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0000000032

第32章 单兵闯奥运的感受和思考(1)

2004年8月11日,我作为解放军报特派记者飞赴希腊雅典,参与采访第28届奥运会那场空前激烈的媒体大战。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单兵作战,采访夏季奥运会了(第一次在四年前的悉尼)。我曾经“孤军奋战”,作为报社唯一的前方记者,向后方发回了大量报道,顺利完成了任务。

说实在的,最开始接受采访悉尼奥运会的任务之时,我的心里还真有点“打鼓”,虽说自己当时从事体育新闻报道五年了,大大小小的运动会和单项大赛参与了不少,并且曾经有过独自赴瑞士和韩国采访的经历,但是要知道那是奥运会,是全球瞩目的新闻热点,一般中央级新闻单位都是集团作战——新华社派出了50余名记者参战,《人民日报》共有7名记者飞抵悉尼,并且报道量也和我们军报一样:每天一个版。可我只有一个人,要单枪匹马地和“对手”比赛,不靠平时的努力积累、赛前的精心筹备以及赛时的随机应变,真的是很难过关的。

两次采访奥运,我共独自支撑起35个奥运专版,总字数三十多万,创下了解放军报建社以来体育采访的一个纪录,并两次荣立三等功。

经常有同事好奇地问起,一个人采访奥运会是什么感受?如何从容面对千头万绪的采访线索?如何准确地“扑”金牌?回顾奥运圣火在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中心上空熊熊燃烧的16个日夜,我作为国际体育新闻事件的亲历者和新闻宣传的参与者,的确有几点值得一说的感受和思考,记录下来,以供参考。

一、处置复杂情况能力决定采访成败

2004年8月11日,采访雅典奥运会的我登上飞往转机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航班,心里略微有点紧张。2000年的时候,我曾经独自赴澳大利亚悉尼,采访过第27届奥运会,对单兵闯关并不陌生,但是,悉尼的情况和雅典并不完全相同。

希腊是一个小国家,总人口一千万左右,和北京市差不多,条件有限,采访条件肯定不如悉尼。况且,为了备战2008年奥运会,国内十分重视本次大赛的练兵机会,派出了获得资格的所有选手参赛,代表团规模空前庞大,这在以往是没有的。更重要的是,这次解放军选手的人数达到40人以上,其中包括彭勃(跳水)、王皓(乒乓球)、肖钦(体操)、赵蕊蕊(女排)和林丹(羽毛球)等一大批精兵强将,夺牌可能很大,这对我这个军报记者的压力也是空前的。

但是,我最大的担心并不是来自采访本身,肯定会遇到的一些复杂情况,才是我的“心头之患”。因为根据以往经验,单兵作战,处置复杂情况的能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采访的成败。问题在于百密总有一疏,再充分的备战,也难免遇到棘手的难题。

果然,还没到雅典,难题就浮出水面……

在伊斯坦布尔转机的时候,我发现北京机场的工作人员把我的行李贴错了标签,应该是托运到雅典,可是在伊斯坦布尔就被运下了飞机,我必须自己去取回,再次办理去雅典的托运手续。可是我是中转旅客,护照上没有土耳其的入境签证,无法出海关,而行李提取处在海关外边。

时间紧迫,如果不早作打算,我的行李将被迫滞留在土耳其,那里面可有我的大部分日用品和采访装备,如果带不到雅典,麻烦就大了。我连忙找到土航办事处交涉,想请他们帮我把行李取回来,可是其服务人员态度茫然,说自己不负责转运行李,让我去找下一航班希腊奥林匹克航空公司的人解决问题。希腊航空公司的人当然说自己一无所知,称行李在土航那里,就应该由对方负责。双方陷入扯皮。

我一看情况不妙,马上改变主攻方向,从和职员们的纠缠中脱身,通过机场警卫,赶紧找到了当班的机场负责人,亮出奥运采访证件和护照,并说明情况,他马上拿起对讲机,对自己的下属发出指令,一分钟后,我的行李问题就得到圆满解决。这时候,离登机时间不到半小时。

到了雅典,我顺利取到了托运的行李,心里确实有点后怕。如果拿不到,经济受损失不说,我的采访肯定会大受影响。这件事情让我总结出这样一个经验,如果遇到类似问题,一定要快速反应,及时根据情况调整策略,最好直接找在场的最高领导求助,而不要和办事人员过多纠缠,并且不能“空手”去,比如我赠送给机场负责人的中国奥运纪念章,他就很喜欢!

