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5500000031

第31章 外部环境对决策边界的影响(1)

任何公共组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和周围的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环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如果说组织的结构、制度、文化是决策内部环境的话,接下来将要讨论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自然状况包括地理、气候、矿产、动植物分布及所能提供的各种资源;社会环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社会和国际因素等。

一、环境研究的相关理论

环境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人所共知,但在具体分析相互关系的视角上,人们的观点却不尽相同。我们分理性系统视角、自然系统视角和开放系统视角三类介绍。所谓“理性系统视角”是从组织构建的角度审视外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自然系统视角”是从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先天性、决定性作用角度入手,“开放系统视角”则是从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角度研究问题的。

(一)理性系统的视角

不论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还是韦伯的科层制,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多从对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入手,虽然也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但都没有专题涉及,而是更侧重于静态地、孤立地分析研究组织内部问题。

西蒙的有限理性思想打开了这一封闭体系,提供了两条重要的线索,一条是研究抉择者的性质,另一条是研究决策环境。在讨论环境问题时,西蒙指出,所谓的“‘环境’一词是模糊的。我们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总体面貌不感兴趣,只关心生物认为是‘生存空间’的那些方面。因此,我们所谓‘环境’,将依赖于生物的‘需要’、‘动机’或‘目标’,依赖于生物的感知器官。”

西蒙的环境观包括两方面:首先,“环境”是影响决策行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次,“环境”的概念是相对于决策主体而言的,主体的主观认知和判断决定了环境的范围和对主体的影响力。可见,西蒙对环境的认识是从主体感知角度提出的,这种认识仍然停留在比较感性的阶段,更多地仍旧是关注组织内部的特征。

(二)自然系统的视角

自然系统视角的学者们抛开主体的主观视线范畴,开始研究环境对组织的决定性作用,进而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行政生态理论。

生态理论原本属于动植物学范畴。正式将生态学概念和方法移植到公共行政领域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约翰·高斯(John Gaus)。1936年,他发表了著名的《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第一次揭示了人口、地区、科技、社会技术、希望(理想)、灾祸等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影响。高斯认为,生态学的概念不仅与行政研究有关,也同行政实践活动有关。如果人们自觉地认识各种生态因素,就可以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

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帕森斯从比较研究的角度把各国的行政系统放在本国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对比,对比的重点是行政生态环境,通过对比建立起不同的生态模式,并据此分析引起各国行政差异的社会生态原因。在《关于行为的一般理论》等著作中,帕森斯阐发了他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变项”,指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五项主导型的生态变量影响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这五大模式变项是:

(1)从功能普化到功能专化。传统社会中的组织往往承担了多种职能,充当了多种角色;近现代社会中组织的功能则日趋专业化、专门化。

(2)从归属倾向到成就倾向。传统社会强调宿命论,寻求归属感;现代社会则强调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取得成就。

(3)从特殊关系到普遍关系。传统社会重视以情感为中心的特殊人际关系;现代社会则重视个人自主发展,自由参加各种社会组织,发展普遍的社会关系。

(4)从重视情感到情感中立。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往往受个人情感的左右;现代社会则以情感中立为人际交往的基础。

(5)从个人利益到团体利益。传统社会人们的社会行为多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现代社会趋于以团体利益为中心。即把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结合在一起,通过团体利益的争取与维护来实现个人利益。

帕森斯的上述理论观点跳出了究竟是“人控制社会”还是“社会控制人”的“怪圈”。把个人行为、组织行为与社会环境融合在了一起。

以赛尔兹尼克为代表的“制度学派”从制度环境对组织结构影响的角度提出,影响组织结构的不仅包括技术环境因素,而且还包括制度环境因素,将组织结构的研究具体地纳入到整个社会政治制度的大环境中考虑。有关内容我们已经在第三章专门讨论,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三)开放系统的视角

开放系统理论的研究视角将组织融入到环境之中,不仅研究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而且还突出了各种关系中关键性因素:由于组织是开放的,并且这种开放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有一定的边界的。界定和维护这一边界需要花费组织相当程度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就是环境研究的重点。

劳伦斯(Lawrence)和洛斯奇(Lorsch)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组织权变理论认为,如果从开放性系统的视角观察,任何组织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特定的环境相联系的。这一理论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开始走向极端,变成了组织完全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制约和改变。70年代卡斯特(Fremont E.Kast)、罗森茨维格(James E.Rosenzweig)以及加尔布雷斯(Jay Galbraith)提出,组织行为不是按照规则、制度完成的,而是根据具体的外部情况决定的。“不存在所谓最好的组织,任何组织方式都不具有同样的有效性,最好的组织方式总是依据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来确定的。”

