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200000042

第42章 附录:从未如此的电影理论:一个不安的宣言(1)

格利高里·居里

黎萌译

这是为我希望从事的那种电影理论而发出的宣言,也是为我希望看到的那种电影研究方式而发出的宣言。我要着手描绘一种理想的理论结构,一种我乐于投身其中的理论/方法论。一般说来,“宣言”往往需要把它们想表达的东西概括成一个口号。但我反对这么做,本文也不会这么做。不过,我会在一些哲学背景的参照之下,来反驳这样看待“宣言”的观点。

一、电影理论和电影哲学

“电影的分析哲学”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描述语,但对于我采取的那种方法,我实在想不出更简明的名字。它不令人满意,首先在于它会使人联想到一种对“哲学就是语言分析”的等式的信奉,而这种等式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接受;它还会使人想到对一种高高在上的观点的信奉,根据那种观点,哲学家应该比其他人明白更多的东西。然而,这个名称又确实由于它对表述和论证的清晰性的强调,对逻辑的作用的强调以及对关注科学的强调,而指向英美传统中一种思想的根基。在这一意义上,分析哲学是一项蓬勃盛大的事业。但在英语国家中,“电影的分析哲学”却是存活在学院派哲学边缘的“家庭小作坊”。与更熟悉的精神分析学方法不同,它不具有已经确定的、支配性的理论结构,并且它的一些实践者想方设法反对追求这种结构。它的区别性特征也许仅仅在于:(1)一种不满——对目前的电影理论运用的那种哲学的不满;(2)一种信奉——对前面所定义的广义上的分析方法的信奉,对哲学思辨与心理学、认知科学以及其他经验学科中对心灵及相关现象的前沿性研究成果的适当整合的信奉;(3)一种愿望——以尽可能减轻理论负担的方式去接近具体的影片、电影类型和电影风格的愿望,因为只有这样,电影本身才不会在理论的重压之下消失,或者被扭曲。在此我要做的,是提出一种胆大妄为、雄心勃勃的构想:要是“电影的分析哲学”当真打算建构一种系统的、整体上“自洽的”理论,将会是什么样子?其次,我想说明自己的一些工作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被视为对这一方法的微薄贡献。我将描述一组互相关联的、逐步递进的专门性的问题,它们连在一起构成了一组关于电影的重要问题——从关于这一媒介的特性的最一般性的问题,到对个别影片的解释的最具体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系统回答,或对它们之中一些重要的、其答案得从大体融贯的理论中得出的衍生性问题的回答,将构成一种电影的哲学。

因此我认为,电影哲学的实践者应该严肃地看待对宏大理论的追求。这里的宏大理论不必去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并且对于多数人或者任何人而言,达到它的最好办法并不是浪费时间去寻找一种综合,它可以自然地发展。但同样重要的是,一种有力地整合电影领域并有力地联系着其他领域杰出成果的电影理论,比脱离了其他知识分支的孤零零的理论更好——更简单融贯,因而也更可靠。并且,既然简单性和融贯性正是容许“程度”存在的认识论的长处,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困难。一种被有偏见地理解的宏大理论,可能比一堆互不相关的、被有偏见地理解的小理论的组合更为可取。

我们准备回答的那组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将大致上划入不同的分组。第一组问题关心电影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使电影区别于其他媒介?电影的“近亲”和“远亲”是什么?一个作品要成其为电影,至少必须具有什么特征(对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可能是“没有”)?另一组问题关注电影再现的“模式”(mode):电影能够传达的或最擅长传达的内容是什么?第三组关注适当的或标准的对电影的介入方式:观众如何被吸引进叙事当中?观众如何建构/理解叙事性再现?第四组关注电影元素的具体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如场景、镜头、视点、蒙太奇等等。第五组关注电影生产:是否存在一种特殊的电影制作程序?我们如何衡量那一程序中的重要元素?这种生产程序如何影响到对其产品——完成后的影片的理解和评价?下一组是关于电影类型的问题:什么是电影类型?如何比较按照类型进行的分类与按照作者进行的分类?而接下来是关于电影风格的问题:可以被设想为风格性元素的电影元素是什么(如果有的话)?在根据类型、作者或其他非风格特征来区分的电影类型中,保持不变的风格特征是什么(要是有的话)?最后,是关于个别影片的问题:在理想的情况下,它将通过对前面的问题的解答来获得答案。因此,当我们尝试理解和欣赏一部特定的影片时,我们会记住关于电影本质属性和电影表现形式的结论,以及关于观众反应的一般原则。但根据我们的个别性理论,我们还需要或者说更需要理解这部影片的具体要素,理解这部电影生产程序的事实对其产品的属性和价值的影响力,并将这部电影放在适合于它的某些类型中,并识别它的风格特征。

