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200000031

第31章 电影理论世界的“居民”(3)

其实,要反对观影状态与“梦”、“洞穴”、“镜子”状态之间的类比非常容易,因为即使能够在看电影的状态和那些状态之间找到某些相似之处,必定也可以找到更多的不相似之处。电影观众可以一边看电影一边嚼爆米花,可以相互交头接耳,可以在自己不喜欢那部电影的时候随时站起来走掉,可以对自己不喜欢的场面发嘘声喝倒彩。做梦的人、洞穴里的囚徒、镜子前面的婴儿和“缸中之脑”显然都无法做到这些。其次,被理论家们一再列举和引用的那些相似之处是否成立,本身也是非常有问题的。比如,据说电影观众和做梦者的一个相似之处是身体活动被抑制了。不错,人们不能跑来跑去地做梦,一般的电影观众也不会跑来跑去地看电影。问题是,电影观众为什么要跑来跑去地看电影呢?这样的类比有意义吗?做梦者的不运动和观众的不运动根本不是出于同样的“机制”,并且如果一位观众真想跑来跑去地看电影,他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尽管这可能会招致其他观众的不满。再比如,麦茨说,“与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相反,被传统虚构性电影导致的电影化状态的特征是一种降低觉醒状态、步入睡眠和做梦的方向的普遍倾向。当一个人没有睡够的时候,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比他看电影之前和之后都更有打瞌睡的危险。”然而,许多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都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使得人们“有打瞌睡的危险”、“降低觉醒状态”的,并不是所有电影,而是一些糟糕的电影。此外,如果张三在读电影理论著作的时候开始打瞌睡,是不是应该说这些电影理论也有了“梦元素”呢?

但是,当代电影理论为什么会把这些轻易就能驳倒的类比或者隐喻奉为经典,并在此后接踵而来的意识形态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后殖民理论、视觉文化研究中一再重复和引用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似乎是因为各种“幻觉”可以帮助电影理论家轻松地解决关于电影的“大问题”。要是没有它们,那些问题将得不到“根本性的”回答。确实,博德里和麦茨都是雄心勃勃的理论家,他们想要解决的“大问题”就是电影为什么能够带来“快感”。用麦茨的话说,就是“观众为什么去电影院”。而通过在电影和幻觉家族成员之间建立联系,他们就找到了电影带来快感的根源——观众向婴儿的原初自恋阶段退化的满足,对幻象的沉迷,在自我与他人不分的原始的“统一体”幻觉中的狂喜。这个论证思路是一目了然的:

(1)退化性状态(梦、洞穴、镜子)造成的幻觉,满足了无意识中对原初阶段的统一性、完整性、自我与对象浑然不分的状态的本能渴望,因此,退化性状态中的幻觉产生快感;

(2)观影状态类似于这样或那样的退化性状态(根据观影状态与前述状态之间的“相似性”);

(3)因此,观影状态也造成了这样或那样的退化性幻觉;并且,由于(1),这样的幻觉是能带来快感的;

(4)因此,观看电影产生快感。博德里想要说明观众迷恋电影的“根源”,说明电影带来快感的最根本的原因。但奇怪的是,他不认为电影令人迷恋的原因存在于影像的内容或具体影片的故事之中,甚至不是通过考察某一类影片来探讨电影带来的快感。相反,他把观众获得的快感视为某种“装置”的产物,即一个包括银幕、观众、放映机在内的网络。也就是说,博德里是在观看状态本身当中找到了观众沉迷于电影的根源,而从不考虑他们看的是什么具体影片。在克里斯蒂安·麦茨那里,情况同样如此。麦茨明确拒绝通过对电影元素的分析,对技术、创作手段的分析来说明电影的效果和影响力:“另一条道路——我已经看到的并且已经走上的道路——就在于对电影的精神分析学内涵的知觉考察,它超越了任何具体的电影。”

