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0000000014

第14章 海阔任鱼跃——漫谈驻外记者的工作(6)

2003年12月15日至16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本次会议是中非合作论坛自2000年开创以来首次在非洲大陆召开,期间温家宝总理访问了埃塞并出席了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我作为国际台特派记者前往亚的斯报道了这次会议。回顾这次报道活动,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是亲身体会了一次作为“多媒体”记者的滋味儿;二是作为国际台记者,广播最终是自己的本行,音响是报道的生命。

由于本次中非合作论坛会议是可预见的重要新闻事件,在确定报道任务之后,我从2003年10月份就开始做本次会议的准备工作。我从中国驻肯尼亚使馆弄到了外交部关于本次会议筹备工作的简报,对本次会议的议程安排、要讨论的主要议题和参加会议的非洲国家基本情况有了初步了解。从11月份开始,我通过互联网收集了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的新闻报道,以及国内媒体对本次论坛会议的报道。通过阅读这些材料,我对中非合作论坛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的认识,对本次会议可能突出中非合作的重点和特点也做到了心中有数,并制定了初步的报道计划。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还有一项任务是硬件器材方面的,由于埃塞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通讯设施非常落后,这一点我早有耳闻并向中国驻埃塞使馆咨询了相关事宜。为了保证发稿工作顺利进行,我不仅携带了耦合器等传送音响的设备,为了防止耦合器不能使用带来的麻烦,我还摸索出了把MD机同笔记本电脑联起来,把音响直接录入电脑,然后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音响的方法。

后来证明,后一种方法果真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次中非合作论坛会议其实是由一系列会议组成的,先是高官会议,然后是中非企业家大会,最后才是部长级会议。在这一系列会议中,企业家大会是本次论坛的亮点,这是中非友好合作历史上首次召开的双方企业家大会。在明确了这个特点之后,我在抵达埃塞之后首先就这次会议的筹备等情况专门采访了外交部非洲司司长杜起文,并从他那里获得了非常有用的信息。之后,在企业家大会召开前一天,我撰写了一篇《国际纵横:企业家大会展示中非合作的新亮点》。在企业家大会召开后,我又对本次大会期间中非企业家签约总额进行了重点关注,并及时报回了新闻。

针对部长级会议本身的特点,我在采访杜起文司长的时候也获得了有用的信息,即本次论坛的特点:“务实合作,面向行动。”也就是说,论坛即将审议通过的《行动计划》将包含众多实质性内容。

为了尽早获得这些内容,在论坛高官会召开的时候,我就在现场听了近3个小时的讨论。由于高官会是为部长级会议准备的,而且高官们讨论的重点就是《行动计划》的草案,因此听会的过程也使我了解到了《行动计划》中的一些“兴奋点”。其中,中国将给予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对华出口商品免关税待遇和八个非洲国家将成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两项内容最引人关注。明确了这两个重点,发稿就有目的性了。在后来的发稿中,突出本次会议“务实合作,面向行动”,以及《行动计划》中的实质内容就成了指导思想。

在本次会议召开前,我制定的报道计划主要是文字和音响两个方面的内容,但由于国际台现在的业务并不局限在广播一个方面,在出发前我就收到了网络部约新闻照片的邮件,自己也答应下来。

这下子,一个人有三项任务同时完成:文字、音响和图片。

在抵达埃塞后,我发现自己成了媒体记者中携带设备最多的人:去会场新闻中心的时候,要带着笔记本电脑、MD机、耦合器和数码相机,这些设备的辅助连线也是一大堆。会议开始后,我往往是一边忙着录音响、记笔记,同时,还得时不时举起数码相机拍下会场的情况。会议结束后,就忙着先写出中文稿,再把中文口播录到电脑里,通过邮件发回去。要是录音报道,就要先整理音响,再写文字稿,最后传音响。在把这些时效强的工作完成后,就该轮到传照片了。这样的操作过程,真可谓忙得不亦乐乎。

在本次会议的报道中,我深切体会到作为广播记者,音响是报道的生命,如果有广播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作报道,就一定要有音响的东西,否则广播电台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也正是本着这个目的,在此次报道中,音响也成了我格外关注的地方。

