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400000016

第16章 相对繁荣期(1937年7月-1946年5月)(6)

而国民党教育部及其所设的电化教育委员会在抗战前和抗战重庆时期的具体工作,主要可见当时曾担任电化教育委员会秘书的杜维涛在1946年所作《电化教育的回顾与前瞻》一文。该文转引如下:“……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由政府正式提倡并主持施行,是从民国二十四(1935)年开始,至今不过九年的历史,这九年之中,教育部及全国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对电化教育的实施如下:

一、制颁法令。自二十四(1935)年起至现在止,教育部共制颁电化教育法令二十七种,期间因时间及环境变迁已经废止或不适用者大约有一半,现在还适用的不过十多种,最重要的如《电化教育实施要点》《各省市电化教育辅导处组织规程》《各省市电化教育巡回工作队组织通则》《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章程》等。

二、建立机构。二十五(1936)年起教育部通令各省教育厅指定一人专办电化教育行政,并将全省划分若干“教育电影巡回施教区”,及“播音教育指导区”,分别实施电影及播音教育。二十六(1937)年底止,全国共有教育电影八十一区,播音教育四十六区。另于部内设立电影教育及播音教育两委员会,司设计指导之责,二十九(1940)年部内社会教育司增设第三科,专办电化教育行政事宜,又将两委员会合并改组为电化教育委员会,此时各省教育厅多增设电教股。三十(1941)年起各教育厅一律遵照部令设电化教育服务处,现在改称辅导处,办理全省电教技术辅导及示范施教,颇有成效。至全省电影区及播音区,则合并改组为电教工作队,三十一(1942)年全国有四十一队,现在有二十七队。

三、培养师资。战前教育部曾举办《全国中等学校及民众教育馆无线电收音指导员训练班》一班,及《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两届,后者共训练二百五十六人,二十七(1938)年续办电教训练班一班,受训学员六十六人,同年金陵大学设立电化教育专修科,由部辅助经费,三十六(1947)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开办电教专修科,两专科共有毕业生百余人,三十二(1943)年教部举办电影艺术人员训练班,学员十三人,本年九月教部将社教学院电教专修科改设为国立电化教育专修科学校。又自三十(1941)年起,湘、滇、川、甘、桂等省,都曾举办电教训练班。

四、制发影片及袖珍片。战前教育部自制的影片有《我们的首都》等三部,电教会成立后自摄或剪辑的影片有《看图识字》《法币》《世界风云》等十四部,袖珍影片《文天祥》等七部,三十(1940)年筹设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三十一(1942)年元旦成立,迄至现在止已完成影片《重九》《谷雨》《家庭副业》《疟疾》《采煤》等三十余部,及《新疆》袖珍片一部。又教部设有“教育电影画片社”绘制《生生不息》活动画影片,即将完成。三十三年(1944)起又与金陵大学合作摄制国民教育及社会教育袖珍软片,各省及部属社教机关放映电影所需影片,均由教部按照《教育影片流通供应办法》,分别按期供给,延至现在止计共发出影片一千九百十九本,袖珍片二百九十一本。

五、购发器材。二十五,二十六(1936,1937)两年内,教育部购置收音机二千三百二十架,电影机与发电机各八十一架,分发各省应用。抗战以来,国外电教器材内运困难,国内自制产量也骤形减少,所以对各省电教器材的需要,多不能按预定计划供应。但这几年中仍能购进电影机二十二架,袖珍影片放映机五架,教育影片一百三十二本,收音机五百八十八架;共发出电影机五十架,袖珍影片放映机二十三架,发电机四十二架,收音机五百八十八架。现在由美国及印度所定购的电影摄制及放映器材,已有一部分运到,开始分发应用,大部分还在启运之中。至为适应战时乡村没有电源地方的需要,教部曾设计制造植物油袖珍片放映机三十架,电石袖珍片放映机四十架,前者已分发各省,后者亦开始分发。又教部于二十八(1939)年与金陵大学合办播音电池厂一所于重庆,以所制干电池供应各省教育机关应用。三十一(1942)年起交由该校自办,以后每年向各地干电池厂定货分发各省市应用,或折发代金币各省自购。

