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0000000048

第48章 记者要做“多心"人(7)

电视台的报道自然少不了俄罗斯这个航天大国的声音。早在一个月前,记者站就接到了国际频道和新闻频道要求在莫斯科设立分演播室进行访谈直播的命令。这一任务的关键是邀请到能够参加十场不同时间直播的俄罗斯的宇航员。

记者站先后同俄罗斯宇航局、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进行了多次联络,但却迟迟未得到答复。十几天过去了,参加分演播室直播的宇航员仍未确定,站里当时只有我一个人,随着“神六”发射日期的临近,我同北京的编导一样都十分焦急。

白天抱着电话机狂打,晚上还要恶补航天知识,整理直播时需要提的问题,眼看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终于在10月11日接到了俄罗斯宇航局新闻负责人打来的电话,他们将派一名现役的年轻宇航员参加我们的直播节目,但并没有告诉我这位宇航员的联络方式,只是说他会同我联系。此时距12日早8点的第一次连线直播已经不足20个小时了。虽然心中仍然不踏实,但毕竟已经有了眉目了。

时间好像又陡然慢了下来,焦急的等待并没有换来清脆的电话铃声。我仿佛坐在了冰窖里,从里到外都变得冰凉。

距直播还有15个小时的时候,一切又回到了起点。电话铃再次响起的时候已经是11日晚上8点多。一把抓过电话,听到的却是新华社莫斯科分社摄影记者小胡的声音。几句玩笑话之后,我倒出了心中的苦水。小胡答应帮我问问他们的外籍雇员有没有办法。

半个小时后,我得到了三个退役著名宇航员家里的电话号码。

试着拨打第一个电话,无人接听。第二个电话,被客气地告知男主人不在莫斯科。最后的希望就落在第三个号码上了。这是曾经五次飞往太空、保持着太空行走次数世界纪录的俄罗斯著名宇航员索洛维耶夫先生家的电话号码。刚刚下班回到家中的索洛维耶夫先生接听了电话。

在距直播时间还有12个小时的时候,终于得到了索洛维耶夫先生的理解和支持。10月12日莫斯科时间早晨8点20分将开始第一次直播连线,为了保障直播的顺利成功,在记者的请求下,索洛维耶夫先生清晨6点半左右即驾车从四十多公里外的卫星城赶到了坐落在莫斯科红场旁的演播室。

从“神六”顺利升空到安全返回的五天时间里,我同索洛维耶夫先生坐在红场边上的演播室里,共进行了十次访谈直播。索洛维耶夫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参与了所有直播工作,他在祝愿“神六”发射成功的同时,还向电视观众生动有趣地讲述了自己在太空中工作、生活的故事,以及相关的宇航知识,表现出了对中国人民的真挚友情。

经过这几天的合作,我同索洛维耶夫先生也成了好朋友,在遇到有关航天方面的问题时,我总会找他请教,每次都会得到他热情的帮助。

第一次专访俄罗斯二战老英雄

在苏联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来临的前夕,我们驱车160公里从莫斯科来到了在卫国战争中经受过严酷的战争考验的英雄城市图拉,专访了有着“苏联英雄”和“俄罗斯英雄”双重称号的伊万·安东诺维奇·列昂诺夫。

伊万·安东诺维奇·列昂诺夫今年已经82岁了,他是苏联时期的歼击机飞行员,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曾参加了110次空战,单独击落了6架敌机。在1943年7月的一次空战中,列昂诺夫不幸失去了左臂。在负伤住院期间,他已经被确定为不适合从事飞行工作,任何人都不会对这一决定有什么异议,因为一个左臂从肩部被截肢的飞行员,怎么可能重返蓝天?但是,列昂诺夫身体虽在病床上,心却在天上。他挖空心思地为自己设计了多个改造各种型号飞机的方案。在那个年代驾驶飞机,左手主要是操纵燃料系统,维持发电机运转。,他先后想出了四种方案,有自己适应飞机的,也有让飞机适应自己的。当然最后的问题,也是主要的问题:谁来批准改造飞机,谁会批准他再次飞上蓝天。

空军第一集团军司令米哈伊尔一格罗莫夫将军最终将列昂诺夫的梦想变为了现实。独臂驾驶飞机这在空军中是不可思议和不可想象的。但是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做了他想做的事。战争结束后,米哈伊尔一格罗莫夫将军对列昂诺夫的大胆行为,给予了这样的评价:英雄主义就是把不可能的事情变为现实,列昂诺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传奇人物,一个真正的英雄。