在出发前,我就为录制和传送音响设计了两套方案,首选是用MD机连耦合器,然后通过国际长途电话传送;其次,是把MD机和笔记本电脑联起来,用录音软件把音响录成MP3格式的文件,然后用邮件发回去。第一个方案的保障是畅通无阻的电话线,第二方案的保障则是高速互联网。到了埃塞之后,我才发现这里的国际长途都需要转接,这样耦合器就没用了。幸亏论坛会议是在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这里提供了高速的互联网,第二个方案最终保证了这次音响传送的顺利进行。在整个会议报道过程中,我不仅发回了新闻的中文口播报道,而且还采录了两篇录音报道。

在采录音响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两个小插曲。一个是在企业家大会开幕前一天,我发现会场为记者提供的坐席处,没有扩音器,这样录音就麻烦了。为了录到质量较好的音响,我找到了管理会场音响设备的会议中心负责人,向他说明了我的意图,他把我安排到了一个不用的同声传译室里,这里既安静,音响又是通过讲话人的麦克风直接传过来的。当时,我着实高兴了一阵。结果,等会议开幕那天,通往同声传译室的大门被锁上了,原来这个门也同时通向贵宾室,由于埃塞总理要出席企业家大会开幕式,要在贵宾室休息,为了保证安全,这个门被锁上了。这下,我的计划泡汤了,当时离会议开幕不到10分钟了,我赶快跑到记者席,看看能不能找到补救的办法。这时,我发现会场里每个座位都有同声传译的耳机,其中一个声道是发言者的原声,于是我就把MD机的麦克风直接对着耳机录了一下,结果效果还不错。这时,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另一个插曲是在部长级会议开幕的时候,有十四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要发言。我的任务就是从中选取几段合适音响作录音报道。首脑们发言的时候,有的用英语,有的用法语,有的用阿拉伯语,我意识到如果能采到不止一种语言的发言将使得录音报道更加丰富。幸好自己除了英语专业以外,还学过法语,尽管很多词汇都忘得差不多了,但发言的大致内容我借助讲话稿还能听个大概。于是在刚果总统发言的时候,我选中了其中一段内容,记了个大概。

等发言结束后,为了确认我翻译的法语内容的准确性,我跑到同声传译室找到一位外交部的同声传译员,请她帮我最后确认了法文翻译成中文的那段文字。

八天的采访工作很快过去了,这次采访经历再次让我体会到记者到新闻现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新闻事件来说,只有记者身临其境,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鲜活的报道。

周文林江苏扬州人,新华社国内新闻部记者,在新华社从事经济报道工作近十年。曾先后获得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比利时鲁汶大学公共行政管理硕士学位。

2005年1月独身前往全世界遭受海啸破坏最严重的印尼班达亚齐灾区采访,历时16天。

——在印尼海啸灾区的采访现场

新华社周文林

同类推荐
  • 回家的路好长

    回家的路好长

    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回家的路好长》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言情伦理系列之五,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言情伦理中篇故事资源。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感人肺腑,让热爱言情伦理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我的灰黄时代

    我的灰黄时代

    大师是如何养成的?“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季羡林先生就此奠定了他少年时代的生活基调。然而,这个时期的生活学习经历却给了他无比深刻的影响,从回忆的细致程度,细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和感情的真挚,念兹在兹、历历如昨,都可以看得出来。尤其年少失怙、寄人篱下、流转奔波……这些特殊经历更是造成了贯穿一生的影响,值得每一个敏感的心灵细细体味。从季羡林笔下一片灰黄的童年生活和早年经历,追溯其人生足迹,展现其学术形象之外柔和童真的一面。
  • 十里春风不如你,柔柔暖暖的元曲

    十里春风不如你,柔柔暖暖的元曲

    对于这个时代,元朝的文人倾诉着一切:有离开故国的悲伤,与往日的浮生盛世告别的不甘;有羁旅在外、离愁别绪的难抑;有对人生和恋爱的情殇;有对生不逢时的愤恨;也有对整个时代灰暗背景的不满;亦有不断挣扎在社会边缘的可怜人。他们之中不乏潇洒之人,但满腹牢骚却总是不在少数。对他们而言,一生苦苦寻觅,苦苦把握,苦苦追求,把义愤难纾的情感捧在掌心,终日凝望,他们直言不讳对统治者的不满,却并没有因此获罪。由于元王朝的专制性并不如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文化政策上,蒙古人无意间摧毁了宋代以前的文化硕果,而其无意识的包容令文人们敢于倾吐不满,这也间接造就了元曲文化的繁盛。
  • 充闾文集:面对历史的苍茫