至今,幻觉理论家们仍然津津乐道观众对电影的“原始的激情”、“本能的渴望”。我猜想,在电影理论世界之外的人,包括制作和发行电影、观看电影的人,如果听说存在着这样一种“本能的”、来自于原初阶段的对电影的普遍“渴望”,可能会瞠目结舌。显然,没有人出于“本能”而“渴望”一切电影。观众们对自己喜欢和讨厌的电影作品向来爱憎分明,他们的渴望和迷恋总是针对具体的电影作品,而不是对一个抽象的、全称的“电影”概念。正因为如此,一些电影导演才会成为票房“毒药”,一些影片才会在放映时门可罗雀。

其实,“观众为什么喜欢电影”这类问题,是貌似有意义的虚假问题,因为它隐含了如下全称判断:所有的观众喜欢所有的电影。正因为这样,支持幻觉论的电影理论家才会到人类普遍的深层心理结构中去寻找电影快感的源泉。然而,“所有观众喜欢所有电影”是一个明显错误的判断。并非所有观众都喜欢电影,观众也不会喜欢一切电影。想在人类的普遍本质、深层欲望当中找到电影的吸引力的根源,注定是徒劳无功的。研究者最好在具体的电影作品中、电影运作的方式中以及那个时期的社会文化心理中寻找某部电影作品或某种电影类型的吸引力。

此外,电影是人类自己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创造出来的东西,是人类的产品。而各种退化性幻觉却不是——按照它们的定义,即便它们存在,它们也是被决定的,而不是人类自己所能够控制和支配的。也就是说,人们对电影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了解,比对退化性幻觉的了解要多得多,也要直接、容易得多。毕竟,电影作品、电影技术、社会文化和观众的身心状态等等都是可以直接观察和研究的对象,而各种幻觉和那些深层心理状态甚至不可能是“意识”的对象。它们不应当充当解释元素。观众为什么不活动,观众为什么会对某些电影手段(如视点镜头、平行蒙太奇等)产生特定反应,某些类型的电影在某些社会历史时期为什么会产生轰动效应,经典好莱坞电影为什么会发展为全球电影的主流形态……要解释这些电影现象,其实根本不需要诉诸退化性幻觉和那些神秘的理论性构造物。

2.“梦中梦”与“幻觉背后的幻觉”

前面已经提到,幻觉家族在电影理论中的第二个影响,是创造了越来越多元化的理论局面,并且推进越来越“深刻”的理论。这样或那样的幻觉,帮助不同的幻觉理论家找到了解释[所有]人类迷恋[所有]电影的根本原因。同时,这使得他们确信,由于电影是通过迫使观众向婴儿阶段退化来满足他们的本能欲望,因此电影是“邪恶的”,观众需要得到“拯救”。为电影观众“揭示”这些导致退化的幻觉“装置”和状态,就成了电影理论家、电影批评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对于意识形态电影理论家来说,要批判的是“主体性幻觉”,即构成主体的阶级身份、种族身份等一切意识形态主体性特征的幻觉,以及产生它的退化性机制如“询唤”等过程,最终追溯到“镜子阶段”和观影状态的类比。对于女权主义理论家来说,要批判的是煽动窥淫癖和恋物癖的机制,包括想象性认同和受虐狂。而对于视觉文化研究者来说,需要揭示的是一切关于“统一体”的幻觉,观众感到的任何统一、融贯的东西都是假象,而根本原因同样是向原初阶段的主体和对象浑然不分的“统一”状态的退化……你可以看到,对于形形色色的幻觉理论家来说,形形色色的退化性幻觉的存在,以及电影(连同它的“装置”)对观众的形形色色的“操纵”、“迫害”和“压制”,都建立在“观影状态”与“梦状态”、“洞穴状态”和“镜子阶段的婴儿状态”之间所谓的“惊人的相似”之上。