列昂诺夫的英勇战绩被写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战争胜利后,他回到家乡投身于教育事业,培养了无数的青年学子,还学会了独臂驾驶摩托车,曾获得所在的图拉州举办的摩托车比赛的主要奖项。为了让年轻人了解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珍惜几千万人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列昂诺夫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名为《独臂长空》的书。这本书从一个侧面记录和表现了当年苏联人民和军队前仆后继,顽强战斗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可歌可泣的真实历史和精神风貌,成为激励后人战胜困难的宝贵文献。

在《独臂长空》的最后他这样写道:

我想对青年人说几句话,这是我从艰难的一生中品味出来的道理:

——人的一生中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诚实的劳动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不要寄希望于别的途径和别的人。

——人应该有目标,应该在年轻时就去争取实现目标。在争取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

我们在图拉进行了两天的拍摄,编辑制作了一期反映这位独臂老英雄传奇事迹和生活状况的专题片。时至今日,每当我回忆起这次难忘的采访,心中不禁油然而生对老英雄的敬意,他那种不畏艰苦、顽强上进的精神是每一位驻外记者都应该学习的。

在驻外记者站中,大多只有两名记者。这样的工作环境对很多驻外记者来说也是第一次遇到。在国外工作要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要抵抗孤独感的侵扰、要处理好工作、生活中的各类琐事、要处理好驻站记者之间的名利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记者的情绪很难不产生一定的波动,有时会变得急躁、敏感,这也是最容易在记者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只有将理解、信任这两剂良药同时倒进“沟通”这只玻璃杯中,再倒入“宽容”的温水,然后一饮而尽,才能根除这一病症。

我现在仍在莫斯科做记者工作,经历过的“第一次”还有很多,它们也逐渐变成了第二次、第三次。俄罗斯有句俗话,大意是:第一张薄饼总是烙不好。我想我们驻外记者应当在努力“烙好第一张饼”的同时,确保第二张、第三张的质量。

陶冶首席记者,按照现代汉语,“陶冶”本是一个动词,但因为有了一个我,所以“陶冶”也是名词。本人不高也不算矮,不老也不算小,当记者时间不长也不算短。国内国外走的地方不多也不算少。

说了归齐,平常人一个。到印度工作快两年了,印度周边的国家基本上跑遍了,地震海啸都赶上了,但这活儿还是要接着干,各位电视也还要继续看。

在伊朗采访的难忘经历

中央电视台陶冶

报道地震摧残后的伊朗

担任驻外记者近三年,令我最难忘的是赴伊朗的两次采访。第一次去伊朗是在2003年底,当时我刚到驻外记者任上一个多月。

当年12月26日,伊朗东南部的巴姆地区发生里氏6.3级地震,总共造成超过三万人死亡,整个巴姆古城几乎被夷为平地。

我和记者站的同事是在地震后的第三天辗转赶往地震灾区的,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机场准备搭机前往灾区时,五颜六色的救援物资成为机场上最抢眼的景观,操各种语言、着各种服装的国际救援队也成了候机厅里的主要乘客。看到这极具特色的一幕,我当时就在候机间隙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救援队员进行了采访。飞机飞抵距灾区最近的克尔曼机场后,机场上到处都堆放着救援物资,就在我们乘坐的民航客机身旁,一架大型军用运输机也正在卸货,这种场景促使我还来不及去取托运的行李就在机场上开机拍摄,最后我站在那架正在卸货的运输机前说下了这样一段话:

“在伊朗大地震发生三天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救援人员仍在日夜兼程地赶往巴姆震区,大量救援物资也被源源不断地运抵这处距地震灾区一百多公里的克尔曼机场,此时此刻,从伊朗首都德黑兰通往克尔曼的这条空中航线事实上已经成为援救震区灾民的一条生命线。

就在我说下这些话的同时,摄像师适时地将镜头摇向那架正在卸货的大型运输机。这段现场出镜报道连同我们先前在德黑兰和克尔曼机场拍摄的画面很快就被传回台里,这样,就在我们赶往地震灾区途中,一条鲜活生动的有关灾后救援的报道已经完成,这种报道方式日后成为我台记者应对灾难性突发事件时的一个范例。

