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心理
卖的是独特性齐美尔曾说:“一旦一种时尚被广泛地接受,我们就不再把它叫做时尚了。”
施华洛世奇作为奢侈品品牌,它所追求的不仅是产品本身;更是一种对消费者个性的认同。当今社会,人们在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对个性的追求也与日俱增。人们不喜欢千篇一律,而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最独特的一个。这种追求独特性的心理恰恰被商家利用,于是,他们打出“高价卖个性”的销售策略。
施华洛世奇这类品牌,准确地抓住了消费者追求个性、趋优消费的心理,它所推出的商品几乎很少打折,并且擅长采用全球同步上市限量版的手法,让大家觉得“欲购从速”。
看重“机会心理”商家的促销方式花样百出,返券、返点、赠送礼品、降价等等。在所有促销策略中,打折促销是最能引起消费者注意的一种方式,也是现在众多商家最常用的一种促销方式。因为它最直接让利于消费者,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一种“占了便宜”的心理。
但在众多商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价格战的时候,奢侈品却很少打折,这是为什么呢?而更让我们奇怪的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铁杆粉丝心甘情愿地高价购买,原因何在?
其实,打折促销对于商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好处是可以吸引消费者,但同时它降低了商家的利润,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某种品牌长期打折促销,就会损害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比如ONLY、JACK&JONES这样的品牌,几乎天天都在打折促销,这势必会降低消费者对于该品牌的心理预期,大家都认为:我今天不急着买这件衣服,反正明天它就会降价,到时候再买好啦。
但是像施华洛世奇这样很少打折的品牌,就能够维护它在消费者心中的高端形象,说白了就是让大家觉得“它就是应该贵”。而一旦遇到百年不遇的打折机会,消费者的心理底线就会崩溃,认为“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即使本来没打算买他家的商品,也会忍不住凑回热闹,掏回腰包。这就是利用人们在机会面前都想尝试的心理,达到促销目的。这种手段要比普通的打折高超有效。
而且我们注意到,这次施华洛世奇的折扣活动还有一个诱惑人的条件:当天折扣商品在活动之后不会再出售。在这种紧张气氛下,消费者想不掏腰包都难了。
消费支招
1.对于长年打折的品牌
第一,不要因为折扣而购买商品,先要弄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它,避免非理智消费;第二,长年折扣并不意味着价格真的就低,有些商家会标着高价的同时打出“折扣牌”,所以,在购买之前先比较同档次品牌,看看它是否真的打了折扣。
2.对于季节性打折的品牌
对于那些季节性打折的品牌,消费者应抓住商家打折的时间规律,比如店庆、五一、十一、岁末年初或者是换季时节,这时候将成为你消费的最好时机,能节省不少开支。
3.对于很少打折的品牌
这类品牌一般属于高档奢侈品。对于这类商品的消费,给你的建议是:每年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列出三至五样想要的东西,然后随时留意这些品牌的推销活动。如果遇上哪种品牌打折,马上购买。千万要注意,不要买清单上没有的东西,因为那些你并不需要,属于计划外消费!
做自己的咨询师:如何了解心理学的奇迹
看左脸更易懂人心
当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情绪心理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观察他的面部表情。正所谓“喜形于色”,面部表情是心理活动的直接反映。但你是否知道,看半边脸也能判断一个人的情绪呢?
现在来做一个试验:拿一张自己的正面照片,在脸的正中央画一条线,比较一下右边和左边的脸,你喜欢自己的哪一边呢?
