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200000020

第20章 电影与虚构:虚构性电影的性质(2)

二、电影观众与虚构

以上分析表明,“虚构性”不是电影再现形式自身的属性。相反,它是一种关系性质——即在电影文本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获得的属性。人们对影片的态度就属于关系属性。我们说一部影片是“通俗的”,或“成功的”,或“有影响力的”,都是在指某种关系属性。比如说“这部影片是通俗的”,意思就是有很多人欣赏它。这类属性取决于某种共同体(社会或各种亚群体)的普遍态度,而不是某一个个体的态度。

那么,“虚构性”取决于某个共同体的普遍态度吗?拉普兰克和庞塔里斯(J.Laplanche&J.B.Pontalis)等人断言,只有观众才能建构影片的叙事,除此之外不存在叙事,当然也不存在虚构。麦茨的说法更为极端:影片的虚构不仅是观众建构的,而且是观众在观看中的自我叙事。回到“小孩用弹弓打飞机”的例子。持上面两种观点的理论家会认为,文本本身没有虚构什么,是观众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造成了“虚构”的印象。按照这种说法,我们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观众认为这是一部纪录片,同时他们自己把它虚构为一部虚构电影。事实并非如此。观看这部录像作品时,观众的反映是大笑而不是害怕、担忧——显然,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在看一部空难的纪录片,他们清楚这是电影的噱头。这和观看魔术表演一样,观众会使劲琢磨魔术师怎么从帽子里抓出一只兔子,可他们并不“虚构”兔子原本就在帽子里。

应该注意区分涉及电影作品的各种关系属性。电影的“虚构性”与电影的“通俗性”、“大众性”等是完全不同的关系属性,而麦茨等人及后精神分析学影响下的视觉文化理论的学者们往往混淆了这一点,认为所有问题都只能通过文化的约定性来解释。如果“虚构”是由社会中观众的接受决定的,它就将成为一个历史的概念。“这部恐怖片在什么时候是流行的、时尚的?”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因为“流行”、“时尚”等性质必然是历史性的,与某个时代、文化背景等等相联系。一部在20世纪30年代“时尚的”恐怖片,在今天可能不具有流行性或时尚性。但是,“这部恐怖片在什么时候是虚构的”,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虚构性”并不是时尚性、大众性那样的社会历史概念。

也就是说,电影观众需要把握虚构的内容,而不是自己进行虚构——如果观众相信银幕上的人物和事件是由他们自己创造的,他们就不会再花钱上电影院。

一部影片不是在其接受过程中,而是在其创作过程中获得虚构性的,这本来是普通观众的常识。然而当代理论家们通过“意图谬误”得出了作者意图无法支配文本的结论,进而宣布“作者死了”。在这种思路之下,电影创作者及其创作行为的作用被排斥在理论之外。

三、电影创作者与虚构

本文赞成的一种观点是,一部影片的虚构性来自于它的创作者所进行的一种活动,即一种“创造虚构”(making fiction)的行为。这种活动的产品是公众可以获得的一种对象,这些对象在被观众接触之前,已经假定了观众能够并且应该用对待虚构作品的方式来对待它们——这就是虚构性电影的“文本”。“创造虚构”不仅仅包括剧作、表演、摄影、剪辑等制作影片的行为,即它不仅仅是对各种电影表现形式的“使用”,前面已经论证过,以这种方式不足以区分纪录片和虚构性影片。“创造虚构”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电影制作者对电影表现形式的“虚构使用”,这种使用的目的是实现特定的“意图”,可以称之为“虚构性意图”(fictive intention)。

1.电影制作者的意图:虚构与谎言

从创作的意图来区分虚构电影和非虚构电影,比通过电影作品本身或观众的反映来完成这一区分,更有效也更符合常识。我把这种定义虚构电影的方式称为创作者的“意图论”。但我认为,意图论中影响最大的一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可能被表述为不同的说法,但其内容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创作虚构电影就是“制造谎言”,好莱坞制片厂是“谎言加工厂”等等。这些说法作为比喻无伤大雅,但深一追究,就会让我们感到有问题。

