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8000000003

第3章 道德经(2)

老子还劝人拒绝世俗之喧嚣,守护淡泊之美好。《道德经》中反复出现“朴”字,如“见素抱朴”、“复归于朴”、“返璞归真”、“敦兮其若朴”。“朴”字的概念为纯真、素朴、自然。“婴儿”一词甚至也是“朴”之概念的解说。如:“复归于婴儿”、“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一个淳厚朴实、镇定持心、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应该似婴孩般单纯、无邪,心境空明、宁静、质朴,少私寡欲,不为功名利禄所困扰,不被宠幸、声色所诱惑,超凡脱俗,不为物累,过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

《道德经》第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目,故去彼取此。”——缤纷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叫人舌不知其味。圣人但求填饱肚子而绝不追求声色之娱,提出人应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时下现代文明长足发展,但许多人心态扭曲,道德观、价值观严重倾斜。老子的教诲无异于一剂灵丹妙药,有利于医治人心浮躁、动荡不安,仍具现实教育意义。

漫长的时间流逝了,而《道德经》横跨历史时空流传至今,它教诲我们改变“原我”,重塑自我,完善、超越自我,修性养心,谨慎,严肃,善事融和,旷达,洒脱,努力求真求善求美,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张成业)

《道德经》在中国及世界上的影响

老子的《道德经》只有五千多字,可以说是世界上影响极大而篇幅却最短的书。关于它的作者甚至这本书的版本,一直有争论,而且上篇(道篇)与下篇(德篇),可能在较早的版本中是颠倒过来的。不过,作为一本书,内容还是比较完整的。为了避免“道德经”一词的倾向性,不妨称其为《老子》。

《老子》在世界上的影响可能超过《论语》,但在中国,当然不如《论语》。总的说来,《老子》与《论语》几乎完全不同,却相互补充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孔子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在朝派,而老子则是在野派。在野派也有他的势力范围,所有非正统的思想都集中在其麾下,把《老子》奉为祖师爷。最典型的是道家以及东汉形成的道教。

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是道的本原说。《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为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一切由道生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有人认为这里的无即是道,它是精神性实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这种恍惚的道即是观念。

老子乃至道家学说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给孔子的“理想国”开辟一个精神逃脱的小路。孔子的现实世界实在是太刚性、太无聊、毫无生气、毫无创造性的地方,从肉体到精神完全束缚在极端虚伪、极端压制的繁文缛节当中。为什么要这样?只是让皇帝保住他们天下的稳定,各级官吏完全处于高度的紧张戒备状态,即便如此,仍然免不了贬官甚至杀头的下场。一旦被贬,官员们就可以在道家学说中找到精神的寄托:不是纵情山水之间,就是舞文弄墨,或者学神仙。在这方面,道家是灵魂一个很好的出口。

老子思想最深刻的部分表现在他提出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对立概念,如大小、高下、祸福、有无、刚柔、正奇、曲全、枉直等等,并把万物变化的原因概括为“反者道之动”。在《老子》第二章中就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并明确指出:“多易必多难。”老子并没有停留在玩弄概念的相对性上,而是由此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指导原则:“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特别是脍炙人口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看到了事物物极必反的规律。

老子由这些论述得出他特有的实践原则: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亡;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论语》、《孙子》、《老子》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当然,维持专制统治主要靠儒家的学说与《孙子》的技术,但是道家加上中国佛教则是维持基座稳定的第三个支架。从《老子》到《庄子》到道家到道教,对于“实务”影响很小,因此,我们把《老子》放在靠后的位置上。(胡作玄)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但是关于老子的生平,却存在着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根据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署名西汉刘向著的《列仙传》则说老子字伯阳,陈国人。道教认为,“聃”和“伯阳”都是老子的字。至于他的籍贯,或属于陈国,或属于楚国,这两种说法其实也不冲突。苦县原本是属于陈国的,但后来陈国为楚国所灭,所以苦县又属楚国。

《史记》还说,老子曾经在周朝任守藏室之史(又称“柱下史”,就是周朝国家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孔子到周朝时,曾经亲自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据说孔子曾赞扬老子,认为老子是人中之龙,这在《庄子》、《礼记》、《孔子家语》当中都有所记载。后来,周朝衰败,老子辞官离去。传说函谷关的关令尹喜看到“紫气东来”,断定必有贵人要过关,结果等来了一位骑着青牛的皓首老人,正是老子。尹喜恳请他著书传世,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余言,这就是《道德经》。