电影理论家并不只是依靠一些已经被一再证伪的精神分析学假说来“揭示”幻觉,或者应该更确切地说,他们“发现”了更多的幻觉。一些电影理论家还利用相对新鲜的哲学资源来进一步创造关于幻觉的深刻理论,尽管往往是误用。例如普特南的“缸中之脑”思想实验。“缸中之脑”这个思想实验要求我们想象如下可能性:试想象我们皆是“缸中之脑”(brains in a vat),这些大脑都被某个(某些)“邪恶”科学家放进一个盛有维持大脑存活的营养液的大钵中,而大脑的神经末梢被连接在一台超级计算机上,这台超级计算机使得所有“缸中之脑”经历着和常人一样的经验,但这些“缸中之脑”所经验到的“整个世界”,其实是这台超级计算机制造出来的集体幻觉。

一些善于联想的电影研究者立刻把这一设想与电影、虚拟技术、互联网等等真实世界中的现象联系起来:“电影,准确地说是好莱坞在这样一部人类歇斯底里和自我毁灭的历史中充任了一个重要的阶段性和历史性的角色,它是一种幻觉论神话的始作俑者,事实上,影院机制、观影行为和体验就已在某种程序上带有了‘缸中之脑’的色彩。”

在这样的理论家眼里,“缸中之脑”正好具象化了他们对现代技术社会的构想:层层叠叠的幻觉、噩梦般地受欺骗、被操纵的处境、永无休止的谎言。于是,拥抱“幻觉论”的学者们像《黑客帝国》中的墨菲斯那样深沉地发问:你如何担保自己不是处于这样的境地之中?

《黑客帝国》只是一个虚构性作品,而电影理论和文化研究都宣称自己并不属于艺术性虚构的领域,而是在对“实在”——并且是最真实的“实在”——进行断言。这种“缸中之脑电影理论版”,也许会让普特南本人哑口无言。普特南恰恰认为,“缸中之脑”这种典型的怀疑论假设是荒谬的,必须予以驳斥。反过来,如果一个认识论不能够成功地驳斥这类假设,这个认识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在《理性、真理和历史》一书中,普特南提出“缸中之脑”的思想实验,是为了对“形而上学实在论”予以驳斥。在他看来,形而上学实在论之所以不可接受,正因为它无法有效地反驳“缸中之脑”这样的荒谬假说。普特南指出了导致这种怀疑论的一个原因——“神秘的指称论”,即错误地认为词语、思维符号或心灵表象与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之间具有固有的、内在的联系。并且,他指出了“缸中之脑”假设不可能成功,除非它预设了错误的前提,否则它将会是“自我推翻的”。在“缸中之脑”的状态下,你根本无法有意义地指称任何东西。

同类推荐
  • 中国书法全集4

    中国书法全集4

    《中国书法全集4》主要内容分为“父与子:领时代风骚”、“唐朝两位‘广大教化主‘”等章节。
  • 胡考必胜:影视高考速成攻略

    胡考必胜:影视高考速成攻略

    本书从考试的实战需要出发,从考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考试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都进行了坦诚的、直言不讳的、一针见血的分析,对广大考生调整考前心态具有耳目一新的启迪作用和益智效果。本书是一部不循常规的备考战略和战术的总汇,也是一部对考生进行短期强化训练使之成功考入高等艺术学院实际过程的深度纪录。本书提供的成功经验与应变智慧,对于广大考生在时间紧、压力大的条件下“临阵磨枪”,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本书所阐述的独具一格的影视评论与影视故事的写作理念与技巧,对于高等艺术院校影视专业的在校学生以及专业影视工作者或业余影视爱好者,也富于参考价值。
  • 生命的舞蹈

    生命的舞蹈

    艺术是一种心灵的舞蹈,是对生命与生活的一种阐释。懂艺术的人,人生不寂寞;会欣赏艺术的人,生活无处不诗意。林丹环编著的这本《生命的舞蹈》精选了中外艺术家谈论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文章,让您跟随他们一起走进艺术殿堂,领悟艺术之美。
  • 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深入研究了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从“历史是被描述的”这一角度观察了中国早期电影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反思中国电影史学进程,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电影走过的道路、积淀的艺术经验与理论精粹。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热门推荐
  • 要学会宽容

