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400000037

第37章 衰落期(1946-1949年)(2)

二、这汗没有白流

是胜利后第三个“七七”,这天天气分外晴朗。好不容易巴到如此好的天气,久不见太阳了。虽说是夏天,但由于多日未见,更为了从此《阳》片可以正式开拍,而不禁欢欣鼓舞起来。同事们暂时丢下了手头的工作,一齐向厂外空地集中。与本厂门当户对的新屋——湘居,暂做了《阳》片的第一镜头的外景所在。《阳》片主题是表现阳光对于人们健康的关系。藉一个乡下小孩与城里小孩肤色及体格的不同,说明人们不可一日离开阳光。题旨正确,穿插合理。他日摄制完成,定可收预期效果。导演一声“开始”,全场空气顿然寂静下来。这是一个“远景”,表现城里父子送客——乡下父子——至大门口其父指着乡下孩子,问他自己儿子道:“他和你同年,你看为什么他皮肤黑黝黝的,长得比你健壮?”他儿子摇摇头,回说:“不知道”。因为慎始的关系,这第一个镜头虽于开拍前,经导演排练再三,结果还是两次不好。直到第三次才算博得导演一声“好”。功德圆满。可是大家都一身大汗了,这汗没有白流,场记表上记下了极富历史意义的,本厂复员以来第一次正式拍片的第一个景,笔者第一次担任场记。参加《阳》片工作,原先规定做场务。临时改变,命我监理场记。原定场记,则改做摄影助理。突然如次变动,我毫无准备。致第一天记录成绩,未能达完美地步,深引为憾。除做场记及场务外,“镜头次数牌”,也归我书写。即每遇一个镜头开拍前,板书其场数及景号,让摄影师拍入,以备将来好对照接片。这虽是一件小小的动作,但一不经心,便忽略了。那就可害苦了接片员了。第一天上午,一起拍了六个景,用去近百英尺底片。因为就没有如此规模拍片的关系,所以大家工作起来,都异常兴奋。下午继续工作,地点是玄武门内。当工友们把书有本厂外景队字样的油布大伞撑起时,引来了无数好奇的观众。这可忙坏了剧务先生。好不容易,才把围观人员请到两旁,可是太阳又进云端了。真气人。拍外景。全指望太阳,更何况是以阳光为片名的影片呢,虽说我们带有反光板,但碰到这次欲反无光之时,又其奈他何?阳光终于再露云端,我们的兴奋,是可以想象的。一声“开始”,完成了一个长约二十英尺的用三轮车做推车的推拉镜头。观众满足了好奇心各自散去。这天下午,一共拍了五个景。第一天拍片工作,便如此结束。虽说流了一身大汗,但大家毫无怨言,只感到快活。

三、谢谢《阳光与健康》

照预计,《阳》十个晴天就可以拍摄完成。第一天共拍了十一个景若照此成绩算来,不出十天,即又完成《阳》片计划为四百英尺,约六七十个景。连续工作了三天,大家皮肤都黑了许多。谢谢《阳光与健康》,我们真的因阳光而健康起来。是星期日,照常工作。下午为了拍水牛的景,我们特雇了两双木划,自玄武湖出发,直向对岸划去。……

