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200000018

第18章 感知运动图画: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与认知主义电影理论(3)

这里不存在故意进行知觉暗示或者诱导的问题,事实上,这两幅图的视觉结构比看电影的日常情况要简单得多。电影运动总是发生在复杂的视觉过程和结构之中,我们根本不可能按照视觉暂留原理,根据银幕画面更替中的位移来描述观众对影像运动的感知。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感知的运动与银幕上测量出来的移动完全不同,那么我们怎么能够预测运动的结果?电影制作者怎么可能塑造运动?观众怎么能理解和预期运动?简单地说,要是我看到银幕上一匹马车奔向悬崖,却又不是根据画面上的位移理解它的运动,那我怎么能知道它与悬崖之间的关系?怎么能预期这种运动的可能结果?这个情节怎么可能通过对运动的塑造来制造紧张效果?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正是认知主义电影理论最为关注的话题。认知主义理论家认为,人们看电影的时候,所感知的是与构图相关的移动路径。大多数电影中的画面不是简单地按照物理轨道来展现,这一点对于电影理论和电影制作都极为重要。分析影片中的移动模式,必须把这个运动当做一个有“目的”的行为来分析——也就是说,应该分析的是运动的“意义”,而不是运动的物理轨道。画面更替所反映出来的几何轨道,完全可能对于观众没有任何“意义”,只要想想先锋派电影作品中的大量抽象运动就可以明白这一点——一般观众只能对那些抽象的运动轨迹目瞪口呆,而无法记住它们。

要使电影运动成为观众可以感知的、有意义的,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让观众把画面反映出来的几何轨道的运动趋势看做一个个有目标的行为的发展。事实上这正是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剪辑原则的奥妙所在,也是有经验的电影制作者默会于心的法则。每一个几何轨道反映出来的运动趋势,必定会在剧情中、在画面内容中被一个有目标的行为体现出来。好的剪辑从来不是以保存那个几何轨道的完整性为中心,而是以清楚地再现那个行为为中心。伸出手,是为了拿杯子,摄影机拍摄的角度和剪辑的目的都在于说明这个动作。在对动作的目的和结果的揭示中,“中断”甚至会比“连续”更重要,因为它使运动成为可塑造的。将运动的真实过程加以简化,凸现运动的目的和结果,不仅加强了运动的节奏感,中间留下的空白、省略的过程,还会给观众留下视觉想象的空间,使观众用想象力去填充没有表现出来的运动的力度、强度和速度。这一点正是西部片等动作类型电影剪辑中的不二法门,也是使电影艺术成其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维度。

只有在这种全新的视觉观念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理解波德维尔的电影分析的用意所在。他对叙事性电影的分析方法,事实上是直接针对剪辑的:什么样的剪辑能使观众最容易看明白?答案是能够配合观众进行无意识推理的视觉程序的剪辑程序。观众的视觉推理是进行“假设/预期—推断—证明”的过程,因而最明白易懂的剪辑是从视觉上不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凸现运动、行为的“意义”的过程。“必须具有一致性:它是不是以我们能够识别的方式结合起来的?例如,种种姿势、语言以及对各种东西的使用加在一起,是不是构成了我们能理解为‘买一个面包’的行为序列?……”需要注意,这里讨论的只是认知上的普遍可理解性,而不是在鼓吹电影剪辑中哪种风格手法最具审美价值。但是,“好的商业片通常都会让人明白易懂”。因而,电影中每一个画面都不是多余的,都负有“提出问题”或者“解决问题”的目的和使命。

电影研究中的认知主义运动,是一个跨学科的运动。在这个群体中,既有波德维尔、普兰廷加这样的电影理论家和电影史家,也有卡罗尔、居里等分析哲学家,以及安德森夫妇、格里吉等心理学家,还有人工智能方面的学者卡瓦扎、杨格等。他们在各层面展开的电影研究,无不回应着半个世纪之前的吉布森的声音:视知觉不是机械地留存、记录,而是一种“寻求意义的努力”。认知主义者新近的一本论文集,题名为《运动着的影像理论》。之所以用“运动着的影像”这一名称,而不继续沿用传统的“活动图画”(motion pictures),正是因为吉布森认为“活动图画”一词暗示着“运动”是被视觉暂留印象“附加”在静态图画上的,而这不符合事实。