除了《史记》上的记载,老子所留下的就是历朝历代的传说了。特别是在东汉末年,张道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天师道(也就是后来的道教),老子被推崇为教主,跻身于天神之列,他的生平事迹便更被人们加以神化。传说老子的母亲未婚有孕,怀胎整整81年,结果由右腋生下一个孩子,一出生时就须发皆白,因此才叫老子。还说他骑的青牛原是麒麟,被老子用一根树枝插入鼻中,驯服成牛;于是,给牛穿鼻也成了老子的创举。后世图画中的老子,大多是一位老翁骑着青牛的形象。

许多道教典籍中说老子出生在商朝,唐朝尊老子为圣祖玄元皇帝,唐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15年)曾经颁布诏令,以二月十五日老子诞辰为玄元节,后来成为唐朝的法定假日,也就和现在的圣诞节差不多。但是倘若老子果真生于商朝,在周代的时候,他的寿命必定将有数百岁之多,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也只是后世对于老子的种种神化之一。

这个神仙一样的老子形象,常常出现在后世的文学作品当中。譬如在《西游记》里,那个被孙悟空打翻了炼丹炉的“太上老君”,其原型就是老子;孙悟空保唐僧取经的路上,太上老君还收服了变成妖怪下凡捣乱的青牛;《封神演义》中的老子就更加厉害,曾经“一气化三清”斗败了通天教主。可见,老子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为人喜闻乐见的人物。

老子的哲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1973年12月在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说明那时老子便受人尊崇了。宋真宗赵恒自称道君皇帝,曾经亲自去朝拜重建后的太清宫,并册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一次施政纲领中也念念有词地引用老子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引申义就是治理一个大国,就好像烹煎小鱼一样,是不能多翻动、多折腾它的。

《周易》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部珍贵的文献,书中把“道”作为宇宙的本体,但没有展开对“道”的阐述,后来老子在《道德经》中加以阐明,并发挥了自己的看法。目前世界各国有不少人在谈《易》论《道》,玄妙而神秘的《周易》是中国以及世界一份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的宝藏,还有待于人们继续求索、挖掘,使它放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著名学者南怀瑾以其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道德经》的内涵做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老子他说》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同类推荐
  • 孙子兵法边读边悟

    孙子兵法边读边悟

    本书突出一个“悟”字,强调《孙子兵法》的现代适用性。在本书中,编者刻意地保留了《孙子兵法》的十三篇章,对孙武的兵法原文进行了注释、翻译。并且更重要的一点是,编者把《孙子兵法》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名言警句,另作主题,在有所“悟”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案例、故事,最大可能地与现代社会结合了起来,凸显了古为今用的终极目的。
  • 影响你一生的习惯

    影响你一生的习惯

    本书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探讨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戒除不良习惯对人生的积极意义。全面深刻地分析了老习惯、新习惯、好习惯、坏习惯、小习惯以及无处不在的各种习惯。通过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习惯,生动有趣地描述了形成各种习惯的性格。郑重地劝谕读者,要区别习惯的好坏,别让习惯牵着走。要警惕潜意识的误导。不当消极被动的奴隶。要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别囿于习惯的藩篱,被习惯所左右。从而,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
  • 另起一行

    另起一行

    另起一行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这本书不仅励志,而且发人深思。作者通过“晃动”生活,带领一支优秀的专业团队创造了江城地产界一个又一个神话般的传奇。这些生动的传奇般的企划案例,至今仍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业内初学或有志于广告和产品营销的青年学子,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透过那一串串闪光的经营数字,这本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明玲。除此之外,更令我感动的还是作者对事业满怀激情、对员工体贴关怀、对朋友真诚相待的人生境界。相信读完这本书,你可以收获更多关于人生的思考。
  • 人生是设计出来的(畅销精读本)

    人生是设计出来的(畅销精读本)

