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5500000033

第33章 穿越决策边界(1)

从世界来看,20世纪后期开始,全球一体化趋势空前加快,信息的传播、扩散速度空前提高,各类公共危机事件频发,波及和影响面日益扩大。公共决策的问题已不再是一国一地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共通问题。从国内来看,步入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既面临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特别是决策能力,又面临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课题。公共决策的困境如何破解呢?

一、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一)从组织内部看

后工业化社会,决策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庞杂,信息搜集面越来越广,处理量越来越大。组织一是必须适应环境变化,调整结构,转变重心,建立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专业化的信息队伍,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决策中的作用;二是必须不断提高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网络相结合,形成各种高速度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

不仅组织的扁平化成为现实,专业分工日益明显,而且决策权力的分解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现代社会,政府已不再是承揽一切公共事务惟一的主体,越来越多的管理权力开始让渡给各种非政府组织。公共组织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外部咨询机构所发挥的参谋、助手作用。这不仅是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化、专业化的要求,也是公共组织打破传统的封闭结构,体现现代民主管理的客观要求。

(二)从组织外部看

技术革命在提高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的同时,也使得信息拥塞成为决策面临的一大难题。组织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性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信息沟通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使得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几乎同时感知到时代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公共危机的扩散和传播面日益扩大,社会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组织内部利益多元化倾向不断突出。

20世纪后期发展实践日益证明,虽然组织及其行为方式的发展方向与社会同步,但其步伐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现有的组织结构及制度安排是在社会复杂程度较低的情况下作出的,虽然近代社会对结构和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调整,甚至某些时候还以改革或社会革命的形式发生过重大的调整,但根本的组织结构和制度设计并未触及。韦伯时代所构建的科层制组织,只是适应当时时代要求和科学技术条件所作出的安排,其前提是确定性、简单性问题,例如,组织的结构和形式的相对确定性,决策行为的稳定性、持续性等,满足了当时“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的社会事务的要求。20世纪后期,“危机管理”概念的诞生反映了人类对社会发展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一种主动回应,但是,传统组织格局下的危机管理非但没有达到减少危机的目的,相反,还使社会呈现出更多的危机状态。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公共组织不需要危机管理,恰恰相反,我们需要更加有效地应对危机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决策方法。

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集权化的组织结构在工业革命以后,开始不断朝着民主化的方向发展。然而,控制导向型的组织模式却始终作为一种基本的组织形式被保留下来。虽然组织也具有较高的临时动员能力,在面临危机状态时,能够迅速整合资源应对危机。但这种整合只是对组织内部要素进行的调整或再造,而组织的外部因素往往是无法驾驭的,甚至有可能对组织造成突如其来的灾难性冲击。事实上,绝大多数危机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中,大量因素可以被提前预测捕捉,但由于集权化组织缺乏预测环境中危机因素的能力,即使拥有专门的信息咨询机构,在危机到来前拟制方案并递交到决策中枢系统,也仍然可能会受到忽视,错过预防的最佳时机。集权化组织的实际运行状况表明,其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依赖于组织动员,这种动员虽然在危机到来后的回应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于危机的预防来说,无疑是高成本的。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决策启动机制的话,就会发现,一切组织形态中,集权化组织是一种最倾向于经常性地把自己引入危机状态的组织。以至于对公共组织来说,危机的爆发往往会有利于组织内部各种利益重新整合,重新分配资源。每当危机到来,组织都会立即兴奋起来,调动一切资源立即投入到应对危机的战斗中去。然而很快,组织就进入了应对危机的平缓期。问题能否继续解决或者依赖于传统的行为方式,或者最终被搁置。直到下一次危机再次爆发。这种高成本的组织运营模式反复出现几次,就可能会把社会信任关系摧毁,最终拖垮组织。

反过来看,一切组织在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而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一切组织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走向集权化的倾向。20世纪后期,社会历史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危机”,或者说,不确定本身就包含着对公共组织结构及其行为方式既有稳定性的挑战。所以,这就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当我们应对危机事件和实施危机管理的时候,是立足于现有的组织去应对危机,还是谋求组织的变革呢?如果选择了前者,也就意味着组织的发展重新进入了集权化的轨道,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正确的道路应当是积极地谋求组织的变革。