按照这种看法,电影理论的目标是一个沿着不断递增的专门性的轴线而组织起来的知识整体,在其中,各种因素都关联于其他的因素,而在对具体影片的解释中,各种要素(确实)一同出现。不管我们将它称之为什么,它至少是一种哲学活动,原因如下。首先,它的一些问题——本质、再现、个体性、类型、风格,以及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等等——本身就必然是哲学性的,确定这些概念具有的内容需要哲学性反思。然而,在任何大规模的理论任务的意义上,它同样是哲学的,因为它将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对逻辑的敏感以及对不同成分的概念性关系的敏感之上。

当然,沿着这些线索可以建构出不同的、相互冲突的理论。我们如何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内在的融贯性是一方面的考虑,但它不能是唯一的。另一方面的考虑很简单:与我们的其他知识之间的融贯性。对于电影,我们不应该言说任何最终无法与我们对其他事物的信念相整合的东西。并且,我们当然不应该让自己相信电影自成一套,从而使得对电影的信念与其他信念相隔离。对电影类型的言说应该与对其他艺术和表现形式的类型的言说相贯通,电影风格和上述问题也是一样。这并不是说,关于电影类型和风格不存在电影意义上的特殊性。而是说,我认为在电影中用特殊方式来运用风格、类型等概念,需要根据电影媒介的特性来说明,或通过参照该理论其他有用的思想来加以说明。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那种指责——为了适于一个特殊的理论目的,用特殊的方式去改造一般概念。但对于我所描述的理论的最重要的规定是:它要带来有趣的、有启发性的分析。大卫·波德维尔说,“当代以阐释为中心的批评……已经变得乏味了。”

我同意他的说法。我们不要忘记,要是没有一批具体的影片,没有引出我们的提问的许多坏影片和一些好影片,我们作为理论家所从事的工作将毫无价值甚至毫无意义。除非我们能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充分理解构成它们的个别性影片,我们才算是做了点实实在在的工作。

但这种对理论的“自下而上”的规定——理论要成为在解释上“多产的”——并没有为电影研究提出普遍的方法论,因为并不存在称得上是富有启发性的解释的理论上中立的概念。我猜想,我们永远无法获得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来评价电影理论或这一意义上的任何艺术理论。但这并不意味着每种电影理论都是仅仅凭借自身而有效的,因为一种电影理论可能会听凭自己去制造出乏味和冗余的解释。

这种关于解释的“多产性”的规定,将影响到我们用以满足融贯性规定的方式。我们总是能够用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来获得融贯,按照这种方式,要是较低层次的假说与已经采用的较高层次的假说之间产生冲突,就拒斥前者。但“多产性”要求我们把理论系统视为网状结构,具有不同成分之间的、可以朝任何方向来解决的冲突。而对一部具体影片的严肃的批评性判断,不应该依赖于某种理论概念,因为它由此并不能得到任何辩护,但是高层的理论将不得不让位——要是它导致了无聊的或者是高度反直觉的批评的话。确实,这里的看法是,低级事项应该比它们之上的高级事项得到更多的重视。这是要求关心常识的结果。G.E.摩尔说过,我们决不应该相信一种高层哲学比相信一个诸如“我有两只手”这样的常识性判断更多。因而,在他看来,只要一种哲学的结论导向现实事物的非存在性,我们就决不应当相信它。在电影理论中,我们不希望看到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和最低的直觉性信念之间的对比。但我们应该从这样的前提开始,即我们关于具体影片的判断比关于媒介、风格、类型等等的理论更加可靠。因此,如果一种理论原则要使我们放弃对一个具体作品的直观的、富于启发性的阐释,它必须在其他方面具有重要性。

这不仅是因为我们对具体影片的判断是在对这些作品的特殊性和细节的直接经验的反应中形成的,而我们关于媒介、风格等等的普遍性概念远离这些直接经验。对具体作品的判断应该比对理论性概念的判断更受重视,另一个原因就是,在对具体作品的判断中,我们的判断本身就是由现象建构的,而我们关于类型等概念的判断却不是。“类型”是一个理论化的阐释性概念,而我们对类型的看法可能是完全错误的,正如我们关于“夸克”和“胶”的看法一样。但至少,我们对具体作品的观察似乎不那么容易出错。因此,正如我们时常观察到的那样,去假定每个人都能感到一部电影是恐怖的、滑稽的、感人的或沉闷的,而作品本身事实上不应该是恐怖的、滑稽的、感人的或沉闷的——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一个人可能会在这些方面出错,正如个体的反应可能是悖理的或者极度反常的,这可能是事实。但可以这么说:在什么程度上我严肃地对待自己关于这部作品的判断——它是滑稽的,也就是在什么程度上我必然将自己的判断视为对“它是滑稽的”的建构,而不是将之视为对那部独立于我的反应的作品的某些性质的猜测,哪怕是知情的猜测。但是,如果我依靠类型的概念,以亚里士多德的方式来考虑类型,那么这实际上不过是我自己的假设,并且它只有作为我得出它的理论的构成方法时,才是好的和可靠的假设。我不能将自己具有的对类型的看法的简单事实,用来支持这一看法。

