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3300000005

第5章 名辩思想的发端(3)

原有四篇,除去重复的,校定为两篇。中经魏、晋、隋、唐历代传抄,当散失不少。值得注意的是唐朝人李善注《昭明文选》,前后引用《邓析子》文字有13条。引文大都与今本相同。李善注向为学术界所重视。可见唐朝人并非视今本《邓析子》全属伪造。明、清以降,至近现代渐有人视《邓析子》为伪书。近来年,又有研究者认为今本《邓析子》不伪。此外,研究邓析事迹思想还可以从先秦的《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中看到一些材料。这些材料不曾有人怀疑其真实性,而这些材料的内容又大多是对邓析思想的攻击。我们透过论敌激烈攻击的言辞可以发现邓析的思想确有其存在的价值,他的“刑名之辩”、“无穷之辞”、“两可之说”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1.邓析的“刑名之辩”

邓析生活的郑国,地处中原,是春秋时代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列国之一。上层建筑的核心、周礼首先在郑国遭到破坏不是偶然的。公元前536年,在郑国执掌大权的子产顺应潮流率先在各诸侯国中“铸刑鼎”,即把法律条文铸在铁鼎上予以公布。显然这是一种改革,一种进步。历来的法律条文都严格掌握在统治者手中,由他们说了算。现在向大众公布,人们可以依据公布的法律条文来衡量执政者的赏罚是否得当,多少限制了一点儿当权者的随心所欲。

此举当即遭到叔向为代表的保守人物的反对。他们担心:

老百姓从此会不受“礼”的约束,却依据法律条文,为了丁点儿小事而争论,兴起辩论的风气。此举也引起了邓析的不满。子产所铸刑书形式虽与过去不同,但内容恐怕仅是些改良。于是邓析未经任何人授权,自己作了一部“刑书”,书写在竹简上,史称《竹刑》。由不可能多铸的铁鼎,到容易制造书写的竹简,这一改变不仅在形式上更容易流传,为广大士民掌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其内容上。

既然出自辩者邓析之手且在刑鼎之后,必定是有针对性地修正、改造了子产刑鼎的不严密及粗疏之处。正因为如此,邓析才有可能数难子产之政。

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日:大狱一衣,小狱襦裤,民之献衣襦裤而学讼者不可胜数。

“务难”二字透露出邓析是有目的、有准备、有针对性地给子产的政策挑毛病、钻空子、找麻烦。不但他自己这样做,而且定出标准收取费用,教民诉讼。大点的案子收一件上衣,小点的讼事收件短袄(襦)或套裤即可。

结果,不但那些有狱者学习,没有打官司的人也纷纷前来学习。可惜《竹刑》早佚,具体的“刑名之辩”的内容已不可确考。但从邓析作《竹刑》、帮人打官司及教民诉讼的实践来看,虽然刑与形通用,但邓析的“刑名之辩”的内容恐怕更多的是对法律条文所用之名(语词、概念)、所用之辞(判断)作出种种解释,在辩讼过程中熟练地加以运用,为事主辩护。联系《吕氏春秋》上对邓析“刑名之辩”的评论:“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来看,他的立场确实站在执政者的对立面上。是非与执政者正好相反。且他的“刑名之辩”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辩讼的成功率极高。还有一条材料也可作邓析数难子产之政的证据:

郑国多相悬以书者,子产令无悬书。邓析致之。子产令无致书,邓析倚之。令无穷,则邓析应之亦无穷矣。

原来郑国人有“乡校议政”的传统,早晚没事儿时在地方办的学校中议论政事。执政者子产在有人建议取缔时还采取了较为开明的态度。子产说,为什么要毁乡校呢?

人们早晚闲暇,在乡校议论执政者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坚持,错误的改正。这是我的老师呀,为什么要禁止它呢?

事物总是变化的。当这种议政活动由乡校扩大到市井,用张贴、悬挂的方式揭露、抨击政治弊病时,子产的宽容也到了极限。他严令禁止在街上公开张贴、悬挂议政文字。

邓析针对子产禁令“无悬书”,改为“致之”,即递送方式。子产又下令“无致书”,邓析又改为“倚之”,即教人改为夹杂在物品包裹中传递。子产的禁令无穷,邓析对付的办法也无穷。

正是在这种辩讼、教授辩讼技能和技巧的实践中,在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邓析开创了对思维、语言及与实际事物之关系的探索历程。他所作的《竹刑》及法律应用实践的相互作用,必定在法律条文的斟酌、拟定,思维与表达的技能、技巧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否则不会赢得“不可胜数”的追随者“献衣襦裤”来学习。总之,邓析的“刑名之辩”所掀起的由辩讼而辩论的论辩之风极大地刺激了对于名辩的研究,为尔后兴起的名辩思潮开了风气之先。

2.邓析的“两可之说”

由于材料的缺乏,邓析的学说已难以确考。但从仅存的一些材料上看,“两可之说”确属邓析的思想毫无疑问。

应当说“两可之说”是邓析在“刑名之辩”中所使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汉刘歆(Xin读音新)《校上邓析子序》及《列子·力命》上都说:

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

那么“两可之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吕氏春秋》上的一段文字为我们提供了线索:

洧(w6i读音伟)水甚大,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死者,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邓析日:

“安之,人必莫之卖矣。”得死者患之,以告邓析。邓析又答之日:“安之,此必无所更买矣。”

洧河涨水,郑国一富家之人淹死了。有个人捞到了这具尸体。富人要求赎回这具尸体,但得到这具尸体的人索价很高。富人求告于邓析。邓析说:你不用急,这个得到尸体的人是(除了你之外)一定没有地方卖掉这具尸体的(富人不来赎尸)。得尸者很发愁,也求告于邓析。邓析又对他回答说:你不用急(除了你这儿之外),没有别的地方能买到这具尸体。

对于赎尸交易这同一件事对立双方富人与得尸者的回答都是“安之”,邓析是否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了呢?没有。它说明邓析已经不自觉地看到了事物的相对性及矛盾性,区分了事物矛盾与思维矛盾。富人与得尸者在赎尸交易中的态度均可“急”,也可“不急”。富人认为,除了我没有人赎这具尸体,因而“不急”。富人“不急”的理由恰恰是得尸者“急”的原因。得尸者同样可以“不急”,理由是除我这里外没有地方卖这具尸体,即奇货可居。得尸者“不急”的理由恰恰又是引起富人“急”的原因。同样是“急”,富人与得尸者理由不同。同样是“不急”,对于富人与得尸者原因各异。急与不急的内容对于买卖双方来说是不同的,但也是确定的。显然这不构成思维中的自相矛盾。因而,邓析对富人与得尸者矛盾双方的回答都是“不用急”,并不构成逻辑矛盾。因为不急的原因是各异的。

富人认为除我之外没人买;得尸者认为,除我之外没人卖。

如前所述,富人不急的理由正是得尸者急(患之)的根据。

同一原因在赎尸交易矛盾双方身上引起互相矛盾的反映,这恰恰反映了同一事物、同一时间在不同方面所具有的矛盾性质。

“两可之说”的确切内容是什么呢?邓析的批评者荀子说“邓析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吕氏春秋》上说邓析“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又说邓析“可不可无辨也”。西晋鲁胜总结先秦名辩历史说道:

可有(又)不可,是名两可。

荀子说邓析不顾(恤)是非,肯定错误的说法。《吕氏春秋》说邓析是非没有界限,非说成是,是说成非,肯定与否定一日一变,在邓析那里“可”(正确、肯定)与不可(错误、否定)“无辨”,即没有区别。鲁胜之说太过简单,但也透露出这样的信息:某件事可能“可”也可能“不可”,即是“两可”。联系赎尸交易,我们认为,所谓“两可”就是急与不急(是与非,然与不然,可与不可)等两种互相矛盾、互相否定的情况对于矛盾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来说可以都是真的,即“两可”。“可”能变为“不可”,反之亦然。

邓析的“两可之说”从流动范畴来考察事物,强调了概念的灵活性,从而作出相反的判断。“可”与“不可”都可为真。思想获得了灵活性,却给人以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印象,未能从理论上与相对主义诡辩论划清界限。

究其原因,反映出这种“两可之说”只是初级的、直观的,它不能从流动范畴与固定范畴的统一来认识事物,不讲“可”向“不可”,或“不可”向“可”即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条件,仅限于考察事物的角度或侧面不同,遭到荀子等的激烈攻击不是偶然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邓析提出的“两可之说”极大地刺激了对思维的研究,对后来名辩学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启蒙作用。

同类推荐
  • 老北京民歌

    老北京民歌

    本书讲述的“民歌”是指流传在北京民间的歌曲小调,又被称为时调、小曲,或者清音。按照时代发展的顺序,分门别类地、详尽地向读者介绍北京民歌的曲牌、内容、艺术特色、演唱形式、演出场所;介绍那个时代的“北飘”—民歌歌手的来源、歌手的组织、歌手的技艺和他们的身世;介绍近代以来,北京民歌是如何向曲艺、戏剧演变的。由此探索民歌文化大宝库的成就。
  •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是一部全面阐述美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的著作,其显著特色在于将权威的美国电影理念与生动的好莱坞电影创作结合在一起,将清晰的美国电影历史与鲜明的电影艺术家个性结合在一起。将主流的商业电影表现与多元的美国社会文化及哲学美学背景结合在一起,打通专业性与大众性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中汲取美国电影的文化素养。
  •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本书中,李长之先生利用西方美学理论观照中国传统绘画,从主观、对象和用具三个方面对中国画理论作出具有开创性和系统性的建构及评述,为人们重新审视中国绘画艺术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让读者更明晰地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和独特美学价值。
  • 介入公共领域的审美交流:上海城市公共艺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介入公共领域的审美交流:上海城市公共艺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以上海城市公共艺术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开埠、建国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四个各有鲜明特征的历史阶段,在对各期主要作品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公共性功能和公共意义指向。
  •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主要内容分为佛教绘画的起源、汉魏六朝时期等章节。《中国古代佛教绘画》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有关内容。
热门推荐
  • 追光

