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6800000016

第16章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谋生之道(4)

在明清之际小说作家中,周楫(字清原)可谓是贫困到极点的一位,或者可以说,他对贫困生活所带来的耻辱感体会得最为深刻。湖海士《西湖二集序》中说:

咄咄!清原!西湖之秀气将尽于公矣。乃谓余曰:“予贫,不能供客。客至,恐斫柱坐荐之不免。用是匿影寒庐,不敢与长者交游。败壁颓垣,星月穿漏,雪霰纷飞,几案为湿。盖原宪之桑枢,范丹之尘釜,交集于一身,予亦甘之。而所最不甘者,则司命之厄我过甚,而狐鼠之侮我无端。予是以望苍天而兴叹,抚龙泉而狂叫者也。”

余曰:“司命会有转局,狐鼠亦有败时。且天下不可与问,道不可与谋,子听之而已矣。”清原唯唯而去,逾时,而以《西湖说》见示。

予读其序而悲之。士怀材不遇,蹭蹬厄穷,而至愿为优伶,手琵琶以求知于世,且愿生生世世为一目不识丁之人,真令人慷慨悲歌、泣数行下也。

周楫自述贫困生活造成的交游上的尴尬、对贫困生活的甘于忍耐和对命运棱蹭、小人欺侮的愤慨,真是入骨三分。

《水浒后传》的作者陈忱也是一生潦倒,“穷饿以终”。光绪《乌程县志》有对陈忱生存手段、学识心境、身名状况的简略记载:

居贫,卖卜自给。究心经史,稗编野乘,无不贯穿。好作诗文,驱策典故,若数家珍,而无聊不平之气,时复盘旋于楮墨之上,乡荐绅咸推重之,身名俱隐,穷饿以终。

“卖卜自给”的生活朝不保夕而又遭人轻贱,陈忱能够做到“乡荐绅咸推重之”,是其才华使然。但他从不列当地乡绅之林,晚年更是贫病交加、孤苦零丁。他在《水浒后传序》中,描述自己的境遇是:“颠连痼疾,孤茕绝后”,“穷愁潦倒,满眼牢骚,胸中块磊,无酒可浇”。

李渔的贫穷原因较为特殊。他谋生手段多样,应当常有盈余。按说,他一生开过几家书坊,再加上戏班的收入,应当不至于有穷愁之叹。但一则他家中人口众多,二则他的性格又富于艺术色彩,生活讲究情趣,艺术爱好非常丰富,故花费在艺术上的金钱较多,花费在赚钱上的时间必然有限。

他曾在《闲情偶寄·饮馔部·肉食第三·蟹》中,记载自己讲究的生活方式、众多的家中人口和羞涩的囊中境况:

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之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自初出之日始,至告竣之日止,未尝虚负一夕,缺陷一时。同人知予癖蟹,召者响者皆于此日,予因呼九月、十月为“蟹秋”。虑其易尽而难继,又命家人涤瓮酿酒,以备糟之醉之之用。糟名“蟹糟”,酒名“蟹酿”,瓮名“蟹瓮”。向有一婢,勤于事蟹,即易其名为“蟹奴”,今亡之矣。蟹乎!蟹乎!汝于吾之一生,殆相终始乎!所不能为汝生色者,未尝与有螃蟹无监州处作郡,出俸钱以供大嚼,仅以悭囊易汝。即使日购百筐,与五十口家人分食,然则入予腹者有几何哉?蟹乎!蟹乎!吾终有愧于汝矣。

李渔爱好园林建筑,以至于养成有钱时建楼(园)、无钱时卖楼(园)的习惯。

他先后建了伊山别业、芥子园等多处园林。李渔精心构筑的园林最终都卖给别人,其中伊山别业只住了三四年,芥子园也只住了八九年。他在诗文中多处提到卖楼。《李笠翁一家言》卷二有《卖山券》一文;卷六有《卖楼》和《再过武林旧居,时已再易其主》二诗;卷七有《卖楼徙居旧宅》一诗。他还把《卖楼》和《卖楼徙居旧宅》二诗作为《十二楼·三与楼》的开卷诗,并声称:“这首绝句与这首律诗,乃明朝一位高人为卖楼别产而作。卖楼是桩苦事,正该嗟叹不已……”自诩“明朝一位高人”,倾诉自己“卖楼别产”心境之苦。

小说作家的贫困化,与明清之际大多数士人的生活境遇相关。多次为李渔小说作序或评点的杜浚,是当时大名士之一。性情疏狂,落拓不偶。

杜浚曾在《复王于一》中,这样描绘自己的生活窘境:

