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5300000028

第28章 梁漱溟访谈录(13)

(按:我自从去年12月下旬以来,出版社来催书稿后,暂没有去向梁老请教了。)

6月7日,本所陈民同志介绍新加坡著名华裔画家潘受先生来访。他要我带他们去医院见梁老一面。当时,梁老住院,病重谢绝会客。他已跑了几个地方都没有被允许接见,所以才找到了我。既然是不远千里而来,又是只见一面,盛意难却,故我带他们直赴协和医院外宾病房,拜见了梁老。

梁老安详地躺在床上,旁边有保姆在侍。我简单作了介绍。潘先生走向前,向梁老鞠躬问候,说道:梁老先生,您好!我代表海外学术界华侨向您致敬,并祝您早日恢复健康。说着并把手中的两本书递上说,这是我的两本小书,请梁老指教。梁老和衣枕着被,微点头示意,保姆接过书。接着潘先生取出早已经准备好了的照相机,大家围在梁老身边轮换地照了几张相,便匆忙告辞了。

这次照的相,潘先生拿回去后,冲洗时曝了光,没有成功。真遗憾!没想到这次的相片,竟然成了梁老在世的最后一次留影,可惜没保留下来。

6月21日,打电话到梁宅问候,保姆接电话,回答说:梁老已经输血。我以为会好起来了。不料,23日去世了。

6月24日,上午到协和看望家属,未见到。下午打电话到梁宅。培宽同志接电话说,追悼会拟下月初举行,其弟29号可由国外返回,善后统由政协办理云云。

是日下午,有《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来约稿,要我写一篇悼念文章。义不容辞,写了一篇怀念梁老的文字,以表达我三年来与梁老的交往及所受教诲与崇敬的心情。此文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7月16日,为了永志不忘,现将该文附于是篇之后,以示纪念。

悼念梁漱溟先生

我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于1988年6月23日不幸因病逝世,终年95岁,噩耗传来。不胜悲痛之至。

我是1985年始拜识先生的。那时《中国社会科学家传略》主编高增德先生,约我为梁漱溟先生写传。据说他已经与梁老先生洽谈过,并征得他本人同意愿意与我合作,叫我直接去找梁老先生,于是我怀着崇敬和求知的心情,于同年春天到复兴门外22号楼拜访了梁漱溟先生。因为事先进行过联系,所以见面寒暄一会儿后就转到了正题上。开始我的意思是请梁老讲我来记,做一个口述自传。梁老认为这样不好,他说,我年纪大了,许多事忘了,也有记不清的,还是你提出问题,我来讲。我说,这样也好。于是我与梁老的交往和请教就这样地开始了。起初约定一个礼拜谈一次,具体时间,临时打电话决定,免得与其他事务发生冲突。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谈话逐渐减少,但每个月最少得有一二次见面。

回忆三年多的时光,拜访梁老三十余次。每次当我到达时,梁老已经坐在客厅,服装整齐,手里拿着书或报,集中精力在看。显然,这是在等人来的样子。对此我总感到很抱愧。由于我要倒两次车,所以常常迟到;同时我也感到梁老的生活态度是十分严肃的,令人崇敬!先生每次谈话,大部分谈自己的往事,但常常提到当时的一些风云人物,比如梁启超、蔡元培、章士钊、陈独秀、***、杨度、黄远生、胡适等人,其中讲得最多的要算是胡适了。因为胡适的文化观点、学术思想与梁先生的主张是对立的,所以经常会被提到。我们那时还在写《胡适传》,所以很愿意听听梁老的看法,同时就一些不清楚的问题,及时请教。梁老总是诲人不倦地讲给我听。先生逝世后,我粗略翻阅了一下笔记本,竟有好几处谈到胡适,从这些谈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梁老的为人和道德风貌。