六、教育播音。示范施教。二十七(1938)年教育部成立第一第二两社会教育工作团,都按时放映电影,三十一(1942)年改组成立川康西南,及西北三社教工作队,也都注意电影及播音的示范施教工作。又二十七(1938)年二月成立第一民众教育巡回施教车,三十一(1942)年四月改组为教育部电化教育巡回工作队,均系以实验电影施教方法为中心工作,历经湘、鄂、川、黔、滇等省,巡回施教,受教民众达百余万人,三十二(1943)年八月并入川康社教工作队成立第四支队。又自三十一(1942)年起教育部在陪都及迁建区一带,放映电影共一百二十四次,观众共达三十九万一千五百五十人。以上所述是电化教育在过去九年间施行情形。从二十四(1935)年开始至二十六(1937)年终为草创时期,虽然制度,方法,及人才都为完备,但器材方面相当充实,所有从业人员都凭着一股热忱,筚路蓝缕以创业精神努力工作,所以进步很快。不幸自抗战以来,电教工作因器材与经费的困难,转入受挫时期,各省市电教工作渐次减少,机构逐渐裁并。教育部虽竭力设法补救,亦仅能维持现有的数量,很难加以改善,更谈不到扩充,这是限于物质的条件,诚然是无可奈何的事。不过在这抗战期间,电教的基础和制度已经建立,方法已进步许多,并且举国上下已能认识电教工作的重要,而准备着战后工作的开展,电教前途实有无限光明,我们都寄予无穷的希望。现在教育部对于战后电教工作的开展,正在草拟种种计划,……”[24]

(五)教育部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

抗战后期,主要从事教育影业的机构则是成立于1942年的教育部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简称“中教”。该官营教育电影机构由国民党教育部创办,在出版于建厂之初的《教育部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概况》一书中谈到设厂原因:“中国之提倡电影教育以来,其所感最大困难,即为缺乏放映机械及适当之教育影片,致过去电影教育之推行,颇有贫乏之现象。抗战军兴之后,因电影宣传效率之大,故更为各方所重视,而影片恐慌更加严重。本部有鉴于此,爰有教育电影制片厂之设立。”[25]直到1946年6月“中教”随国民政府迁回南京的三年多的时间之中,国民党官营教育电影所有的摄制工作全部交由该厂办理。“中教”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官营教育电影业已发展到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阶段,有了专门从事教育影片生产的制片机构。

“中教”在抗战期间,地址设在北碚北温泉后山松林坡涛声阁内,直接隶属于国民政府教育部。厂长为李清涑,副厂长为余仲英,厂中还聘有主任导演史东山,导演孙瑜,主任技师裘逸苇,投影冯四知等。该厂在北碚的成立,得到了民生公司经理卢作孚、资源委员会主任钱昌照等的支持和协助。在该厂的编制里,除了设有正副厂长以及下属的秘书,材料室,会计室,推广组,摄制组,总务组,编导委员会之外,还有一个直接隶属于国民政府教育部的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指导委员会专门对该厂的生产进行指导。并且,“中教”的厂长也需直接听命于该指导委员会。在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的“本厂指导委员会组织大纲”中规定:“本会设委员十一人至十九人,由教育部就各有关电化教育业务机关主管人员,电化教育专家及热心电化教育人士中聘任并指派总务司司长,社会司司长及电化教育主管科科长充任之”。而该指导委员会的任务则是:“(1)关于制片事业之计划事项(2)关于教育电影剧本及成片之审核事项(3)关于电影器材之购置审核事项(4)关于本厂经费之稽核事项(5)关于本厂之法规审核事项(6)关于本厂之工作报告之核转事项(7)其他有关厂务进行之指导事项……”共十二条。指导委员会成员有:陈果夫(主任委员)、何应钦、张道藩、潘公展、王星舟、郑用之、罗学濂、顾毓秀、李清涑。指导委员会的设置使得教育部更能直接掌控制片厂的各项生产,使其不至偏离政权宣教的需要而能够真正成为政府的喉舌。由此可见,比之于同一时期的“中制”,“中电”,“中教”有着更加完备的官营体制。“中教”的制片计划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它规定:“1.每年根据要目拟定制片细目;2.每月各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片一种;3.软片概用16毫米;4.暂用默片将来兼制声片;5.参用卡通画;6.字幕用正楷,用中国固有兴款方式排列;7.每片说明兼有教育教材与教育教学法;8.目前不长期聘用演员,充分与各学校机关合作;9.在抗战期间每厅至少复印四本”[26]。

