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0000000052

第52章 记者要做“多心"人(11)

于是,从2002年12月17日踏上阿富汗国土那一刻起,我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激情,力图通过自己的报道把读者脑海中对阿富汗那些管窥蠡测的印象连成一幅剪影。随着一篇篇文字的发出,我相信,读者应该看到了充满血腥的恐怖袭击、衣食无着的归国难民、步履维艰的战后重建,以及阿富汗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

飞向喀布尔

2002年12月17日上午,作为新华社喀布尔分社首批常驻人员之一,我与分社首席记者曹卫国、摄影记者王雷一道,从伊斯兰堡登上了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的班机。登机前每名乘客都被要求在一份声明上签字,大意是:我搭乘WFP班机飞往喀布尔完全出于自愿,我已经清楚飞机可能会遭到袭击,如遇不测,后果自负。

由于从此前新华社派驻阿富汗的八批报道组同志那里已经了解到会有这么一出,所以当时的反应是:“原来真是这样。”

登机后不久,机长发话了:“各位联合国职员,以及自愿搭乘本次航班的非联合国工作人员,飞机再过五分钟就要驶入跑道。由于此行目的地是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我们对途经地区的安全状况没有把握。我们知道,飞机的飞行高度在肩扛式榴弹发射器的射程内。

如果您对此行的安全尚存顾虑,可以在5分钟内离机,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协助您办理退票手续。”

听了机长这番话,心立刻提到嗓子眼。我下意识地看看身边的曹卫国和王雷,三人用眼神交换了一下内心怪异的感受,又环顾四下,发现大家脸上的神情与我们差不多,但没有人流露出要走的意思,我们也就横下一条心,系上了安全带。5分钟后,飞机开始缓缓地滑向跑道……

“看,下面有个村子!”在阿富汗境内飞行了30分钟后,我第一次发现了一处可以称作“人类文明”的标志物。曹卫国和王雷也立刻凑到舷窗边,满怀欣喜地张望着我们在阿富汗境内发现的第一处人迹。

5分钟后,飞机在这处我称之为“村子”的地方降落了,飞机在跑道上疾速滑行之际,机场一隅一栋两层小楼上的几个蓝色大字KabulIntemational Airport(喀布尔国际机场)印入了我的脑际。终于平安地到达了。

走出机场,见到早已迎候在那里的上一批新华社临时报道组三名成员。三个月阿富汗生活在他们脸上催化出一种“夜半三更盼天明”的表情。于是,见面后不分长幼,不论性别,相逢的礼节跳过了握手,直接上升为拥抱。三天后,我们再次来到喀布尔国际机场,送别这三位前任战友,由于分享了我们带来的夹着祖国母亲体温的全部罐头食品,三人的气色已大有改善。临时报道组组长老汪,年过不惑但仍保持着诗人气质,步人海关前的最后一刻向我们哥儿仨用力一挥手,郑重地喊了一声“保重”。为期一年的阿富汗之旅真正开始了。

第一场战斗

进驻新华社喀布尔分社驻地的第一天下午6时多,大家正在整理行李,东边突然传来闷雷一样的一声巨响。二话不说,我们带上各自的“家伙”、开上车往东奔,边走边打电话四处打听。终于从驻阿富汗国际安全部队发言人高登-麦肯齐那里得到了确切消息:位于喀布尔到贾拉拉巴德公路沿线的多国部队德军威尔豪斯军营内一架直升机坠毁。由于判断准确,确认这一消息时,我们已经在通往威尔豪斯军营的路上。、我立即拨通了新华社香港亚太总分社编辑部的电话,向值班编辑口播了这条快讯。事后,从总分社的发稿月报中得知,我们对这一事件的报道最快,比紧随其后的法新社早了3分钟。