    追光

    苏苒第一次见韩栋,隔着人群,一眼便似一枪,砰!正中心脏。韩栋第一次见苏苒,这个女人第一天就在公共场合吵架,像话吗?苏苒:我在戏里谈过很多次恋爱,我想在现实中谈一次,和你。韩栋:任何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这是一个外柔内刚犟的要死的女星和一个外刚内柔毒舌却暖心的男人的故事。
  • 重生异能:郁少的神医甜妻

    重生异能:郁少的神医甜妻

    一个平凡的学生,竟然重生,得了空间,撩了军少。某军少果断出击:“我看中你了,你就是小军嫂”。某少兄弟“小嫂子快来,我们要减训”…………某安“好处呢……”某少兄弟“把老大给你……”第一次写文,多多关照
  • 跟我学减轻压力

    跟我学减轻压力

    从此远离压力的困扰,走出心灵的误区,摆脱沉重的生活,把握生命中所有的幸福和快乐,轻轻松松地登上人生的巅峰!过度的压力是人生一大灾难,它足以摧毁我们生命的堡垒,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减压。那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读这本书开始。
  • 凤曜灼灼若流光

    凤曜灼灼若流光

    明启流走过了仙界的云苍地莽,悬峰飞崖。阅尽了冥界的忘川黄泉,曼珠血沙。看遍了人间的盛世年华,似锦繁花。停留在了龙若璃鎏金勾丝,赤绸朱纱的凤冠霞帔之下。这飘渺仙道,江山如画,怎么及得上你笑的国色天香,情深意长。
  • 蚁术诗选

    蚁术诗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锦皇后

    元锦皇后

    她,丞相府嫡女为了什么心甘情愿去领国做了妓?他,不惜利用爱人的太子殿下为何最后放弃了皇位?他,忠心护主的将军是谁让他愿意投奔敌国?这里有一部小说,六对恋人,九位当局者。‘这天下也就你一人能让我做到当局者迷。’这里有一块大陆,四个国家,五位掌权者。‘能做到万人之上为何还偏要低人一等?’这里有一世时间,百个年岁,两位长眠者。‘我受过伤也结过痂,时间让我消磨成茧,却没有让我忘记你。’顾城:我这一生打过所有的败仗都源于一个名叫阿锦的人。宋毓锦:我下了一辈子的棋,却唯独让你将了我心上的军。元祁:我是你最好的归宿,却不是你最爱的良人。
  • 重生娱乐圈之绯闻天后

    重生娱乐圈之绯闻天后

    【男强女强】【娱乐圈】【重生】【宠文!】-------------------------------------------她本是影视歌三栖明星,与二流男星一见如故。她爱他,亲手把他捧上巨星宝座。却是渣男残忍,在她丑闻缠身之际,递上一纸离婚协议,又将堕胎药掩藏食物中,亲眼看她吃下。红血弥漫,暴雨滂沱,一道闪电划过,上天怜她,让她重返花季年华。再活一次,她定扭转乾坤。拍电影,取影后,炒楼盘,开公司,重生一世混的如鱼得水。钱?十一位数够不够?名?妇孺皆知行不行?男人?高深莫测的地产大亨,誉满全球的著名导演,一呼百应的国际巨星,手段辛辣的精明经纪……她本暗暗发誓,牢牢守住自己的一颗心,再也不要轻易交付。可是那个男人,宠她,爱她,敬她,帮她,温柔以对,让她如何逃脱难自拔?阴谋阳谋,她淡定解决。污蔑陷害,她一一击破。真真假假,虚与委蛇,对不起,她没兴趣!且看一代巨星,浴火重生,怎样玩转娱乐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有关本文更新】每天都会更,前期慢,后期快,一般不会断。时间不固定。确有事情更不了,会留言置顶。看文的亲要留言收藏,不许霸王,鞠躬~~~最后,欢迎跳坑!撒花~~~
  • 月之晨

    月之晨

    面对种种惨烈人生境况的大二学生艾立坚,几乎失去人生目标。与恋人的关系也处于胶着状态。这时他开始成天闲逛,心底一片空虚。过去与现在的朋友也际续出现在他的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好像开星一样围绕着他。女友无私的爱情让他觉醒,在他21岁月生日的那个夜晚,两人对着月光与雪花许下了生平最重要的愿望。但在这之后,他却不告而别……当两人再次重逢,之间已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聚?是散?原本迷乱的心更加迷离,后面的路又是怎样?
  • 农家有女叫青青

    农家有女叫青青

    做的农活:插秧,割麦,锄草,翻地……;吃的淡饭:大米糊,包谷糊,红薯糊,南瓜糊……;玩的游戏:跳皮筋,跳房,打沙包,踢毽子……;住的房子:茅草的,泥土的,青砖的,红砖的……;那些年的农村,你记忆里的这儿都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