他说:胡适先生是留学美国的,聪明得很!在美国留学时,与任鸿隽等组织科学社,就出名了。他入北大,跟我同年,也是在民国6年(1917),这时他还没有结婚,我也没有结婚。他进北大在我后,我先他两个月。当时他跟高一涵住在一起,地点在东城墙眼儿竹竿巷,地方很偏僻。胡适贡献不小,贡献就在于,过去一谈学术、讲学问,总是用文言文,而他的大功劳,就是主张用白话文来作诗、做文章、谈学术、讲学问。这是个大解放。当时蔡元培是北大校长,积极支持。但反对的也有,著名的是章士钊和林琴南。林公开写信给蔡元培表示反对。他的意思总结起来就是白话文不能谈学术,不能表达精深的学术。蔡先生也公开答复他,对他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批驳。当然有些名词术语,可以一面用一面加以解释。

白话文解放学术思想,带来了新思潮,这是胡适、陈独秀打开的局面。胡适这个人思想活泼,头脑活泼,很有长处,但气魄不足,气魄还是要数陈独秀。我问:梁老如果要把他二人排个名次,您看谁排在前面比较合适。梁老毫不犹豫地说,当然胡适排在前面。然而停顿一下又说,不过陈独秀是前辈。谈到这里,没有继续深入:稍作沉默,又谈到其他问题上了。

梁老说,《新青年》不是北大出的,而是借北大畅销于外。编辑,是几个教授轮流编。当时鲁迅不算北大的,但也兼过课,讲中国小说史,出名文章是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这时开风气之先的不只一人,但胡适当算头一名。

胡适为《中国哲学史大纲》出了上卷,后来写不出来。虽然谈哲学、写哲学,实际他的头脑是以浅明取胜,而哲学这东西,光浅明是不行的。哲学要精深、精密而深奥,不精没有多大价值。梁老说到这里,便作了一个小结。他说:总起来说,胡适很有长处,能打开局面,之所以能轰动一时,正因为他能浅,不仅能浅,而且能明,以浅明取胜。

接着梁先生又说,胡适讲中国哲学,后来写不下去,特别于中国佛教禅宗,无法写,想写,隔着十万八千里,想谈,没法谈。

对现实问题,所见也太浅,如流行的口号“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这些话,他都不取,不这样谈。他说,五大魔(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是中国社会的五大病痛。他反对提“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而独唱五大魔之说。

至于少谈主义,多研究问题,这是针对***的唯物史观、共产主义。还有人提基尔特主义、工团主义,等等。他不谈主义,要谈问题。他特别害怕共产主义;共产党一来,他就跑了,跑到台湾,人是胆小!

梁老最后总结说,一个人有长有短,胡先生是很有见长的一面的。

这是梁先生第一次向我比较全面地谈胡适,后来谈过几次,也不过是这次的具体补充和扩大而已。我觉得梁先生对胡适的评论,是站得高,看得远;评论深刻、尖锐,而且也是公平、切合实际的。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同时代人的情意,是非界线也很清楚。读后令人叹服。

今天梁先生与我们永别了,但他的思想、人格和那不断探索的奋斗精神,作为文化遗产流传下来,我们要认真研究、好好学习,努力继承它,为建设新中国的新文化事业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梁老安息吧!

同类推荐
  • 人民音乐家聂耳与冼星海

    人民音乐家聂耳与冼星海

    本书介绍了音乐家聂耳与冼星海生平,内容包括:苦中有乐的童年、逆境中前行、闯荡上海、徘徊在北京、辉煌的创作之年、永生的号角等。
  •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两面王吴三桂

    两面王吴三桂

    事实上,吴三桂驾驭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确实是有高人几筹的本领。在权谋、勇略、交人、用人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他很高的纵横捭阉艺术。这一切都成为时代人研究的重点。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敢为天下先的枭雄品质,在他的一生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和发挥。
  • 林则徐家书

    林则徐家书

    综观林则徐一生,是典型的宦海人生,与家人聚少离多,然而,林氏之于家的责任心却并未因此少一分半分,此次结集的十多万字的家信,皆依其有据可查的手稿整理而得。细读起来,字里行间,无不催人泪下,其文纵横捭阖,气势磅礴,论述精当,感情真挚;有涉及行政治理难题,军事布局谋略,民族问题剖析,治安暴乱平定,鸦片治理前因后果,其内容之丰富,文笔之精妙,两百多年来,窃以为除后来者梁启超先生稍稍足以并肩,余人皆不可及。
  • 为宪法而英勇献身的宋教仁