到达威尔豪斯军营时,现场已被封锁。我走到一名看上去像是最高长官的德国军官面前,调整出一幅严肃中稍带伤感的神情对他说:“你好。听说刚刚发生了一起悲剧……向你们表示同情。”那名军官一听,脸上严阵以待的紧张神情立刻缓和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悲凄的表情,沙哑着嗓音说:“真是一场巨大的悲剧,我们的五名战友牺牲了,坠落的直升机还砸死了两个小姑娘,小的才8岁,大的也不过12岁。真是一场悲剧呀!”听他开口了,我嘟哝了一句:

“天哪,究竟发生了什么?”“那架CH一53型直升机执行的是例行巡逻任务,可是升空不久发动机失火,5分钟后迫降时坠毁,”军官沉痛地说。得,该有的信息都有了。我掏出记事本写下分社的电话递给他说:“很遗憾在圣诞节前夕得知这个令人悲痛的消息,等你们举行悼念活动的时候别忘了通知我。”这位军官也马上给了我一张名片:“我是驻阿富汗国际安全部队德军新闻官托马斯·洛伯林,我会把你的问候转达罹难者家属。”

回到分社,我立即追发了一条“详讯”,再次成为对这一事件的独家报道。

这是我与洛伯林的首次见面。2003年2月,德国接管驻阿富汗国际安全部队指挥权后,他升任这支多国部队联合新闻办公室的总新闻官。我也就经常在各种场合见到他,通过他与驻阿富汗国际安全部队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当年5月11日,为感谢新华社对国际安全部队在阿行动全面深入的报道,司令部授权联合新闻办公室向分社颁发“最佳合作伙伴”奖章。

三个月后,德国把驻阿富汗国际安全部队的指挥权移交给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洛伯林的任期也结束了。临行前,分社款待了这位朋友。当时我正在国内休假,本以为没法向这位朋友说再见了,没成想当晚洛伯林把电话打到了我家里,一开口就用上了那句我教他的中国话:“How are you(你好),哥们儿!”叫得我眼睛湿湿。

肚子问题

到喀布尔一个多月后,连续腹泻终于让每个人都掉了差不多10斤肉。大家都有些支撑不住了。于是痛下决心,动用出国时带出来的“战略储备”——两箱挂面。为了让有限的挂面发挥最大功效,当时的做法是每天中午吃挂面,而且三人只吃一包(500克)。

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这两箱挂面,让喀布尔分社在最艰苦的时候保存了战斗力。

在阿富汗生活和工作,首先面临的是肚子问题。所谓肚子问题又要一分为:二:其一是用什么东西把肚子填饱,其二是用什么办法阻止腹泻。

我们到喀布尔的时候正值冬季,本来就物资匮乏的喀布尔,蔬菜供应更为紧张,而且价格奇高,每公斤黄瓜要价6美元。能买到的比较适合中国人口味而且价格适中的蔬菜只有三样:土豆、洋葱以及像苹果一样坚硬的西红柿。

由于地处高原,紫外线照射强烈,再加上连续五年大旱,使阿富汗出产的所有蔬菜水果都具备水分少糖分高的特点,甚至还造就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土豆。据说阿富汗土豆是世界上淀粉含量最高的品种,内战前土豆曾经是主要出口创汇产品。有了这么好的土豆,再加上市场还算丰富的牛肉,我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一道名菜。

于是,正式入驻分社当天,我们就精心炮制了一大锅“土豆烧牛肉”,就着大米饭吃了个饱。谁知当天夜里,我们哥儿仨就“不敢放屁,只因腹内翻覆”难耐,不停地穿梭于各自的卧室和卫生间之间。

分社的三个:卫生间同时满员的情况,当晚至少发生过五六次。服用了三倍于正常剂量的黄连素之后,次日中午,我们三人的情况才逐渐平稳下来。哥儿仨一合计,很可能是牛肉有问题。于是,从冰箱里拿出前一天剩下的生牛肉,首席记者曹卫国一刀下去,我们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只见切口处密密地排着一溜十来个黄豆大小的囊尾蚴。打那天起,我们再也没吃过牛肉。