事实上,“中教”虽然订立了较为系统的制片发行计划,并且属于国民党教育部优先照顾单位,但也直到1942年10月左右才逐步开始工作。在国民党新闻处编发于1947年的《电化教育》一书中就提到,“中教”成立之初,“适值太平洋战时,对外交通遂告断绝,所有在香港定购之器材,概未能运入,致使无法工作。后经呈请教育部分别在印度及美国定购器材,至1942年9月间印度所购器材,始运入底片两万尺,其他概未购得。而底片来时又逢雾季,致无法利用日光,工作仍不能进展。在美国所购器材,1943年9月,始在美交货。”[27]这段时间,“中教”只能用教育部提供的旧有器材来展开制片工作。

在抗战期间,“中教”的工作又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为筹设期(1942年1月—4月)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是:聘请人员,购置设备,修建厂房,订立基本法规以奠定工作基础。第二期为编定剧本时期(1942年5月—9月),因为此期“在印度所购置器材未至,厂中仅有收来之过期软片一两千尺”[28]。于是,这时“中教”除利用这些过期软片拍摄当时国民政府急需的“学校军事管理片”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编辑剧本,共编成剧本20多本。第三期(1942年10月—1943年6月)是“中教”的初步工作期,此期内印度底片运到了二万尺,但没有正片,又逢重庆的雾季,此时“中教”又并无内景拍摄的设备。因此,为保证拍片工作的进行,他们一面创制裁片机、打孔机,并向中央电影场商让35毫米胶片5万尺,裁为16毫米片应急;一面利用日光时期,借用中央摄影场内的景物,开拍了《重九》,《家庭副业》,《谷雨》等片。但本期“新编制尚未决定,已有人员仅能担负一组之拍片工作,故工作进展迟缓,及有所成,而裁片机未成,亦不能复印公映”。

“中教”正式开始运作是在第四期(1943年7月以后),此期内,裁片机已经完成,复印工作也可进行,重庆进入夏季,日光充足,“可以随时利用”。“中教”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又招揽了一批技术人员,利用露天布景正式开始教育影片的摄制。如1943年的《简讯——重庆通讯》中就提到:“教育部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三十一(1942)年摄制陈果夫先生所编《移风易俗》长片中《重九》分幕,现已完成。三十二(1943)年度工作计划及制片细目亦报经教育部核定,闻本年度预定摄制长片两部及短片二十部,以地理教育为制片中心,《移风易俗》长片中的《谷雨》一幕,现正在摄制。……最近教育部史地教育委员第三次全体会议已决议聘请史地专家十一人拟定史地教育影片编制方案。俟编成后送由该部所属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制云。”[29]以及“【中央社】重庆八月十三日电,中华教育制片厂新近摄制之《谷雨》影片现已完成,《夏令营》,《战时的陪都》,《疟疾》诸片正在摄制中。导演史东山现已应“中教”之约,参加该厂导演工作。”[30]“因此,七、八、九三月中,摄成之片较多,收获极佳”[31]。此后“中教”几乎总揽了所有国民政府教育电影的摄制工作,并且制片厂的建制也逐年扩大。这首先表现在该厂历年工作人员人数的增加上。从1942年建厂时的22人,1943年增加到46人,1944年为52人,1945年为53人,1946年为54人,1947年则达到了65人。其次,也反映在该厂的开办经费上。“中教”1942年建厂经费为220000元,在1942年增至408000元,1943年为720000元,1944年为1469880元,1945年达到4277480元,1946年为14967000元(即使扣除法币贬值的部分,也可见其营业量在那几年间的快速增长)。[32]