二、复杂条件下组织的结构方式

组织结构设计主要的问题是解决集权与分权的矛盾。决策权力分配的理性原则是“选择合适的人去做正确的事”。然而组织内部利益的多元化却是实现这一原则的最大矛盾。在现有的组织结构框架内,所有制度、文化、心理因素的人为设计都无法解决这一矛盾。哈拉尔(William E.Halal)在《新资本主义》一书中甚至认为,造成组织中各种冲突的原因不是“人们违反常情或无知,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不鼓励合作”。进一步说,以往的人类历史造就了这样一种不合作文化,使得公共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利益矛盾更倾向于争斗或者博弈,而不是通过合作的方式得以协调解决。

复杂条件下的组织结构呼唤一种替代科层制的结构方式。以往的组织结构变化,更强调垂直方向的变革,尤其关注中层的消失。按照管理幅度设计理论,个人直接管理的人数存在一个饱和值,超过这个值就需要进行分层。因此,科层体系会不断庞大,管理层级会日益增多。中间层的大量增加势必造成信息传递的衰减。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基本构想就是压缩中间层,扩大管理幅度。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学者就预见,中层组织将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而逐渐消失,但半个世纪后,公共组织的垂直结构并没有明显改变。

信息技术的革命使得组织中间层的改变出现可能,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组织结构调整思路:(1)再造政府。20世纪末期,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普遍兴起以新公共管理和政府再造运动。其主要特点一是讲求市场导向,减少政府干预,下放决策和执行权力,通过各种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服务;二是强调公众服务导向,加强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三是减少常设机构,增加任务型组织,打破官员终身制,强化权力和责任的对等,加强权力监督和制衡;四是弱化集权组织,打破科层制和规章制度。(2)再造流程。在组织结构不改变的情况下,对组织的行为方式进行导向的调整。例如,加强听证制度建设,发挥网络问政作用,加强公共信息服务部门职能,从而对决策流程产生多回路的影响等。(3)组织协调。运用信息技术协调部门内工作,不同部门间工作,协调政府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上述理想随着金融危机和金融海啸的到来再次受到冲击。周期性的经济衰退表明,市场的调节作用也不能无限夸大,于是新一轮的政府干预又开始强化起来。组织结构改革的呼声就是在这种“小政府、大市场”“大政府、小市场”的摇摆波动中,声音忽高忽低的。但有一点是恒定不变的,那就是复杂条件下公共决策的方式要求更加高效、更加灵活的回应性。

增加组织的回应性,传统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增设新的组织机构,以弥补常规组织在某一问题领域的缺位,以机构数量的增加来解决正在或可能出现的问题。二是在现有组织的基础上扩展其职能和边界,通过职能范围的丰富和扩展,增强对新出现事物的应对能力,弥补常规组织的局限。二者都是在现有体制框架内解决问题,这种解决问题方式的致命缺陷就是增加了组织协调的成本。在这种矛盾状态下,公共组织的规模虽然不断膨胀,而应对各种公共危机的能力和效果却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在传统组织行为方式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任务型组织的构想产生了。

同类推荐
  • 重塑面向公众的政务服务

    重塑面向公众的政务服务

    近年来,在我国具有“小政府”之称的政务服务中心发展迅猛,由集中审批、集约办理再到集成服务的发展历程,是对传统官僚体制及其观念习惯的深刻变革。本书基于丰厚的实践基础,勾勒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逻辑脉络,揭示了政务服务中心发展的基因密码,阐述了它的存在价值、未来走向和生命力等问题,填补了公共管理的学科空白,是我国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百科全书。
  • 改革再出发,你抓住机会了吗?

    改革再出发,你抓住机会了吗?

