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4400000038

第38章 参考文献(3)

[11]薛俊强,黄晓锋.现代社会的理性重建与整合——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公共性”价值意蕴及其比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4).

[12]康来云.从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看社会整合的路径选择[J].学习论坛,2012(10).

[13]涂小雨.转型期执政党社会整合面临的新挑战[J].理论与改革,2010(4).

[14]袁君刚.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分析现代社会秩序的两种逻辑[J].理论月刊,2011(7).

[15]李倩.公共政策执行视阈下的中国社会整合研究[J].理论导刊,2011(11).

[16]刘惠.社会公正: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基本准则[J].齐鲁学刊,2011(1).

[17]庄锋.试论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利益分化与政治整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

[18]谢岳.组织结构的制度化重建:开放社会的政治整合[J].天津社会科学,2002(2).

[19]杨超,李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的优化[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2).

[20]吴素雄.当代中国社会分化与中国共产党整合功能的重新定位[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1).

[21]李金.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整合问题[J].探索,1999(2).

[22]李红凛,李卫华.论社会整合机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23]戴桂斌.社会转型与社会整合[J].求实,2003(3).

[24]桑学成.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J].群众,2002(4).

[25]程竹汝.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整合[J].学习与探索,1999(5).

[26]李庆华,梁丽萍,赵慧珠.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整合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3).

[27]吴忠民.从平均到公正: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J].社会学研究,2004(1).

[28]虞崇胜,王洪树.协商合作:公共决策中民意表达与社会整合的新途径[J].行政论坛,2008(3).

[29]齐先朴.论增强党在信息时代的社会整合功能[J].中州学刊,2008(1).

[30]刘惠,胡建.思想政治工作:执政党社会整合的重要手段[J].求实,2008(10).

[31]魏崇辉.社会转型期的政治整合、政党权威与政治成熟[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5).

[32]王志勇.转型期我党社会整合功能面临的挑战与制度应对[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

[33]江明生.提高党整合社会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学术论坛,2008(4).

[34]罗峰.和谐社会视野下执政党的社会整合[J].探索与争鸣,2008(8).

[35]武振华.论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J].理论学刊,2009(4).

[36]涂小雨.实现社会整合与促进社会和谐探析[J].理论前沿,2009(8).

[37]谈正好.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政治整合[J].甘肃社会科学,2000(1).

[38]王红卫.完善党的利益整合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诉求[J].甘肃理论学刊,2008(4).

[39]邵宇.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探析[J].湖湘论坛,2008(2).

[40]钟添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与拓展[J].求索,2008(9).

[41]杜红旗.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整合[J].社会科学战线,2008(2).

[42]刘仁春,刘大为.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进程中的政治整合[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43]华学成.社会转型期政治稳定要素的整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

[44]严学钧.公共性:社会整合的价值关切[J].前沿,2008(5).

[45]张陟遥,张惠玲.论转型期社会结构分化与执政党社会整合功能[J].湖北社会科学,2006(4).

[46]朱前星.浅析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整合[J].理论前沿,2006(17).

[47]杨松.政党权威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J].学术界,2001(4).

[48]李朝智.社会转型期政府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特征探微[J].理论月刊,2001(3).

[49]朱胜.新时期我国城乡差距“剪刀差”的新表现[J].统计与决策,2007(9).

[50]李学增,程学斌.中国城市各阶层的利益差距[J].中国社会科学,1997(6).

[51]李青宜.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矛盾——利益矛盾探究[J].理论视野,2004(4).

[52]阎志刚.社会转型与转型中的社会问题[J].广东社会科学,1996(4).

[53]卫兴华.我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理论见解[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54]杨超.论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的优化[J].岭南学刊,2004(2).

[55]张宛丽.现阶段的社会群体利益关系[J].浙江学刊,1997(1).

[56]齐明山.公共行政的熵值效应——管理效率递减规律初探[J].公共行政,2000(1).

[57]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J].上海教育,2006(Z1).

[58]闫洪超.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现状及原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8).

[59]刘鹏,郭慧.和谐语境下的利益分化与社会整合[J].理论研究,2008(1).

