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2800000024

第24章 附录(9)

答:三张味道都非常好,买了四张。各种颜色的一样买一张。我跟人家讲了,我收藏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就是为了证明钱松目的山水画是中国古往今来所有画家用色最丰富、最饱满的。

问:也没裱起来。

答:还没来得及裱呢。就是说为什么画家和中央美院必须要请收藏家去讲讲呢,因为美院没有藏品让学生天天看,有不少学生学到毕业也没见过几张原作,就是教授又有几个能有观摩大批古画的眼福呢,你就比他们都看得多。你懂画,还不就是因为看原作多!我这是天天看藏品,天天研究,所以跟他们的想法不一样,很多东西他们都讲不出来,比如我今天跟你讲的话,你写出来以后,让他们去看看,他们没这种思想。

十问:您这几以前原来还挂着华国锋的字,现在没了。

答:朋友要走了。

问:他的字现在有市场吗?答:有啊。

问:怎么个价钱?答:说不好。这东西就是看你需要,华国锋不管怎么着那是名人。以名传世,这是其一,其二呢,他的字还有自己的味道。

问:他写颜体。

答:有自己的味道,写得还不错,一直在练字,说句实在的,他的字比欧阳中石的字好。

问:您不喜欢欧阳中石?答:他的字没变化。字扁平没变化,没写好而且模式化,老是半块砖半块砖的。

问:怎么叫半块砖呢?答:就是一个字就半块砖这么大,中国字本来是方块字,好多字由于重心的变化,而使字的结构产生变化,这样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无限多的趣味出来。他的字缺乏变化。

问:欧阳中石的您也没收藏。

答:不是没收藏,我是根本不要。什么欧阳中石的、什么沈鹏的,我都不要。启功凑合着,启功的字也是比较单调,只是横粗或者竖粗、横细这种变化,为什么造他假字的多?问:您上次给我看的那四张启功的小册页。后来拍了,拍了多少钱?答:拍了十六万多吧。

问:应该说是便宜了。

答:算是我不要的,我只要是不欣赏了,就不喜欢了。我研究出他的缺点来了,原先有七张那三张是十四开的,先淘汰了。因为有这七张之后,有四张没款,通过我的朋友找启功又题了一次。

问:都补齐了。补题需要交钱吗?答:没交钱,我叫朋友给送点吃的,那都很早了,就是八几年的时候。

问:过手这么多书画,怎么能保证没有假的呢,我觉得这个很难做到。

答:我太严格了。可能在收藏界最严格的就是我,一些人号称收藏多少多少,或者收藏什么什么,可是打开作品一看,大部分是假的,或者一半左右,或者是少半,这样还还算不错的。到我这儿来没假的,因为我收藏的来源都是从家里拿。

问:家里恐怕也有一些说不清楚的吧。

答:刚才你看的那个,全是没款的,都出版过的。

问:现在有很多出版过的也有一些问题。

答:这不会,这是他们家人自己出版的。有一些家人出版的也有问题;但是有的家人不会画画的就没问题。

问:但是现在会画画的子女很多啊。

答:有的人不作假,真的假的还是能看的出来。齐白石一生最反对代笔,说他有人给代笔,那些说什么工笔草虫是儿子画的,都是胡说八道。

问:他到九十岁还能画工笔草虫吗?答:九十岁的工笔草虫都不是他九十岁画的,是六十岁以后画的。

问:能攒这么多吗?答:能,他当时画了一堆。他死了以后,他的东西不是捐给北京中国画院了吗,现在北京画院拿出来一看,这批画好多都没款,就是因为那时候人家齐白石自己知道自己晚年画不了这么工细的,就提前画了,画了之后呢,然后在晚年的时候添点花啊枝干什么的。

问:添点东西。

答:对。我上次跟你讲,他画工笔草虫最后的年龄是八十一岁,画的是一个扇子。齐白石是天才,不承认不行,他八十一岁了,还能看见屋角蛛丝尘土,目力不衰,眼力多好,一般人达不到,所以有好多事不能按正常人的思维想。