以上说的还是比赛之外的事情,相比之下,赛时的情况更加复杂,更需要全力应对。

在本届奥运会的中国传媒采访大军当中,我认为最“幸福”的要算新华社记者了。他们兵多将广,每个赛场都能保证有两个记者“分兵把口”中国选手取得金牌的消息他们从来不会失手;可是对于孤军作战的我来说,情况实在有点“惨”。

每天,我都要掐指“算准”中国队可能产生金牌项目的赛场,然后再像“押宝”一样扑过去,那架势活像一个赌徒,要是运气好,就能够得到金牌的新闻,兴高采烈的感觉不啻自己亲身得到了一块沉甸甸的奥运金牌!但是如果扑空了,个中滋味也不是那么好受,眼睁睁地看着同行眉飞色舞地写稿子,自己的心里确实有点犯酸。

好在我运气还不错,28块金牌我扑到了22块,有几块实在是没办法,同时在不同赛场产生的金牌,我只能够兀自兴叹,但是也有计算失误的时候。

最让我感到“酸楚”的一次,发生在蔡亚林夺得射击金牌的那天。

虽然我在到悉尼之前足足准备了10个软盘的奥运资料,可是偏偏没有蔡亚林的任何信息——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拿金牌,可是他偏偏拿了,并且是远在射击场……我当时在市内,以当时的时间推算,我无论如何不可能赶到现场了,可是这枚宝贵的金牌不能不报道啊,我真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在新闻中心坐立不安。

更让人着急的是,有一个上海报纸的记者恰巧在现场,他回到了新闻中心,正好坐在我对面,并且已经开始哼着小调写稿。我和他不认识,碍于新闻界约定俗成的“规矩”,我不好直接打扰他,只好在一旁打电话。当时的感觉,实在是要多“酸”有多“酸”。

没有过多少时候,有几个上海同行闻讯来到我们近旁,向他打探赛场情况,声音不大,我连忙往前凑了凑,勉强能听见,虽然他们说的是上海话,可是我凭借采访八运会的时候“速成”的上海话,也能听个大概。更让人欣慰的是,我后来终于打通了射击队总教练孙盛伟的手机,了解到了不少关于蔡亚林的个人资料,最后终于写出了一个人物特写,虽然自己不是很满意,但是至少可以“交差”了。

尽管没有漏掉这个新闻,但是没有抓到第一手的新闻资料,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得到了,虽然有的时候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可是我无论如何不能原谅自己的失误。

二、磨炼综合业务素质是采访成功的基石

2000年我到悉尼之后,面临千头万绪的奥运新闻线索,觉得最让人叫苦不迭的事情莫过于自己不会“分身法”。

奥运大赛是全球最高水平的综合性体育赛事,总共有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二万余名运动员、教练员来到了悉尼,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有近.500人抵达悉尼,将参加二十多个大项的比赛。另外,有一万五千余名新闻记者云集悉尼,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派来了精兵强将参加新闻大战;总共300枚金牌的争夺,使得几乎每天都有重大新闻产生,仅仅凭着两条腿,一个人要想涉足所有赛场,实在是一件令人犯难的事情。

好在我们的方针是“以我为主”,首先要紧紧盯住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动态,即使是这样,平均每天多于1块金牌的战绩,同样令我们中国记者疲于奔命、叫苦不迭。奥运大赛总共有39个赛场,分布在方圆200公里的范围之内,要想跑遍所有赛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

事实上,采访两届奥运会的我,直到闭幕的那一天,也没能实现把所有赛场都看一遍的“夙愿”,最熟悉的赛场仅包括射击场、跳水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主体育场和举重馆等有限的几个。

每天早晨,我大约8点左右起床,吃过免费早餐之后,从记者村乘一个小时的班车到达主新闻中心,然后再从主新闻中心乘班车前往预想好的赛场,去最远的射击场,路上需翻山越岭,光单程就要花一个多小时。

现在算起来,我在奥运会期间平均每天能跑两个左右的赛场,最多一天也只跑了4个,就是这样,已经让我在比赛结束的时候有点筋疲力尽了。

更“要命”的是,在赛场一只眼睛看现场比赛,另一只眼睛要死死盯住记者席上的电视,同时关注其他赛场上正在进行的赛事,如果有“情况”,必须及时“转场”,其中艰苦,实在是一言难尽。

