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3300000008

第8章 名辩思想的发展(3)

公孙龙(约前325~前250),复姓公孙,名龙,字子秉。战国晚期赵国人。活动年代迟于惠施,与荀子同时而稍早。政治上,他曾劝燕昭王“偃兵”(息兵),曾与赵惠文王讨论过“偃兵”。做过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客卿”,深得平原君器重,待之甚厚。他曾劝平原君勿以存邯郸而受封。先后与魏侔、邹衍、孔穿等阴阳家、儒家的代表人物面对面地辩论,是位活跃于战国末年政治舞台上的著名辩者。

公孙龙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公孙龙子》十四篇。传世的《公孙龙子》仅存六篇:《迹府》、《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其中《迹府》是后人为公孙龙作的传略。剩下的五篇,不足三千言。而西汉扬雄称“公孙龙诡辞数万”。由此看来,公孙龙的著作散失不少。上述五篇是研究公孙龙思想的主要材料。

1.公孙龙的思想体系

《公孙龙子》一书存在着自己内在的体系。全书内容涉及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五篇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名实论》可视为公孙龙哲学体系的本体论。本体论所要回答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哲学研究只有上升到本体论的研究层次,才能真正摆脱具体经验的局限,在理论思维的最高层次即最抽象的水平上把握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本质联系及这种联系产生、发展的规律。《名实论》中公孙龙开宗明义即指出“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即构成世界本原的是“物”。物的具体化是“实”。而“实”的“不旷”、“不过”谓之位。

《指物论》是公孙龙哲学体系的认识论,着重介绍了人的认识形式之一概念及其与被反映、指称的物的关系。这种认识关系用公孙龙的话说就是“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即天下之物没有不是通过概念来反映、指称的。但反映、指称物的概念并不等同于概念所反映、指称的物。《坚白论》作为对《名实论》、《指物论》的进一步论证与补充,对认识论问题提出见解。人的认识始于感性认识。感官各有分工,不能互相替代。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认识,经过分析作用可以抽象出事物的“共性”。这种“共性”与具体事物的属性是不同的。《通变论》、《白马论》则是以具体例证证明《名实论》、《指物论》中以极其抽象的范畴所叙述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公孙龙子》的名辩思想散见于各篇之中。《名实论》中的“唯谓”理论:“唯乎其彼此”,集中地表述了同一律思想。《白马论》中围绕“白马非马”

这一命题的分析论证,正确地体现了属、种概念的区别与联系。《通变论》中对“二无一”命题的论证指出了类的区分标准,什么是“正举”,什么是“狂举”,如何避免出现“狂举”等问题。可以说,《公孙龙子》一书中所体现的哲学体系在我国先秦独树一帜。它以高度的思辨性、抽象性,对思维的反思而成为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名辩学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不论你是反对它,还是赞成它,否定它还是肯定它,总之,它是那样耀眼,惹人注目,你不能不去研究它。

2.《公孙龙子》的名辩贡献

下面依次简单介绍一下除《迹府》外各篇的主要内容及名辩思想。

(1)《名实论》

这是全书的第六篇即最后一篇。本篇在全书中是极重要的一篇,是全书的逻辑理论基石。为了便于理解全书的深邃思想,我们首先予以介绍。本篇在公孙龙思想体系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构成世界的是物: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

首句即揭示了其立论的唯物主义基础。物是泛指,物的具体化便是“实”。某实无论在其内容或范围上都与某实自身应有的内容与范围相等、相符,。即正处在其应处的位置上则称为“位”。某物不在其应在的位置上称为“非位”。非位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过”,一是“旷”。所谓“过”,是出现了某物超出、超越了其应有的内容与范围。

所谓“旷”,是出现了某物缺少了其应有的内容与范围。某物的内容与范围既没有超越,也没有缺少则是“位其所位焉”,即恰好在其应在的位置上,这种情况称为“正”。某物即具体的实总要通过名(概念)来反映,通过语词来表达。所以,所谓“正”就是名与实相符。如何达到“正”?

就是对某个概念所反映内容的修正,即准确把握。达到名正的准则或标准是“唯乎其彼此”,即一个正确的概念必须只反映一个或一类确定的对象。具体说来,就是“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即彼名限于指称彼之实,此名限于指称此之实。而不能“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即不可以用已称谓彼之实的。“彼”之名去称谓此之实,也不可以用已称谓此之实的“此”之名去称谓彼之实。因为“名,实谓也”。“唯乎其彼此”的正名原则极其准确地表达了西方传统逻辑中的同一律思想。