[60]邵宇.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执政党社会整合能力建设[J].理论导刊,2009(6).

[61]杨文海.基于利益均衡与整合机制的和谐社会构建[J].党史文苑,2008(8).

[62]梁妍慧.重构执政党联系群众整合社会的有效机制[J].新视野,2002(1).

[63]王丽华,岳长林.增强利益社会整合功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

[64]杨铭光,舒丹.强化社会整合的对策性思考[J].黑龙江史志,2008(14).

[65]徐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舆论导向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09(2).

[66]涂小雨.论政党功能与社会整合[J].党政论坛,2011(10).

[67]陈晓莉.农村社会管理中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整合功能[J].理论探讨,2011(3).

[68]张凤荣,王晶.关于中国农民信仰整合作用的经验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4).

[69]刘江宁,周留征.社会转型期民间信仰的功用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

[70]廖志诚.大众传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J].理论探索,2011(4).

[71]闫闯.象征性社会秩序探究[J].晋阳学刊,2012(5).

[72]唐文玉.区域化党建与执政党对社会的有机整合[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1).

[73]罗大文.社会冲突论研究述评[J].前沿,2011(16).

[74]肖应红.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J].人民论坛,2012(2).

[75]樊青青.国外社会整合的实现路径及其启示[J].求索,2011(9).

[76]侯晋雄.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J].长白学刊,2009(2).

[77]侯晋雄.以学习型政党建设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J].学习论坛,2008(7).

[78]侯晋雄.关于改革党内选举制度的若干思考[J].理论建设,2009(1).

[79]侯晋雄.以党内民主促进社会民主[J].党政干部学刊,2009(5).

[80]侯晋雄.论民主诉求增强与执政党权利整合[J].党政干部学刊,2011(11).

[81]侯晋雄.国外执政党发挥整合功能的经验与启示[J].领导科学,2012(20).

[82]侯晋雄.论思想意识多元与执政党观念整合[J].探索,2012(2).

[83]中国该不该有这么多豪宅[N].哈尔滨日报,2004-12-07.

[84]王伟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学习时报,2005-03-21.

[85]800富豪的中国[N].南都周刊,2007-10-19.

[86]许顺田.越发展越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02-08.

[87]向玉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引领中国社会的发展[J].齐鲁学刊,2010(4).

[88]朱前星,陈果,梁煜,李佳金.社会整合功能:中国共产党政党功能调适的主要现实内容[J].湖北社会科学,2011(9).

[89]倪明胜.环境置换与功能调适: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提升的内在逻辑[J].理论与改革,2012(2).

[90]涂小雨.论执政党社会整合的功能、目标与机制[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2(1).

[91]张锋.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价值整合[J].人民论坛,2012(26).

[92]廖小平.论核心价值的价值[J].浙江社会科学,2012(10).

[93]梁煜,朱前星.社会整合与政党功能的理论解析[J].前沿,2012(16).

[94]雷明贵.毛泽东统战思想与新时期的社会整合[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

[95]李实,罗楚亮.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短期变动与长期趋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4).

[96]谢倩.论城乡收入差距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97]王培暄.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科学经济社会,2012(1).

[98]惠宁,郭淑娟.行业垄断与行业收入差距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8).

[99]王培暄.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12(8).

[100]刘毅.基于基尼系数分解视角的城镇居民收入差异探源——以广东省为例[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1).

[101]杨宜勇.共同富裕与缩小收入差距[J].理论视野,2013(1).

[102]东西差距在哪里——关于未来2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基本判断[N].经济日报,2003-11-07.

[103]陈定洋,陈自水.公民社会兴起与统一战线社会整合体制机制创新[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

[104]吴晓林.社会整合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国外研究的考察[J].国外理论动态,2013(2).

[105]吴忠民.中国中近期社会动荡可能性的研判[J].东岳论丛,2013(1).

[106]陈冬生.在农村社会整合中增强农民对党的认同[J].理论视野,2013(4).