2003年发生强烈地震的巴姆城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东南一千多公里处,这里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著名的绿洲,有“沙漠翡翠”之称,城内最古老的建筑是_座建于公元前的砖结构城堡。这座城堡在这次地震中遭到严重毁坏,几乎成为一座土堆。巴姆城内的民居同样损失极为严重。驱车行进在巴姆城内,路两侧见不到一座完好的建筑,有的房屋已经被夷为平地,也有的被震塌了一堵墙,屋内的家具陈设依然,但却完全袒露在路人面前,看上去令人触目惊心。

其实更令人心惊的还是当时正在紧张进行的搜救工作。在几只搜救犬的引导下,搜救队员们在一处房屋的废墟上徒手或用铁锹等工具掀开一层层泥土,先是一条被子,然后是一只铁床显露出来,种种迹象表明这里曾经是房屋主人的卧室,这应该是最有可能发现幸存者的地方,这时搜救犬再次上阵,一番狂嗅之后没有作出任何表示,搜救行动被迫以失败而告终,但这番搜救的过程都被我们的摄像机记录下来。

我们接连拍摄了几处搜救的场面,但遗憾的是未能见到发现幸存者那令人激动人心的场面。在一处废墟面前,我们遇到了一位名叫阿莱扎的男子,上前一聊才知道他在两天前从这座倒塌的房子下挖出她的姨妈一家七口的遗体,现在他又来到这里凭吊。我们立刻在废墟前对阿莱扎先生进行了采访,他的讲述成为对这场灾害最真实、最准确,也是最生动的写照。

在阿莱扎先生的帮助下,我们又找到了一户灾后余生的难民。

哈桑老人本来拥有一个九口之家,但是地震使他们失去了两名家庭成员,他们居住的房屋也被震塌。我们见到哈桑时,他和他的家人正在两顶临时搭起的帐篷前用煤油炉做晚饭,攀谈之下,哈桑老人竟然要留我们和他全家一起吃晚饭并要我们就在他家的帐篷里留宿。说实在的,当时我们由于一直忙于采访也没顾得上去寻找住处,而且大震过后像旅馆之类的地方是否安全我们也没底,况且我们还想和这个家庭再多了解一些灾民劫后余生的情况,便顺水推舟答应了下来。哈桑老人有一个只有6个月大的小孙女,在我们拍摄的时候一直睁着溜圆的眼睛看着我们,浑然不知刚刚发生的这场灾难。但她的母亲告诉我们,那天地震发生时刚把她抱出房间,屋子就在身后轰然倒下。我把这一段采访和小女孩的眼睛用到了片子里,后来我在台内的同事告诉我,他们在编辑和播出这条新闻时都对那个小女孩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她使所有的观众都意识到,灾难虽然发生,生命仍将继续。

亲历伊朗总统大选

第二次去伊朗是在2005年的6月,当时伊朗举行第九届总统大选,那次大选正值伊朗在核问题上与西方僵持不下之时,伊朗的新一任总统会是谁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国际各大媒体云集德黑兰,CCTV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伊朗是一个有着七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波斯文化辉煌、悠久而且独具特色。但是近20年来,伊朗由于政治的原因与外界相对隔绝,西方媒体也在不断妖魔化伊朗,造成中国观众对伊朗缺乏了解,对伊朗的民主选举制度就更是闻所未闻。作为中国国家电视台的记者,我们要以中国的视角向中国观众介绍伊朗,介绍伊朗的选举制度。当时我们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到伊朗的。

2005年6月17日,伊朗第九届总统大选开始投票,当天我们在第一时间赶往位于德黑兰市中心的侯赛尼·阿扎迪清真寺,这是德黑兰市内最大的一处投票点,前来投票的选民一大早就冒着烈日在清真寺外排成两列长队,伊朗选民对政治的热情和投票现场紧张而有序的场面让记者意识到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参与的民主选举。在选举现场,我们拍摄了伊朗选民踊跃投票的场面,采访了部分选民,还很幸运地采访到了总统候选人之一,当时的伊朗副总统艾赫里扎德。这条报道既有现场感,形式上也比较全面,更重要的是我们以中国记者的视角对当天的投票予以客观公正的报道,与戴着有色眼镜的西方媒体完全不同。