在王丽萍夺得悉尼奥运会竞走金牌的那一天,一开始我没有在田径场,而是在跳水馆看双人跳水比赛,可是当在监控电视上看到澳大利亚选手被罚掉,王丽萍领先进入主体育场的时候,我激动得狠狠拍了一下桌子,把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我也顾不上礼貌,忙不迭地收拾零碎物件,从记者席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冲下来,撒腿向主体育中心奔去。

跳水馆距离主体育中心大约有2公里多的路程,当时我手中提着几公斤重的电脑装备,以冲刺般的速度前进,生怕去晚了抓不到现场新闻,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我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好在赶到现场的时候,王丽萍也刚刚从赛场进到新闻发布厅,赶紧靠上去采访,心里庆幸自己赶上了点,后来写出稿子一看,自己还挺满意。

类似的经历,我还有好几次,凭自己年轻,腿脚还算灵便,大多数都能顺利赶到现场,抓到了新鲜新闻,累是累了一点,可是那感觉实在很好;有一两次没赶上,心里的滋味实在是苦涩难言,真希望自己会“分身法”就好了。

希望毕竟只能是希望,自己不是孙猴子,分身法当然学不会,可是这回奥运采访的经历至少告诉我,今后要干好这个行当,必须进一步强化身体素质训练。谈起奥运会采访实践过程中最“辛辣”之处,莫过于写稿时间总也不够用的感觉。

值得庆幸的是,采访悉尼和雅典与北京之间都有时差,这使得我赢得了宝贵的写稿时间;可是,我每天的发稿量平均在5000字左右,要在几小时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稿件的写作并且要保证质量,的确有一定难度。

针对这个矛盾,我决定采取零打碎敲的战略方针——在赛场观战的时候就打好腹稿,想好了的思路先记在能找到的任何地方——碎纸片甚至手背上,然后在回来的班车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勾勒好文章的“骨架”,最后再集中时间精力,抢在发稿之前,把“血肉”填充到骨架当中去。

至于一些随感和花絮等“软”新闻,我更是见缝插针,争分夺秒,随感随写,一定不让它们影响到发稿时间。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在前方发稿时间拖延一分钟,后方就要延迟一刻钟拼版,这是一种损失,同时也会给后方编辑加重负担,因此哪怕再累我也要抢在北京时间晚上9点之前将稿件通过互联网发给报社,让夜班编辑从容操作。

这样一来,自己的时间就有点捉襟见肘了,能够利用的时间全用上了。我白天吃一顿早饭,中午和晚上大多数时候只吃一个汉堡包加一杯可乐充饥……即使是这样,时间也总是显得不够用,因为有的比赛项目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北京时间夜晚10点多钟了……比如在悉尼,张军和高峻参加的羽毛球混双决赛,比赛打得“旷日持久”,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北京时间8:20了。从赛场下来,我马上就打开笔记本电脑写稿,根本来不及认真规划,只有依靠鲜活的激情,“边设计边施工”,心里明明知道稿子还可以再磨一磨,让其更完美,可是眼看时间到了,也只好忍痛放弃。类似的情况几乎每天都可以遇到,那心急火燎的辛辣感觉,实在让人久久难忘。

现在自己回头看起来,见报的作品遗憾不少,不过也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用“新闻本身就是遗感的艺术”来自慰了。

意外情况在采访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在雅典,当彭勃夺得奥运跳水3米板冠军的时刻,在现场的我十分兴奋,冲下记者席就奔向场地,因为这个冠军对于我来说有特殊意义,因为彭勃是解放军选手,而我是解放军报社记者。

好事多磨。现场只允许穿指定蓝衬衫的电视转播记者停留,如果没有特别的证件,文字记者一律不许进入场地,而只能在混合采访区等待彭勃经过。我就被警卫挡在安全线以外,面前是一道隔板,赛场的情况,我什么都看不见。

别人可以等,我是绝对不能等的,因为我必须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现场,才能保证采写质量。于是,我只好使出了“绝招”——我来到洗手间,从包里取出组委会给电视记者配发的天蓝色衬衫(我从一个电视台朋友那里要来的)套上,和一个电台记者借来话筒,并说好信息共享,就大摇大摆走向警卫。他一看我是个“蓝衬衫”,连问都没问就放行了,我赶紧靠近彭勃,第一时间把他的一言一行记录下来,为我精心谋划彭勃的人物特写“军人胸怀比海宽”

(军报8月26日四版)打下了扎实的采访基础。

当然,乔装改扮是要冒风险的,如果被发现,雅典的保安人员不会客气,最起码会没收采访证件。那样做实际上是不值得提倡的。

但是,不冒风险就不会有效果,为了采访到第一手资料,有的时候必须去冒险!