至1945年,“中教”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当时金陵大学教授孙明经在其所著的《本刊主编访渝印象——中国电教已达发芽期》一文中就论及了主要包括“中教”在内的重庆教育电影事业在抗战非常时期的新的繁荣。文中写道:“本刊主编孙明经先生于四月二十四日因公飞渝,下榻两浮支路中英科学合作馆,顷遽来函称在渝遍访各电教机关,及于电教有关之人士,所获印象极令人振奋,“中国电教已渡过漫漫长冬而达发芽期矣。”孙主编已订五月十五日飞返,兹先摘要发表其所获报道。

同类推荐
  • 王岭书法千字文

    王岭书法千字文

    《千字文》作为经典的儿童启蒙读物,已经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在中华文化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之中,非但没有被淹没,至今还能光芒不减,自然有其独特的理由。
  • 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除广西左江流域,还有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南系岩画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是以赤铁矿粉调合牛血等而成的。制作年代在战国至东汉期间。北系以阴山、黑山、阿尔泰山等为主,绵延数千里,气势宏阔。北系岩画大都是刻制的,刻制又包括磨制、敲凿与线刻。
  •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介绍了宋徽宗赵佶传奇的一生。《宋徽宗赵佶的书画贡献》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
  • 声乐理论与实践

    声乐理论与实践

    歌唱有益于身心健康、增强信心、焕发青春。歌唱是表现音乐灵魂和打动人们心灵的最佳手段。本书介绍了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技巧训练等声乐基础训练方面的知识;对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不同表现特征、演唱特点做了介绍;介绍了一些学科对声乐教学的影响,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声乐艺术;在声乐教学实践这部分中,对于在歌唱中遇到的实际的问题,例如声部的界定问题;如何解决喉头上提、如何解决音色等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和解决的方法;在声乐训练实用指导这方面,强调了学习声乐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练声曲和歌曲分析,供大家参考。
热门推荐
  • 我的恶霸总裁

    我的恶霸总裁

    单纯的女主,经过重重困难终于和腹黑的男主厮守在一起。
  • 莱辛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莱辛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莱辛所写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的伊索、罗马和菲得路等人,但经过改写,赋予了新意,都同当时德国社会中的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以及文艺斗争息息相关,因而有着强烈的现实感。例如,在《水蛇》、《仙女的礼物》、《绵羊》、《被保护的羔羊》等篇中,通过对蛇、狼、国王、朱诺的描绘,读者自然而然会想到德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暴虐、残忍、伪善和昏聩。另一些篇章如《驴和狼》、《鹅》、《驴》、《幼鹿和老鹿》、《鼠》等,对于德国市侩阶层的狂妄、愚昧、驯顺和苟且,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莱辛的寓言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政治意义,战斗气息和时代感十分强烈。弗朗茨?梅林在谈到莱辛的寓言时写道:这些寓言是“小型火器里喷射出的连续不断的火舌”。
  • 兔子尾巴摸不得

    兔子尾巴摸不得

    凡间最高的那座雾眉山里,有一位身着素衣的男子,日日忙碌在农田中。环顾四周,细细的会看到他与立在井口边的桃衣女子身影相交相错,可他却似乎罔顾不知。每日卯时,他都会定时带着天河水,精心浇灌着农田里的萝卜,那里一共有十株,听闻是一个女子的三魂七魄。…………一心想成神仙的兔子精,开始了它的升级打怪之路,闲暇时顺便撩撩上神,从此走上妖生巅峰!
  • 大泽明娃

    大泽明娃

    “天性顽劣,不服管教,难成大器。”这是阮城百姓对阮家五小姐的唯一印象。“顽劣么?其实她比很多人懂事。不服管教?那我算是什么?至于难成大器……她想成必能成,不想成,我阮清渊护着。”所以后来,阮城上上下下的人又都知道,阮五小姐是阮清渊心尖儿上的人物,碰不得。七岁之差,他生生地照顾了她十多年,然照顾到最后,万劫不复。“当初喜欢上你,是明娃年少不知事。”送亲路上,她策马而走,眼泪和笑容都镌刻进黄沙厚土。『阮清渊:我要去找她,穷极一生地去找她,终究是我弄丢了她,我认了。阮明在:他们两个,一个剜了我的眼睛,一个剜了我的心,明明都那么残忍,却还是跟我说一切是为了我好。』
  • 清秋万代