问:他是天才的画家。齐白石的画现在您有多少?答:最好的,我是有不少。

问:齐白石并没有很大的作品。

答:有啊,你说要多大的吧!我这儿有一张八尺整纸对开的呢,新买的这一张是六尺对开的。

问:八尺整纸的齐白石?!答:再大还有,我这儿不能再挂比这还大的了。

问:我看在美术馆展出的齐白石的画,最大的四尺的就了不起了。

答:我这里屋就有六尺对开的。你看。

问:是多少钱收的?答:330万,应该是很高的了。其实不算高,这张在2002年初拍过,那时候拍的是68.2万,去年就涨到了330万。

问:最近您出手让过齐白石吗?答:基本没有。齐白石的画现在假画横行。假画越来越多,真的越来越少。著录的假齐白石多了。

问:学者为什么会这样呢?答:可能他写理论还行。但是眼力不行。

问:不会是成心的吧?现在见利忘义的小评论家也蛮多的,为了俩钱儿什么都能做,圈里人都知道。

答:肯定是有假的。因为一般出版假画要给钱啊。

问:我看你这儿摆着天津杨柳青出的两本齐白石对开大画册,一本是精品选,一本是作品选,里面收的画差不多,为什么这么短时间同一出版社会出两本内容基本一样的的画册?里面的有您的藏品吧?答:有我的,也有齐家的。里面有的画据我看不真。

十二问:各家公司的拍卖图录您都是全的?答:小拍的大拍的全部都有,拍卖公司每次都有。

问:有多少家公司给您寄呢?答:每家都有。中国现在拍卖公司也多了。北京的有个十来家,主要的有瀚海、嘉德、中贸圣佳和荣宝,其他没什么东西可看的,其他的多是假画。你要收藏的话,看了也没用。现在拍卖公司虽然多,但是有质量的拍卖公司不多。有质量的拍卖公司,上拍的好东西越来越少,拍卖价格也越来越高。

问:拍卖市场现在有很多企业界的人进入这个市场,他们和过去的收藏家可能路数不太一样吧,他们很有钱。

答:对,很有钱。现在收藏家都没法儿买画了,争不过他们。

问:有些内行给企业家到拍卖会去掌眼,或者给他们去把舵。

答:所谓的把舵的、掌眼的这些,我不知道找谁了。反正我见过的几个帮企业收画的,收的大部分都是假的。

问:为什么呢?答:因为现在真的老画很少。现在市场上拍的绝大部分老画都是假的。

问:您这个老画指的是?答:就是清朝以前的,名家画几乎都是假的。

问:那有请您来掌眼的吗?答:没有。

问:为什么?答:请了我以后,他就没法收东西了。

问:为什么?答:大部分都是假的。我不让他收啊。

问:不也有真的吗?答:很少啊。一般很少。

问:您不也在市场上买到了不少东西吗,像这次在天津买的这批画。

答:这不是老画,这是黄宾虹的。

错位与没落

——对篆刻艺术与印章收藏的全新审视与批判

传统艺术在后现代社会必然要经受时代潮流嬗变的冲击与考验,需要在新的文化环境与价值体系中予以再发现、再评价,方能确定其地位与发展方向。

篆刻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也是我多年来非常感兴趣的一个研究对象,为此收集阅读了大量的印谱与篆刻史、篆刻理论与评论,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与学术资料。

社会科学的学习与研究,必须以人为核心。从九十年代开始我有缘陆续结识了包括袁思奇、王十川、李立、朱关田、刘一闻、韩天衡、黄悖、李刚田、韩大星以及梅舒适、小林斗盒(信手写来,无意排名)等有代表性的篆刻专业人士,其中一些还成为师友并有幸得到其惠赠的作品,其中袁思齐、林健、李刚田、马士达、韩大星、鞠稚儒、蔡元林、尹海龙等老中青名家的精心之作是我特别钟爱并经常钤盖、把玩的,这样便对篆刻艺术的现状与从业人员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任何一个专业要有全面的认识与研究,既需要结识最成功或最权威的人士,也需要了解专业领域内失败或不入流的从业者,否则就会失之片面,无法把握全局状态,而于后者也即俗手与低手(其姓名不值得一提,因为我甚至都不记得了),我也不乏广泛深入的接触,所以才洞悉这个专业或行业的弊端与缺陷。