    要学会宽容

    本书从八个方面对宽容进行全面的阐述,行文流畅优美,语言生动细腻,深入浅出。全书精心挑选诸多案例,既汇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智慧,又延伸至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以事例说理,条分缕析,详细阐述了如何学会宽容,以理动人。相信该书会让读者在尘世的喧嚣中蓦然聆听到生命的真谛,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释放,用心体会到人世间最美的乐章。
  • 我的绝色老婆

    我的绝色老婆

    吕文轩看着眼前刚送到的棺材,就是一阵懵了,难道这就是我的女朋友?不对啊,这个介绍说的不一样啊?怎么邮寄过来那么大一件啊?吕文轩带着心中无比的激动,那颤抖的小手伸了过去,掀开了那火红的棺材盖......
  •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万吨巨轮顷刻间支离破碎永沉海底;飞机失踪数年后出现在遥远的月球;数十人被在黑雾中迷失灵魂;人畜眨眼间被吸入魔窟化为白骨;沙漠中幻象纷繁引人赴死;峡谷里众多冒险者神秘死亡……对于这些神秘之地,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外星人的秘密基地,人类不得入内;有人说是死亡笼罩的所在,误入者必死无疑;也有人说是大自然的禁区,一旦踏入将会遭受灭顶之灾。死亡无法形容的恐怖;神秘不能诠释的离奇。这是地球上最后的秘密,我们称这些区域为——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 赵曼曼情史

    赵曼曼情史

    赵曼曼中考没考好,本来不想上高中的,可成绩比她考得还差些的王慧锋都找人开后门去读了,她的心眼就活了,也想去。可她爹不同意。因为她大姨从城里来了。她大姨有个熟人在城里商场卖服装,想找个帮忙的。条件是才毕业的学生,要长得好看,身材要好,口要甜。大姨就想到了赵曼曼。“我不去卖衣服,我就要上高中!”她爹赵领把烟头在地上摁灭,喝道:“胡说八道!上学是为了啥,不是为了找工作?不是为了挣钱?像你那成绩能跟得上不?也不过是白搭几年的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太清经断谷法

    太清经断谷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就是休养所

    快穿就是休养所

    书歌并没有到过这些世界,也并没有接触过这些新的内容,只是隐约知道,直到到了这些世界,她才知道比她想象的有趣。这些世界有的天马行空,有的和她所在的世界相似。遇到的人有的可爱,有的怪异,甚至罪恶,却并不能阻挡她的兴趣。她想,她找到她自己的路了。她想,往后的生活找到归宿了。【女主无cp】【出身不凡但出了意外】【也有小女儿家的柔情】
  • 惊天祸水:不做帝王妃

    惊天祸水:不做帝王妃

    世人皆知:权倾朝野的东厂督主郑寒大太监,为人古怪,手段毒辣,“他”的鹰犬遍布天下。上至朝野下至江湖,没有任何事能逃过“他”的耳目。可晴天一个霹雳,这朝廷第一大佞臣竟然是个女人!且为了跟东厂死对头——西厂巡察使沈孤城谈恋爱,竟脱下官服换上了女装!正当围观群众纷纷表示狗眼已瞎的时候,真龙天子竟也搀和进来,当起了“史上最贵”小三!满朝文武彻底醉了,史官颤抖着小身板,捏着毛笔风中凌乱……最终,他颤巍巍在史书上写下一笔——贵圈真乱!===本文写崩了!给看官大老爷们跪下了!最近几天就完坑,对不住!
  • 人体透视:生命的密码

    人体透视:生命的密码

    集中你的视线,来进行一次人体的奇妙之旅!你无需移动分毫,借助这本书中的神奇书页就可以进行一次人体的深度探索。本书共分八个章节,分别从人体的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详细阐述人体的奥秘,不但全面而且适合青少年的阅读思维方式。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能够在阅读的同时增长更多的科学知识。
  • 雾隐之最强水影

    雾隐之最强水影

    来到火影世界的血雾之里,没有红白眼病,没有家族传承,而且身处于忍界大战前夕,和桃地再不斩就读于同一年级。秀一表示很慌,并打算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要成为水影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