又过去了三天,《阳》片已临到结束的阶段。在这几天工作里,最值得一提的,是赴门东玉带巷拍软骨病患者找临时演员的困难情形。……

《阳光与健康》拍片工作,大体已经完成。自“七七”开拍,前后不到十日。……

三十七(1948)年八月四日

中国农业教育有限公司在国民党还都南京之初,也被确立为重要的教育电影生产基地。在当时登载的《农民福音》一文中,就较为详细地谈到了农业教育电影公司筹备情况:“国内热心文化人士多人,因鉴于电影教育对促进国家文化收效之宏大,而农民则占我国人口总数百分之八十余,故特于抗战期间在渝发起组织农民教育电影公司,拟利用电影教育力量促进我国农业之进步,并以之提高农民之文化水准,顷闻该公司已完成向经济部备案等手续,并聘用前中统公司总经理李吉辰,前上海市卫生局局长俞松筠分别在美国及国内主持筹备工作,该公司已开始向美国厂家定制摄影及放映器材,所有定货可望于两年内全部运华,金大电专师生受聘担任该公司技术工作者闻已有段天育先生及范厚勤等数同学云云。”[8]之后,台湾出版的《民国电影史》提到:“中教”和“农教”都是“准备在抗战胜利后,以发展电化教育和农村电化教育为宗旨;纯教育性的,不含盈利意味。……但这两个机构在抗战后期和胜利复员后,并没有重大的发展,也没有摄制多少教育影片。直到政府迁到台湾以后,中国农村教育电影公司始发生积极作用,为台湾电影制片事业的先驱,拍摄影片。”[9]

除上述专门的电影制作基地外,国民党中央卫生实验院也是作为本期重要的教育电影生产机构。在1945—1946年度里,中央卫生实验院也为摄制和放映医学卫生教育电影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一、中央卫生实验院教导组贾伟廉医师奉命赴美,考察医学卫生电教实施情形,已于九月二日搭美琪将军号离沪,闻刻已安全抵美。二、《抗疟工作在大渡口》一片系该院于本年复员前一月拍摄,计四百尺,全部拍摄冲洗片头说明及剪辑工作全部仅只二人工作,但闻竟于一个月内完工,来京后闻将暂送柯达公司复印五部。三、该院备有彩色有声之医药影片万余尺,可供医学院医院医生护士作技术上之参考,需阅者可径函该院电教室接洽。四、美国新闻处近到有医学影片计四大本,据悉为有关人体食道之外科手术,尿道内膜损坏修补术,及鼠疫之防治等(正式译名待讯知后再告)。闻将于最近与卫生实验院合作,于该院礼堂放映招待医护人员。五、本市民族健康运动大会宣传工作电影宣传最有力,闻此教育部与该院均参加工作,该院在九月廿四日晚与美国新闻处合作于新街口广场放映一次,据估计观众有一万四五千人可称还都以来该市内公开放映之最高记录。”[10]

除了强化教育电影业的建立外,国民党本期还下发了一系列法令和文件来促进并规范教育电影业的发展,以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国民党的专制统治服务。《法令电化教育实施要点》(三十三〔1944〕年十二月三日教育部第六〇六二八号咨送各省市政府)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篇,它详细地规定了饱含教育电影和播音在内的电化教育的实施目的、分类、具体的实施程序和要求、巡回施教的条件以及经费等问题。其具体细则如下:

一、电化教育实施之目标应注重培养民族意识及国家观念,提高政治知识,增加生产能力,提倡正当娱乐以促进社会与文化之发展。

二、电化教育之实施分学校电化教育及社会电化教育两部分,应在各级学校及社会教育机关同时实施。

三、各省市教育厅局应附设“电化教育辅导处”办理全省市电化教育实施机关及学校之辅导事宜,其组织规程另定之。

四、各省应按照所划行政督察区划定“省电化教育区”若干区以利进行。

其未划定行政督察区者,得由省教育厅按照省区面积的大小比照划分行政督察区办法,划分为若干区并呈报教育部备案。

五、各市(院辖市)应视市区大小酌划“市电化教育区”若干区,各县市(省辖市)不另划分。

六、各省市电化教育区各设“电化教育巡回工作队”一队,分别在指定区域内巡回,实施电影播音及幻灯教育均由省市教育厅局设置管理,其组织通则另定之。

前项省市电化教育巡回工作队遇必要时得交由本区内省市立民众教育馆代办。

……

九、省市立图书馆、体育场科学馆及其他社会教育施教机关团体均应斟酌情形实施电化教育。

……

十三、各省市及县市实施电化教育之经费应由各该省市及县市分别列入年度预算。

十四、各级学校及社会教育机关团体实施电化教育之经费应于其经常费预算内编列科目。

十五、电化教育施教及技术人员应由中央及省市分别设置电化教育专科学校及高级职业学校、并于社会教育学院、社会教育示范学院、社会教育师范科,及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中分别设置电化教育及电源工程、无线电工程等科组培养之。