(2)《指物论》

本篇是全书第三篇,讨论的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属于公孙龙思想体系的认识论。全篇论述的是“物莫非指,而指非指”这一论题。所谓“物”即《名实论》中所说“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的物,天地及其产生的一切就是物。“指”本是用手去指某物这一动作,引申为对世上万物的指谓、称谓。意为概念。“物指”表示的是与具体物相结合的事物属性的概念。如白马、白石之白,坚石之坚,即是物指。抽象的不与任何具体事物结合的自、坚即为指,引申之,抽象的马、牛等概念也是指。因为其不与任何一个具体的对象相联系,但它又是许多具体对象的抽象。明确了以上“物”、“指”、“物指”几个范畴的含义,就可以明了“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原来是说,世上万物没有不是由概念来反映、指称的,但反映物的概念并不等同于概念所反映指称的物。物本来就是天地之间所具有的。指(概念)却是天下本来所没有的。如果世间万物没有指(概念、名称)进行反映、称谓,人们对世间万物就无法表述、区分,人之间的互相交流将成为不可能。天下万物是客观存在,当然不可以被说成是概念(指)。物不是指,通过换质,也可表述为物是非指,二者是等值的。

(3)《坚白论》

本篇系全书第五篇。阐述的仍是认识论问题,可视为对《指物论》的补充。中心论题是:

离也者,天下故独而正。

为了论证这—论题,文中首先指出人的认识始于感性认识。眼、耳、鼻、舌、身,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各有其不同的作用。例如,眼的视觉区分不同颜色,手的触觉分辨外物的软硬等。感官各有分工,不能互相代替。因此,某一感官不能同时兼得不同的感觉。眼视石得白不得坚,手抚石得坚不知白。公孙龙将某一感官不能感知同一对象的其他属性这种情况称为“离”。这是有客观根据的。某一客观对象的许多属性之间一般不具有必然联系。一块石头是白的并且是坚硬的,白色与坚硬对同一对象——这块石头而言,两种属性之间不具有必然联系。坚硬的东西不一定是白色,白色的东西不一定坚硬。看到某物白色不能必然推知其坚硬,摸到某物坚硬不能必然推知其是白色。视石知其白不知坚,故坚离。

抚石知其坚不知白,故白离。所谓“离”并非白离开石、坚离开石离此而去之离。那么对同一块坚白石,由于人们感官的作用不同,坚对于白石(视白不得坚),白对于坚石(抚坚不得白)各自到哪里去了呢?公孙龙称之为“藏”。隐藏起来只是未被感知的代名词,并非不存在。可见,公孙龙的“离”,其实质是指认识,包括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分析作用。《坚白论》中还指出这种所谓藏是“自藏”,即认识主体对被感知对象属性的“知”与“不知”的自然转换而成的隐藏。正因为“自藏”由视而得白石二,坚藏。由抚而得坚石二,白藏,而不是坚白石三。

同类推荐
  • 设计:文本与语境(汉英对照)

    设计:文本与语境(汉英对照)

    多年前帕里斯教授创办并主编了《设计工业·工业设计》(DIID)杂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希望能够同时站在历史和当下的角度来重新定位“设计的真实尺度”。对这些在设计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主题的讨论,如同围绕着产品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技术和文化的延伸所进行的一场世俗性的辩论,通过复合性的结果来击中移动性的目标。帕里斯教授将DIID作为对设计领域研究的实用性工具,试图在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中去发现和讲述关于设计的故事以及设计本身的定义,将设计作为“人类自身活动的一种延伸”,通过帮助读者对隐含在设计中的物质和寓意的理解,来定义这种“延伸”,从而诠释了设计如何将人们的需求转化为产品,来改善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发现设计所具有的时代特有的意义。
  •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在对其作历史性的挖掘梳理与整体性的研究推进,第一次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对三代海派书画名家的经济形态作了具体的量化分析,考证其市场运作与商业推介;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三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进行了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考察,对海派书画领袖及名家亦作了独到而具体的研究,探幽抉微,新意迭出。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选录了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的艺术随笔数十篇,是对他的谈艺文章的又一次整理结集。徐悲鸿先生有着丰厚的艺术学养和创作实践,避免了“门外谈艺”的粗浅与尴尬,在《徐悲鸿讲艺术》收录的文章里,既有评论家式的关于绘画美学的鉴赏,又有作家漫谈式的对于世界艺术的感悟,还有作为艺术家对绘画技艺的专业探讨,极具文学欣赏价值与专业研究的借鉴功用。
热门推荐
  • 阳间巡逻人

    阳间巡逻人

    儿时喂养乌鸦,导致阴气很重,经常见鬼,后被人给我养了一只美鬼防身,另外,我还得给阴司打工才能活命。
  • 许你一世萤光

    许你一世萤光

    你之所想,我之所愿;这世只为你而来,即使你也不为她。
  • 每一次感动都值得回味

    每一次感动都值得回味

    那个冬天,他的事业几乎遭到灭顶之灾,由于贷款没能在限定时间还清,他们不得不搬出那套豪华且温暖的住宅。他们在市郊租了一处简陋的房子,房子里阴冷潮湿,一如他们那时的心情,他对她说:“相信我,会好起来的。”她信。
  • 中华女杰(现代卷)