同类推荐
  •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的一生著作27种,近200万字,除了散文,他的诗歌、文艺批评和学术论著等均有传世名篇。书中精选了他的散文、诗歌、教育杂文、文学批评等各类型的经典篇章,从朱自清风格迥异又至情至性的文字中,体会他的匆匆流年,清浅人生。
  • 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我国家庭德育状况及改进研究报告、事件视野下家庭德育的基本走向、加强横向衔接,提升家庭德育功能、家庭德育环境及其建设、公德教育与家庭责任、家庭劳动教育及改进策略、亲子阅读与儿童德育成长、网络:现代家庭德育的新挑战、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助于孩子的道德养成、家庭德育认知误区及解决策略。《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3-2014)·回到家庭谈德育:我国家庭德育状况及改进研究报告》的特点是秉持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原则,突出问题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力求以最新的视角回答家庭德育的挑战。对德育工作者、教师和家长有启迪价值。
  • 桃花源就在这里

    桃花源就在这里

    本书以“不直涉道德,字里行间皆道德”的讲故事形式,从古到今,从现在到未来,讲述了人们比较熟悉的、意义重大的真实故事,摒弃了老生常谈和空洞说教,强调的是“淡化教育痕迹、强化教育效果”的无痕教育理念。书中记述的虽然都是些平平凡凡的小事,但平平凡凡的小事,却折射出人性的璀璨。书稿通过将动人的情节、澎湃的激情、深刻的哲理三者的有机合成,谱写了一首首“做人交响曲”,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 你我皆有来历

    你我皆有来历

    浪漫主义文学“最后的骑士”、《最后一个匈奴》作者高建群最经典散文集。我是把散文当诗写。散文跟诗近一些,小说跟戏剧近一些。我希望我的散文,“闪闪发光,沧浪作响”,这八个字,是郭小川对诗的语言的要求。——高建群。我把每一件作品都当作写给人类的遗嘱。我经历过很多事,我受过很多苦,对这个生我养我的大世界,我有着许多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我常常觉得,不把自己这些人生思考社会思考写出来,告诉世界,告诉给未来的人类,而自己就撒手长去了,那真是一种可惜……——高建群。什么是佛?佛是开悟了的众生;什么是众生?众生是还没有开悟的佛。人生的悲或喜,在于你看世界的角度。换一个角度如何?
  • 浮生六记:纯美悦读

    浮生六记:纯美悦读

    请让我为你讲一个故事,一个老故事。和许多老故事一样,其中有欢乐也有哀伤,有温馨也有酸楚,有热闹也有寂寞;似乎过于平凡,还有点不合时宜,却有一种看似“慢半拍”但永不过时的温暖、悠然和浪漫;当然,还有爱情。
热门推荐
  • 废柴相公