说谎也许是一种虚构。但是,说谎意味着说话人通过虚构隐瞒、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我明明没有读过这本书,却告诉你我读过了,这个谎言意在掩盖我对这本书的无知。因此,“说谎”总是用一种东西来掩盖另一种(往往是真实的)东西。但电影的“创造虚构”是一种公开的、坦率的行为,它不仅不试图隐瞒虚构的目的,反而要求电影观众知道那是虚构,了解那是虚构,因为这是欣赏虚构电影的前提。《星球大战》的观众并不是受到“这是一部真实的电影”的欺骗性宣传而观看电影的,相反在电影公映之前,大量的宣传都在渲染和强化制作者如何“创造虚构”的行为。同样,我们去看《埃维塔》,并不是因为受骗上当以为会看到真正的贝隆夫人,而是为了看扮演她的麦当娜。一部使用数字技术的电影,如《泰坦尼克号》和《精灵鼠小弟》,往往会将虚拟技术作为“卖点”而大加宣传。

一方面,我们承认“创造虚构”与纪录片“记录真实”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立的;但另一方面,如何解释这种对立,同时又避开“说谎”的矛盾?一些理论家因此引入了“创作者意图”的概念。这个概念使我们有可能把“虚构”放到一个交流性行为的语境中来讨论,而不是简单地断定某一对象或行为的真假。

2.“交流行为”

将电影的虚构作为一种“交流性行为”,不仅仅是指制片——发行——放映这类电影运作机制。哲学家格利高里·居里认为,“虚构”在本质上就是交流性的:仅仅为满足自己编造想象性故事而拒绝交流,这样的活动产生的是“幻觉”,而不是“虚构”。居里主要用格莱斯(P.Grice)的交流理论来说明这一点。

假设我对你说:“我是一个演员。”在什么意义上,我对这句话的表达能够成为一种交流行为?语言学家马上会说,这需要你理解我的语言,即理解这个句子的意义。的确如此,如果是一只鹦鹉说出这个句子,就没有任何交流行为发生,因为鹦鹉在发出那些音节的时候并不理解它指的是什么。但这还不够。如果你是一个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正常人,而我是一个正在学说话的婴儿,我仅仅因为喜欢自己发出的声音而说出这个句子,在你我之间同样没有任何交流行为发生,哪怕你知道我说出的句子的字面意义。在这个例子中,说出这个句子的行为缺少交流意图。因此,虽然你懂得“我是一个演员”这个句子的“意义”,但你无法推断我——作为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说出它的意图,因而无法做出适当的反应,交流就无法完成。

意识到电影虚构的交流属性,它就不再是直接的真假问题,而首先是交流是否有效的问题。但是,“交流性行为”并不能说明虚构电影的特殊性。非虚构电影同样应该被放在这个框架之下进行说明。现在的问题是,电影的“虚构”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交流行为,它与我们的日常交流有何区别或联系?

同类推荐
  •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是一门随着传统摄影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的摄影应用科学,它以摄影光学、摄影化学和电子技术为基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拍摄体系。本书主要介绍了摄影基础知识。给摄影爱好者带来了福音。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 天空深处

    天空深处

    人物赵先生大约45岁,闲人;美女作家30多岁,作家;戴安娜30多岁,广告公司职员;理查德大约40岁,商人;小姬大约20岁,离家出走;空姐不到30岁;现场摄像人25岁;男人声音(广播声);第一场,第一景,(灯光,舞台空阔,演员与观众坐在一起。)
  •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墨瑶先生生长于滦河岸边,自幼对滦水孕育的皮影艺术情有独钟。他长期从事皮影艺术研究,对唐山皮影的历史有着深入了解,在理论上有独到的见地。虽年逾花甲,仍潜心研究,笔耕不辍。本书是墨瑶先生怀着对皮影艺术的挚爱,积几十年心血精心雕琢而成。该书全面介绍了唐山皮影艺术的演变、形成及发展,从文化史学、民俗学等诸方面,对唐山皮影艺术的历史传说、沿革演变、相关民俗、演出形式、剧本唱腔、操纵表演、皮影造型和雕刻工艺,以及唐山皮影艺术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热门推荐
  • 残雪文学回忆录

    残雪文学回忆录

    《残雪文学回忆录》收录了中国著名作家残雪的文学回忆代表作。《残雪文学回忆录》叙事风格,有点点滴滴的回忆,有灵动的随笔,有随心所欲的创作谈,有坦诚的对话访谈。残雪说,写作就是一种表演和突围。《残雪文学回忆录》放言无忌,指点文学江山。
  • 青春飞扬

