后来竟然又被一道雷给劈中了。天为笼地为囚,身在此间如蛛网加身皆是束缚,她只愿所求所行唯心而已。
  • 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李四光

    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李四光

    本书介绍了李四光的生平,内容包括:石头风波、求学经历、心向祖国、崭新的生活、地质力学的萌芽、石油之战、开发地热、“再给我半年时间”、李四光故居与“李四光小道” 等。
  • 科学与不科学的火影

    科学与不科学的火影

    本书讲述的是,论科学知识,与不科学物品在火影忍者世界的重要性。
  • 我该到哪里寻你

    我该到哪里寻你

    团团和圆圆是堂姐妹,小时后,因为各自妈妈的不和谐,不得已没有感情交流,最后因为两姐妹的深厚感情,化解两家隔阂,眼看好日子即将来临,悲剧却发生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害怕有一天我会忘了我为什么忧伤,于是写下这本书。
  • 妃常难驯

    妃常难驯

    “十五!为什么?”“没有什么为什么!?”“你说你放着在宫里的皇后,不好好当,非得要跑出来混青楼?!”江祁完全不能理解。哼,你这个皇后的位置再好,我也是万分不愿意。兴许是那一次火灾的后遗症?花娘嘟着嘴,“嘿,我就愿意了,怎么样?!在这里我自由自在!”江祁真是要疯了,“十五,我发现你越来越有本事了啊,专门惹怒我的本事!”任由花娘怎么说,江祁就是不听。
  • 从木叶开始的大筒木

    从木叶开始的大筒木

    火影世界,我是让忍界和平的英雄。overlord,我让安兹·乌尔·恭以全盛时期征服整个世界。刀剑神域,我在那里重现了安兹·乌尔·恭的的名声,整个游戏里没人不知道安兹·乌尔·恭。斩!赤红之瞳,我在那里千年前猎杀危险种完的时候随手创建的帝国。超神学院,我让那些一直信仰科技的家伙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神。东京喰种,我让这个世界的人知道了什么叫做神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