后来才知道,阿富汗市场上出售的肉类都没有经过任何卫生检疫。肉类产品上虽然也能看到一个类似于国内卫生检疫专用章的印记,但只是表明牛羊符合清真标准。从第二天开始,我们就基本上以吃斋为主。待到“嘴里能淡出鸟来”的时候,我们会去市场踅摸一只活鸡,先煮,再蒸,最后上高压锅闷上个把小时,等吃到嘴里,这只经过各种办法严格消毒的鸡,已经只有肉的感觉而没有任何味道了。

即便如此,腹泻还是会不时光顾。经过反复论证,严格分析,我们发现罪魁祸首是当地市场上买来的大米。五年大旱几乎让阿富汗颗粒无收,所以,现在能买到的大米最新的也是五年前的产品。

这种大米原本已是土黄色,不法商人为了让它好看一点,会用牛油把它拌成金黄色。这种米做出来的饭,一开锅时窜出来的霉味能把人顶个跟头。

挂面总有吃完的一天。于是我们也开始就地取材,用土豆、洋葱和西红柿这“老三样”大做文章。一次,中国驻阿富汗大使孙玉玺的夫人马骅领着使馆几位年轻人来分社做客,我们奉献了一桌“老三样全席”,菜单如下:

头三道是凉菜:凉拌土豆丝、糖拌西红柿和老三样沙拉;跟着是几道热菜:醋熘土豆丝儿、西红柿炒鸡蛋、干炸洋葱圈、拔丝土豆、土豆丝鸡蛋饼、炸薯片;随后是一道老三样奶油浓汤;最后是一道甜品:巧克力土豆泥。

算下来当天一共做了十一道菜,使馆的几个小哥们儿吃得不住点头,大使夫人的评价是:“新华社的同志生存能力极强。”

现在,最后一包挂面还放在分社厨房的柜子里,即使在我们仨有人高烧超过39度,也没有用它换取卡路里。它将作为新华社喀布尔分社“博物馆001号”藏品和“镇社之宝”永久封存,用于记录那段艰辛岁月。

穿上背心出现场

经历了长达二十三年的战争,阿富汗已经走到了破产边缘。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通信基本靠喊”。如何抢到报道上的先手,是对这里所有记者的最大挑战。迎接挑战的唯一出路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在与美联、法新、路透等通讯社的竞争中,我们逐渐崭露头角,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取得了领先地位,逼着他们与新华社“对表”,在阿富汗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为新华社赢得了一席之地。

去年5月21日上午11时,喀布尔美国使馆卫兵枪杀三名过路阿富汗军人,当时曹卫国和王雷正赶往离事发地点不远的驻阿富汗国际安全部队司令部,准备参加那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听到枪声后,他们立即赶到现场,我在分社根据他们从现场采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在第一时间抢发了英文稿。曹卫国在电话里一再对我强调,三名阿富汗兵只是在转移库存枪支,他们搬运的只是空枪身,没带弹夹,更没有子弹。于是我在稿件中明确指出责任全在美方。

大约一小时后,美联社记者给我打电话,称他从美国使馆得到的说法是三名阿富汗士兵朝美国使馆开枪在先,美国警卫是被迫还击,“你们是否可以考虑据此对先前的报道作一下更正?”

“You are taking nonsense.Ⅱyou want,please fbllow OUI’reports,i±you don’t want,shut up.”(你在扯淡。如果你愿意,可以跟着我们报,如果不愿意就闭嘴)有了曹卫国的话垫底儿,我的回答有些不客气。

曹卫国和王雷从现场回来后,我又进一步核实了情况,并把美联社来电话要求改稿的事儿告诉了他俩。王雷说了一句:“他以为他是谁!”一小时后,王雷发出了照片,有两张特别有说服力。一张是三具尸体,可以清楚地看到三人的中弹部位分别是头部和胸部,而且是一枪毙命,说明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到了枪击。另一张是一堆散落在地上的AK一47型步枪,都没有弹夹,排除了三名死者开枪在先的可能。

