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9600000024

第24章 资本——看万科怎么长袖善舞(4)

根据协议,万科全资附属公司上海万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无锡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40%股权全部转让给RZP,转让价为人民币人民币19260万元,该转让万科可获得税前收益约8614万元。万科另一间全资附属公司永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沈阳万科永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83%股权中的51%股权转让给RZP,转让价为1229.1万美元(约人民币9923万元),该转让万科可获得税前收益约人民币106万元。

就此合作,当时的总经理郁亮对媒体表示过:“此次转让股权乃万科与RZP携手合作。此次转让是双方一个精细考量,也是一个双赢的成果,万科通过此次转让可以提供资金运营效率,给股东更丰厚的回报,而RZF·则可以通过转让获得优质的项目资源,并依靠自身强大资金能力获得中长期收益。

此外,此次转让除了可引入国际性资本外,亦显示万科的企业治理水平已得到国际投资者的认可。”

其实,王石和万科管理层的真正用意并不仅仅如此。

如同一些权威人分析人士所指,虽然此次万科从转让行为中获得了8720万元的直接税前利润,但万科的最大收获却在于,面对宏观调控带来的增长机会,将手中部分开发周期较长的项目出售给资金实力更为雄厚的境外投资者,获得的资金可用于购买开发效率更高的土地,从而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股东回报。

舆论认为,本次转让股权,昭示着万科在一方面宏观调控带来难得增长机会,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内外资大举进入房地产行业的形势下,正在做出重大的战略调整。因为本次万科转让股权涉及的项目,本身质素都相当良好,但经营周期较长。此种出让使得万科得以推进土地置换、优化土地储备结构,在行业低谷期获取更多可供快速开发的项目资源。而其合作伙伴,亦将凭借万科强大的开发能力,分享出让项目中的稳定回报。“这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还值得一提的,是同一时期万科与中信资本成立开发基金——“中信资本·万科中国房地产开发基金”。“中信资本·万科中国房地产开发基金”第一笔投资是来自GE地产的2000万美元。GE地产在全球直接拥有的房地产投资组合高达350亿美元,通过合资和证券化债券形式拥有的房地产资产则高达500亿美元。

GE地产总裁兼首席执行长米歇尔·普瑞乐当时曾公开表示,未来3至5年内,GE将向中国地产市场投资约5亿美元,通过杠杆投资向中国地产投入的资金规模可达到15亿美元。因此,业内人士纷纷表示,GE选择万科,或可理解成国际主流资本对万科的认可,光是这一点,已足令嗅觉敏感的机构投资者雀跃不已了。

而当时投资圈内的人士更是发出了“GE来了,GE地产来了,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的惊呼。由此可见,“中信资本·万科中国房地产开发基金”所具有的深远的产业战略意义!

后来有权威分析认为,其实早在新一轮地产调控开始之前,王石和万科管理层即于2004年伊始,基于对行业经营环境变化的预判提前采取了对策,加快了公司经营节奏、增大了长三角的推盘力度。这一举措最终通过公司业绩得到了体现。

而笔者认为,如果再结合王石带领万科力排重重阻力实施股改等一路上的大大小小事例,也许就不应再奇怪:万科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老大,为什么总能对行业动态见微知著、提早预判了。

四、“万科善于操弄资本"

一路高歌猛进,尤其是资本市场上的次次得意,让万科“善于操弄资本”

一说在业内广为流行。不过,尽管资本具有逐利的特性,运作资本也需要遵从它的客观规律,但与其说万科“善于操弄资本”,倒不如大度地承认,万科是将“理想色彩”与资本属性结合得较为成功的地产企业。

1.王石:90%的运气

2007年,王石曾把自己的成功写成如下一个公式:

100%成功一90%运气+5%理想主义+2%激情+2%坚韧意志+2%控制力+2%自省力+2%平常心一1%浮躁一1%懒惰一1%贪婪一1%依赖一1%没有同情心

上面公式中,王石将自己的成功90%归因于运气,可笔者觉得,这形同于从另一角度表明了王石的自信,如同有人谓之“世界尽在掌握之中”。而理想主义也不出意外地位列其二。

显然,王石的自信是与生俱来的,是他个性中的所谓野性和某种不可言喻的悟性必然结合。而万科的第二任经理人代表——郁亮,自信之情也无异于其前任——像王石一样地惹人注目。也许正是有了操盘手的自信,万科引人注目的资本之作,也就自信于情理之中了。

就在不久前,万科的核心层人士再次公开表示,万科会坚持使用所有能够使用的融资的工具。

也有评论说,万科资本上的自信来源于公司在治理结构、品牌和管理上多年积累下来的良好口碑,正是这种得来不易的口碑,使得万科在公众和资本市场上都很受认可,所以在融资渠道上,万科才可以拥有更多的战略选择。