伯恩斯(Burns)和斯托克(Stalker)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所谓“环境决定理论”,认为专业分工密切、规范程度高的组织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形成的,而在“动荡环境”中形成的组织结构复杂程度不高,专业分工比较灵活,强调专家和知识的作用以及横向的信息交流。伯恩斯和斯托克认为,这两种组织结构模式都不是绝对的,现实生活中多数组织的结构是介于二者之间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70年代后期,组织环境理论的研究转向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和组织适应性生存方面。“资源依附理论”的代表菲弗尔(Pfeifer)和萨兰奇克(Salancik)等人认为,所有公共组织都处在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资源交换的过程中,资源的稀缺程度决定了组织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组织只有在依赖环境的同时,不断地调整、适应环境的改变,才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任务。汉南(Michael T.Hanna)和弗里曼(John Freeman)等人提出,组织同一切生物一样,必须不断地适应外部环境的改变,否则就会走向消亡。组织的生存或发展有三个阶段,即变异、选择和存留。“变异”是指组织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选择”是指外部环境对于公共组织来说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双向选择的关系;“存留”则是指由于前两者的作用,组织能够适应外部环境,从而得以存续。

从以上理论发展演变来看,环境问题研究已逐步从以组织为主体转向以外部环境为主体;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由被动地选择、决定、改变转向双向互动交流。

二、环境对决策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不仅对种族、民族、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宏观层面内容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组织结构和行为方式也产生重大的影响。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处于沙漠地区,决定了这些国家无法选择以农为本。我国处于陆地资源最广袤的亚洲,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牢牢把握“以农为本”的行政思想,时至今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依然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希腊、西班牙海洋气候明显,日照充足,选择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在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影响下,旅游人数明显减少。当其他国家经济缓慢复苏之际,西班牙起步维艰,希腊甚至陷入了主权债务危机。

组织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反作用也非常明显。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为发展经济,采取扩张型增长方式,资源掠夺政策,固然能够在短时期内取得快速发展,但长远看,却破坏了生态环境。温室效应、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物种灭绝等,暴露了决策行为的缺失。因此,各国政府都将“绿色行政”的理念注入决策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党的十八大也第一次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同步推进。

(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

从政治环境看,政党、阶级、政治文化等内容对组织架构及决策行为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一个国家是否真正民主,决定了决策过程的参与程度。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是否比较完善,贯彻执行是否彻底,决定了组织的架构是否合法,决策能否在充分的监督环境下进行。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决定了利益集团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益集团既可以扶植自身势力掌控决策权力,直接参与决策,又可以通过游说或控制舆论导向影响社会的选择。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那么组织的体制、目标、决策方式都不可能在规范、理性的层面上运行。政治法律制度的建设始终存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由不适应到部分适应、完全适应,再到不适应的循环过程。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决策也始终处于非理性、有限理性、理性的徘徊状态之中。

从经济环境的角度看,社会生产力的性质、水平,所有制的构成形式、性质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度是环境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内容,对组织结构及其决策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水平直接决定了组织生存。一般来讲,组织规模的大小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发达国家在经济滑坡的时候,会采取措施裁减政府工作人员或削减公务员工资,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不断膨胀公务员队伍的数量。印度1961年公务员队伍只有700万人,1981年达到1548万人;泰国1969年公务员队伍只有37万人,1984年达到98万人。经济水平也决定了组织行为的方式。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不仅受国内面影响,而且受国际面影响。1998-2003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影响。2004年亚洲走出金融危机,我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我国再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投入4万亿主要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建设,相应的各种配套政策均以扩大就业,加大原材料生产投入,刺激内需为主。经济指挥棒对各级各类决策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从文化环境的角度看,社会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心理、教育、文学艺术等对组织结构和行为方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各国的文化环境不同,决策的内容和方式也千差万别。西方国家强调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都应当受到充分的尊重,相应地,决策程序讲究公开、透明。然而,各种利益集团为了争夺资源,大规模开展政治游说拉拢中间层,使得决策成本高昂,同时也使得决策结果偏离初衷。在我国,复杂的传统文化观念既对公共权力形成了控制、约束,如“德治”、“民本”等传统文化思想;同时又沉积了大量消极的影响组织行为方式的糟粕,如“官本位”、“家天下”等思想。

同类推荐
  •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命名为“明德善道”,就是我们对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特征的把握与阐释,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与追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亦即秉承以德立校的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邓小平与中国外交

    邓小平与中国外交

    邓小平不仅是伟大的改革者、政治家,而且也是伟大的外交战略家。他参与许多重要外事活动,促进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本书阐述小平同志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主政西南时期,领导和推动西藏的和平解放,一直到八十年代,他与苏联关系正常化谈判以及对苏东问题的正确判断等,着重讲述他高超的战略决断能力和外交斗争艺术。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对当今时代的伟大指导性意义。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 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热门推荐
  • 优秀职场女人是飞行虫

    优秀职场女人是飞行虫

    如果将森林比喻做职场的话,那些优雅的飞行昆虫都会拥有他们栖息的生活圈子,这是自然的规则,就好比在职场中奋战的女人们,她们和森林中优雅的飞行昆虫一样,都有着生存的共同点。本书对刚涉入职场的基层、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高层职场女性具有自我培训、方向性引导等价值。
  • 秘宝寻踪之鸾彩蛇骨塔