估计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左边。
我们没来由地喜欢左边的脸,认为它比右边更漂亮,其实,这是因为左边脸的表情更丰富。
在心理学上,曾有过许多通过人的表情来洞察人内心的实验。
一位心理专家,就脸部不同表情会给对方带来的不同印象进行了实验。他让14个模特做出幸福、恐惧、痛苦等6种表情,然后拍摄下来,照片分为两种:只用右半边脸合成的和只用左半边脸合成的。然后让80余名被试者来判断,看哪半边脸更能表现出感情。
评定结果是:左边脸更能体现出情感,更容易流露感情,要解读人的心理也易从左脸的表情人手。这是因为左脑负责思维和语言,支配人体右半侧,所以,多数人左脸的表情更加丰富多样。
但这个实验同时也表明,尽管“左边脸容易表现感情”,但要判别内心的真实想法,只看左脸是不够的,还要看左右脸是否对称,只有通过对称的左右脸的表情,才能判断其真正的想法。
另外,就人的视线容易偏右的说法,另一位心理专家进行了验证实验。他用装在实验者眼部的眼球运动记录器进行调查,发现尽管显示的是左右对称的画面,但多数人的视线,会注意画的左侧。所以,当我们与对方正面相对时,自己的视线就会容易注意到对方的左边,从而了解他此时的情绪状态。
气候变化将导致心理疾病近几年,澳大利亚连续遭遇多年难遇的大干旱。在这个国家的内陆,耕地开裂,庄稼死亡,居民的日常用水难以保证,甚至连珊瑚礁都濒临死亡。
但是,真正让澳大利亚科学家格伦·阿尔布雷奇特感到担忧的是,他的同胞对待干旱的态度——澳大利亚人变得沮丧、悲观。
阿尔布雷奇特在几年时间里,与同事们一起做了一项调查,记录下了澳大利亚人在面对干旱时内心深处的感受。他说:“当人们看见田里的植物相继死去,鸟儿大规模朝外地迁徙,花园满是于枯的小草和树叶,他们有时会认为,这里根本不是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
阿尔布雷奇特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悲伤情绪,人们丧失了归属感,就像当初土著居民被迫离开家园时的感受一样。但没有人愿意主动离开家乡,尽管他们熟悉的一切正在消失,以前美丽的自然环境已离他们远去。
现在,澳大利亚人患上了一种奇怪“心病”——身在家乡,却在思念家乡。
阿尔布雷奇特说:“实际上,人们是渴望拥有从前的环境。”
发生在澳大利亚的这次干旱,让科学家们从新的角度审视气候变化可能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在担心生态系统可能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比如生活在海滨城市的居民可能担心当海平面上升后,会淹没自己的家乡;科学家担心,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要为洁净的饮用水发生战争;动物爱好者担心,北极熊、鲸及某些鸟类很快就会灭绝。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多么依赖稳定的自然环境。每个人都把开车、乘飞机、玩各种电子产品、上网视为最重要的东西,把这些东西看成是跟上时代潮流的标志——但是,只有失去家乡的人,才会想起家乡美丽的环境是多么重要。
这真是一件极具讽刺意味的事。如果有一天,人们最喜欢的咖啡厅或者小吃店被关掉,很多人可能会怒发冲冠,叫嚷着“这叫我怎么活”,可是,20年或30年后,当平均温度上升5摄氏度,我们身边的植物纷纷死去的时候,当怪异的臭虫遍布整个城市的时候,当看一眼白雪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的时候,人们又该有怎样的反应?
阿尔布雷奇特说:“环境变化得越快,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就越大。在澳大利亚内陆,工业活动已将很多地方变成不毛之地,人们的自杀率呈直线上升。”
再看看美国的新奥尔良,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曾在卡特里娜飓风之后,对该市居民做过一项调查。这儿的居民称,他们遭受了极其痛苦的精神折磨,严重程度是三年前的两倍以上,其中有近10%的人甚至有过自杀行为。生理创伤是原因之一,但环境恶化造成的心理阴影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
20世纪40年代,很多美国军人离开家乡后,患上了严重的思乡病,他们中有很多人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今天,美国政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已经改用自愿入伍的形式征兵,而且大多数军人也不再像前辈那样,需要跋山涉水到其他地方去打仗。
但危机将以另一种方式降临:当世界越来越热,越来越干燥时,即便从未离开过家乡,人们也回不到曾经美丽的家园,心理的痛苦或许将伴随人们的一生。
面对抉择困境的“驴子”
二十几岁的人,往往就像一个站在岔道上的行者,选择该往何方前进成了这个阶段最重要的问题。
国外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头驴子很贪吃,主人为此浪费了很多粮食。
后来有人给这位主人出了个主意,让他把两桶分量完全相同的饲料,放在两个离驴子相同距离的地方,让驴子自己选择。结果,那头贪吃的驴子站在那儿许久,也没去吃食物。
也许你也会奇怪,这是为什么呢?