当天下午,分社宾客盈门。由于美国大兵事后立即封锁了使馆附近的各个路口,我们的报道再次成为独家。路透社、法新社、《纽约时报》、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各路记者们竞相来到分社,希望进一步了解细节。外国记者们还挺了解中国风俗,知道头一回登门不能空着手。分社收获颇丰,共计啤酒一箱、波尔多干红葡萄酒两瓶、巧克力一盒。面对“贿礼”,我们哥儿仨采取了“糖衣照吃,炮弹退回”的策略,订立了严密的攻守同盟,对各路记者统一口径:“欲知详情,请到WWW.xinhuanet.com英文版查阅我们的通稿和照片。”

当天,除了美联社在报道中坚持与美国使馆保持一致以外,其他主流媒体都被我们争取了过来。尤其是王雷的那两幅极具说服力的照片,更是广为引用。这次报道真正让我们在喀布尔众多强势媒体中崭露头角。

在突发新闻事件中能否抢到先手,运气相当重要。但通过多跑路,少睡觉,勤打听,这种运气会时常眷顾我们。6月24日,我值夜班,25日凌晨2时手头给《参考消息》准备的一篇稿子已近尾声。

分社聘请的保安法鲁克突然冲进我的房间,指着外面冲着我喊:

“Bigproblem:,big problem!”(大麻烦,大麻烦!)我拉开窗帘一看,夹着浓烟的大火已经烧红了喀布尔南城半边天。我抄起防弹背心,冲出房间,边砸曹卫国和王雷的房门边喊:“出事儿了,穿上背心,出现场!”等我到楼下把车子发动起来时,他俩也披挂整齐拎着家伙上车了。

同类推荐
  •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以介绍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为主,散步、室内设计及别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琐事,皆有作者的乐趣及巧思在内,我们也可从中获取些家居生活的经验,使生活更美好。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李商隐集

    李商隐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进士。他是晚唐诗坛巨擘,四六骈文章奏的代表作家。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这是因为有人将鲁迅的诗比作李商隐的诗,因此他自谦不敢比肩,但李诗用典太多至于有獭祭之称,则鲁迅所言可说是道出了一般读李商隐诗文者的普遍感受。确实,李氏诗文裹着一层坚硬的外壳。千百年来,人们却对钻破这层外壳有浓厚的兴趣。然而,李商隐毕竟是唐代极富创意的作者之一,诚如葛常之《韵语阳秋》所云:“义山诗以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
  • 我懂得,你不是一个人

    我懂得,你不是一个人

    本书是一本短篇散文合集,献给给二十岁刚出头的奋斗小青年。心怀着最遥远的理想,然而现实是像白开水一样平淡的生活。生活的酸甜苦辣都平铺在面前,有时候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无法预测未来,过往也无多大参考性,内心却渴望生活不仅如此,不该如此,所以会往更多的在同龄人身上寻找一种正面温暖的能量。本书集结当红作者们的经历,关于亲情,爱情,友情,梦想,人生,种种情绪,悲欢喜乐,陪你度过一个人的漫长时光。原来你所经历过的酸甜苦辣都不算什么,他们都曾经经历过。所以不管是此刻孤独,艰难,遗憾,还是彷徨的你,请记住,“亲,你不是一个人。”他们懂得,他们也记得。
  • 相片

    相片

    本书是我社“民国美文典藏文库”的其中一本,文库以作者为单位,收录了一系列民国时期著名作家的经典美文。《相片》这一卷收录了老舍民国时期创作的美文七十余篇,如《英国人》《观画记》《相片》《我的理想家庭》等。将这些作品纳入典藏文库,是对这些作家及其创作的再次致敬,非常具有出版意义。
热门推荐
  • 孟非与林峰

    孟非与林峰

    林峰,你若背叛我,我就去嫁别人去。丫头,我永远不会背叛你的。
  • 中外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中外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我和作者有个约定