    笔者始终认为财经评论员的社会意义在于第一时间以最接地气的方式与大众分享财经时政背后的投资发展信息。财经评论通常没有高深的经济学理论,而是要给读者一个定制化的结论思考空间。相比提供较参考性的评论信息,通过财经评论让大家点燃投资发展的自信心则更为重要。房子、车子、票子,这些只有在各位读者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投资价值观后才会离你更近一步。新常态,新心态,有一种希望叫做改革,改革不止,希望不灭。
  • 改革热点大聚焦

    改革热点大聚焦

    本书聚焦供给侧改革、简政放权、科技体制改革等十个领域的重要改革,以新华社公开播发的系列稿件为基础,分类整理汇编而成。为使本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编者还为每个专题配设了图片图表,并对其中个专家观点、媒体精彩评论等内容进行了专门设计。全书图文并茂,权威客观,适合作为广大时政爱好者的参考读本。
  •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 上海国企党建实践与探索(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上海国企党建实践与探索(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主要从国有企业党委书记的视角,结合具体工作案例,介绍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以来,上海国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市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在建立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制度,把党的领导融入公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嵌入公治理结构,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发挥党委领导作用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热门推荐
  • 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节约是企业实现效益倍速的利器,建立节约型文化是企业实现效益的长久之计。本书正是一本培养节约型员工的必备教材。
  • 快穿系统:男神跪下唱征服

    快穿系统:男神跪下唱征服

    「新书绯川景《快穿全能特工:男神,听话!》求点击求收藏」 十八线小明星景眠,一朝醒来,捡了个蛇精病系统。不仅要攒够经验值才能回家,还摊上个冷面小正太? 三千世界走一遭,脚踩恶毒女配,手撕圣母白莲,老娘专业打脸一百年! 将剧情拨回正轨,景眠表示,狗粮都吃了,能让她牵走一只忠犬吗? ——攻略男配? 听起来不错,不过这只男配好像有点了不得。 只好三十六般撩人技术,样样祭出!系统:勇敢的少女,快去创造奇迹吧!景眠:你不抽风,一切好说!「身心干净,一对一。甜甜甜!男主始终一人。」 「作者有点玻璃心,拒绝恶意差评么么哒~」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明月照锦书来

    明月照锦书来

    试问九重天上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当今天帝的嫡亲孙女元姬上神,在人间经历了一世情劫回天庭之后便开始为下界的亡夫守孝,总是身着一袭白衣。仙家的邀请她再也没有去过,在自己的颂梨殿深居简出。逐渐消失在仙界的视线之中,直到天帝为元姬与战神赐婚。
  • 火影之英雄攻略

    火影之英雄攻略

    这里是哪里?我在混沌中睁开眼睛,看到的是一片血红的天空。
  • 爱就是不断地忘却和遇见

    爱就是不断地忘却和遇见

    这本书会让读者看到,我们辛辛苦苦来到这个世界上,可不是为了每天看到的那些不美好而伤心的,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哭够了。而且我们,谁也不能活着回去。所以,不要把时间都用来低落了,去相信,去孤单,去爱去恨,去闯去梦。你一定要相信,只要努力去爱,努力奔跑,世界就在眼前。
  • 气场

    气场

    气场这一概念,由美国心灵励志大师皮克·菲尔博士提出。自从他提出这个概念以后,气场学说就风靡全球,到今天,气场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和人的相处一定会涉及到气场。气场不仅是成功法则,更是可以呈现一个人修养、经历、气度、格局的综合魅力指数的人生必修课。本书从生活实际出发,揭示气场的意义,点明提升气场的技巧,并帮助读者认识气场的本质其实是交际影响力,而想让自己的气场变得强大,就要有旺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和强大的意志,最重要的是不断磨炼自己。
  • 红血女王3:国王之囚

    红血女王3:国王之囚

    从绞刑犯到阶下囚,国王的痴迷成了梅儿唯一的护身符。逃过又残暴又温柔的囚禁,她再次面临抉择。到底该携手并进还是分道扬镳,她爱的人犹豫着,而她已作出选择——这一次,无可阻挡!
  • 以芭蕾之名行公主之礼

    以芭蕾之名行公主之礼

    本书共含心灵篇(羽翼丰满,何惧深渊)、雅趣篇(仙气缓缓流)、礼节篇(君子和而不同)、仪表篇(优雅是一种布施)四个部分,文中作者分享了其多年的学习心得,从芭蕾、礼仪、心理等方面多维度地为公主们量身定制了一本优雅公主入门手册,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进步、共同成长、内养气质,外塑仪表:优雅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 斗罗大陆之桐城往事

    斗罗大陆之桐城往事

    武魂殿发动猎魂行动的那一年,七宝琉璃宗弟子宁小秋在外办事逃过一劫。宁小秋从此流落天涯,途经一个叫做桐城的城市,遇到了一个叫做陈艾的少年……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