那我不妨先卖个关子,再给你说个现象:假如这两桶饲料的情况不是完全一样,哪怕左边那桶比右边那桶稍微多一点,或者离驴子稍微近一点,驴子也会毫不犹豫地走向左边那桶食物,将它吃个底儿朝天;但在两桶食物完全相同的时候,它就不知道该吃哪个了。很明显,是选择掩盖了事物的本质,让驴子辨不清是非。
驴子的确是低能动物,但人类在选择这件事情上,不见得就比低能动物高明多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平日去逛街,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有些人能选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这已经相当不错了。更多的人会在街上转悠半天,一样也买不成。这些人往往会一直处于选择之中:这个不错,那个也挺好,算了,没准儿下一个才是最好的。
这就让人不禁想起一个广为流传的哲理故事。柏拉图问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没有回答,而是让他到树林里找一棵最高最粗的树。柏拉图走进树林,当他看到一棵又高又粗的大树时,他没有想要把它带走,而是觉得也许后面还有更高更粗的。就这样,他每次见到高大的树都没有行动,而是等着后面那棵更符合标准的。结果,等他走到树林尽头的时候才发现,眼前剩下的只有矮小的灌木了。’在选择这件事情上,人类真的比驴子聪明一些吗?
也许你会说,这只是哲理故事。那么好,我们来看看几个真实的实验。心理学家拿着两个大小、形状、色泽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的苹果,对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说:“来,你挑一个吃吧!”当然,这里选择的孩子必须是喜欢吃苹果的,而且平日里喜欢挑大的、好的东西吃。这时你就会看到,这个孩子认真地比较这两个苹果,也许要经过三四分钟才能决定所要的苹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把两个苹果拿在手上反复掂量,翻来覆去地极力比较它们的优劣,最后才有气无力地拿起自己要的那个苹果,眼睛却盯着剩下的那个。
看看,这就是人的天性,一定要选最好的那个占有,而即使选了自己认为最好的那个,也还是放不下剩下的一个。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心理总要承受着不完满的感觉,从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
但更可笑的是,我们做出选择的过程往往令人咋舌:在选苹果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实在无法决定,他会先把一个苹果的果蒂拔下来,然后选择另外一个,因为这个没了果蒂的苹果“不如另一个好了”——宁肯破坏一个,也要选择“最好的”。一个强盗般的逻辑。
成人会比孩子理智些?
为了验证这个问题,心理学家们又做了第二个实验。首先,选择的实验对象是女性,而且有些贪心的那种。其次,实验者要准备两颗价值百万的钻石(或可以乱真的仿制品),而且两颗钻石的大小、形状、色泽都要一模一样。然后,实验者拿着这两颗钻石问实验对象:“我有两颗钻石,想送一颗给你,你要哪一颗呢?”这时,只要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实验者一定会瞪大眼睛,流露出贪婪的神情,仔细审视那两颗钻石,细致地进行比较。就像小孩子选苹果一样,她们往往盯着两个钻石看上几个小时,有的甚至请求:“能不能请你把这两颗钻石借给我一天?”很显然,她打算拿回去请专家鉴定一下。当要求被拒绝,并且告诉她们十分钟内不做出选择,那么不再赠送时,她们可能会无奈地拿起一颗,但眼光仍留在另一颗上,有的人甚至会说:“我觉得那颗像是地摊上的仿制品,所以我选这一颗好啦。”瞧,跟孩子摘去果蒂的行为一样,就算不甘心,不确定,也要把被抛弃的那个诋毁一番,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选择也往往像实验中的一样,只停留在对外表的比较上:大学甲的名声更大些,但是大学乙提供的奖学金更高;公司丙的福利薪水比公司丁好,但公司丁却承诺了你更高的职位……比较来比较去,好不容易选了一个,还要不忘记菲薄一下另一个,证明自己是何其英明!但实际上,结果往往令人啼笑皆非——那个没被摘果蒂的苹果心儿是坏的,而那颗“不是地摊货”的钻石却是仿制品。
人们的心理必须有一个平衡点,证明自己所拥有的是有价值的。那些比较和诋毁的过程虽然让我们获得了满足感,但这种“自我制造”的满足感往往会因为找不到平衡点而失去立足之地,最终给我们带来沮丧的感觉。
我们总是在抱怨生活太受局限,没有选择的机会,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没有选择恰恰是件好事。选择往往掩盖住事情的本质,让我们看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