    一个人做不做规划,是意识问题;而能不能做好规划,是方法问题。如何发现并协调先天和后天、固定和可变、内在和外在的各种条件和力量,找到人生的最佳设计方案,是当代年轻人成就自我的一门必修课。本书旨在帮助那些尚无明确的人生方向,或者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入岔道的年轻人,帮助他们认清社会,了解职场、生活和人生规则,告诉他们如何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如何在年轻的时候积累资源,如何全方位改变现状,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从而获得成功的事业。
  • 生活中的诡计

    生活中的诡计

    “诡计”,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狡诈的计策;使用不正当的手段。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就是一个不好的词汇,认为诡计都是阴谋诡计,是和暗箱操作这些词连在一起,是见不得人的。在生活中,我们究竟是否应该纵容这个词的存在呢?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诡计,生活中的诡计并不单指坏事,我们也常常需要一些小的计谋去解决生活中困难的事,这就是生活中的诡计。在古时,有兵法三十六计,在现代,我们更需要利用适当的诡计去解决生活中无法解决的事情。诡计,对于一个人的爱情、婚姻、人际交往以及工作事业等社会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热门推荐
  • Boss独宠:甜妻难招架

    Boss独宠:甜妻难招架

    因为一纸阴谋,她招惹上大boss,寄人篱下,生活不再自由。本也认命了,不再抗拒了,得到了爱与温暖,却又被告知自己的家人的死与他有关?“上官景天,你对我这么好,是不是因为我父母的死跟你有关?!”?“呵,你以为呢?”“你要记得,这辈子你都是我的人——爱人。”他的宣示,震撼心脏。
  • 丹凤街

    丹凤街

    张恨水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一生写小说100多部,其作品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80年代来,他的作品经久不衰。几年来他的很多作品被搬上屏幕,再度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在众多的读者和观众中有相当的地位。
  • 特种枪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特种枪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枪械是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单兵作战武器。随着信息化作战的发展,枪械的种类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从第一支左轮手枪的诞生,到为了适应沟壕战斗而产生的冲锋枪,从第一款自动手枪的出现,到迷你机枪喷射出的强大火舌,等等,枪械正以越来越完美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展示着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揭开现代枪械的神秘面纱,让你简直大开眼界!
  • 人面花诡传

    人面花诡传

    孤女翡翠是恶魔寨一个女奴,莫名被选为祭品,剖心之后却没有死!从此以后,一系列惊悚怪异的事情,在恶魔寨爆发了。恶魔寨,湮灭在死亡的花海中!——这其实就是一个女鬼的系列故事
  • 亦神过来solo

    亦神过来solo

    新书《今天追到陆先生了吗》【从未露脸的女主播VS王者荣耀职业选手】【小甜文,伪电竞主言情】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遇到你之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想与你终生厮守的故事。童绯被抢了一个蓝BUFF,就从峡谷追着对方追到了现实中。最后才发现,那个人竟然是她一见钟情二见起意的电竞圈男神。遇见男神,怎么办?除了撩还是撩。后来童绯站在解说席上,男神面对镜头当众对她表白。身旁男解说问她是怎么追到传说中的“绝缘体。”童绯款款一笑:“是你们亦神先追的我。”从此虐狗大战正式开启。【我所做的事,都是为了欢迎你来到我的心上。】新书新书新书预收《反穿后我成了团宠》
  • 儒增篇

    儒增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晚钟回荡

    晚钟回荡

    光明渐熄,钟声响起,而位不见王影......通向梦境之门已经打开,全知全能的永生之主啊……您的仆人在召唤着您! 克苏鲁世界观下的都市怪谈,讲述失忆的主人公探寻自己的身世,以及失去记忆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超自然事件。
  • 查理九世之妖神崛起

    查理九世之妖神崛起

    原本高高在上的公主,一落千丈,原本幸福的家庭,分崩离析……无尽的战争,亲人的背叛,她变了……但是,她,爱上了一个凡人,他叫做——唐晓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迎面而来:从人类文明发展看第三次工业革命

    迎面而来:从人类文明发展看第三次工业革命

    学习和了解历史是探求和掌握未来的手段,而广义的历史是所有人类的生活历程,科学技术的探索创造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人类的生活和其他动物的生活产生本质的区别。科学技术的历史反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变化轨迹,它还同人类精神、思想和世界观的进步密切相关。本书以科学史观,阐述了现代文明的巨大推动力,给读者一个全新的视角了解、探索、思考现代文明赋予我们的使命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