    青春飞扬

    这是一本80后作家写的青春校园小说,他通过构思和描述,像我们展示了青春里的人物形象和状态:曾几何时,在青春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却又一次次虚伪的倔强,又一次次用冷漠去成长。时光匆匆,暮然回首,发现时间像小偷,一不留神就丢了青春。回眸往事已是一片云烟,青春飞逝如离弦的箭,热血澎湃的年华被时光蚕食转向沉默,风华正茂的年少随成长一起渐渐飘落。生活中,有一种情绪叫做烦恼。它就像蚊子般,不请自来,若即若离,挥之不去。它悄悄而来,吸了你的血,又匆匆而去,给你留下痒痛。你若重视挠痒,随生一片伤痕。你若忽视忍耐,便不治而愈。
  • 弃后重生:鬼帝,我拒嫁

    弃后重生:鬼帝,我拒嫁

    天之骄女,惊才绝艳,一朝误信他人,落个家破人亡。重生回到十年前,锋芒敛尽,天才崛起。斗渣男,灭亲戚,整贱人,一着不慎,栽在妖孽美男手中!某女仆怒:“贱人一日不灭,寝食难安。”某男道:“如何灭?”某女仆笑:“自然是鸡犬不宁,夜不能寐,生不如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角帽

    三角帽

    《三角帽》取材于一个西班牙古老的歌谣体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总督及其夫人与一对磨坊主夫妻之间的纠葛。《三角帽》在文学史上较长的短篇小说中的地位不可动摇,它是一部强有力的客观的作品,没有自我意识的阴影笼罩,简而言之,它是一则被娓娓道来的好故事,值得称赞。除了它本身纯粹的美学价值,这本书还是一部有助于学习西班牙传统风俗历史的珍贵文献。这部作品曾多次被译成其他语言并至少四次被改写为喜歌剧搬上舞台。最近一次是由二十世纪西班牙音乐大师法雅斯改编而成的同名芭蕾舞剧。
  • 清世医妃:皇上,慢慢宠!

    清世医妃:皇上,慢慢宠!

    “多情冷漠,果断残忍,温暖暴虐......哪个才是真正的你?”“你在,我才是我,我才活着!”“玄烨,别骗自己也别骗我了,我姓不得、爱不得、求不得、恨不得,如今只求随你一起走......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无情为名、为利、为权;又说康熙一生嫔妃无数,却不知他一生专情为她。一场梦回,再唤一声少年名;一场梦醒,颠沛流离为君生。只要是你,无论是舒,是莫,还是穆......你都是我的你。只要你活着,我便活着,哪怕我只活在你心里,哪怕再也无法触碰你,哪怕再也无法保护你......
  • 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中国企业应该从生产和营销两方面避免反倾销诉讼的产生。一方面,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和品牌观念,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由“以价取胜”转为“以质取胜”和“以新取胜”。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以及档案制度,为应对反倾销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应采用现代国际营销手段,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包装、款式、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企业还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优化产品的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战略,避免由个别国家反倾销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企业还必须加强业内合作,建立起反倾销预警机制,规避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风险。
  • 凰路漫漫

    凰路漫漫

    万万没想到,谢芜然竟然会被从小爱护她的“姐姐”给弄歇菜了,还死的不明不白。当命运的齿轮重新转动,谢芜然借一抹神魂重生异世,待我至尊之日,必定要它狗命。 不过,这异世好像垃圾更多,还是先“清理”一下吧。某人,“姑娘,需要在下帮忙吗?”“……”成神之路太漫长,不如抱团一起搞事。
  • 朔漠月

    朔漠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她是楼兰的女儿,她从楼兰古城中走来。她在人间与地狱间流浪徘徊了十年,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甚至忘记了自己其实还是个人。如果没有那偶然的相遇,她或许会和千千万万在战争、干旱和疟病中死去的楼兰人一样,和楼兰古城一起消失在茫茫风沙大漠,湮没于漫漫历史长河。然而就是那一次偶然的相遇,成为了所有人命运的转折点。多年后,当她站在罗布泊西岸,遥望着渐渐被沙土掩埋的楼兰古城,她心中唯一所想的,只有一个问题:如果那天,我专心守在兔子洞边,我的一生,他们的一生,该会是什么样?如是我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凌龙谛

    凌龙谛

    龙族皇室亲卫“血龙卫”之首——凌绝。他号称龙族天赋最强血脉,自幼与公主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大婚当日,它族来犯,公主不幸身陨。他动用秘法,化身修罗,凭一道执念屠戮苍生!尊者不忍,化去执念,踏入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