这正是这篇宣言想要促进的研究电影的方法:从外部向批评敞开,努力达到内在的融贯性,高度重视直觉性判断,并且寻求可理解性。我没有一种能够例示我所描述的结构的理论,我也没有找到这种理论,但我乐于把自己的工作考虑成对建构这样一种理论的促进,尤其是形成电影与其他理论——例如认知心理学——之间的联系。在后面的章节中,我将对自己的工作加以说明。它将证明我以大体上自下而上的模式进行的工作产生了什么结果,这就是这篇宣言的不安所在。我正在形成的这一理论是否能够例示我赞赏的那种理论结构,尚不清楚。事实上,正如我将在后面澄清的,在一些要点上,我大胆地忽略了自己的指导原则。

我将以一种相应的一般性方法,着手简略地描画我关于电影媒介的一种假说。在最后,我会评述电影理论与实验心理学之间的联系。

同类推荐
  • 画出来的生命:走进影视动画艺术的殿堂

    画出来的生命:走进影视动画艺术的殿堂

    本书主要从历史与社会、人文与生态方面对动画作品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动画的组成元素进行理论分析,挖掘其蕴藏的艺术内涵。让读者逐步跟随作者的脚步进入动画的神圣殿堂,去探索这种独特文化带给我们的无与伦比的动画艺术之美。其次,在动画影片的实践研究中,讲述动画艺术的人文与生态,评述在动画作品中存在的生态伦理观,从而让艺术作品体现深切的社会意识和高度的人文关怀。在本书的最后,对当前动画技术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舞蹈:妙舞历史长空

    舞蹈:妙舞历史长空

    西周周公旦制礼作乐,这实际上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乐舞大整理,形成了周代祭祀乐舞的《六代舞》,对后世舞蹈发展影响很大。由于先秦时期民间歌谣大都是载歌载舞的,歌词和舞蹈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诗经》中的很多诗歌都可以看做是那一时期民间乐舞的变相记录。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之间所进行的“女乐”歌舞互相赠送的情况一时成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列国乐舞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而中原之外的少数民族舞蹈也已经受到了人们的注意。
  • 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除广西左江流域,还有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南系岩画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是以赤铁矿粉调合牛血等而成的。制作年代在战国至东汉期间。北系以阴山、黑山、阿尔泰山等为主,绵延数千里,气势宏阔。北系岩画大都是刻制的,刻制又包括磨制、敲凿与线刻。
  • 篆刻:金石篆刻艺术

    篆刻:金石篆刻艺术

    我国古玺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印纹陶,后经商周时的甲骨文、铭文、石鼓文等雕刻影响,至战国时形成整体形象。在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动力来自文字体系的演变和完善,同时体现了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审美风尚。随着玺印的使用相对普及,其文字表现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先秦古玺留存于世的大多是战国玺。古玺形状各异,内容有官职、姓名和铭文等,玺文精练,章法生动,传达着远古文明发端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漫漶,显得越发神秘、朦胧和迷幻,让人感受到一种神奇、古朴的气息,令人心驰神往。
  •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圣灵大陆的灵斗士传说

    圣灵大陆的灵斗士传说

    圣灵大陆,这个世界的主旋律以灵媒,圣光盟约,圣灵盟约为主。以灵斗士,圣骑士,圣灵骑士为团体的世界。方玄灵穿越到圣灵大陆。觉醒灵媒,成为灵斗士。战撒旦,平路西法,碌碌无为的前世,在这个圣灵大陆上,书写出一曲传奇挽歌。
  • 无限剑神系统

    无限剑神系统

    书名:无限剑神系统(又名:微信教我当剑神)简介网购了一部小米note3,却附带能穿梭万界的剑神系统。……荆轲刺秦、倩女幽魂、楼兰黄沙、赤壁三分天下、大唐千尺风流。西湖美景中,白蛇与他泛舟湖面;西游仙庭里,他抬脚踏上了凌霄!三千婆娑佛国,他问禅世尊如来;无边洪荒大界,他论道圣人太上……------苏墨穿行无尽时空,由秘史到神话,把原本朝九晚五的日子,活成了传说…******书友群:697480026
  • 我不是女孩子