    中华女杰(现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华女杰(现代卷)》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1949年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涌现的20位女英雄(女杰)故事,讴歌了她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美菜好风范。
  • 无限翻倍

    无限翻倍

    神武次世界登陆地球,法则相融,人类开启了次世界修炼争霸之路重生回到十年前,林远带着前辈大神的攻略经验以及翻倍系统,在神武次世界中,快速崛起,只手遮天经验、装备、攻击、钱财、能量……在我手里可以无限翻倍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三国,隋唐,夏商周,元明,五代十国等,华夏历朝历代同处一个时空,玩家的崛起,万国争霸,非常热血 神武位面强者即将降临,这是一个现实的游戏世界 欢迎加入无限翻倍群:281504058
  • 蛇夫总裁的小狼犬

    蛇夫总裁的小狼犬

    作为南都首富的私生子,贝知洛的童年是过着妈不要,爸不疼的日子,终于有一日,贝家长子的意外离世,令他从见不得光一举成为贝家唯一的继承人。 从此他开始与养母斗,处心积虑,步步为营。与妹妹争,刀刀扎心,势必要她俯首称臣。终于他成为了最终的王。 可他却越来越觉得孤独,只有那个他一直割舍不下的小女人还在他身边,可是他还能得到她的心吗? …… 一天晚上,李秋意说:“阿洛,我们要个孩子吧!” 他沉吟了一瞬,忽然笑容便荡漾开来,他用他的大手覆上李秋意闪烁着星光的大眼睛。 然后李秋意听到他说:“傻丫头,你以为生孩子是可以闹着玩的?” 后来,她又听到他说,他的孩子只会由他的妻子生育。 新书《系统重生之房东小姐超甜的》已开,欢迎大家围观~
  • 匠擎

    匠擎

    金陵城中,向死而生!锔瓷匠人卫无馋,苦守这祖上传下的手艺,日渐凋零的传统手艺,似乎即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然而,一个神秘人的出现,给卫无馋枯燥的生活,带来了转机……文物、修复、夺宝、与古董贩子斗智斗勇,卫无馋让自己的传统手艺,在现代社会,焕发出崭新的活力。
  • 遗嘱

    遗嘱

    鲁娃,女,祖籍山东,原系《温州日报》记者、编辑,上世纪九十年代移居法国。之前发表出版一系列纪实文学和两部长篇小说,曾获青年文学奖、报告文学奖、浙江省文学艺术奖。其后中断写作十余年。2006年开始在《小说月报原创版》《人民文学》《收获》《芳草》《江南》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及散文多篇,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小说月报》选载,并先后出版、发表长篇小说《女儿的四季歌谣》《欲望之桨》。现为《温州都市报》海外通讯专栏作家。克莱贝尔太太的三个儿子分别从纽约、慕尼黑还有巴黎的蒙马特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后,都在约定时间赶回家来。之前,是同一个女人打他们手机报的死讯,电话里语调平淡,听不出什么感情色彩,声音也很陌生。
  • 网游之幻世无双

    网游之幻世无双

    二十严寒与酷暑,一朝扬名惊风雨。例不虚发刀光寒,百发百中追魂箭。空手白刃灵犀指,横扫千军神威棍。魑魅魍魉多邪魅,空谷灵音净浑浊。竹林松涛闻惊雷,剑舞惊鸿无双曲。男儿热血洒苍穹,岂容夷狄染神州。
  • 暴兵就完事了

    暴兵就完事了

    我的系统除了复制粘贴,啥都不会。然后我发现我拥有了一个很厉害的技能——暴兵。自此,我纵横诸天,无可匹敌。金朝很牛逼?打得宋朝南迁,中原涂炭,女真过万无人能敌?不用多,我暴一百万个footman平推你。丧尸围城,人类社会濒临崩溃?不要慌,十万个机枪手已经就位!天地不仁,修仙者视凡人如草芥,抬手间一城一地灰飞烟灭?先问问我一万个编队的歼-20战斗机答不答应!秋豆麻袋,我看到了什么?EVA初号机???DF41???航空母舰???阴谋诡计太磨叽,暴兵就完事了。……路飞和鸣人到底谁厉害?炎帝和韩跑跑谁更牛逼?都暴出来让他们打一架,然后再暴一百个提莫在他们脚底下疯狂种蘑菇?目前出现过的兵种都在作品相关里列出,各位大佬可以先点进去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