杭州西泠印社的中国印学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的印章馆,陈列很专业,既有学术价值又有艺术鉴赏价值,是国内最具规模的印章艺术常设展览,我曾多次前去欣赏研究,在其他的博物馆参观时凡是遇有印章,我也会特别予以关注,因此对于古今印章作品有较多第一手感性认识。另外,我个人对于印石与印具的收集也还不少,以古人为师,自己也尝试治印,或石或铜,并用于画作。在印章的使用层面,我与学者、书画家交往时会经常谈及这个话题,尤其是姚奠中、黄永年、杨明义、戴卫诸位前辈对篆刻都有着深入的研究与独到眼光,让我受益不少。

上述各项是从事篆刻学习与研究都要必备的条件,如果说我与如今的篆刻研究者与理论评论家有什么最大的区别的话,就在于篆刻不是我惟一的专业,在书画篆刻专业训练与经史子集的国学修养之外,坦率地讲,我在文学、传播学与经济学、茶学、陶瓷、玉器、园林景观的研究方面下过同样的功夫,所取得的成绩虽然与前人相比不足挂齿,然而在同时代人中也还均算侥幸领先,这样我对篆刻的研究才做得到更为客观,更为超脱,学术知识文化背景也更宽广。

正是因为我对篆刻的喜爱与研究,才会有2003年《中国印》刊物的面世,作为这本篆刻杂志(虽然只出了四期,但是得到海内外专业人士高度评价)的创办者与主编,显而易见,对篆刻不会没有自己的见解的,事实上,创办这样一本纯艺术的刊物本身就说明了我对篆刻的兴趣与主张。

在文化与艺术领域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是平庸与雷同的最根本原因,求新、求真、求美,对真理、对美的穷根溯源的追求、探索,是艺术进步的生命力所在,想象力、创造力与独立精神与个性展示,是艺术价值的核心。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艺术创作,也适用于艺术研究与评论。

参照艺术的整体坐标系,经过对篆刻艺术的全面考察,我认识到,并没有人对其存在进行终极意义的思考与批判,书画篆刻界对待印章的态度只是效仿前人或他人,沿袭既定的模式,可以说是一种集体盲从,而不曾真正想明白印章在书画艺术中有着什么样的生存理由,有无继续存在必要、是否不可替代。因此,不揣浅陋,草成此文,主要目的是想归复篆刻艺术的本真价值,从盲信盲从中廓清是非,从而为书画与篆刻艺术的正本清源有所助益,让使用印章的人重新看待印章、改进调整用印行为,同时也让篆刻界人士在创作印章时换一个眼光审视自己的艺术行为。

在此文写作的过程中,完全是偶然巧合而且对本文没有任何影响,我一向看重的西泠印社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大众传媒海选社员,我个人不止一次承教、对我多有支持的著名学者、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教授是主持者与发言人。此举使西泠印社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这家书画印领域最有影响的艺术社团所代表的篆刻艺术,也便相应升温。而同一期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篆刻艺术大展。此文草成,曾请一二知交商量切磋,得到的反馈分量很重:甚至有人评价说是“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有颠覆、改写中国篆刻史的力量,振聋发聩——我自己知道没有如此神通,只是在文化与艺术潮流的判断与把握上多少有一点提前量而已。如果我曾经预言什么会成功而其后果然成功了,或者预言什么将失败而其后竟然真败落了,纯属巧合。

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现象,这也是认识论或思想史的规律,因为真理似乎从来都是由个别人先知先觉的,而后才会逐步扩大影响,最终成为常识。正像我在其他领域的研究著述一样,这篇篆刻评论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没有参考或借用任何其他人的见解或观点,因此,若有谬误,完全由我一人负责,与别人(尤其是我在文中提及的篆刻界书画界人士)一概无关。全文是在两个月的时间拉杂写成的,不是任务,也不是约稿,纯粹是自己写着玩,因此,既没考虑文体形式,也没注重引经据典,只是就心里所想与手头碰巧有的材料汇在一起,写成之后,与其说是长文,不如说是一本小册子。