[107]常婧.提升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效能——基于政治社会化视角的结构功能分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108]刘建明,马国钧.论发挥执政党核心功能的前提与路径——基于社会矛盾复合型化解的视角[J].理论学刊,2013(4).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极品萝莉

    重生之极品萝莉

    【全文完结请尽情收藏】徐颖浑浑噩噩活了30年,各种委屈打击一并袭来,叫她动了轻生的念头,可在最后她不想死的时候,却穿越了,一穿回到了20多年前自己4岁的时候。重生后变身腹黑萝莉回到80年代,草根萝莉如何能拼出自己的一席天地……邂逅四大家族,结识另类美男,花样正太,还有上一世的初恋……谁能打动她的心……她又会怎么解开上一世的心扉?
  • 她每天都忙着撩男神

    她每天都忙着撩男神

    时光管理所里默默无闻的时管理员时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1.努力赚钱2.还是努力赚钱3.撩男神只可惜梦想这么伟大,现实却是很残酷,不仅天天被上司主神大人压榨,还要被派入三千小世界里去完成任务?!尼玛也不带这样压榨员工的啊!什么?完成了任务就能升职?升职=有钱作为隐形财迷的时玖表示心动了,义不荣辞的踏进了小说世界去完成所谓的任务。
  • 夜谈笔录

    夜谈笔录

    你是我治愈我的良药,世界抛弃了我,唯独你一直陪伴在我身边遇见你是故事的开始,走到底是余生的欢喜。"陆同学,我想陪你白头到老,你可愿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月满一楼

    月满一楼

    穿越时空的她,遇到清傲的他,不愿做那人人羡慕的侧妃,只愿寻那白首不相离的一人心,可是不知道何时起他们的命运早就捆绑在了一起。某人:“你这是欲擒故纵吗?以你的家世,让你给我做个侧妃都是你高攀了。你有什么不知足?”某女:“我嫌你脏。”某人:“想做我侧妃的人如过江之鲤,你有什么不愿意的。”某女:““七王爷,我还是十二岁的娃娃呢。”
  • 妃常有毒:王爷别轻狂

    妃常有毒:王爷别轻狂

    她是天才医女,血液不凡,可解百毒。然而却是被自己的师父坑死了。一朝穿越重生,却是成了不受宠的王妃。半脸倾城半脸鬼,敢给她毒经圣手的嫡传弟子下毒?那不是笑话吗?“王爷,我们来做个交易如何?”“交易?不如,本王帮你得宠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帝毒妃之神医天下

    邪帝毒妃之神医天下

    杀手之王一朝重生,医毒双绝,坐拥空间,附赠一只爱哭鬼。百枚金币,买下一只病美男,却无端成了半壁江山之主。神秘功法,封印加身,她左扇皇子权贵,右打渣女白莲,“妖姬”之名响彻大陆。紫云之巅,众人贪她功法,图她传承,逼其自刎,口中美曰:“此乃汝女宿命矣。”某男提剑在手,将她护在身后,“我的女人,谁敢动!”自此,一双佳人逃(祸)亡(害)大(天)陆(下)!进梧桐山脉,闯传说之地,寻奇缘,悟天机,霸气归来!可是,谁能想到,这所有的一切是一只人参在暗中操控。PS。某吃货呆萌日常:“小人参我不吃你,让我咬一口好不好……”
  • The Bittermeads Mystery

    The Bittermeads Myste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玫瑰花圃猫儿与你

    玫瑰花圃猫儿与你

    全书预计分为四季。第一季的主旨将是篇篇独立,各文章所述之事与人物也许有穿插,但无大体集中点,目前第一季创作完成;第二季~第三季将是两个全新的故事,仍采用独立叙述的手法但会有一个共通点。第四季预计是小说类型,将是一个悲剧。
  • 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

    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

    《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力求使读者对我们民族的文学思想传统有个初步印象,认识到那里面有许多生动活泼、含蓄隽永的言论,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同时作者希望通过对古代诗学的研究,能够使读者感受到本土文论的无穷兴味,体味到古代很多文论著述有助于我们对一切文学的欣赏,有益于心理的纯净和精神升华。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