承问穷愁何如往日,大约弟往日之穷,以不举火为奇;近日之穷,以举火为奇。此其变也。

明亡后,反清志士“易堂九子”也都陷于贫困。易堂九子之一的彭士望在《与陈少游书》中记载:“易堂诸子各以饥驱,游艺四方。”

明清之际士人的贫困似乎是必然的,原因有二:

首先,在古代士人的观念中,“不事生产”是清高脱俗的表现。在他们看来,“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们憧憬的谋生方式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十年寒窗苦之后,中举出仕,则自然能得到“黄金屋”、“颜如玉”的报偿。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他们似乎都具有惊人的忍耐苦寒的能力,甚至以过苦寒的生活为荣耀。

其二,国变之后,一些志士抛家别业,隐居深山,生活陷于困境,如董说等人;还有相当多的士人本来家境富裕,如方以智、丁耀亢等人,但在动乱之中家产丧尽。

董说本出身吴兴显族,曾被人称为“华阀懿孙”,钮秀《觚剩续编》云:“吴兴董说,字若雨,华阀懿孙,才情恬恬……余幼时曾见其《西游补》一书,俱言孙悟空梦游事,凿天驱山,出入庄、老,而未来世界历日,先晦后朔,尤奇。”虽然自他父亲董斯张开始,家道已经衰落,但仍小有资产。国变后董说立意出家,还要求儿子们都放弃举业。他的儿子们恪守父训,都是布衣终身。董说出家之前家境已很穷蹇,他出家后自然不问家事,他的儿子们放弃举业后,其家境的困窘更是可想而知。出家后董说曾收到长子董樵的一封信,说是家中最后的七亩地也全被卖掉了。董说读后狂笑不已,连称大快。应当是快意于失去全部财产后,不必向新朝纳税,更能保持遗民身份吧。

安贫乐道似乎是士人自愿的选择。明清之际李确在穷愁潦倒时说:

吾本为长往之谋,顾蜡屐未能,乘桴又未能,至于今日,悔之无及,待死而已。

李确是那种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他人救济的精神上有“洁癖”的士人。魏禧曾在同道中倡议救助李确,深知李确为人的徐枋制止了他。徐枋说:“君意良厚,恐李先生不食他食。君子爱人以德,君力所不及,听其饿死可也。”李确最终死于穷饿。

孙奇逢在《彭饿夫墓石》一文中,记载同样穷饿而死的彭氏是:

少知识乏才技,以衣冠子贫窭不能自养,遂甘心一饿。

无力自养又清高不事俗物,致使士人普遍处于贫穷的生活境遇之中。崇祯年间,张履祥就曾批评过这种处事态度:

噫!贫士无田,不仕无禄,复欲讳言治生,以为谋道,是必蚓而后充其操也,否则必以和尚之托钵为义,坐关为修道也,亦可谓踵末之敝风习而不察矣!

张履祥此说是有感而发,他痛感于“崇祯庚辰,江南大饥,人相食,杭州诸生一夕无大小自经死”。

他认为士人贫困的原因是“朝廷空言取人,衣冠之子受书游庠序,咕哔而外无恒业以资俯仰”。

但士人中也有善于谋生者,譬如顾炎武。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记载顾炎武有“致富”的才能:

先生既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而所至年小试之,垦田度地,累致千金,故随寓即饶足。

与贫困的生活和怀才不遇的境遇相连的,是疏狂放浪的生活态度。是前者造就了后者,还是后者导致了前者,这历来就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据记载,明清之际小说作家中,有多位属于个性疏狂者,如丁耀亢、袁于令、艾衲居士等人。

袁于令的疏狂,已见前文。丁耀亢一生也是倜傥不羁,傲然超群。清人笔记中多有记载。王卓《今世说》中说丁耀亢“襟期旷朗,读书好奇节,高谭惊坐,目无古人”,并记载了他的两则轶事:

丁野鹤在椒邱,每晏起不冠,搦管倚树,高哦得佳句,呼酒秃发酣叫,旁若无人。间以示椒邱诸生,多不解,因抵地,直上床,蒙被而睡。

丁野鹤官椒邱广文,忽念京师旧游,策长耳驴,冒风雪,日驰三四百里,至华严寺陆舫中,召诸贵游山人琴师剑客,杂坐酣饮,笑谑怒骂,笔墨淋漓。兴尽策驴而返。

阮葵生《茶余客话》中也有一段记载:

丘海石、丁野鹤皆山左诗人。……二君平生友善。一日同饮铁沟园,论文不合,谩骂不已。邱拔壁上剑逐丁,丁急出上马逸去。邱追不及,乃返。山东人传为佳话。

这几段记载,写尽丁耀亢的超迈性格。如此个性,导致因“疏狂”而不能中举。

《豆棚闲话》的作者艾衲居士被称为“狂士”。仅从《豆棚闲话》中嬉笑怒骂的翻案文章中,就已可见作者不受羁绊的狂放个性。天空啸鹤《豆棚闲话·叙》中说:

有艾衲居士者,当今之韵人,在古曰狂士。七步八叉,真擅万身之才;一短二长,妙通三耳之智。一时咸呼为惊座,处众洵可为脱囊。乃者骄鸽弥矜,懒龙好戏。卖不去一肚诗云子曰,无妨别显神通;算将来许多社弟盟兄,何苦随人鬼诨。况这猢狲队子,断难寻别弄之蛇;兼之狼狈生涯,岂还待守株之兔。

收燕苓鸡壅于药囊,化嬉笑怒骂为文章。莽将廿一史掀翻,另数芝麻账目;学说十八尊因果,寻思橄榄甜头。那趱旧闻,便李代桃僵,不声冤屈;倒颠成案,虽董帽薛戴,好像生成。止因苏学士满腹不平,惹得东方生长嘴发讪。

看他解铃妙手,真会虎背上筋斗一番;比之穿缕精心,可通蚁鬓边连环九曲。忽啼忽笑,发深省处,胜海上人医病仙方;曰是曰非,当下凛然,似竹林里说法说偈。假使鼾呼宰我,正当谑浪,那思饭后伸腰;便是不笑阎罗,偶凑机缘,也向人前抚掌。迟迟昼永,真空下泉酝三升;习习风生,直得消雨茶一盏。谓余不信,请展斯编。

这段话说艾衲居士因科举不第,转而著述,这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有趣的是,此处谈到艾衲居士对同社盟友的态度,颇耐人寻味:“算将来许多社弟盟兄,何苦随人鬼诨。”将参加当时风行的文人社团称为“随人鬼诨”,真得居士特立独行的人格之真髓。

生活境遇的贫困化,对作家的创作心态影响很大。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创作小说的原因,大多是因科举不第,怀才不遇,借著述发泄苦闷,或因贫困聊以谋生。

总而言之,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绝大多数是科举不第的生员,他们的谋生之道多是纳贡出仕、教书处馆、卖文、从商等,许多人终生穷困潦倒。这种生活境遇对小说作家的心态有深远影响。

同类推荐
  • 我曾披荆斩棘奔向你

    我曾披荆斩棘奔向你

    前途未卜的爱情值不值得等待?如何跟男神/女神谈一场势均力敌的恋爱?怎么判断站在你身边的人适不适合你?恋爱是因为爱情还是浪漫?用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告诉在爱情里彷徨无措的女孩:万千人海中,总有一个人会与你相遇、相知、相恋、相濡以沫。喜欢的最好方式是告白,在爱情里要主动出击。爱情里没有什么般配,只有对不对。世间纷繁,乱花迷人眼,前路漫漫,勿忘初心。
  •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是世界文坛一颗不朽的巨星,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他流畅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代的读者,是年轻人心灵的初恋,也是长者经历世事、募然回首的感悟。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心灵的精髓,超越了时空,成为了人类永恒的箴言。
  • 泰戈尔精美诗选(英文版)

    泰戈尔精美诗选(英文版)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最后的诗篇》等。这次选了他的《吉檀迦利》和《新月集》。
  • 祝你快乐勇敢

    祝你快乐勇敢

    《祝你快乐勇敢》选录国内外名人(包括爱因斯坦、鲁迅、泰戈尔、歌德、蔡元培、夏目漱石、波德莱尔、里尔克等)的演讲、书信二十四则,他们在其领域内各有建树,受后人敬仰。在与后辈的交往中,他们忆及自己青年时代所经历的困惑与挫败,并将之一一陈述,意在鼓舞青年,不必因一时的迷茫而停步,而要勇敢地探索自己所信仰的情感、价值、理想,因这迷茫是通往坚定与明确的必经道路。他们提出的建议,来自他们的经验总结:“经验意味着它包含着一系列过错,每个人或多或少犯过这些错误。希望我的经历在你的人生路上也能得到验证。”
  • 阳光桐城

    阳光桐城

    《阳光桐城》是桐城广播电视台2013年民生节目的结集,是桐城广电人走基层、听民声、接地气的心血结晶,是行走龙眠大地、追逐桐城变迁的忠实记录。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有穷苦人的悲愁呼号,有建设者的呕心沥血,有为政者的惠民情怀。她是民生改善的万花筒,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写真照。
热门推荐
  • 脑虫游历万界