在很多西方记者的眼中,伊朗的伊斯兰民主似乎有诸多让人怀疑之处。美国总统布什当时也很关心那次选举,选举前他曾直接在电视上发表讲话:呼吁伊朗人民不要去投票,因为候选人的遴选不公正,但结果,我们在投票站听到许多伊朗人说,听了布什的那番反面鼓动,他们更要来投票,就是要让西方反对势力看到伊朗人民的独立性和凝聚力。我们还记得在投票站采访的一位16岁少年,他当时刚刚到选举年龄,问他选谁,他说还没想好,但是一定要来,就是为了增加投票率,气气美国人。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曼苏尔

    曼苏尔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丰富多彩。但由于种种原因,开掘面世的极少。《曼苏尔》为回族爱情传说类民间故事专辑,一曲曲“花儿”袒露着回族青年爱的情愫,抒写着爱的圣洁与美丽,爱的不屈与忠贞……
  • 心情·百味卷

    心情·百味卷

    本书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狄金森全集:卷二·诗歌

    狄金森全集:卷二·诗歌

    本套狄金森全集乃是译者蒲隆先生倾注二十载心血的结晶,此前蒲教授在1994-95年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和狄金森故乡专门从事过为期一年的狄金森研究工作,归国后继续潜心钻研多个狄金森诗集版本与国外学术资料,许多诗歌译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本套全集完整编译了约翰逊主编与富兰克林主编的两个版本的狄金森诗全集,两版的差异之处都有注释说明,此外蒲先生还详尽考证了每一首诗的写作背景并附于对应的诗文之后。第四卷为约翰逊主编的狄金森书信选集译文,收录了女诗人整个创作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书信,此外蒲先生同样在每一篇译文后附有背景考证。不论是对于诗歌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有意研究狄金森的学者来说,这套狄金森全集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露出一大节黑色纱袜子。他的身段适中,很健壮。走路是用了许多劲,又快。那一双宽大的黑皮靴便接连地响着,靴底翻起了北京城特有的干土。他走到这狭胡同第三家,便一脚跨进大同公寓的门槛,转身到左边的大院子里去了。
热门推荐
  • 带着妹妹到处跑

    带着妹妹到处跑

    世界分为十个宇宙,来自其他宇宙的袭击使得尘惜家破人亡,他带着唯一的妹妹开始寻找新家的旅程......
  • 就这样玩投资

    就这样玩投资

    本书介绍了存款投资、股票投资、金银珠宝投资、收藏品投资、房产投资、保险投资、国债投资、创办店铺等内容。
  • 爱你长相思

    爱你长相思

    他一步步接近,她一步步深陷。终于,她深爱上她,他却突然转身......一切朴素迷离......原来他有两种人格原来十年前的真相是那样的......
  • 吾为金手指

    吾为金手指

    纵然林周反射弧不长,可敌人已经卖弄着风姿,拼装好一个个强大的技能向他冲杀而来。他有点方,毕竟咋是地球人呐,热爱和平,这可怎么办?在线等,急!
  • 妈咪小茶点

    妈咪小茶点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卢瑟儿的三国

    卢瑟儿的三国

    一个失败的肥宅在三国领着一群难民艰难的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别样快穿——男神驾到

    别样快穿——男神驾到

    不一样的快穿从这里开始。某男捡起地上的一团粉粉胖胖的团子开口“走吧回家!”某团子拼命挣扎“不!我就不!”某男直接把团子按在怀里,直接就走。“你这样,你会失去我的!”某团子尖叫。某男不以理会。1V1绝对1V1
  • 切肤之爱(一)

    切肤之爱(一)

    东京都内流传着许多都市传说。像是什么凌晨三点出现在六本木袭击行人的猫人啦,每年二月十三日零点在秋叶原现身的,手执红色灯笼以眼杀人的和服少女啦,撑红伞的雪夜杀人狂魔和专门偷窃小孩儿哭声的黑色巨鸟也是常常被人提及。最近在都内一则都市传说流传甚广,主角被人们称为“捧匣的燕尾服绅士”。这位绅士主要出没于浅草一带,尤其是深夜的浅草线。三流八卦杂志《HOMES》还为这事作了期特别节目,采访了不少自称亲眼见过“捧匣的燕尾服绅士”的目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