    我不是女孩子

    沈凌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个色咪咪的老头对他说,孩子你以后会成为一个幸福的女孩子的,沈凌很想给他一嘴巴子,胡说八道,我沈凌可是纯爷们,纯爷们......
  • 黑洞骑士

    黑洞骑士

    古兰在游玩大火游戏的盗版时开启了作弊器将人物的韧性调到了满级,一觉醒来却已经出现在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怎么说呢,我现在的心情就和这柴堆一样,看起来平静其实慌得一P啊。”“安静,囚犯!”一米五的骑士推了推他的后背让他不由走快一点。“你先告诉我,这玩意不是用来烤人的,对吧?”这是一个欢乐的异世界冒险故事(大概)。
  • 炊烟升起,回家吃饭

    炊烟升起,回家吃饭

    写下与自己有关的故事,因为自己就像大多数女生一样,努力生活,沉默普通。
  • 斗罗之比月在上

    斗罗之比月在上

    姜黎歌原本是一个大学生,在去毕业典礼的路上,被货车撞死了。无意中绑定了斗罗之抽奖系统。她会在斗罗大陆上引起怎样的风波呢?
  • 时柒战记

    时柒战记

    外来生物入侵,人类文明危在旦夕,七位少年奋勇抗争解除危机,百年之后,危机再起,这次还能否力挽狂澜
  • 魔王的神医王后

    魔王的神医王后

    他是大陆最富强的中斯国的三皇子,传闻他帅气逼人,但却冷酷无情,不近女色,甚至杀人不眨眼…而他亦是大陆组织魔域的域主,一双紫色双眸,深邃,迷人,一袭银色面具,遮盖了他的王者风华…她是大陆人人皆知的丞相府的三小姐,传闻她丑如鬼魅,而且无半分灵力,还花痴的要命…可谁人又知,她是大陆组织暗楼的最高掌舵,一身白色衣裙,圣洁,高贵,一袭白色面纱,掩饰了她的绝代美貌…她以为他是无情无爱的“魔王”,却不曾想遇到她之后是个用情至深,入得厅堂,下得厨房,当得了奶爸的极品好男人……他以为她是世人皆传的“废物”,却不曾想她是来自现代21世纪的新新人类,古灵精怪,爱憎分明的调皮小鬼……他们的初次相遇究竟是命中注定,还是缘分使然,一见钟情,曾经自以为遥不可及,却真真实实,或许,那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依依眷恋…前世,今生,缘起缘尽,是携手共进,还是擦肩而过?只能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看他们两个就是真谛…他为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怎样?她为他,拒绝若干桃花又有何妨?他曾许她太平天下,所以甘愿颠覆世界她愿与他执子之手,陪他站在世界巅峰绝世强者,超强萌宠,三个举世无双的小萝卜头,拉开了盛世巅峰的帷幕…….本文绝宠,无虐,无误会,男女主角身心干净,宠物超萌,孩子超可爱,期待不?期待的话,就留言,收藏,推荐吧,爱你们,么么哒…
  • 《学记》管锥一得

    《学记》管锥一得

    这本小册子是我们工作站全体成员在教育论研读活动中研读《学记》的结晶。
  • 闺中谋之戏精王妃嫁到

    闺中谋之戏精王妃嫁到

    【本文一对一,女强男强,男女主身心双洁】本文又名《这个王爷有点暖》《山有木兮卿有意》【分隔符】重活一世,她成了将府千金,面对皇权的压迫,无法置身于安然之地。世人只当她痴傻,一无是处,却不知那闺房之中,一双素手,却只为一人,把江山谋。【分隔符】他则是怀着满门血仇权势滔天的东厂总督,傅岑。冷心冷情,让世人敬而远之。同时亦是那忍辱负重的久病不愈的靖安王爷,楚云辞。纵使心中藏着千番仇怨,却终究对一人上心,便是生生世世。【小剧场1】“傅岑,傅总督,你知不知道,现在外面都在传我们的谣言,你还不处理一下。” 男子看着气急败坏的女子,宠溺一笑,“什么谣言?”“他们都说……你倾心……于我。”女子神色微囧。“不是谣言,无需澄清。”男子忽然正色道。【小剧场2】某日,靖安王再一次重病……“楚云辞,我好心来看你,你怎么这么晚才出来?”容惜怒视着眼前生龙活虎的男子。“我刚刚在密室,而且是下人没说清楚是你过来了。”某男满满的求生欲。“那又如何?”“早知道是你来,我就不会走出来了,我一定用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