篆刻与女子裹脚风俗人类文明的传承,有精华也有糟粕,并不是所有的传统与既成惯例都有其合理性。人类生活的一个可笑之处是习非成是,而一旦某个做法成为惯例,人们只是简单地照搬,不会去怀疑或提出异议。

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从宋代迄到民国末期,妇女裹脚被视为一种美、一种风度与教养,而事实上的痛苦、病态与怪异几乎无人置疑,在近干年的时间里,民众盲从盲信,不惜摧残千千万万女性的肢体,以追求所谓的美。在那个时代,裹脚是女子最起码的资本,只有极贫困而且没有上进心与自尊心的劳苦人家,才会不让女孩裹脚以便干粗重活计——天足为全民所耻笑与蔑视!这种公然违背健康与人体审美规律的现象,作为传统一度占有压倒性的主流地位。站在后弗洛依德时代的立场上,从性社会学角度出发,我们现在可以得出客观、科学的认识:裹脚只是极少数人的性偏好,辜鸿铭之类的名士可以从三寸金莲上找到最大限度的性满足——而对于绝大多数正常、健康的人来说,扭曲变型的小脚实在是一种畸型病态,根本没有审美的价值也没有性爱意义。

同类推荐
  • 鲁迅家族:一门三杰

    鲁迅家族:一门三杰

    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被遮蔽和高悬的鲁迅、鲁迅的后人们、周作人之“苦”、周作人之谜 ——止庵谈周作人的国事与家事。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这是一次对英雄事迹的重温,也是一次对烽火年代的回望。所有的重温和回望,都是因为在这些远去的英烈们的身上,深藏着我们民族不可失落的魂魄。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的人生事业,因为介入政治集团而起,也因为自己所在集团的不得势而迅速衰落。这也正是封建官商所受到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胡雪岩所在的年代是封建社会,没有民主集中制,也没有合理的政策保护商人的利益。正因为“当官”的说了算,故此商要和官拉上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智”,才会让生意有保障,才有可能实现赚取利润这一从商的基本原则。胡雪岩和官拉上关系,必须给官一些“糖衣炮弹”,阅读此书,应从正面吸取营养,学其精华,去其糟粕。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迈克尔·杰克逊: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抑或天才?

    迈克尔·杰克逊: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抑或天才?

    弗兰克·薇黛拉通过对迈克尔·杰克逊的职业分析,对"天才"这一术语的敏感本质提出了质疑。有一项科学研究证实,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们,或极富创造性,或聪颖国人,或偏执己见,或性格多变,每一种特质都通过对潮流明星职业的研究而得到了分析。基于这项研究,他们提供了答案来回复以下问题:迈克尔·杰克逊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还是个绝对的天才?你会发现,答案是一场充满热情的讨论。
热门推荐
  • 樱木之

    樱木之

    林夕大学毕业后,准备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后,安排相亲,出逃海城,找工作,入住酒店套房,入职叶氏集团,设计师
  • 相遇再见

    相遇再见

    世间的一切相遇都是再见的奖赏,一切再见都是为了下一次相遇做准备
  • 古书奇穿:爷,妃你莫属

    古书奇穿:爷,妃你莫属

    【蓬莱岛出品】QQ群:118117346她羽丝在学校是一个很有名的拽丫头。一天的下课,天空暗了起来,所以她就加快了脚步,可是还是躲不过,这是注定的。她和她的好朋友小莉进去图书馆避雨,羽丝只是纯粹的去避下雨,也只是好奇的去拿那本会发光的书,也只是愤怒的去踩踏那本只有开头,没有下文的书,这也有错吗?书发怒了,时空之门也打开,羽丝也无里头的穿越了。羽丝给一道光芒照射后,意识就糊涂了。等她醒来的时候,自己来到一个四面都是白色的地方,而这个地方有一道声音说“有缘人”“救世主”.....羽丝说“为什么是我”,她无里头的成为“救世主”,可是自己却不知道她穿过来是做什么的,救什么的。穿越不久,就遇到王爷,而这个王爷天天和自己作对.......羽丝这个拽丫头会和王爷闹出什么事呢?他们会不会日久生情呢........她能不能完成任务离开这里呢?
  • 原来你是这样的皇上