最后,以贡布里希在一次演讲中的发言作为结束:

究竟是从草地上什么地方开始,我们能辨清一片片的草叶呢?那条从可辨到模糊的界限在哪儿呢——超过它,我们只能预期和想象草叶的存在?坚持视觉经验中的主观因素并不意味着不承认其客观的真实成分。我相信卡尔·波普尔终生矢志研究的也是这个问题:在有机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与这个有机体借助观察证据得出的科学评价之间有一种平行关系。不断试错的猜测,通过试探和推断的证伪,在任何引起注意力的领域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当我们走过世界的时候,我们就经验到一个从最一般性的视觉假设到最具体细微的视觉假设的连续系列。甚至还说不出我们的视阈边缘中有什么移动了,我们就已经对运动做出了反应。当我们这样凝神注视一个对象时,其余的对象就变得不确定了,但它们可能呈现于我们的记忆的回声中,保持在准备状态中,以便证伪或者证实每一个瞬间的假设。

同类推荐
  • 从生活到艺术

    从生活到艺术

    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美术发展的概况,谈从生活到艺术的创作规律。期待艺术家以十年磨一剑的心态,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真正能够传至久远的好作品。我的主要标题是谈“从生活到艺术”。大家知道关于生活我们已经有约定俗成的理解,但是对于艺术的理解可以有无数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像我们一些哲人说的:“艺术是第二自然,艺术是艺术家所做的白日梦”等等。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中外影视精品赏析

    中外影视精品赏析

    《中外影视精品赏析》适应面宽,教学内容涉及两种类别的课程:既可作为普通高校非影视类专业学生选修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备影视传媒本科专业开课之用。全书精选44部中外影视精品,选片数量取折中路线。我们认为,教材必须考虑学生“一册在手”的客观需求,这样就不宜编撰几大卷、几大册的丛书,也不宜收入总量过少的作品。目前按一个学期常规课时量计,大致可安排15部次影片赏析,我们编写时放大了两倍,达44部,为任课教师选择合适片目,为学生课外自学留下了一定余地。本教材体例设计新颖,分为6个单元,即“大师经典”、“类型佳构”、“艺术影苑”、“国片精粹”、“纪录菁华”、“卡通园地”。
  • 陶艺:知道这些就够了

    陶艺:知道这些就够了

    配料调色细且精,塑形绘影艺超群。陶艺:知道这些就够了。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

    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

    费勇老师蛰伏两年,精心策划了这套的以生活方式为主题的mook杂志书——“生活榜”系列。本书为“生活榜”系列的第一本,以解读古代生活美学经典《长物志》为线索。《长物志》原作者为明代文震亨,是中国古代名士精致生活的百科全书,集合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讲述居家陈设、造景布局、文人雅趣、日常生活。本书以现代人的视角,全方位解读古代文人对生活的审美、追求,希望内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启发,图文并茂,通俗有趣。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第一正妻

    第一正妻

    推荐大米的新文:《婚有所图,男神独家爱》:http://m.pgsk.com/a/950686/———【这世上最可悲的是,当我已经心如死灰,而你却告诉我原来你爱我。】---那年温凉遇到一个俊美优雅的男人,她以为他会是她往后的明月,照亮她整个人生。却不料,恰恰是他,将她从天堂推到了地狱。她去做流产手术的那天,他上台,成为C国史上最年轻的首相阁下。在医院的大厅里看到电视直播,她连眼泪都忘记了要怎么流。---四年后,他依旧高高在上,而她是国民眼中声名狼藉,不知羞耻的女人。一件王室丑闻,一纸婚约,将他们绑牢。这是一场无爱也无性的婚姻。他有他藏在心尖的女人,而她只想固守着自己的一方城池。人前,他宠她至极,会带她出席各种场合,风光无限,羡煞旁人。会牵着她的手,温柔而坚定的说,“我相信你。”人后,他呼喊的却是另一个女人的名字。---后来,她被他最爱的女人陷害,失去了孩子。他抱着浑身是血的她,在剧烈颤抖,他说,“我求你,不要出事。”她奄奄一息,痛到麻木,“容湛,如果我能活着走下手术台,那么我们离婚。”那一刻,他觉得世界都为之崩塌。他才明白,原来当爱情深入骨髓的时候,就像从没爱过一样。---请忽视我的简介,男女主皆深情专一,我的笔下没有渣男,更没有圣母,喜欢的请跳坑。推荐六月女王很好看很好看滴文文:《继承者私密爱》:http://m.pgsk.com/a/822873/
  • 美好时光遇见你