……

十七、实施电化教育所需设备及影片、灯片得由教育部及各省市教育厅局分别代为统筹购办配发之。

十八、各省市放映教育影片及灯片应以曾经主管行政机关审查合格者为限。

十九、各机关学校及团体自行摄制之影片及灯片应送教育部审定后方得公开放映。

……

二十二、凡对于电化教育教具教材之发明创造于学术上或技术上有相当贡献及摄制影片成绩特优者,得由教育部酌予奖励,其奖励办法另定之。[11]

在对教育电影制作目的、放映条件进行严格规范的基础上,国民党本期更将教育电影作为了优先发展的电影事业来抓,并于1946年专门颁布了教育影片入口不受限额,并享受免税的决策。具体如下:

十六毫米教育影片入口从此不受限额限制并可免税[12]

最高经济委员会秘书处公函

中华民国三十五(1946)年十二月二日

秘书字第二十四号

事由:规定教育性影片之定义及进口办法函达查照

奉交下本会输入设计专门委员会签呈一件内前教育部函,请将十六毫米影片不归入进口限额一案,经会议议决:除为免税之教育性影片外,十六毫米影片应与三十五毫米影片一律归入限额至教育性影片之定义。又经邀集财团部、国防部、教育部,及输入品管理处代表会同讨论结果,拟将教育影片之范围以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使用之十六毫米之影片为限且须合于下列条件:(一)教育影片在教室内开映所用之影片其长度在一千六百英尺以下并经教育部指定之外国制片机构所摄制者(二)训练影片(甲)外国政府机关为训练目的而摄制者(乙)其他机构所摄制而在影片上标有训练影片字样者(三)文化影片限于学术机关之出品即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摄制者,凡合于上述条件不作为进口税则五四三号之一部似可准予不归限额。此外十六毫米之影片则概须照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甲表所载六五六号申请许可后方得进口,理合呈请鉴核等情,并奉论该属可行饬,即分行有关各机关阅查照等,因除分函外相应函达查照为荷。

此致

教育部秘书长 翁文灏

本期的教育电影放映,因“中教”等教育电影自制机关所制作的中国国产教育电影都下放至各省市各级教育机构用于施教,而当时各省市教育部门由于战时和战后的形势动荡,教育部下放的电影拷贝都已不全或在逐级施教放映过程中损失了,且解放战争期间官营教育电影摄制不多,所以本期的影片放映多以外国生产的教育电影为主。当时,曾有教育电影人士提到:“最近国家的关税政策虽因教育界的要求与某一部分人的注意,而允许国外制成之十六毫米教育影片免税入口,但胶片和电影器材尚列在禁止或限制进口一类的货物中,民间即有热心教育的教育者要自制教育影片也苦于胶片和器材之不易购得。”[13]而自抗战期间,美、英大使馆的新闻处在内地就开始利用电影为宣传教育的工具,使得一般群众对教育电影也已有所认识。抗战以后,除了他们设在中国的新闻处继续对中国输入本国各种教育宣传影片以外,美、英以及加拿大大使馆也都存有好几千部教育电影,专供国内教育电影放映机构、团体借用。而1947年美国芝加哥大英百科全书影片公司在上海又设立了经理处。这一机构开始了输入外国教育影片的一系列活动。所以,在本期的短短四年时间中,由于自制教育影片不够分配,教育电影的放映绝大多数为外国影片。但这种放映又不同于此期美国福克斯、哥伦比亚、迪斯尼、环球、华纳兄弟、派拉蒙、米高梅、雷电华8大公司为重新占领中国市场而将大量的战时拍成的旧商业故事片倾销中国的行为,这些教育影片仍然属于非营利性质的引进,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中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宣教因素。总的说来,在这一时期,外国教育影片的输入对国产教育电影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而且,相对于无声、黑白的国产教育影片而言,这些英、美等国输入的教育电影都是有声彩色影片,特别在科教片中更包含了种种先进的拍摄方法,这都是国产教育电影由于人力、财力、技术、观念的相对落后和匮乏而无法超越的。