    原来你是这样的皇上

    这是一本脑洞大开的男主穿越的书,不知道现代男性到了封建女卑社会会有怎样的反转,深受这种好奇心引导就创作这本穿越类的书。其中男主对女主现代版的宠爱,加之难以猜测的女主形象,兴许突破以往女主人设,是另一番耐人寻味的体验。本书全原创,情节参照自身阅历和想象,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全书分为五章,分别从女人的心绪、颜面、身形、疾病、特殊时期(经期、孕期)五大方面出发,展示了女性身体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女性在美容保养方面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和容易走入的误区,从专业角度指出众多流传甚广的美容方法的本质,辨别那些所谓新技术、新产品的圈套。并深入剖析问题背后最深层次的原因,给出相应的调理建议和具体的保健方案,不但包括大量的内外兼修保养方法,还有许多简单有效的养颜祛病食疗方,实用、简便、易操作。
  • 仙之道骨
  • 劫后启示录:耀斑之难

    劫后启示录:耀斑之难

    一场大规模太阳耀斑爆发摧毁了全球的基础设施,并致使数十亿人丧命。而当死里逃生的人们努力适应这场巨变时,他们发现身边的一些同类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瑞秋·惠勒所在的城市里,残暴的“耀斑丧尸”在街头游荡、进行杀戮、摧毁着人类文明的一切。她发现自己孤立无援,只能寄希望于隐居深山的坚信圣经传说的祖父,为了能在末日审判中活命设计出了一套逃生设施。对所有幸存者来而言,危险的不仅仅是“耀斑丧尸”,军队士兵组成的流氓团伙还想趁机在文明的废墟上作威作福。逃亡途中,瑞秋发现了一个十岁男孩,还遇到了另一拨幸存者……与此同时,“耀斑丧尸”在不断摧毁一切的同时,身体也在经历一系列的进化,一切都令人匪夷所思……
  • 文明圣火

    文明圣火

    主人公卢泽遇到了一只来自外星文明的机械生命球体,从此扭转了原本的人生轨迹,跑在了大多数智慧生物的前方,化作星星之火,将地球文明的圣火燃向宇宙的各个角落。
  • 三十七度二(电影《巴黎野玫瑰》原著)

    三十七度二(电影《巴黎野玫瑰》原著)

    贝蒂是一个性格自由而极端的女子,她受不得约束,忍受不得心爱的人被别人欺骗和侮辱,才华受不到重视。当桑格收容下她以后,她的这些个性如此锋利,让人喘不过气,近乎疯狂地追求完美主义的爱情。当她发现桑格是个天才的作家时,毅然把他的小说手稿一字一字不分昼夜地打成铅字,交给出版商。然而,没有人愿意接受,绝望也一点点在贝蒂身体里蔓延。她无所顾忌地伤害那些伤害自己和桑格的人们,偏执而不能容忍眼中的污垢,终于发了疯……这本当代法国经典小说曾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深受文艺青年追捧。
  • 龙与仙草覆灭记

    龙与仙草覆灭记

    龙王一族与百花仙子结怨已久,原因为何谁都不清楚,只知道龙族最老的龙王瑞康提起百花仙子就气不打一出来,为此几次差点往生,便不再有人在龙族内部提起百花仙子,也就没人知道二族之间为何结怨。千年之后,百花仙子迎来万年大劫,在一个月圆之日香消玉殒,旗下各类花神为此反应万千,一个秘密在她们中间传来,即便是龙族也知晓了这个消息。那就是,百花仙子居然有一个儿子!龙族与花族之间的恩怨到底是为何而起,百花仙子的儿子小仙草又该何去何从,他能否使两大仙族重归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