    充闾文集:面对历史的苍茫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我曾披荆斩棘奔向你

    我曾披荆斩棘奔向你

    前途未卜的爱情值不值得等待?如何跟男神/女神谈一场势均力敌的恋爱?怎么判断站在你身边的人适不适合你?恋爱是因为爱情还是浪漫?用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告诉在爱情里彷徨无措的女孩:万千人海中,总有一个人会与你相遇、相知、相恋、相濡以沫。喜欢的最好方式是告白,在爱情里要主动出击。爱情里没有什么般配,只有对不对。世间纷繁,乱花迷人眼,前路漫漫,勿忘初心。
热门推荐
  • 涅槃经疏

    涅槃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影帝想吃回头草

    影帝想吃回头草

    分手三年,前男友成了当红影帝,还彻底黑化了!黑化了的影帝有多可怕?早早淡定望天,前世的事,不提也罢。可影帝没重生没前世,他就想啃回头草,不恋爱就黑化!早早冷漠脸,好啊,给你啃。谁让三年前她把人家给渣了呢。不过,啃两口解解气就行了,你还想啃一辈子?!小心崩掉你满嘴牙!姣姣完本精品《六零时光俏》,慢吞吞害羞小蜗牛穿越六零年代,被老干部宠上天~姣姣完本精品《重生空间之田园归处》,带着空间重生幼年,报仇救亲人虐渣渣,六十年代苦命小萝莉被老流氓叼走强行养成小公举~
  • 医手遮天:将军请接招

    医手遮天:将军请接招

    外科医生夏枳意外穿越,刚醒来就面对家人抛弃。还好异能跟随而来,读心术、透视眼,夏枳能以针替刀灭渣渣。卖她?我用银子砸死嗜赌爹和虚荣娘!抢她?我用银针戳瞎你这个白痴村长!试毒?我用泻药拉你个十天半月!哼,我的人生我做主。一朝入军营,将军自动投入怀。他冷眸微眯:“你总是盯着我做什么?莫不是对我另有所图?”“报告将军!在我的眼里,你就是几十根石灰石连起来的排骨架。”夏枳无比严肃地回答问题。“放肆!”“要不,你再脱下来给我看仔细点?我保证,只看,不摸。”将军背脊僵硬,尴尬地把头转到另一边,脸上的红晕怎么样也挡不住:“别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上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让将来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

    让将来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

    从梦想、做自己、乐观、思维、淡定、人生等不同角度讲述普通人如何在人生谷底时找到自己的定位,重新站起来,然后坚持走下去,走出困境。向读者传授一种如何享受当下、活出完美自己的思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书中得到温暖的慰藉和坚韧的力量,变得内心强大起来。某天当我们老了,回忆往事时,脸上能绽放出得意的笑容。
  • 傲娇王爷掌心宝

    傲娇王爷掌心宝

    (新文《掌厨种田之福妃糕照》火热连载中,欢迎各位亲留爪。)自从闲亲王爷娶了农女王妃后,他的日子就没消停过,总是有下人到他面前禀报,说有人说他王妃的坏话。“王爷,有人说王妃是泥腿子出身,不识大体。”王府门口的侍卫禀报道。“杖责五十。”闲亲王爷俊逸的脸庞布满冰霜。“王爷,有人说王妃总是和佃农私混,上不了台面”王府的管家禀报道。“杖责一百。”闲亲王爷的双眼中迸射出狼光。“王爷,有人在王妃的膳食里下毒。”闲亲王妃身边的丫鬟禀报道。“拖出去。”他的王妃也敢算计,杀无赦!(本文温馨向)
  • 绝世神枪

    绝世神枪

    这是一个充满玄气的世界,从一纸金书开始,主角叶星从废材慢慢变成万众瞩目的强者!强者之路如披荆斩棘,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叶星必然踏上逆天之路!这天再也遮不住他眼,这地再也埋不了他心,就让这九天十地为他独尊!叶星傲然道:“兄弟,女人,实力,老子一样不缺!”
  • 送许侍御充云南哀册

    送许侍御充云南哀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后鸿福

    皇后鸿福

    重生女主:我不想报仇,敌君请走开!重生男主:怎么办,我想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