    脑虫游历万界

    以脑虫的身份,穿越万界(好吧,我坦白了,写这部小说,纯粹是为了赚钱看小说)
  • 跌倒了,也要逆风飞翔

    跌倒了,也要逆风飞翔

    摔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再没有勇气站起来。
  • 再见了,伊藤君

    再见了,伊藤君

    再见了,一成不变的人生!东野圭吾、宫部美雪、角田光代、石田衣良力荐作家!改编日剧获第94届日剧学院奖提名。冈田将生、木村文乃、佐佐木希、夏帆豪华组合,柚木麻子亲自编剧。《再见了,伊藤君》是日本文坛至高奖项直木奖入围作品!告别一成不变的人生,你可以走得更远。历时七年,这个仪表堂堂、名叫伊藤的男人,终于被塑造成了什么事也无法做成,甚至连放弃都无法做到的,真正意义上的渣滓。一个耀武扬威的男人,五位各有魅力的女性,一次,无关温暖纯良的爱情故事。再见了,伊藤君。再见了,一成不变的人生!
  • 无名的裘德

    无名的裘德

    这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男主人公仅十一岁,父母双亡,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但幼小心灵中已深深埋下了求索上进的宏志大愿。袭德的这番经历,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逐渐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 我家小宗主

    我家小宗主

    修行以修心,我辈道中人,与天斗,只争那一缕成仙的契机!修仙界,有修士蛮荒,有图腾战士所以纷争开始了!作品是慢热型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收藏
  • 罪头条:恶魔的风度

    罪头条:恶魔的风度

    《罪头条:恶魔的风度》以罪案版头条上一桩闻所未闻的连环凶案为开端层层展开。究竟是什么样的恶魔,一次又一次轻视生命,践踏人的底线?睿智的老刑警,深谙人性的女记者,看固执又别扭的父女如何与真凶对抗,层层剥开罪恶的面纱。本书是作者“记者探案类”的首部作品,希望通过描写那些有可能发生在都市人身边的头条罪案,折射社会弊端和人性弱点,提高人们对罪案的警觉,引发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 赢得信任的倾听术

    赢得信任的倾听术

    如何听?如何让别人毫无保留的倾吐?如何正确把握说话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如何感知说话者还未说出口的内容?听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本书从“LISTEN”这个单词入手,通过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并结合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例子,从六个方面指导你在事业和生活中去正确的听。通过学会正确的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你的人际关系,创造事业和生活的双丰收!
  • 黑袍剑仙

    黑袍剑仙

    林云在联盟最火热的虚拟游戏《三界》中渡劫失败,却意外穿越到和《三界》一模一样的仙侠世界。本为剑宗弟子的他,却被迫潜伏在万魔宗,成为一个光荣而伟大的卧底。“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孙长老,我都快一统魔道了,什么时候才能回去?”林云无奈问道。这是一个正道卧底,一步步成长为魔道巨擘的故事。书友群:782588471
  • 余生赖定先生

    余生赖定先生

    温暖了顾柠的那个少年,叫肖子航。当顾柠受欺负时,他把顾柠护在身后,生怕她受一丁点委屈;当顾柠心情不好时,他为顾柠买来了她最喜欢的草莓味雪糕;当顾柠肚子疼时,他悄悄从超市里买来了红糖……肖子航把顾柠放在了心尖上疼。后来,肖子航终于向全世界宣布::“顾柠是我女朋友,还是我以后简历上伴侣那一栏的人”。在后来的后来,他们陪彼此走完了余生。他们很庆幸,故事的结尾不是擦肩而过,成为过客。而是可以在迟暮之年,牵着ta的手,走完这人生的漫漫长途
  • 圣僧女儿美不美

    圣僧女儿美不美

    奈何桥上,孟婆看着眼前肝肠寸断,哭得撕心裂肺的姑娘。“姑娘,喝了吧,前尘往事皆成空。好上路,下辈子投个好人家。”“婆婆,这碗汤能让我彻底忘了他吗?不可能,他的笑容,他的声音,他给的温暖。闭上眼,就在我脑海里回荡。”“姑娘,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你喝吧?”“我爱他已经深入骨髓。每一缕思念里,每一滴鲜血中,都是他的音容笑貌。这碗汤能让我忘记吗?我不信!”孟婆看着这个伤心欲绝的姑娘,血泪滴落在孟婆汤里。她含着泪,仰头喝得一干二净。“古往今来,多情女子薄情郎。多少女子哭断肠,不过是镜花水月梦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