2007年底,在国际权威杂志IR主办的“2007年中国投资者关系”系列奖项中,万科继上年摘得多个大奖后,再度荣膺“最佳投资者关系大奖”、“最佳投资者会议奖”以及“最佳投资者关系主任”等多项大奖。同一时期,万科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香港?中国国际地产周”上,荣获了“中国房地产杰出资本运作企业”大奖。

这些荣誉无疑是国内外投资者、金融机构对万科资本运作模式的高度认可,是对王石“做简单不做复杂,做透明不做封闭,做规范不做权谋,做责任不做放任”价值观的积极回应。

这一切的得来都能在本书前文的内容中找到答案,而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王石初始时就已确立下来的“万科要做规范化企业”的理想化情结了。

不管人们对于王石的“理想主义”有何种评价,万科的一路走来,都已经并将继续为之提供着全方位的活生生的脚注。而分析人士也对这种“理想主义”在万科资本战略上的应用,给予了万科资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美誉。

2.莫言资本天性冷血

显然,在王石的成功公式中,“理想主义”被放在了第二位。而在实践过程中,尽管有多种争议之说,王石的“理想主义”情结也始终不弃。

一次,王石接受媒体采访时需要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现在,万科已经是国内最大的房地产商了。按照很多人的理解,追求高额利润,应该是万科下一步的追求吧?”

这一问题的背景有一个重要的内情,即王石曾经公开声明过的“万科超过25%的利润不做”。相信媒体的发问并不像问题本身那样简单。

王石做出了如下回答:

“按照一般的观点,企业确实应该追求最大化盈利。要在市场上竞争,企业肯定要具备盈利能力,没有盈利能力或者低于社会的平均盈利能力,其融资的可能性就会受到限制。但是,企业不应该只是为了追求眼前利润最大化而存在的,最不能忽视的应该是公司的存在价值。如果忽略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即使在某段时间内的盈利非常高,但盈利最多的时候可能就是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不赚超额利润,这是万科的经营理念决定的。”

而笔者认为,这又何尝不是王石一直以来不愿舍弃的个人理想主义在起作用?

正如前面谈到过的,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全国搞房地产都非常疯狂,万科当时就提出不赚超过25%的利润。在1993年到1997年间整个宏观调控当中,万科之所以能够顺利平稳过渡,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做超额利润的策略。恰恰就是在国家整个宏观调控当中,万科从一个一般的公司发展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

如此,谁又能说资本和人性化的理想不可以在现实中结合呢?

即使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不赚取超额利润也是可以理解的,难就难在操作者能否具有一定的悟性或心胸。王石在提出“万科不做超过25%利润”时,就曾引来业内的一片嘲讽,但王石却及时地悟道:各行各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平均利润率,社会才能得到均衡的发展。任何一个行业的利润率只要偏高,自然就会有很多的资本去投机,风险也必将升级。

于是,1993年至1997年间的实践发展,在给了中国房地产业全面教训的同时,却成就了王石和万科全面跃升的机遇。

所以,直到如今,万科都在选择资本,而王石也从不为资本所掌控。也许是这种独有的资本经历,王石的个人理想化才能在万科后来的多元资本之路上,一直隐身其后,矢志不渝。

同类推荐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与变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与变革

    中国正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能否实现经济的转型与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那么,如何理解供给侧改革?怎样具体落实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是大家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本书不仅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而且从经济新常态、消费商时代、“十三五”战略等几个与供给侧改革息息相关的角度出发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读者能够对供给侧改革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本书非常适合公务员、企业人士、学校师生、政策关心者阅读。
  • 服务细节全书

    服务细节全书

    一位餐饮业巨擘这样总结他的成功之道:在其连锁店中提供给顾客的,永远是17厘米厚的汉堡与4℃的可乐。这两个数据是经过反复的研究、调查、试验得来的。是的,连锁店当然也可以提供20厘米厚的汉堡和7℃的可乐,但那一定不是最佳口感——这就是专业精神的服务与普通服务的区别。本书倡导完美的服务精神,即要实现从要服务、会服务到服务好的蜕变;强调服务精神的建立、服务精神的落实和服务精神的完善与升级。只要从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人手,使领导者和员工都更为明确服务精神的实质,并将服务精神灌输到思想中,落实到实处。你将会发现——服务就是力量!
  • 你的工资和奖金从哪里来

    你的工资和奖金从哪里来

    本书客观实际出发,引用大量鲜活的事例,为逐步揭开工资和奖金来源的同时,更多地给出提升自身价值的思路与行动方略。
  • “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自由贸易区发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自由贸易区发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内一般把自由贸易协定FTA和自由贸易区FTZ,两个概念都称为自由贸易区,但两者的概念完全不同。本书所讲的自由贸易区其实是FTA的概念,即两国或多国通过签订协议,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协议可以享受比其他非协议国家享受不同的政策。这和上海自贸区的概念不同。
  •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学会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下,因为没有数据的精确度量就无法进步。利用数据,我们可以看清、看准、看透所面对的个人问题,工作问题和所从事的商业问题。理解大数据、利用大数据是现代人标配的能力。
热门推荐
  • 你来过我的世界