    清秋万代

    林依梦被时空管理者送至康熙四十一年。她没有惊天才能,没有绝世容貌。有的只是江南女子的清扬婉兮,北国女子的豪爽率真。穿越之前,是她自己选择的十四,没有与数字军团的矛盾与纠缠,她想要的只是默默地守护着那一份爱……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穿越农家小媳妇

    穿越农家小媳妇

    都是魂穿,咋人家就能上个王妃啊,千金小姐身,到她这就是个寡妇,还是个带娃的寡妇!还有个标配的恶婆婆和不要脸的小姑子给她下套!哇,当她陈青相是个脓包吗?收拾不死你们!还有那边那位仁兄,看着人模人样的是个文化人,跟着她混吧!诶哟,小看你了,还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呢,娶回家娶回家!
  • 求野录

    求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品花痴

    极品花痴

    “痴儿,今天晚上你一定要来看我,知道吗?否则我会很伤心的。”耳边带着磁性的男声将正在宽敞豪华的卧室里睡得迷糊的女子美醒了。“亲爱的,你就放心好了,我马上就起床,然后让秘书准备飞机,飞过去看你。”女子笑得甜蜜地说道,却完全忽略了躺在自己旁边正在呼呼大睡的男子,也忽略了外面电掣雷鸣的天气,娇美的笑容傻呵呵的笑着。没错,这女子就是刚刚男子口里的痴儿,要问她姓什么,她会立刻站起来告诉大家,大声地,骄傲地告诉大家她姓花名痴,没错,她就叫花痴,对于这个名字,她可以说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这个名字太符合她自己了。没错,她是一个花痴,一个地道的花痴,一个以自己为花痴为荣的女人,但是她又不是一个简单的花痴,她是花氏企业的总裁,她是取得过自己也记不清地各项优胜。花痴不可怕,就怕花痴有文化,她花痴,不但文化高得吓人,就智商而言恐怕也会令爱因斯坦不敢转世投胎,于是她花痴情人满天下,就在她志得意满的时候,老天爷给她开了一个玩笑,私人飞机被雷劈了,晕倒之前她除了想着她的情人之外,就是再想做鬼也要做一个花痴女鬼,就是没有想到她唯一的亲人,那个生下她叫做花瓶的女人。刚醒来,花痴勾着男人的脖子,露出魅惑众生的笑容,看着王爷的脸色更加难看了起来,笑呵呵地道:“不过王爷,虽然在你心里觉得永远不可能,但话本小姐还是要说清楚的,若是王爷以后真的喜欢上我了,王爷,那么从现在开始起你就要管好你的裤裆,到时候我会考虑让你做我的侍妾的。”当晚,太子房间,“小风风,你也不用这么感动,”花痴笑着说道:“要是你实在是不想我受苦的话,你还有那么多的兄弟,太子,皇帝什么的让给他们当好了,你跟着我私奔行吧?”“私奔?”赫连风看着花痴依旧是像饿狼看见了小绵羊的表情看着自己,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搞错什么了,还有,感动,他哪里有感动,真是的,这女人的眼睛是瞎的吗?人家明明跟平时的样子没有两样的。“是啊。”花痴立刻点头说道:“这样我们就可以去过我们想过的生活了,小风风,你是不是很开心啊?”大街上,刚刚还喧闹的街市突然的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抖得不行,惊恐地看着走在大街上的男子。淡黄色的头花,一双深蓝色的瞳孔昭示了他独一无二的身份,魔尊,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花痴却眼前一亮,好可爱啊,啧啧,抹了抹口水,真是没有想到,古代还有这样的绝色,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冲到男子面前,扛起来飞奔回家,完全忘了身后众人倒吸凉气的样子。
  • 农村泼辣媳

    农村泼辣媳

    上辈子被继母哄骗,白白交出去了一生的幸福,当牛做马一辈子,嫁给渣男,给娘家无条件的付出,却在被利用完了之后一甩了之,悲苦一生。这辈子,她要好好的生活,绝对不会在继续被忽悠了,前世害了自己的人,有多远滚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