    秘宝寻踪之鸾彩蛇骨塔

    《秘宝寻踪之鸾彩蛇骨塔》简介:张日山和梁湾走出古潼京后,同未来幻象中一样顺利成婚,梁山夫妇过上了普通人的小日子。不安分的梁湾爱上了考古学,邂逅了帅气的美国人耀祖;张日山为寻找古书踏上征途,还要负责游说商家千金归家,暗藏秘密的考察队又套路重重,这一系列的事件究竟要把他们引向哪里?
  • 论语集注

    论语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逍遥女剑仙

    逍遥女剑仙

    新书《快穿之男配大佬上线中》求支持(无男主)乔羽以为自己消失了,但是她发现她居然直接投胎成了一个男的?!而等乔羽修仙后她以为她是幸运的,结果她居然是一个女主修仙文的男配!乔羽以为她只要远离女主就能仙路可期,但是那个法则又要闹哪样!仙路遥遥,乔羽不想挡着任何人的路,但也不想当他人手中的棋子,如果不能退让,那便问问手中剑,执剑逍遥一世,问鼎大道!读者群号551903604
  • 吞天魔魂

    吞天魔魂

    一位低品级武魂少年,意外发现自己身负吞噬之力,人生轨迹从此变得不同……PS:这本书是个遗憾,不过后面我会重新写它的姊妹篇,起点主站都市文娱类《地球大文娱系统》正在连载,喜欢都市的小伙伴移步给个收藏吧~谢谢!
  •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思维方式很像一位道人,许多事都被他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充满亲情的人生趣味里。他以平常心待事,又以学者的视角思索生活,让人在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中悟出许多道理,它让人清醒、让人回味,让人从世俗中猛然转向静谧、超然的境地。
  • 全能天后很难撩

    全能天后很难撩

    魂穿千年之后的上官婉儿,早就厌倦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争斗,这次她只想安安静静的替原主演好她这一朵‘小白花’可是谁能告诉她这个时代的傻白甜就这么难当 ? 在她吊打各路妖魔鬼怪,摘得那个最高的天后桂冠后。有只狼狗趁她不注意将她扑倒问:天后娘娘,小的这就抱你回宫。她猝倒:不是说的是未婚吗?那这夜夜笙歌天天耕耘是这么回事?小奶包:娘亲~我可是你亲生的~ 她捂脸:我还是黄花大闺女的,好不好?
  • 驷马奔腾:马蔚华、马明哲、马云、马化腾经营大智慧

    驷马奔腾:马蔚华、马明哲、马云、马化腾经营大智慧

    本作品通过对马蔚华、马明哲、马云、马化腾四位著名企业家的创业历程及商海智慧,反映了20年来波澜壮阔的中国经济发展与创业热潮,能给企业经营者和创业者、商务人士以启发和借鉴。金融和互联网行业正是最近20年来中国发展最具最具前景的行业,通过他们的成功与合作,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走向。市面上关于这四位企业家的作品不少,但是将这四位在中国企业界乃至中国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一线企业家放在同一个平面进行全景式的观照与评价,还是第一个,足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作品并非四人事迹的简单罗列,而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全面描述和剖析期他们在企业创业、发展、危机和未来规划四个阶段,为于企业经营者和创业者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此外,作品对他们的成功作了详细的背景铺垫和独到的分析,总结出其成功的必然性,不同点与共同点,既科学严谨,又有趣味性,具有非常独到的视角。四人在事业和思想上都有合作与交集,让作品能够浑然一体,生动而有趣。
  • 星光璀璨:陛下,低调点!

    星光璀璨:陛下,低调点!

    他是天价男神,她是男神的救命恩人。第一天跟他出门就被影后当成敌人。不但要提心吊胆防止被吃醋的粉丝丢鸡蛋,还要防止自家男神被人拐走。某女美目怒视罪魁祸首,“叶少,咱们可不可以低调一点?”。“低调?”男人挑眉,邪魅一笑:“我叶凌睿的女人不需要!”
  • 鬼王宠妻:腹黑小魔妃

    鬼王宠妻:腹黑小魔妃

    推荐一本新书《夫婿养成攻略》,这本书挺有意思的,搜索书名即可,么么哒!~八年前,她是性子软弱的庶女,嫡姐嫉恨她的美貌,嫡母送她去家庙,八年后,她是恶名昭彰的魔宫大小姐毒姬,正打算顺手教训渣爹毒母,却反而被渣爹当成礼物送给周王朝的鬼王。她正愁怎么接近鬼王,不如就顺了渣爹的意吧,不过,别以为这样她就会放过那些害过她的人了!大红的红盖头被人掀起,她巧笑倩兮的看着眼前的鬼王,似乎对方是一具供她研究的尸体,但是为毛对方的眼神也流露出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鬼王不应该面容丑恶恐怖吗?眼前这俊美如铸的美男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