    为宪法而英勇献身的宋教仁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门推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我成了书中主角

    我成了书中主角

    当你知道自己穿越到了一个书中世界,自己的每一步,每一个举动,每一个想法,都被作者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时候,你该怎么办?这是方浩穿越书中世界,靠着编书系统,不断与安排好的命运,斗智斗勇的故事!
  • 傲凰倾城

    傲凰倾城

    自这位帝尊少时在那颗海棠树下遇见她,她就永远被刻在了他心上,千宠万爱。千难万险,风起云涌,变幻无常。她本是世家贵女,天纵奇才;他原是尊贵太子,锦衣玉食。奈何,一朝花落人亡,物是人非。她褪去骄矜明艳,成了仙界最年轻的女爵,睿智冷静,却仍逃不出被远嫁的宿命。而他贵为太子也深陷于权利的漩涡,孤身伶仃。面对魔君的追求,仙界圣德皇子的攻势,迷路的凤凰能否找到束属于她的良枝?到底是谁出现在她的梦里,而他又多少次梦到她的身影。外有强敌环伺,哪有奸臣乱政。他们该如何共渡难关,相携共进,写下一曲盛世华章?
  • 魔神老公好可怕

    魔神老公好可怕

    她朽木一没偷二没抢三没嫁人,为什么就那么苦命呢?无端端的摊上一个诡异男人,这人长得极品也就算了,为啥还赖上她?天知道她一不缺心眼二不缺美貌三不缺良心,偏偏就缺money,她哪里有钱养他?什么?他说自己是神,神就了不起啦,神就可以无视她的人生自主权么?朽木还没有想好这个问题,她哭,莫非她遇到个衰神?
  • 酌风流,江山谁主

    酌风流,江山谁主

    他战场归来,满身戾气,联合对手,扶立新君。“十一,从最初的相救,到后来的相助,都只是你的补偿?”“韩天遥,你令我……太失望!”她决绝而去,毅然入宫,成了当朝贵妃,宠冠后宫。他抚琴而奏,奏她教的那支《醉生梦死》。耳边,是出征前她的誓诺:“遥,待你归来,我将是你的妻。”醉生梦死里,他眸深如夜,誓不罢手,“十一,我绝不恕你!”
  • 冷面王爷的邪魅宠妃

    冷面王爷的邪魅宠妃

    ——如果当年,没有那一场邂逅,是不是就不会遇见他,不会遇见那个可能会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人。但是倘若没有碰到他,是不是我只会过的那么平凡,按部就班的生活?——当年的那一场偶遇。是巧合,还是缘分?带给我的是惊喜,还是既定的命运?天下和她,孰轻孰重?在离别的那一刻,才已知晓,却为时晚矣。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爱,不知所依,而至死不渝。犹如空气在周围,不知不觉地缓缓流动,等到注意时,才发现这种感觉已经割舍不去,是诚实面对自己的心,还是违背?那一道道的枷锁,被禁锢的到底是心还是人的权欲?
  • 神级高手都市行

    神级高手都市行

    一个偶然间得到的一本修真秘籍,让他平凡的人生不在平凡,从此他的人生之中奇遇连连。下面就请一起看他如何成长,如何去完成他的使命吧……
  • 独克宗13号(上)

    独克宗13号(上)

    那个女人独自站在月光广场,单薄得像一张纸。我一脸肃穆,挟裹着一阵冷风靠近她,像奔赴一个战场。她瘦小而紧凑,似乎被周围看不见的空气挤压得伸展不开手脚,偏偏戴一副巨大的眼镜,剩下三分之一张脸在月光下随镜片闪着古怪的光。15分钟以前,这个女人给我打来一个飘渺无边的电话:你是扎布的女朋友吗?我在月光广场,想请你过来。我问,你是谁?她说,你来就知道了。她又说,我知道你会来的,我只想看见你一个人来。6年有余,已经没有人再以这种称谓跟我提及扎布。
  • 释疑宝卷

    释疑宝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门金枝

    农门金枝

    重男轻女或者重女轻男都是不对的,所以,这江山,不应该一直由男子来坐,轮也轮到女子来坐个百年、千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