    废柴相公

    新文《契约娘子》我,苏莺,贪图美色,一时不查,错嫁某人——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他,林少廷,林家三少爷,脸俊、人废、性子赖,五岁便已是我未来夫君。我有真心一颗,却不知如何相付,爱情是一条路,走到底才知归处。他有柔情似水,却不知几分真假,相处越久越觉他不是他,谁是林三?谁是苏莺?从孤儿穿越成千金小姐,我只想做一个小女子,享受平淡的生活,有钱有男人。而他则是用平淡做伪装,隐藏了太多的秘密,我只当不知,却也知道平静的日子终是要结束的。慕容璟,临月国名盛一时的第一皇子莲太子,却遭遇流放,他,他是……相遇,相爱,分离,两相休弃,一场情爱竟是如此疲惫,当我要放弃的时候,却又在别人的一场“戏”中遇见了同为座客的他……★林三——俊当初面色蜡黄拖着鼻涕的孩童如今竟变得玉树临风,清风一笑集万千风华。长发如墨如丝,薄唇轻抿,美目流离,眉飞入鬓……★林三——废新郎坐轿,新婚之夜一杯交杯酒不省人事,罢了罢了。玉郎三少,文不及其姐,武不及其兄,风流富少,坊间出了名的花花公子,罢了罢了。不务正业,一事无成,散漫随性,不思上进,喝涩茶看色书,嗯嗯……他不行?不能做罢!★林三——赖(有心耍赖便是懒字,大家意会,意会!)说好婚期回来,结果再见面便是大婚之夜。从容坦然,各种议论如清风过耳,不惊不扰,继承家业“不想”,入仕考举“不愿”。一块四角儿麻糖就想赌了我的嘴,倒是次次得逞……片段一:“快说,我的清白给了你,你的清白给了谁?”“你。”“满街都是你的传闻,群众反映说你天天上花楼,你怎么解释?世人都不敢说每天溜河边儿从没湿过鞋,你敢说你每天逛花楼从没失过身?”“没有,呵呵,玉郎三少名声在外,风流而已,尚不下流。娘子多虑了。”“你怎么证明?”我好歹是法制社会穿来的,断然不能上演家庭暴力,进一步逼问,合理合法地采集证据。什么风流下流的,你是好运遇到我这样讲道理的娘子,如果娶的是那河东狮,管叫你泪流!他敛眉假作思索了一翻,似在拼命回想证据,良久,方说道:“……那要不再来一次?你再感受感受。”“……”这无赖——我喜欢。片段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木景兮迟

    木景兮迟

    他是商业霸主,她是设计新星。当他遇到她。只得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 孤单男子

    孤单男子

    我是个孤单的男人,决定以不婚为骄傲,述说自己的单身生活,我是虚拟的,不存在的,你们看看就好。
  • 千金归来:腹黑大少太难缠

    千金归来:腹黑大少太难缠

    七年前,她全家遭遇车祸,她崩溃求助,调查结果却是自己酒驾逃逸!她被捕入狱,发誓报仇,最后“死”在了狱中。七年后,投资界大鳄千金强势回归,不一样的气质,不一样的脸,可顾景程却总觉得那张脸下面藏着太多的秘密。“我早知道是你。”他终于信誓旦旦。
  •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外艺术常识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外艺术常识

    李超主编的《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外艺术常识》涵盖了中外艺术常识方 面的知识;作为青少年课外读物,与课本的枯燥单调相比,《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外艺术常识》中的知识点言筒意赅、通俗易懂,易于被肯少年朋友们 接受。
  • 岁月若君梦

    岁月若君梦

    【短篇】命运的相逢不一定就是美好的,失落的记忆碎片或许是一件好事,而我们,却在岁月里渐渐失去了原本该有的模样。(原书名:《时光战役:失落岁月》)
  • 榆木稚年1

    榆木稚年1

    站在陌生的街头,唐晓的心里明白,这些街道,韩乔伊可能走了上百遍,这里有她的足记。我总是默默注视着你,却永远只能跟随着你的脚步走。嘴里重复的话,永远是你说过的语句。独自走在美国的街角,唐晓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孤独与无助。他有些后悔当初对韩乔伊的举动,不过,一切都晚了,不是吗?至少现在想挽回她是不可能的了。望着一个个高大而又陌生的背影,唐晓逆着人群走,在心中喃喃自语:“这些年来,我的苦,我的泪,你浑然不知。或许,你甚至都没想过来找我。我是不是太作了?”
  • 末世之深渊召唤师

    末世之深渊召唤师

    深渊。这是这片土地的名字。无限层面的无底深渊。这里是无穷无尽,令人窒息的恐怖之地。这里是环境极其恶劣,生命极其危险之地。深渊。致力于死亡和毁灭的恶魔家园,亦是,陈锋是否能够在这末日生存最大的保障。身处末日,陈锋的能力便是沟通深渊,凭借力量亦或是一些特殊的祭品,能够从深渊之中召唤恶魔为己所用。他是……深渊召唤师。
  • 反穿之娘娘驾到

    反穿之娘娘驾到

    前世,她是受万人敬仰的萧贵妃,只因看错帝王,最终惨死于心爱之人手上。重来一世,她以为自己可以重新开始,却没想到,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