此外,英美等国也派人到中国来从事教育电影的拍摄,成为对抗战时期电影出国路线的延伸和发展。如1946年,美国援华会就派记者伊金斯来中国拍摄教育影片以用于对中国进行的募捐活动的宣传。详细情形如下:

太仓县印西村上银幕[14]

经美国援华会为谋引起美国民众对中国之兴趣以便利进行募捐起见,特征得著名广播记者伊金思志愿来华拍摄电影一部。摄影对象为中国村落,而非大都市。因美国人民之能捐助愿捐助款项援华者,仍为广大民众,而非富豪巨贾。以中国村庄介绍于美国同阶层的人士可更引起其对中国之爱慕与兴趣。伊氏来华费用全由其自行捐出。伊曾周游世界多次,在我国北平等地作新闻事业有年。本年四月美国援华会复电请笔者到沪协助伊氏完成此工作。笔者得电当于四月二十五日启程,经西北东行,五月十三日到京,十六日赴沪,二十日至太仓。摄影团一行包括伊氏自任领队兼事务,笔者专任十六毫米柯达彩色摄影,米高梅公司驻华新闻摄影师王小亭专摄三十五毫米黑白片,纽约时报驻华摄影师安德生专摄4×5英寸照片,中宣部陶莉莉女士专任记录,摄影地点为沪西85公里太仓县沙溪乡印西村。

同类推荐
  • 舞思(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舞思(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舞思》分为四编:评论、论文、人物追思、文化观察与思考。前三编是以舞蹈为核心,第四编包括跨学科的文化思考,完整地表达了作者的舞蹈思想。文集中的论文、评论,是对“舞蹈生态学”方法论的运用与发展,文集中回忆的人物都是教导、帮助、感动过作者的已故恩师益友,文体接近于散文、随笔,却蕴涵着较多的舞蹈理念,记录了她(他)们在作者成长中的引领、启迪与促进作用。文化观察与思考是作者在舞蹈专业之外的社会实践所引发的对许多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其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居多。
  •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画坛上的创新潮流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乱谈琴

    乱谈琴

    《乱谈琴》是辛丰年先生写的一部“钢琴小传”,本书从钢琴自身的发展历史入手,同时兼收与钢琴有关的各种趣史轶闻,短短一本小书将三百年钢琴文化史“尽收笔底”。这既是作者自己对执迷大半生的“钢琴梦”的一次圆梦,也是写给诸多尚未知琴趣的读者们的绍介之书,希冀更多的人能“爱上它、迷上它、享受它!”
  • 国宝

    国宝

    为了使广大读者对国宝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本书从各个领域选取了六十余件有代表性的国宝,进行系统的编排,力求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每件国宝都配有精美的图片,便于读者阅读和欣赏。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来激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对国宝的关注和热爱,从国宝中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并自觉地去保护我们的国宝。包罗万象的名家字画、精美的陶瓷器、金银器……这一片片历史的残骸,它们记录了大量的文字信息,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自己也成为了传奇。不管是历史的残简碎片,还是体系完备的煌煌巨制,都是民族的魂魄,中华的瑰宝。本书中介绍的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它们向人们展示了我们国家辉煌灿烂的文化。
热门推荐
  • 凡门皆是墙(中国好小说)

    凡门皆是墙(中国好小说)