    你来过我的世界

    【有温暖,有小虐,很纯情的都市文哈~~~~~】凡的微博是:http://m.pgsk.com/u/1343870180大家可以使劲戳啦~~~【文案】“我曾想用尽生命,来爱你这个,来过我的世界里的人……”她,尹氏封竣集团千金,商场上雷厉风行,生活中淡漠如素……在她的世界里,容得下深爱她的人,却容不下背叛她的人……“我爱的人,他一定要爱我如斯。因为他是我用生命来爱的男人。”他,邪魅花心,冷峻的外表下是商场上刀刀逼人的狠手……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有耀眼的光芒,不需要微笑或者任何动作,称霸作为世界500强内的企业,他绝对有震慑人的魄力。这样的男人,因为事业上的交锋,他遇见了让他赔入真心,甚至赔入一生的女人,尹筱安。“对我来说,你已经是一种抹不去的存在,我只知道我早就没得选择了……”还有,他,身上有着宛若万年寒冰般融化不开的气场,只对于她,可以是那般温文如玉。尹筱安,那个他深爱入骨髓的女人,再见面,却早已如陌。“未来的事,谁也不能确定会发生些什么,我不能现在就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我唯一能够给你的回答就是,我对你的爱,生死不变。”象牙塔里的爱情和现实里的爱情,尹筱安,你究竟要什么?vinrou在此求点击+收藏+咖啡+鲜花+神笔+荷包……哗啦啦,总之各种求~(≧▽≦)/~啦啦啦
  • 萌恋迷糊小千金

    萌恋迷糊小千金

    “金小鱼,我告诉你你再敢和别的男人走的那么近我就把你做成红烧鱼!!!”金安轩圈住面露不满的金小鱼,恶狠狠的威胁。“呃……这是个意外。”金小鱼很想哭好不好!!本来是孤儿已经很惨了。为什么还要被这个霸道的青梅竹马给管得死死的啊!难道他真的和温柔的美男无缘吗?
  • 道孤还似我

    道孤还似我

    你长大后想做什么?我想修仙,想做一个大剑仙!我还要好多好多的……真好!爷爷给了我最爱吃的大嘴巴子!
  • 夫人们(一)

    夫人们(一)

    色彩缤纷的商品时代,政界商界的男人们无疑是时代的弄潮儿,然而男人们的身后是那些国色天香的夫人们,她们左右着丈夫,左右着生活,也左右着权势,她们在欲望的大海鼓风扬帆,利用丈夫的权势将自己引向常人不可抵达的彼岸。市委副书记的夫人郝从容和副县长的夫人邢小美浪漫无度又贪欲无边,省委副书记的夫人祁有音却又冰清玉洁。同为大学哲学系毕业的三位女性,在嫁作人妇成了夫人们后,选择了不同的生活道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战地元

    战地元

    荒兽千里横行,草木万里争锋,万人逐道,红尘掩枯骨
  • 涅槃向阳

    涅槃向阳

    破产之后的陈东,重新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活。对过去的总结,反思自己失败的曾经。商海的沉浮,行业的没落,人情的冷暖,失败之后,涅槃重生。当陈东重新站在了商海的浪峰之上时,意气风发之下,却是平和随意的笑意昂然。
  • 诸天万界做道祖

    诸天万界做道祖

    从今天开始,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道祖。诸天万界的主角们,你们的老师已上线,请自带干粮前来听课。主世界为神话三国世界,准备穿越的世界:水浒传、隋唐风云、红楼梦、聊斋、白蛇传、八仙过海、蜀山、宝莲灯、山海经、西游记、封神演义、古希腊神、北欧神话、洪荒。
  • 阿月

    阿月

    阿月七岁前的生活一直很安稳。虽然出身寒门,可父慈母爱,日子平淡和睦。有一天,一个老人推开门扉,自称是她的祖父——当朝大将军。又有一天,亲娘告诉她:“穿越大神来寻,娘要回去了。”阿月大雾,这日子好像要翻天覆地了。简而言之,这是一篇无忧少女宅门记。
  • 狱中书简

    狱中书简

    这是一本从敌人的监狱中寄给友人的信的结集。由于监狱严格的通信检查,作者只能写一些平淡的、零碎的感想和小事。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一束信札还是闪着耀眼的光芒;即使谈的是小事和片感,还是反映出了作者的人格的光辉。作者在信中谈读书的感想,谈一些往事,谈一些生活中的印象,也谈小鸟,谈动物,谈花草,谈自然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