    美好时光遇见你

    爱秦淮亦十几年,抵不过别人的一句话。她咬着他,双目猩红:“你要怎样才能放了我!”他残忍到了极致。直到她疯了、傻了、不记得他了。“一个傻子,谁爱要谁要。”岁月残忍,愿此生不复相见。
  • 山有木兮木有枝

    山有木兮木有枝

    《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丛桦近年来创作的以家乡为背景的作品集,收录散文作品数十篇。文章或说乡里邻人、街角店铺,或讲山川河流、时节风物,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描绘大时代里小世界中的人情冷暖、喜怒爱恨,读来或妙趣横生,或缠绵柔婉,格外动人。
  • 君似明月我如霜

    君似明月我如霜

    灯会初见那人一挑眉,勾唇一笑。“我当是哪家蛮横无理的丫头,原来是尚书府大小姐,你若是再要纠缠我,明日我便到你府上提亲,你看如何?”…骑射大会“陛下是否许诺过微臣,若是在这马场上拔得头筹,便答应微臣一个条件?”“但说无妨。”夹杂着几分挑衅的目光轻蔑的扫过众人,并停在江瑶身上。“不知陛下是否可将尚书府大小姐赐我为妻?”…“阿霜,我自认聪明一世,却不知拿你怎么办才好。”
  • 江湖打工记

    江湖打工记

    易鸣本是一个小镇杂工,因为镇上两名书生进京赶考未归,便受托进入京城寻人,结果不料卷入了江湖朝堂之争!
  • 豪门囚妻

    豪门囚妻

    谁说豪门就幸福?自从步入豪门后,她的生活就被彻底搅乱。虽说是美男,可为什么都企图囚她在身边?囚来恨去,最后丢的是谁的心?
  • 生活的佛教:正信

    生活的佛教:正信

    本书分为生活的佛教、修行之道、道德福命等三卷,在形式上多以数字做标题,如“一”字福、受人欢迎的“四善事”、日常五心、六种助缘、新八正道、十有思想、为人处世十二法则等,条分缕析,文字浅显而寓意深刻,虽说佛法,更为劝善戒恶,以培养健康人生,建立融和人际关系。
  • 小李飞刀万界纵横

    小李飞刀万界纵横

    我来到《将夜》,我征服世界。李寻欢如是道。本以为这只是万界征程的一个起点,可一千年过去,《雪中》+《超炮》的剧情居然再同样的一片土地发生了?!既然如此……李寻欢稳定的手指抚摸着飞刀:再在这个世界待上十万年,不知道会开出怎样的话朵?本书无限沙盘流。主角李寻欢,飞升者老爷爷,喜欢培养原著主角。
  • 异现场调查科1:时空痕

    异现场调查科1:时空痕

    黑暗力量、未知世界、惊悚之旅,人类在灭顶之灾下如何坚守光明的信仰?非常规犯罪行为,非常规罪犯,非常规事件,三者有其一,则称之为“异事件”现场。异现场调查科的第一个工作组,于一九八一年成立于欧洲伦敦,是国际刑警组织的一个特殊机构。九十年代后工作中心逐渐东移至亚洲,异现场调查科亦独立出国际刑警组织。如今世界各地的分部共有二十一个,但世界异现场调查科的总部依然在雾都伦敦。