    我和作者有个约定

    李尘微:老子要冲破次元壁,捶爆作者狗头!
  • 穿越道王

    穿越道王

    一夜间,魔法大开,怪物横行。叶林偶遇一道士,学会道术和各种穿越、移动空间之法。又遇到两位驱魔师,开始搜集远古原始魔法,对抗魔鬼的阴谋,准备恢复平等、和平世界。但是他发现自己的师父身上有一种更为可怕的秘密,一种连神魔都惊惧不已的游走于各种空间远古生物形态开始浮现……
  • 天才炼丹师

    天才炼丹师

    她,二十一世纪的绝色杀手,人称‘阎王’,在她手中没有能够活过她指定的时辰,一件神秘事件,她魂归地府,灵魂穿越成为异世大陆赫赫有名的轩辕家族的废物四小姐。她,轩辕家族的四小姐,天生一张鬼脸,奇丑无比,不能契灵,不能召唤,不能炼药,天生废材,受尽凌辱后最终被抛弃,坠入山崖……灵魂交替,锋芒毕现,她得机缘,成为绝世丹药师!他,如天神一般的王者,俊美非凡,却甘心情愿的守护在她身边,成为她的护身符!片段欣赏:炼药大会上,某绝色美人笑意盈盈的把玩着手中的药丸,看着他们为了她手中的丹药打得头破血流,笑意更浓。“四小姐,求你把仙药赐给我吧,我愿意用我们家的镇宅之宝换你的仙药!”“四小姐,求你将仙药赐给我吧,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四小姐……”轩辕:你长得太过于俊美,不符合我选夫的标准!他(龙……)你若是嫌我太俊美配不上你,我毁容,你可愿嫁给我?轩辕:……他:天才契灵师,年轻俊美,眼高一切,性格冷漠他:双系召唤师,年轻俊美,热情如火。他:天才驭兽师,年轻俊美,能让所有的魔兽都臣服他,性情古怪。……【本文男强女强,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结局,全新构思,简介无能,喜欢的亲就跳坑吧,丫丫坑品保证,绝不弃坑!】
  • 异界之装备商人

    异界之装备商人

    由泯灭星核锻造而成,听说它的锻造师为了偷,啊,不对!是寻找星核曾被人追杀了十天十夜!洛池水之精华,传说他的锻造师去洛池取材料时,正赶上洛池仙子沐浴,又是追杀十天十夜。
  • 霸天族

    霸天族

    杀戮非我本意,奈何仇敌万千。这是弱肉强食的大陆,是刀光剑影的世界。左手江山社稷图,右手轮回吞天塔!王、宗、皇、尊、圣、帝...传说中的神灵“穹”,不服者统统镇压九重幽冥,抹去轮回不得重生!试看谭家残疾之人如何一步步披荆斩棘,成为万界神主。
  • 真武万古

    真武万古

    地球修真者林峰,渡劫失败,穿越武道世界,附身被宗门抛弃的平庸少年。武者成为先天,方能血气外放,林峰只需踏入炼气就能真气外放。武者成为宗师,方能以神御剑,林峰只需踏入筑基就能以气御剑。武道世界没有炼丹师,林峰的炼丹术,注定在这震惊世界。这是一个修真者,在没有真气,只修肉身的武道世界,横行无敌的故事。
  • 快穿之男装大佬狠病娇

    快穿之男装大佬狠病娇

    叮!男装大佬上线!某镜灵看着世界的混乱,猛的一拍脑壳子,【哎哟!错咯!错咯!我的孟婆姐姐,你又揍错人了喂!】然而此时的孟染只顾着和某个没有三观的男人干架,外带互怼嘴皮子。孟染的宗旨就是能动手的,绝对不动口。1V1,双洁新书全文免费《在快穿游戏里娇养反派》求收藏推荐票,感谢
  • 野人踪迹(走进科学)

    野人踪迹(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