    大诗人颜无沙娶了县城剧团演员麦子为妻,本来一个有才,一个有貌,不失为佳偶一对。可惜麦子并不理解丈夫的创作,却以他的名气为自己争面子。最终她投向了那个“官二代”——剧团领导的怀抱,两个人的婚姻无果而终。但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女子——孟浪对颜无沙的爱情却渐渐滋生起来。孟浪就是当年被麦子殴打的小姑娘。她是读研时被导师介绍来拜见颜无沙的,虽然遭受了无辜殴打,却因为颜无沙的指导,她的毕业论文获得成功,还因此分配到颜无沙所在的县文联任职。麦子的退出,让她最终赢得了颜无沙的爱情。小说以一场据说是世界末日的大型情歌演唱会的门前场景为结尾,颇有深意。任何婚姻当然是一场约定,但这类约定如果没有爱情为基础,终究是不牢靠的。所以,不仅麦子三年前重金购票的演唱会不能与丈夫一起观看,很多观众因为同样的原因,不能和原来的配偶一起来,违反了当初购票的约定,被剧场拒之门外。而如果两人有爱情,即使没进场观看演唱会,两人依然幸福。
  • 刘秋的纵漫奇妙冒险

    刘秋的纵漫奇妙冒险

    一个人,一个白金之星,装备靠捡,技能全靠抄,因为某人在动漫世界冒险。
  • 人生哲理枕边书2

    人生哲理枕边书2

    书中充满了智慧、温暖人心和震撼心灵的故事和哲理。能够激发我们的灵感,涤荡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经验,升华我们的人生。 谨以本书献给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愿意通过学习和自己的努力迅速改善人生境遇的人。 要想让人生充实一点,让生活质量高一点,让职场生活丰富一点,为人处世潇洒一点,就要时刻把本书放在枕边,不断从中吸取经验、智慧和力量。
  •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一书用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耐人寻味的哲理,从消极心态、积极心态、自卑、自信等不同的心态产生不同命运的话题人手,阐述了人生在世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胜过一切的道理。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自己有信心,拥有一个好心态,我们的生活就会快乐充实,事业就会一帆风顺。一本好书就是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香醇。《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这本书适合各个文化层次的人品读,只要打开此书,就会走进一个轻松、愉快的意境,迅速营造快乐的心情,积极的心态,从中获得一份理解,一份感悟,一份智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夫人太坑怎么办

    夫人太坑怎么办

    别的女主总是在男主受伤时像白衣天使一样伸出援助之手,而且还善良的不求回报。凌沫对她们的举动嗤之以鼻,让她救人?凌沫表示她没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 鬼武天穹

    鬼武天穹

    人类从上古以来就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被歧兽当做食物或者玩物,这种耻辱直到鬼武面的出现而彻底结束。出现的鬼武面被分为三类:以上古武技为主拥有毁天灭地能力的武面;以洪荒巨兽为基颤栗千万歧兽的兽面;以神兵利器为核,斩天灭地的器面。随着出现的武面、兽面、器面,三面之间的平衡正在慢慢消失,一场异样的风云正在掀起。
  • 万界之逆天求生

    万界之逆天求生

    98K了解一下!这把枪是用来吃鸡的,也可以撕碎那些阻挡在我们面前所有的愚蠢东西!这是一个只有杀死对方才能活下来的可怕世界,大家为了活命各展所长。靠美人计苟活的大长腿,拿着Ak的女装大佬,还有外国雇佣兵,天朝小萝莉。好乱!剧情交流请加群:783905881
  • 凤凰缘起

    凤凰缘起

    身处21世纪的女大学生,因为一只古簪子,穿越到了他的身边,那个缘起的地方!好景不长,她被人污蔑成了妖女,被迫刺瞎了双眼!不久后敌国来犯,他率军出征,一走就是两年之久。凤凰被人下了毒,自知命不久矣,唯一能做的就是帮他守住他的国家以及他的天下。等他胜利归来之时,她却已经离开了!
  • 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故事(1949~1960)

    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故事(1949~1960)

    《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简史(1949-1960)》是台湾知名学者郭岱君撰写的一部关于台湾20世纪50年代经济转型的专著。她参用现存于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的蒋介石日记、国民党党史数据(微缩胶卷)以及几位国民党领导人物的个人数据,再加上作者对当年参与经济建设的老兵的口述访问得到的宝贵史料,让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浮出水面。许多当年在台湾发生的经济问题,正在今日的中国政经舞台上扮演。例探索台湾经济转型的秘诀,对中国大陆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